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支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665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手术台支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台支柱,所述手术台支柱具有基体、在基体上能绕第一摆动轴线摆动地支承的倾斜体和在倾斜体上能绕第二摆动轴线摆动地支承的侧倾体。此外,该手术台支柱包括用于使倾斜体绕第一摆动轴线摆动的第一调节驱动装置和用于使侧倾体绕第二摆动轴线摆动的纵向伸长的第二调节驱动装置。患者支承面能在支承平面中安装在侧倾体上。第一调节驱动装置与基体和倾斜体连接,而第二调节驱动装置在第一连接区域中能摆动地与倾斜体连接并且在第二连接区域中能摆动地与侧倾体连接。



背景技术:

在对支承在手术台的患者支承面上的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和手术期间,将患者支承面调整到便于对患者进行手术的位置。这里可能需要使患者支承面摆动很大的角度。手术台的患者支承面的高度同样应能在尽可能大的区域中调整。理想的是,手术台同样能实现患者支承面的很小高度,这是手术台支柱具有节省空间的结构型式的前提。附加于此地,患者支承面的单个元件通常可以从支承平面中摆动出来,以便对患者的卧姿进行微调。设置为用于使患者支承面摆动的调节驱动装置通常是手术台支柱的部分,相反,患者支承面的能相对于彼此调节的单个元件通过设置在患者支承面中的调节驱动装置来调整。

在医院运营业务中通常使用三种不同类型的手术台,即,固定的手术台、活动的手术台和移动式的手术台。固定的手术台具有与手术室的地板固定地连接的手术台支柱,这种手术台通常没有手术台脚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电缆供能。在这种手术台中,患者支承面能以简单的方式拆下和重新连接,并且能利用为此设置的运输工具移动患者支承面。利用所述运输工具将患者支承面上的患者运输到手术室和运输离开手术室。

活动的手术台具有与手术台支柱连接的手术台脚和能从手术台支柱上松开的并重新连接的患者支承面,所述手术台脚使得能在手术室中自由定位。手术台支柱的运动借助于为此设置的柱运输装置进行或者对于自移动式活动手术台通过内置的、能伸出的运输滚轮进行。

移动式手术台的手术台脚具有用于使手术台行驶的滚轮,从而这种手术台能在没有附加的辅助器具的情况下移动并且适于运送患者。此外,在移动式手术台中,患者支承面通常与手术台支柱连接并且在医院运营业务中不从手术台支柱上松开。

在固定手术台中以及在活动手术台和移动式手术台中,通常都设有能电动调整的部件,例如在其长度上能电机式移动的手术台支柱,用于改变设置在手术台支柱上的患者支承面的高度,能绕两个垂直的轴线调整的手术台支柱头,用于改变与手术台支柱头连接的患者支承面的倾斜和侧倾,和/或患者支承面的能电动调整的部件。

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患者支承面绕这样的旋转轴线的摆动称为倾斜,所述旋转轴线垂直于一个竖直的平面,患者支承面的纵轴线在该平面中延伸。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患者支承面绕其纵轴线或者绕与患者支承面的纵轴线平行的旋转轴线的摆动称为侧倾,所述旋转轴线位于竖直的并且包含患者支承面的纵轴线的侧倾平面中。

已知这样的手术台支柱,它具有用于倾斜度调整的第一线性驱动装置和用于侧倾度调整的第二线性驱动装置。对此的一个例子在图1、图2和图3中示出。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手术台支柱10的侧视图。手术台支柱10具有基体12,所述基体包括三个能伸缩式相互嵌套移动的柱元件13a、13b和13c。在第一柱元件13a的上端部的区域25中设置侧倾体14。侧倾体14具有支承套24,在所述支承套中容纳未示出的并能绕侧倾轴线旋转地支承的销栓。

在图1中不可见的倾斜体26上固定支承元件16,侧倾缸18与所述支承元件连接。侧倾缸18包括缸套20和活塞杆22,其中,缸套20在其下端部上能摆动地与支承元件16连接,而活塞杆22以其上端部与侧倾体14连接。侧倾缸18特别是在倾斜体26和侧倾体14所示的中间位置中竖直地设置。

图2示出根据图1的手术台支柱10的透视图。倾斜体26能绕第一摆动轴线A1摆动地支承在柱元件13a的区域25中,第一摆动轴线下面称为倾斜轴线。为此,与倾斜体26固定地连接的旋转销30容纳并滑动地支承在区域25中的两个开口中。通过在图3中示出的并与叉状件28连接的升降缸34使倾斜体26摆动,所述升降缸下面称为倾斜缸。

侧倾体14容纳通过在支承套24中的并且在图中未示出的旋转销能绕第二摆动轴线A2摆动地支承在倾斜体26上,第二摆动轴线下面称为侧倾轴线。

支承元件16这样构成,使得缸套20与支承元件16连接的区域和活塞杆22与侧倾体14连接的区域位于延伸通过侧倾轴线A2的竖直侧倾平面的同一侧。

图3是从与图1不同的一侧示出手术台支柱的侧视图。这里可以看到用于倾斜度调整的倾斜缸34连同其缸套36和活塞杆38。缸套36与柱元件13a能摆动地连接,而活塞杆38与叉状件28能摆动地连接。

为了进行侧倾度调整,侧倾体14的侧倾缸18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手术台支柱10中始终垂直于支承平面定向,患者支承面能安装在所述支承平面中。侧倾缸18特别时在倾斜度调整时一起摆动并且对于这种摆动运动需要很多结构空间。这在操作手术台支柱时是不利的并且要求针对水和污物对侧倾缸18进行复杂的保护。对侧倾缸18的保护通常通过折棚实现,所述折棚的折纹的清洁和消毒非常复杂。如果没有这样的保护,污物和液体会进入侧倾缸并且接触导电的构件。附加地必须保护使用者的手,防止进入到摆动空间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手术台支柱以及一种手术台,所述手术台支柱和手术台的结构简单并且紧凑。

