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5808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新方法。



背景技术:

“无风不作痒”,根据本病奇痒难忍的特点,中医认为风邪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但风有内外之分,证有虚实之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新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珍珠母18-22克,佩兰13-17克,补骨脂10-14克,桂枝23-27克,附子8-12克,徐长卿20-24克,肉桂13-17克,知母10-14克,川乌8-12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汤剂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珍珠母20克,佩兰15克,补骨脂12克,桂枝25克,附子10克,徐长卿22克,肉桂15克,知母12克,川乌10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主头痛眩晕,心悸失眠,癫狂惊痫,肝热目赤,翳膜遮睛。

佩兰: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补骨脂: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于治白癜风,斑秃等症。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症,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徐长卿: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治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

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知母: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新方法:珍珠母18克,佩兰13克,补骨脂10克,桂枝23克,附子8克,徐长卿20克,肉桂13克,知母10克,川乌8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新方法:珍珠母20克,佩兰15克,补骨脂12克,桂枝25克,附子10克,徐长卿22克,肉桂15克,知母12克,川乌10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新方法:珍珠母22克,佩兰17克,补骨脂14克,桂枝27克,附子12克,徐长卿24克,肉桂17克,知母14克,川乌12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