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寻常疣的中医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095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寻常疣的中医新方法。



背景技术:

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病毒1型引起,不痛不痒,有点不适感,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外伤对hpv感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长瘊子是感染病毒引起的,不是自身血液有病。但是本病发生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免疫缺陷状态者,如肾移植、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及红斑狼疮病人疣的发病率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一种治疗寻常疣的中医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寻常疣的中医新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防己20-25克,两头尖10-15克,苦参10-15克,蒲公英25-30克,黄芩10-15克,野菊花25-30克,白藓皮25-30克,甘草25-30克,黄柏25-30克,金银花20-25克,板蓝根25-30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防己20克,两头尖10克,苦参12克,蒲公英30克,黄芩12克,野菊花30克,白藓皮25克,甘草27克,黄柏28克,金银花25克,板蓝根28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治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下肢湿热、疥癣疮肿等。

两头尖:性热,味辛,祛风湿、消痈肿,治疗风寒湿痹、手足拘挛、骨节疼痛、痈疽肿痛。

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藓,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蒲公英: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炎、凉血、利尿、利胆、轻泻、健胃、防癌等多种功能。

黄芩: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等症。

野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病等。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

白藓皮: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藓,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带下,热淋脚气,泻痢黄疸,疮疡肿痛,湿疹湿疮,阴虚发热,盗汗遗精。

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板蓝根:苦,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可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寻常疣的中医新方法:防己20克,两头尖10克,苦参10克,蒲公英25克,黄芩10克,野菊花25克,白藓皮25克,甘草25克,黄柏25克,金银花20克,板蓝根25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寻常疣的中医新方法:防己23克,两头尖13克,苦参12克,蒲公英27克,黄芩12克,野菊花27克,白藓皮27克,甘草27克,黄柏28克,金银花23克,板蓝根28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寻常疣的中医新方法:防己25克,两头尖15克,苦参15克,蒲公英30克,黄芩15克,野菊花30克,白藓皮30克,甘草30克,黄柏30克,金银花25克,板蓝根30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寻常疣的中医新方法,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防己20-25克,两头尖10-15克,苦参10-15克,蒲公英25-30克,黄芩10-15克,野菊花25-30克,白藓皮25-30克,甘草25-30克,黄柏25-30克,金银花20-25克,板蓝根25-30克。

技术研发人员:贺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贺国庆
技术研发日:2015.12.24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