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湿降血脂保健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433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风湿降血脂保健酒。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大部分高血脂患者同时具有高血压症状,容易导致中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果不能及早预防和治疗,后果非常严重。

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和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

临床上常用的降血脂的药物有他汀类,是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药物,该类药物存在胃肠反应、头痛,与其他降脂药物合用时可能出现肌肉毒性;贝特类,主要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或甘油三脂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血脂血症,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反应、恶心、腹泻、严重者可导致肝损害。因此,我们注意到,这些药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副作用较大,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人群来说,不适合使用。与西药制剂相比,中药制剂具有“多靶点、多效应”的特点。但目前市场上的中药药物治疗有些治标不治本,有些使用价格昂贵的成分,很多产品降压效果不明显,降压后效果不稳定,很容易反弹上升。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抗风湿降血脂保健酒,能够祛风止痛、降血脂。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风湿降血脂保健酒,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在黄酒中浸泡30-40天制成:全蝎16-20份、蜈蚣16-20份、当归16-20份、红花15-19份、蒺藜15-19份、冬葵子15-19份、山楂14-18份、美人蕉根14-18份、白芍14-18份、丹皮12-14份、枸杞12-14份、首乌12-14 份、甘草10-12份、延胡索10-12份、酸枣仁8-10份、汉防己5-7份、金银花5-7份、杜仲3-5份、淮山1-3份、淫羊藿1-3份、黄酒1000-1200份。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以重量份计为:全蝎18份、蜈蚣16-20份、当归18份、红花17份、蒺藜17份、冬葵子17份、山楂16份、美人蕉根16份、白芍16份、丹皮13份、枸杞13份、首乌13份、甘草11份、延胡索11份、酸枣仁9份、汉防己6份、金银花6份、杜仲4份、淮山2份、淫羊藿2份、黄酒110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抗风湿降血脂保健酒,祛风止痛、清热解毒、通络止痛、活血行气散瘀、生津、和中缓急、祛风湿痹痛,对预防和治疗风湿骨痛、四肢痹痛、关节炎、腰腿痛、筋骨麻木、手足拘挛、伸曲不利、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胳膊痛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同时还具有抑制体内血栓的形成,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抑制脂肪肝形成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抗风湿降血脂保健酒,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在黄酒中浸泡30-40天制成:全蝎16-20份、蜈蚣16-20份、当归16-20份、红花15-19份、蒺藜15-19份、冬葵子15-19份、山楂14-18份、美人蕉根14-18份、白芍14-18份、丹皮12-14份、枸杞12-14份、首乌12-14份、甘草10-12份、延胡索10-12份、酸枣仁8-10份、汉防己5-7份、金银花5-7份、杜仲3-5份、淮山1-3份、淫羊藿1-3份、黄酒1000-1200份。

实施例2

一种抗风湿降血脂保健酒,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在黄酒中浸泡30-40天制成:全蝎16-20份、蜈蚣16-20份、当归16-20份、红花15-19份、蒺藜15-19份、冬葵子15-19份、山楂14-18份、美人蕉根14-18份、白芍14-18份、丹皮12-14份、枸杞12-14份、首乌12-14份、甘草10-12份、延胡索10-12份、酸枣仁8-10份、汉防己5-7份、金银花5-7份、杜仲3-5份、淮山1-3份、淫羊藿1-3份、黄酒1000-1200份。

实施例3

一种抗风湿降血脂保健酒,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在黄酒中浸泡30-40天制成:全蝎18份、蜈蚣16-20份、当归18份、红花17份、蒺藜17份、冬葵子17份、山楂16份、美人蕉根16份、白芍16份、丹皮13份、枸杞13份、首乌13份、甘草11份、延胡索11份、酸枣仁9份、汉防己6份、金银花6份、杜仲4份、淮山2份、淫羊藿2份、黄酒1100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风湿降血脂保健酒,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在黄酒中浸泡30-40天制成:全蝎16-20份、蜈蚣16-20份、当归16-20份、红花15-19份、蒺藜15-19份、冬葵子15-19份、山楂14-18份、美人蕉根14-18份、白芍14-18份、丹皮12-14份、枸杞12-14份、首乌12-14份、甘草10-12份、延胡索10-12份、酸枣仁8-10份、汉防己5-7份、金银花5-7份、杜仲3-5份、淮山1-3份、淫羊藿1-3份、黄酒1000-1200份。本发明的一种抗风湿降血脂保健酒,祛风止痛、清热解毒、通络止痛、活血行气散瘀,对预防和治疗风湿骨痛、四肢痹痛、关节炎、腰腿痛、筋骨麻木、手足拘挛、伸曲不利、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同时还具有抑制体内血栓的形成,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抑制脂肪肝形成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培君
技术研发日:2015.12.30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