具有药品验证功能的智能药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099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具有药品验证功能的智能药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智能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药品验证功能的智能药盒。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药盒大部分只提供简单的存储功能和简单的提醒功能,药物的定量上多单纯性依靠人工。一种现有技术中,药盒不具备自动出药功能,需要人工取药,对于患有慢性病较多的中老年群体而言,由于自身因素可能会出现取错的情况。

有鉴于此,现有技术中发展出具备自动出药功能的药盒,能够通过药盒内部的机械和电路结构实现自动出药。但是其依然存在不足,例如无法判断所出药量和药品种类是否符合要求和规范。更多地依赖药盒自动出药人为的目测和计算来实现,对于中老年群体而言存在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智能药品验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药品验证功能的智能药盒,包括:具有药袋出口的盒体;相对于所述药袋出口设置于盒体,适于探测所述药袋出口输出的药袋所携带信息的探测装置;容纳在所述盒体内的药袋承载装置、运输机构、驱动电机和导向机构、控制器和智能处理器;其中,所述运输机构与所述药袋承载装置相适配,适于运输来自所述药袋承载装置的药袋;所述驱动电机适于驱动所述运输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运输机构和所述药袋出口之间;所述探测装置耦接所述智能处理器,适于输出探测信号至所述智能处理器;所述智能处理器适于控制所述探测装置获取所述药袋出口输出的药袋所携带信息,对所述药袋出口输出的药袋进行验证,并生成操作指令;所述控制器耦接至所述智能处理器根据所述智能处理器的所述操作指令输出操作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机。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药袋出口输出的药袋进行验证包括:

根据药方信息和服药需求信息生成预出药信息;

将所述包装中药品的信息与所述预出药信息进行对比,若所述包装中药品的信息与预出药信息一致,则验证结果为具有一致性;

若所述包装中药品的信息与所述预出药信息不一致,则验证结果为不具一致性。

可选的,所述具有药品验证功能的智能药盒还包括人机交互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适于获取所述药方信息和所述服药需求信息,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还适于在所述验证结果为不具一致性时输出提醒信息。

可选的,所述具有药品验证功能的智能药盒还包括:通信装置,所述智能处理器还适于通过所述通信装置耦接至智能云端,从所述智能云端获取所述药方信息。

可选的,所述探测装置包括红外探测装置,适于探测所述药袋出口输出的药袋所携带信息。

可选的,所述探测装置包括摄像头,适于探测所述药袋出口输出的药袋所携带信息。

可选的,所述探测装置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耦接至所述智能处理器。

可选的,所述探测装置通过有线方式耦接至所述智能探测器,信号线设置在所述盒体上的布线通道内。

可选的,所述具有药品验证功能的智能药盒还包括:容纳于所述盒体内部的基座,所述药袋承载装置、所述运输机构、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导向机构、所述探测装置、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智能处理器均配置于所述基座之上。

可选的,所述药袋承载装置包括药品滚轴和限位盘,所述药品滚轴适于承载由多个所述药袋首尾相连而成的药带。

可选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柔性夹紧传送装置,所述柔性夹紧传送装置至少包括适于夹持药袋的两个柔性转轴。

可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传送卡槽,所述传送卡槽设置于所述药袋出口和所述运输机构之间,所述传送卡槽的宽度与所述药袋的宽度相适应。

