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淋巴结炎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3947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淋巴结炎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淋巴结炎是由淋巴结所属引流区域的急、慢性炎症累及淋巴结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如上肢、乳腺、胸壁、背部和脐以上腹壁的感染引起腋部淋巴结炎;下肢、脐以下腹壁、会阴和臀部的感染,可以发生腹股沟部淋巴结炎;头、面、口腔、颈部和肩部感染,引起颌下及颈部的淋巴结炎。根据起病缓急、病程长短,淋巴结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淋巴结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一种治疗淋巴结炎的中药配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淋巴结炎的中药配方,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青叶胆15-20克,连翘10-15克,白藓皮10-15克,牛子5-10克,薄荷1-5克,木香1-5克,板蓝根10-15克,荆芥10-15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青叶胆15克,连翘10克,白藓皮10克,牛子5克,薄荷3克,木香5克,板蓝根10克,荆芥10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青叶胆: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连翘:属性:苦,微寒。归肺、心、胆经。

白藓皮:气微,味微甜后稍苦。其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

牛子:疏散风热、利咽散结、解毒消肿、宣肺透疹的功效,牛蒡子有治疗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的作用。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清香升散;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效;主治风热表症,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咽痛声哑,鼻渊,牙痛。

木香:温中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导滞。主治胸痞胁痛,脘腹胀痛,痢疾后重,食积不化,呕吐泄泻,寒疝腹痛,水肿,脚气。

板蓝根:苦,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可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

荆芥:性温,味辛,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淋巴结炎的中药配方:青叶胆16克,连翘13克,白藓皮10克,牛子10克,薄荷2克,木香5克,板蓝根10克,荆芥12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淋巴结炎的中药配方:青叶胆16克,连翘15克,白藓皮15克,牛子8克,薄荷3克,木香5克,板蓝根10克,荆芥13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淋巴结炎的中药配方:青叶胆18克,连翘14克,白藓皮10克,牛子9克,薄荷3克,木香3克,板蓝根10克,荆芥12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淋巴结炎的中药配方药,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青叶胆15克,连翘10克,白藓皮10克,牛子5克,薄荷3克,木香5克,板蓝根10克,荆芥10克。

技术研发人员:于秀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秀珍
技术研发日:2015.12.30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