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疮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360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中药组合物,自拟名为口疮散,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性口疮。



背景技术: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粘膜上反复发作的溃疡性病变。发病率高、缠绵难愈,约20%的人群一生中的某个时期受到该病侵袭,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复发性口疮的治疗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大多是临床报道,中医治疗辫证论治复杂、且分型也不规范,不便于临床应用;西医用激素、抗免疫剂治疗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副作用大,又易引起激素反馈。所以目前中西医都尚无高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种口疮散,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拟名为口疮散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自拟口疮散中药组合物药物组成:玄参10~30g、生地10~25g、聟母10~25g、苍术5~12g、黄芩5~12g、大黄5~12g、黄连5~12g、赤芍5~12g、生晒参5~10g、桔梗5~10、枳壳5~15g、甘草5~12g。该口疮散中药组合物药物组成的优选剂量:玄参15~25g、生地8~15g、知母10~20g、苍术5~8g、黄芩5~8g、大黄5~8g、黄连5~8g、赤芍5~8g、生晒参5~8g、桔梗5~8g、枳壳5~12g、甘草5~8g。按方中剂量,知母、玄参、生地分别与盐50~100g(未加碘的海盐)在铁锅内文火加热同炒,炒至药物发黄为止,把药挑出,盐留下次炒药用。把上方剂量按比例任意放大,用粉碎机加工成极细粉末过100目筛,过筛后剩余的极少量中药粗末,约占总量的1/15,用该中药粗末重量的12倍量自来水浸泡中药粗末30分钟后在大砂锅内文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用此药液作粘合剂,喷洒药粉在滚丸机内加工成0.2g大药丸,然后用35℃~80℃温度烘烤风干,装袋备用。

本发明的自拟口疮散中药组合物与现有药物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克服了目前治疗复发性口疮的药物只针对某一病因,概括性差,适应性小的状况。本发明的自拟口疮散中药组合物是从调整整体机能着手,针对诸多病因,概括性强、适应性广,突出“阴虚”、“火热”之病理特点,以纲带目,标本同治。2、疗效确切,治愈率64.5%,总有效率述97.35%,无毒副作用,其控制复发的效果显著高于左旋咪唑及其它药物。3、服用 方便,克服了目前局部外用及含化药物的服用频繁、刺激粘膜,给患者增加痛苦又麻烦的弱点,患者乐意接受。4、药源丰富,药价低廉,因复发性口疮发痛率高,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玄参30g、生地25g、知母25g、苍术12g,黄芩12g,大黄12g、黄连12g、赤芍12g、生晒参10g、桔梗10g、枳壳15g、甘草12g。按方中剂量,知母、玄参、生地分别与盐100g(未加碘的海盐)在铁锅内文火加热同炒,炒至药物发黄为止,把药挑出。将上方剂量按此比例任意放大,用粉碎机加工成极细粉未,过100目筛,过筛后剩余的极少量中药粗未,约占总量的1/15,用该中药粗末重量的12倍量自来水浸泡中药粗末30分钟后在大砂锅内文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用此药液作粘合剂,喷洒药粉在滚丸机内加工成0.2g大药丸。然后用70℃~80℃温度烘烤风干,装袋备用。

实施例2

玄参25g、生地15g、知母18g、苍术8g、黄芩8g,黄连8g、大黄10g、赤芍8g、生晒参6g、桔梗6g、枳壳10g、甘草8g,按方中剂量,知母、玄参、生地分别与盐80g(未加碘的海盐)在铁锅内文火加热同炒,炒至药物发黄为止,把药挑出。将上方剂量按此比例任意放大,(各味中药符合199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用粉碎机加工成极细粉未,过100目筛,过筛后剩余的极少量中药粗未,约占总量的1/15,用该中药粗末重量的12倍量自来水浸泡中药粗末30分钟后在大砂锅内文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用此药液作粘合剂,喷洒药粉在滚丸机内加工成0、2g大药丸。然后用35℃~40℃温度烘烤风干,装袋备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