可选的,所述盒体还包括盒盖翻转结构,所述盒盖翻转结构对应所述药袋承载装置设置;所述盒盖翻转结构位于打开位置时,暴露所述药袋承载装置。

可选的,所述盒盖翻转结构还可拆卸地安装有适于限制所述盒盖翻转结构翻转的盒盖卡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在盒体设置探测装置,且所述探测装置相对于所述药袋出口设置,因此在药盒内存储的药袋通过所述药袋出口输出,探测装置能够探测到所述药袋出口输出的药袋所携带信息,并将与此相应的探测信号输出至智能处理器。随后,智能处理器对所述药袋出口输出的药袋进行验证,并生成操作指令,输出操作指令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据此控制驱动电机的动作,从而实现验证功能。因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监控所出药品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药品验证功能的智能药盒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药品验证功能的智能药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具有药品验证功能的智能药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具有药品验证功能的智能药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具有药品验证功能的智能药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一种红外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现有技术中发展出具备自动出药功能的药盒,能够通过药盒内部的机械和电路结构实现自动出药。但是其依然存在不足,例如无法判断所出药量和药品种类是否符合要求和规范。更多地依赖药盒自动出药人为的目测和计算来实现,对于中老年群体而言存在不便之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盒体设置探测装置,且所述探测装置相对于所述药袋出口设置,因此在药盒内存储的药袋通过所述药袋出口输出,探测装置能够探测到所述药袋出口输出的药袋所携带信息,并将与此相应的探测信号输出至智能处理器。随后,智能处理器对所述药袋出口输出的药袋进行验证,并生成操作指令,输出操作指令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据此控制驱动电机的动作,从而实现验证功能。因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监控所出药品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出药停止位判断功能的智能药盒示意图,包括:具有药袋出口12的盒体11;相对于所述药袋出口12设置于盒体11,适于探测所述药袋出口12输出的药袋所携带信息的探测装置26(参见图2a);容纳在所述盒体11内的药袋承载装置22(参见图2a)、运输机构21(参见图2a)、驱动电机23(参见图2a)和导向机构24(参见图2a)、控制器32(参见图4)和智能处理器31(参见图4)。

其中,所述运输机构21与所述药袋承载装置22相适配,适于运输来自所述药袋承载装置22的药袋;所述驱动电机23适于驱动所述运输机构21;所述导向机构24设置于所述运输机构21和所述药袋出口12之间;所述探测装置26耦接所述智能处理器31,适于输出探测信号至所述智能处理器31;所述智能处理器31适于控制所述探测装置获取所述药袋出口12输出的药袋所携带信息,对所述药袋出口12输出的药袋进行验证,并生成操作指令;所述控制器32耦接至所述智能处理器31根据所述智能处理器31的操作指令输出操作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机23。

可以理解的是,图1仅为示意图。在具体实现时,具有出药停止位判断功能的智能药盒的实际外观可以根据场景和需求具有多样化的设计。

图2a、图2b、图3和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出药停止位判断功能的智能药盒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图2a、图2b、图3和图4对本发明中具有出药停止位判断功能的智能药盒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具体实施中,盒体11可以由第一盒体111、第二盒体112、第三盒体113以及第四盒体114共同组成。运输机构21与所述药袋承载装置22相适配,适于运输来自所述药袋承载装置22的药袋;所述驱动电机23适于驱动所述运输机构21;所述导向机构24设置于所述运输机构21和所述药袋出口12之间。所述探测装置26耦接所述智能处理器31,适于输出探测信号至所述智能处理器31;所述智能处理器31适于控制所述探测装置26获取所述药袋出口12输出的药袋所携带信息,对所述药袋出口12输出的药袋进行验证,并生成操作指令;所述控制器32耦接至所述智能处理器31根据所述智能处理器的操作指令输出操作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机23。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智能处理器31可以根据所述服药需求信息、药盒内部药品信息以及药方信息,生成预出药信息,预出药信息包括预计出药的药袋内药品的种类和剂量。所述智能处理器31将所述包装中药品的信息与所述预出药信息进行对比,若所述包装中药品的信息与预出药信息一致,则验证结果为具有一致性。若所述包装中药品的信息与预出药信息不一致,则验证结果为不具一致性。

若验证结果为具有一致性,所述智能处理器31根据所述预出药信息生成操作指令,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器32;所述控制器32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输出操作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机23,驱动所述运输机构21运输药袋。在实际运用中,每个药袋中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放置特定种类和剂量的药品,例如,每个药袋中按服药顺序放置有符合药方要求和医嘱要求的药品,用户仅需按次序取用,而不再需要按种类手工搭配药品,从而防止错服、漏服的情况出现。

在具体实施中,具有药品验证功能的智能药盒还可以包括人机交互装置13,所述人机交互装置13适于获取所述药方信息和所述服药需求信息,所述人机交互装置13还适于在验证结果为不具一致性时输出提醒信息。服药需求信息可以是用户对药量餐次的需求。提醒信息可以是语音提醒或文字提醒,方便用户知悉验证结果为不具一致性的具体信息,以便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具体实施中,具有药品验证功能的智能药盒还包括通信装置34,如图5所示,所述智能处理器31还适于通过所述通信装置34耦接至智能云端35,从所述智能云端35获取所述药方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具有出药停止位判断功能的智能药盒中的探测装置26可以是红外探测装置26(参见图6),包括红外光发射器261和感应器262。红外光发射器261发射出红外线至所述药袋;所述药袋出口12输出的药袋所携带信息载体可以是条形码,感应器262获取根据所述药袋上配置的药袋定位标志的反射光线强度不同生成电压不同的探测信号,将所述探测信号输出至所述智能处理器31。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探测装置26可以是摄像头26,药袋出口12输出的药袋所携带信息的载体可以是二维码或其他覆盖于药袋表面的特定图案。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探测装置26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耦接至所述智能处理器31,若为有线布线方式,信号线可以设置在所述盒体11上的布线通道内。

