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血失和型颈椎病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590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尤其是一种治疗气血失和型颈椎病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久病未愈导致气血减弱,肝肾功能减退,经脉不通,气血失和,引发颈椎病,常见的症状表现为颈项酸胀、疼痛,项背不适,反复发作,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无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气血失和型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其成本低、见效快、副作用小,补气养血,滋水涵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血失和型颈椎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玄参15-25克,蚤休8-12克,钩藤25-35克,地骨皮8-12克,生甘草6-9克,元参8-12克,玳瑁12-15克,熟地黄15-25克,白术25-30克,天麻10-15克,菊花15-20克。

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玄参20克,蚤休10克,钩藤30克,地骨皮9克,生甘草6克,元参9克,玳瑁15克,熟地黄15克,白术30克,天麻12克,菊花20克。

上述中药为1副药的用药剂量,将上述中药放到砂锅中,加三碗水,大火烧开,中火煎熬,煎熬到剩余一碗水时,倒出药汁口服,每天三次,一副药可以喝2天。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药的药性、药理及作用如下: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补气养血

蚤休:消肿止痛;用于治疗

钩藤:降压镇痛,镇静安神,平肝潜阳

地骨皮:解肌退热,强阴凉血,泻肺中伏火,减退虚热

生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抗炎、抗过敏

元参:滋阴降火,解毒软坚,清热凉血

玳瑁:养阴润燥,清火生津,解热排毒

熟地黄:滋补肾阴,生精填髓

白术:健脾运湿,和中止泻

天麻:清泻肝热,调达肝脏

菊花:清散上焦风热

本发明根据现代中药药理,结合多年的临床试验,不断探索形成了一种气血失和型颈椎病的中药。经临床治疗有效率可达99%以上,治愈率达95%以上,见效快,镇静抗惊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具有滋水涵木、平肝潜阳的功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气血失和型颈椎病的中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玄参20克,蚤休10克,钩藤30克,地骨皮9克,生甘草6克,元参9克,玳瑁15克,熟地黄15克,白术30克,天麻12克,菊花20克。

上述中药为1副药的用药剂量,将上述中药放到砂锅中,加三碗水,大火烧开,中火煎熬,煎熬到剩余一碗水时,倒出药汁口服,每天三次,一副药可以喝2天。

根据临床观察疗效总结:

病例1,患者,男,23岁,患者症状:颈部酸胀疼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伴有耳鸣。治疗:口服上述中药制剂,一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一疗程后病症痊愈,注意调节身体后没有复发。

病例2,患者,女,35岁,患者症状:项背不适,伴有头晕目眩,五心烦热。治疗:口服上述中药制剂,一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一疗程后病症痊愈,注意调节身体后没有复发。

病例3,患者,女,42岁,患者症状:腰膝酸软,记忆力下降,舌红苔少。治疗:口服上述中药制剂,一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两疗程后病症痊愈,注意调节身体后没有复发。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方案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