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远红外治疗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54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远红外治疗仪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专利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远红外治疗仪器。



背景技术:

远红外是一种热辐射线,其波长为5.6—1000μm(微米),人体本身是一个远红外射线的辐射源,同时对于外来的4—12μm的远红外射线具有强烈的吸收能力,这类射线的频率与人体内的细胞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频率相一致时,即引起生理效应、温热效应和共振效应,能量被人体组织吸收,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加速人体所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增强人体免疫力和生物细胞组织的再生能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远红外线可广泛应用于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医疗,也可用于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痛、腹泻、腹胀、关节炎、肩周炎、腰肌劳损、扭伤和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的治疗,远红外线被科技界称为生命之光。上述理论在现代科技丛书“远红外加热技术”(1979年版)及21世纪纺织品的新进展丛书“功能纺织品开发与应用”(2013年版)中已有明确详细的阐述。现代社会,远红外技术已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医学方面也诞生了若干远红外医疗器械,如远红外电热灯等大型设备,电热敷带、自发热式护膝和护腰带等远红外医疗产品,但是这些产品治疗范围具有局限性,使用效果不明显,见效时间慢,使用功能单一,价格高,社会影响力小,远红外治疗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更没有深入一般百姓家;目前,大多数居民不了解远红外技术,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远红外线既能保健也能治病普遍持怀疑态度,尤其对一些呼吸道、消化道疾病,肌肉损伤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仍然依靠抗菌素和各种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远红外治疗仪器,本发明专利的主体结构分为壳体和远红外治疗袋两个功能部分,包括壳体、电源接口、连接线,太空棉隔热层、纳米复合远红外布料、电阻丝、外套布料、衬布层、粘贴布料层、治疗袋外套、加热体、热敏传感器和拉链;方形内空式结构的壳体内腔中电连通式固定装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保险丝FU、温控器FR、电压开关K1、变压器T、温度指示灯L、电压指示灯H、温度开关K2、电阻器R1和R2,各元器件按常规电学原理电连通构成控制电路并制板装置于壳体内,电源接口固定在壳体的外侧壁上,连接线一端固定连接治疗袋外套,另一端制有插头插入电源接口,变压器T输出端上接有温控器FR,变压器T的温度超过55℃,电压开关K1自动断电,电压指示灯H熄灭,变压器T降温后电压开关K1自动恢复通电,电压指示灯H亮;远红外治疗袋的主体结构包括太空棉隔热层、纳米复合远红外布料、电阻丝、外套布料、衬布层、贴粘布料层、治疗袋外套、加热体、热敏传感器和拉链,远红外治疗袋由远红外治疗袋内芯平行装入治疗袋外套中组成,远红外治疗袋内芯由太空棉隔热层、纳米复合无机远红外布料、蛇形穿越在太空棉隔热层和纳米复合远红外布料之间的电阻丝、加热体和热敏传感器组合构成,治疗袋外套由外套布料、纳米复合无机远红外布料和拉链缝织构成,远红外治疗袋内芯平铺式置于治疗袋外套内,用缝制在治疗袋外套一个端处的拉链封口;远红外治疗袋内腔中固定制有热敏传感器。

本发明专利在使用时,将连接线的插头插入电源接口,220V,50HZ交流电通过连接线经过变压器T降至36V和18V安全电压,拨动电压开关K1,电压指示灯H亮,远红外治疗袋在36V电压下工作,变压器T的温度超过55℃,电压开关K1自动断电,电压指示灯H熄灭,变压器T降温后电压开关K1自动恢复通电,电压指示灯H亮;远红外治疗袋温热后拨动温度开关K2,远红外治疗袋转为18V电压工作,温度指示灯L亮,进行保温治疗,热电作用下,双层结构的纳米复合远红外布料连续辐射远红外射线并集中在5—20μm波段,形成叠加效应,覆盖人体最佳吸收波段4—12μm;远红外治疗袋内固定制有热敏传感器,始终控制远红外治疗袋内温度稍高于体温,超过45℃时远红外治疗袋停止工作,降温后继续工作,保证安全舒适使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总体结构简单,原理安全可靠,制备成本低,使用操作灵便,工作参数稳定,治疗效果明显,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的外型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专利的外型主体结构俯视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专利的控制电路电学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专利涉及的远红外治疗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专利涉及的远红外治疗袋内芯截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主体结构分为壳体和远红外治疗袋两个功能部分,包括壳体1、电源接口2、连接线3,太空棉隔热层4、纳米复合远红外布料5、电阻丝6、外套布料7、衬布层8、粘贴布料层9、治疗袋外套10、加热体11、热敏传感器12和拉链13;方形内空式结构的壳体1内腔中电连通式固定装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保险丝FU、温控器FR、电压开关K1、变压器T、温度指示灯L、电压指示灯H、温度开关K2、电阻器R1和R2,各元器件按常规电学原理电连通构成控制电路并制板装置于壳体1内,电源接口2固定在壳体1的外侧壁上,连接线3一端固定连接治疗袋外套10,另一端制有插头插入电源接口2,变压器T输出端上接有温控器FR,变压器T的温度超过55℃,电压开关K1自动断电,电压指示灯H熄灭,变压器T降温后电压开关K1自动恢复通电,电压指示灯H亮;远红外治疗袋的主体结构包括太空棉隔热层4、纳米复合远红外布料5、电阻丝6、外套布料7、衬布层8、贴粘布料层9、治疗袋外套10、加热体11、热敏传感器12和拉链13,远红外治疗袋由远红外治疗袋内芯平行装入治疗袋外套10中组成,远红外治疗袋内芯由太空棉隔热层4、纳米复合无机远红外布料5、蛇形穿越在太空棉隔热层4和纳米复合远红外布料5之间的电阻丝6、加热体11和热敏传感器12组合构成,治疗袋外套10由外套布料7、纳米复合无机远红外布料5和拉链13缝织构成,远红外治疗袋内芯平铺式置于治疗袋外套10内,用缝制在治疗袋外套10一个端处的拉链13封口;远红外治疗袋内腔中固定制有热敏传感器12。

本发明专利在使用时,将连接线3的插头插入电源接口2,220V,50HZ交流电通过连接线3经过变压器T降至36V和18V安全电压,拨动电压开关K1,电压指示灯H亮,远红外治疗袋在36V电压下工作,变压器T的温度超过55℃,电压开关K1自动断电,电压指示灯H熄灭,变压器T降温后电压开关K1自动恢复通电,电压指示灯H亮;远红外治疗袋温热后拨动温度开关K2,远红外治疗袋转为18V电压工作,温度指示灯L亮,进行保温治疗,热电作用下,双层结构的纳米复合远红外布料5连续辐射远红外射线并集中在5—20μm波段,形成叠加效应,覆盖人体最佳吸收波段4—12μm;远红外治疗袋内固定制有热敏传感器12,始终控制远红外治疗袋内温度稍高于体温,超过45℃时远红外治疗袋停止工作,降温后继续工作,保证安全舒适使用。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