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暑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481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作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中暑的中医药物配方。



背景技术:

暑热证多在夏秋季发病,“暑”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外感因素,但其本质离不开湿和热,故有“暑多挟湿”之说。暑邪虽属外感六淫之一,但与其他邪气袭人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暑邪直入气分,不形成表证。暑热袭人,汗出伤津,热不去,湿仍在,津已伤,且气随津脱,这是暑邪伤人的常见病机。病证中湿热是因,气虚和津伤是果。因此,治疗暑热证,当以清热、化湿、益气生津为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药物治疗中暑的问题,发明一种利用中药治疗中暑的配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中暑的药物,包括:组分为:黄柏、黄芪、人参、炙甘草、麦冬、白术、橘皮;

组分重量比:黄柏15克、黄芪10克、人参10克、炙甘草8克、麦冬10克、白术5克、橘皮10克;

制作服用:按重量比称取上述药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冲服。

黄柏,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黄芪,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炙甘草,滋阴养血,补气温阳,宁心复脉;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橘皮,有开胃、止咳、补充维C、治疗口臭、预防便秘等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