在具体实施中,具有对外提醒功能的智能药盒可以包括容纳于所述盒体内部的基座27,第二盒体112为基座27的外壳。所述通信装置34、药袋承载装置22、运输机构21、驱动电机和导向机构24、探测装置26、控制器32、智能处理器31以及布线通道均可以配置于所述基座27之上。

在具体实施中,智能药盒还包括:药袋承载装置22,位于盒体11的内腔10中。药袋承载装置22位于运输机构21远离药袋出口12的一侧。药袋承载装置22用于放置药袋,并包括:可转动地支撑在盒体11上的药品滚轴221;相互间隔地固定套设在药品滚轴221上的两个限位盘222。内腔10内的若干药袋缠绕在两个限位盘222之间的药品滚轴221上。

两个限位盘222之间的间隔与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的位置对准,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转动时,缠绕在药品滚轴221上的药袋逐渐被拉向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并带动药品滚轴221转动。患者能够根据限位盘222的位置确定药袋的缠绕位置,防止缠绕在药品滚轴221上的药袋未与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对准,另外,在输送药袋过程中,限位盘222能够防止药袋在药品滚轴221上的位置发生偏移,使得药袋能够准确输送至药袋出口12。通过设置药袋承载装置22,能够将内腔10内的药袋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顺序放置好,方便运输机构21顺利地将药袋按序输送至药袋出口12。

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药袋承载装置,而是通过下述方式将内腔内的药袋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顺序放置好:将若干首尾依次相连的药袋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依次堆叠起来,服用时间较晚的药袋置于底部,服用时间较早的药袋置于顶部。在这种情况下,当运输机构工作时依然能够按照服用时间的先后将药带输送至出药口。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运输机构21可以是柔性夹紧传送装置,所述柔性夹紧传送装置至少包括适于夹持药袋的两个柔性转轴,第一柔性转轴211(参见图2b)和第二柔性转轴212(参见图2b)。药袋被两个所述第一柔性转轴211和第二柔性转轴212夹持;至少一个所述柔性转轴由所述驱动电机23,且通过夹持时的转动实现药袋的传输移动。具体来说,药袋夹持于第一柔性转轴211和第二柔性转轴212之间,由于静摩擦力的作用,柔性转轴的转动可以带动药袋的移动。采用柔性材料,既可以实现药袋的传动,由于采用柔性材料,不会影响药袋中药物的完好。柔性材料可以是海绵、硅胶等。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运输机构21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柔性转轴,分别为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药袋能够夹持在第一柔性转轴211和第二柔性转轴212之间。第一柔性转轴211为主动转轴、第二柔性转轴212为从动转轴,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3,第一柔性转轴211随电机输出轴的转动而转动。在驱动机构的控制下,第一柔性转轴211能转动,并带动第二柔性转轴212转动,借助药袋与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将药袋向药袋出口12处输送。

