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草药新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5710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草药新方。



背景技术:

痹症有瘀血说 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明知受风寒,用温热发散药不愈;明知有湿热,用利湿降火药无功。久而肌肉消瘦,议论阴亏,随用滋阴药,又不放。至此便云病在皮脉,易于为功;病在筋骨,实难见效。因不思风寒湿热入皮肤,何处作痛。入于气管,痛必流走;入于血管,痛不移处。如论虚弱,是因病而致虚,非因虚而致病。总滋阴,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草药新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草药新方,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肉桂10-15克,黄芪5-10克,丹参10-15克,蒺藜15-20克,秦艽15-20克,川乌15-20克,生龙骨20-25克,栀子15-20克,杜仲5-10克,仙茅10-15克,陈皮15-20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肉桂12克,黄芪10克,丹参14克,蒺藜20克,秦艽20克,川乌15克,生龙骨20克,栀子16克,杜仲9克,仙茅12克,陈皮15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肉桂: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病等。 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丹参: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治瘀血头、胸、胁、腹疼痛,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温病心烦,血虚心悸,疮疡肿毒,丹疹疥癣。

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

秦艽: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黄疸,便血,骨蒸潮热,小儿疳热,小便不利。

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生龙骨:敛气逐湿,止盗汗,安神,涩精止血。治夜卧盗汗,梦遗,滑精,肠风下血,泻痢,吐衄血,崩带。

栀子: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仙茅:祛风除湿,理气活血。治外感风寒,发热头痛,久年哮喘,风湿痹痛,妇女倒经,跌打损伤,疔疮。

陈皮: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乳痈初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草药新方:肉桂10克,黄芪5克,丹参10克,蒺藜15克,秦艽15克,川乌15克,生龙骨20克,栀子15克,杜仲5克,仙茅10克,陈皮15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草药新方:肉桂12克,黄芪7克,丹参12克,蒺藜17克,秦艽17克,川乌17克,生龙骨23克,栀子17克,杜仲7克,仙茅12克,陈皮17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草药新方:肉桂14克,黄芪10克,丹参14克,蒺藜20克,秦艽20克,川乌20克,生龙骨25克,栀子19克,杜仲9克,仙茅14克,陈皮20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