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携式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8898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便携式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专利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



背景技术:

针灸治疗是我国传统医学,现在中医针灸治疗非常普及,针灸针的使用也很频繁,针灸针根据不同部位,使用不同型号,而且,在使用过后,还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针灸针不分型号,给随后的查找使用带来麻烦,医生要根据需要在里面挑选,不仅耽误时间,也污染了其它没有使用过的针灸针。现有的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中的针具取出和存放比较麻烦,关闭过程费时费力,针灸针容易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缩短了使用寿命。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便携式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专利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以解决现有的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存在针具取出和存放比较麻烦,关闭过程费时费力,针灸针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一种新型便携式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包括上盖,下盖,连接轴,卡扣,扣合卡槽,提带,内垫,竖立针具筒,刀具隔离槽,镊钳存放盒,消毒盒,所述的上盖设置在新型便携式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的上部;所述的下盖设置在上盖的下部;所述的连接轴设置在上盖和下盖的中间;所述的卡扣设置在上盖的外侧中部;所述的扣合卡槽设置在下盖的外侧中部;所述的提带设置在连接轴的左右两端;所述的内垫设置在下盖的内部;所述的竖立针具筒设置在下盖内部的左侧;所述的刀具隔离槽设置在竖立针具筒的右下侧;所述的镊钳存放盒设置刀具隔离槽的上端;所述的消毒盒 设置在镊钳存放盒的右侧。

所述的竖立针具筒包括竖立转轴,限位凸板,密集针筒,密封盖,所述的竖立转轴设置在竖立针具筒的内部底端;所述的限位凸板设置在竖立转轴的上端;所述的密集针筒设置在竖立转轴的前端;所述的密封盖设置在密集针筒的外部表面。

所述的上盖具体采用亚克力透明塑料材料制成,方便观察内部。

所述的连接轴具体采用直径2mm、长度8cm不锈钢棒圆连接轴,有利于提高上盖和下盖之间的连接固定性。

所述的竖立转轴具体采用球形旋转底座,提高了旋转的快速性。

所述的限位凸板具体采用底部圆弧形,与竖立转轴相吻合,限制角度为90度,方便了针具的取出和存放。

所述的密集针筒具体设置内外两层,单个针筒个数共为20个,存放小、中、大不同规格直径的针灸针个数为60-120之间,方便分类存放,避免了查找混乱。

所述的密封盖具体设置四边完全扣合密封,避免银针在空气中氧化,延长了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专利的一种新型便携式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同时,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专利的竖立针具筒的设置,方便了针具的取出和存放。

2.本发明专利的连接轴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上盖和下盖之间的连接固定性。

3.本发明专利的密集针筒和密封盖的设置,方便了针灸针分类存放,避免了在空气中氧化,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专利的竖立针具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

1-上盖,2-下盖,3-连接轴,4-卡扣,5-扣合卡槽,6-提带,7-内垫,8-竖立针具筒,81-竖立转轴,82-限位凸板,83-密集针筒,84-密封盖,9-刀具隔离槽,10-镊钳存放盒,11-消毒盒。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包括上盖1,下盖2,连接3,卡扣4,扣合卡槽5,提带6,内垫7,竖立针具筒8,刀具隔离槽9,镊钳存放盒10,消毒盒11,所述的上盖1设置在新型便携式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的上部;所述的下盖2设置在上盖1的下部;所述的连接轴3设置在上盖1和下盖2的中间;所述的卡扣4设置在上盖1的外侧中部;所述的扣合卡槽5设置在下盖2的外侧中部;所述的提带6设置在连接轴3的左右两端;所述的内垫7设置在下盖2的内部;所述的竖立针具筒8设置在下盖2内部的左侧;所述的刀具隔离槽9设置在竖立针具筒8的右下侧;所述的镊钳存放盒10设置刀具隔离槽9的上端;所述的消毒盒11设置在镊钳存放盒10的右侧。

所述的竖立针具筒8包括竖立转轴81,限位凸板82,密集针筒83,密封盖84,所述的竖立转轴81设置在竖立针具筒8的内部底端;所述的限位凸板82设置在竖立转轴81的上端;所述的密集针筒83设置在竖立转轴81的前端;所述的密封盖84设置在密集针筒83的外部表面。

所述的上盖1具体采用亚克力透明塑料材料制成,方便观察内部。

所述的连接轴3具体采用直径2mm、长度8cm不锈钢棒圆连接轴,有利于提高上盖1和下盖2之间的连接固定性。

所述的竖立转轴81具体采用球形旋转底座,提高了旋转的快速性。

所述的限位凸板82具体采用底部圆弧形,与竖立转轴相吻合,限制角度为90度,方便了针具的取出和存放。

所述的密集针筒83具体设置内外两层,单个针筒个数共为20个,存放小、中、大不同规格直径的针灸针个数为60-120之间,方便分类存放,避免了查找混乱。

所述的密封盖84具体设置四边完全扣合密封,避免银针在空气中氧化,延长了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专利的一种新型便携式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同时,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专利的竖立针具筒的设置,方便了针具的取出和存放。

2.本发明专利的连接轴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上盖和下盖之间的连接固定性。

3.本发明专利的密集针筒和密封盖的设置,方便了针灸针分类存放,避免了在空气中氧化,延长了使用寿命。

利用本发明专利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包括上盖,下盖,连接轴,卡扣,扣合卡槽,提带,内垫,竖立针具筒,刀具隔离槽,镊钳存放盒,消毒盒,所述的上盖设置在新型便携式中医用针灸针器械包的上部;所述的下盖设置在上盖的下部;所述的连接轴设置在上盖和下盖的中间;所述的卡扣设置在上盖的外侧中部;所述的扣合卡槽设置在下盖的外侧中部;所述的竖立针具筒设置在下盖内部的左侧;所述的消毒盒设置在镊钳存放盒的右侧。本发明专利的连接轴、竖立针具筒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上盖和下盖之间的连接固定性,打开和关闭过程简单快捷,方便了针具的取出和分类存放,避免了在空气中氧化,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果秀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百鑫利仁(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5.12.28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