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均包括:可转动地支撑在盒体11上的中央转轴214;固定套设在中央转轴214外周面上的柔性套215。夹持在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之间的药袋被输送时,药袋与柔性套215接触,由于柔性套215较为柔软,因而能够防止药袋内的药品被压碎。在具体实施例中,柔性套215的材料为海绵或硅胶。一方面,海绵或硅胶的材质较为柔软,另一方面,海绵或硅胶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使得柔性套215与药袋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能够顺利地输送药袋。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套215也可以利用其他柔软度、摩擦系数均适中的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运输机构21也可以包括多对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多对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沿药袋的输送路径间隔排布,这样一来,药袋可以经由多对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输送至药袋出口12,提高了药袋的输送力。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导向机构24可以是传送卡槽,所述传送卡槽设置于所述药袋出口和所述运输机构之间,所述传送卡槽的宽度与所述药袋的宽度相适应。所述药品承载装置22和药品传送卡槽均安装于所述基座27上,所述基座27上设有导出槽口(未示出),所述药品承载装置22和药品传送卡槽分别位于所述导出槽口的两侧,自所述药品承载装置22运输出来的药袋经所述柔性加紧传送装置21传送后穿过所述导出槽口,进入所述药品传送卡槽,所述药品传送卡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基座和药袋出口12,从而使得药袋被传输到药袋出口12,药品传送卡槽的一个作用就在于能够将药袋准确传输到药袋出口1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传送卡槽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板241、第二导向板242,第一导向板241、第二导向板242固设于盒体11上。在药袋的输送路径上,第一导向板241和第二导向板242分别位于所述输送路径的两侧,药袋穿过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之后,经由第一导向板241和第二导向板242之间的间隔输送至出药口12。在药袋的输送路径上,当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与出药口12之间的距离较远时,通过设置导向机构24,能够将从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送出的药袋引导至出药口12的位置,防止药袋无法顺利地到达出药口12所在的位置。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盒体11还包括盒盖翻转结构115,所述盒盖翻转结构115对应所述药袋承载装置22设置;所述盒盖翻转结构115位于打开位置时,暴露所述药袋承载装置22,方便用户放入药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体111是盒盖卡扣,所述盒盖卡扣可拆卸的安装于盒盖翻转结构115上,适于限制所述盒盖翻转结构115翻转。所述盒盖卡扣和翻转结构115可以安装于所述盒体11顶部,且位于所述药品承载装置22的上侧。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运输机构的一对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中212,第一柔性转轴211可转动地设置在盒体11上,参见图3。第二柔性转轴212可转动地设置在盒盖翻转结构115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是指未与盒体11转动连接的一端。盒盖翻转结构115和盒盖卡扣打开时,内腔10露出来,患者可以将药袋置于内腔10,并将药袋置于第一柔性转轴211的外周面上。将药袋放置好之后,闭合盒盖翻转结构115,使第二柔性转轴212逐渐靠近所述第一柔性转轴211,当闭合盒盖翻转结构115关闭时第一柔性转轴211和第二柔性转轴212将药袋夹持住。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的这种设置方式非常便于患者每次续药时,将药袋夹持在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之间。

盒盖翻转结构115关闭且药袋未夹持在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之间时,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可以相抵、也可以存在较小的间隙。当两者存在间隙时,只要药袋置于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之间时能被夹住即可。当然,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柔性转轴211与第二柔性转轴212相抵,这样能够增大药袋与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药袋的输送力。

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运输机构的第二柔性转轴212也可以可转动地设置在盒体11上,盒盖翻转结构115和盒盖卡扣打开时,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之间的相对位置,与盒盖卡扣关闭时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将药袋置于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运输机构21还包括一对能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213(图中仅示意出一个),两个传动齿轮213分别固定套设在第一柔性转轴211、第二柔性转轴212上。第一柔性转轴211转动时通过传动齿轮213的传动带动第二柔性转轴212转动。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传动机构来实现第二柔性转轴212随第一柔性转轴211的转动而转动。

需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运输机构21的结构并不应局限于本实施例,也可以为其他具有输送功能的机构,如皮带输送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驱动机构的结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32为单片机芯片,具体采用STC15L408AD芯片,所述智能处理器31为智能Android平台,采用MTK6582芯片。单片机芯片具有成本优势,功耗也相对较低,适于完成控制工作;安卓智能平台智能化水平更高,更适于完成人工智能工作,也更适于接入网络;单片机芯片和安卓智能平台的配合使用,更易于达到优化的控制效果也更易提供贴合用户多样化需求的服务。STC15L408AD低功耗速度快大容量,非常适应超低功耗要求的系统,MTK6582是基于28纳米的四核心ARM Cortex A7架构,主频为1.3Ghz,频率范围是598—1331MHz,最高解锁频率可以达到2.0GHz,低功耗,广泛应用于Android智能平台。本发明诸多可选实施例所采用的所述智能处理器配置有无线网卡功能,可以是3G、4G、WIFI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盒体设置探测装置,且所述探测装置相对于所述药袋出口设置,因此在药盒内存储的药袋通过所述药袋出口输出,探测装置能够探测到所述药袋出口输出的药袋所携带信息,并将与此相应的探测信号输出至智能处理器。随后,智能处理器对所述药袋出口输出的药袋进行验证,并生成操作指令,输出操作指令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据此控制驱动电机的动作,从而实现验证功能。因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监控所出药品的技术问题。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