所述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手术台支柱以及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5的特征的手术台来实现。优选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

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手术台支柱实现了,第二调节驱动装置在倾斜体和侧倾体倾斜时需要比在现有技术中少的结构空间并且可以容易地从上方通过患者支承面和从侧面通过简单构造的覆盖物、例如盒形的壳体来覆盖。由此,不需要用于遮盖第二调节驱动装置的复杂构造、如折棚。由此简单地确保在整个调节区域上实现对第二调节驱动装置希望的保护。特别是简化了清洁和消毒。

通过纵向伸长的第二调节驱动装置的按照本发明的布置结构可以将第二调节驱动装置紧密地定位在侧倾体的下方。这里,第二调节驱动装置的纵轴线可以这样设置,使得其与平行于第一摆动轴线的轴线优选成很小的角度,就是说,大致平行于支承平面设置。由此,在倾斜体摆动时第二调节驱动装置的下端部走过比现有技术中明显更小的路程并且不会摆动到使用者的作用区域中。特别是不必保护使用者以防止使用者的手在第二调节驱动装置上夹住。

下面,支承平面指的是通过患者支承面的安装在侧倾体上的部分限定的平面。患者支承面特别是也可以具有一些支承面部分、例如能摆动的腿板和/或背板,所述腿板和背板能相对于安装在侧倾体上的患者支承面的限定支承平面的部分调整。

优选纵向伸长的第二调节驱动装置的第一纵向端部设置成第二调节驱动装置的第一连接区域。优选通过第二调节驱动装置的与第一纵向端部相反的第二纵向端部给定第二连接区域。

有利的是,倾斜体在基体上能摆动的支承和侧倾体在倾斜体上能能摆动的支承共同形成侧倾体在基体上万向节式的支承结构。由此实现侧倾体在基体上的支承的高刚度。

特别有利的是,第二调节驱动装置在倾斜体上的能摆动的支承的摆动轴线和第二调节驱动装置在侧倾体上的能摆动的支承的摆动轴线平行于第二摆动轴线。由此实现侧倾度调节与倾斜度调节脱耦和第二调节驱动装置在更大的角区域中的可调节性。

此外有利的是,第二调节驱动装置在其调整区域内部的调整运动期间完全设置在侧倾体下方。由此,第二调节驱动装置从上面由患者支承面覆盖。这简化了第二调节驱动装置的屏蔽。

此外有利的是,第二调节驱动装置的纵轴线与支承平面成锐角。由此,第二调节驱动装置在倾斜度调整时不会向外摆动离开侧倾体区域太远。

特别有利的是,所述锐角在5度至60度之间。这里所述锐角优选在10度至50度之间,理想地在12度至25度之间。前面所述的锐角越小,就可以越紧凑地直接在患者支承面的下方实现对纵向伸长的第二调节驱动装置的屏蔽。所述锐角越大,由第二调节驱动装置沿其纵轴线方向施加的力越有效地转化为使侧倾体摆动所需的足够强的转矩。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改进方案中,第一调节驱动装置和第二调节驱动装置是线性调节驱动装置。由此利用较为简单的技术手段提供了使侧倾体摆动所需的力。调节驱动装置和/或第二调节驱动装置优选构成为升降缸。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第二调节驱动装置通过设置在患者支承面下方的刚性的覆盖件至少部分地覆盖。这种刚性的覆盖件易于清洁和消毒,并且其不会妨碍使用者的运动自由性。

此外有利的是,倾斜体具有第一支承套和第二支承套,用于容纳和能旋转地支承与侧倾体连接的杆,其中,所述杆形成第二摆动轴线。由此,所述杆将倾斜体的倾斜度调整传递到侧倾体上并且与支承套一起同时形成侧倾体的能绕第二摆动轴线摆动的支承部。通过这种构造,侧倾体稳定且简单地支承在倾斜体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倾斜体具有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和第二突出部分别朝向所述患者支承面。这里,第一支承套是在第一突出部中构成的第一通孔,而第二支承套是在第二突出部中构成的第二通孔。由此,第二摆动轴线到与侧倾体连接的患者支承面的间距有利很小。该间距优选约在1cm至6cm之间。通过这种选择得尽可能小的间距,患者支承面在侧倾度调整中实施尽可能小的水平运动.

优选设有形成倾斜体的第一框架和形成侧倾体的第二框架。由此实现了倾斜体和侧倾体的高稳定性和简单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手术台支柱具有伸缩式的构造,所述构造具有两个能相对于彼此沿共同的纵轴线移动的柱元件。这里,倾斜体能绕第一摆动轴线摆动地支承在所述至少两个柱元件中的第一柱元件上。第一调节驱动装置的第一端部能摆动地与第一柱元件连接。由此,倾斜度和侧倾度调整独立于能通过能相对彼此移动的柱元件实现的高度调整。此外有利的是,第一调节驱动装置非常靠近第一柱元件设置,因为竖直地作用到第一调节驱动装置上的高的力通过很短的路径导入第一柱元件。

此外有利的是,倾斜体在侧倾体的中间位置中在支承平面中由侧倾体包围,并且第一柱元件在支承平面中由倾斜体包围。由此使手术台支柱中必需的结构空间最小化并且在仍有大的调整范围的同时实现了手术台支柱明显更低的结构高度。特别是在支承平面平行于倾斜体的横截面时,存在侧倾体的中间位置。例如在安装在侧倾体上的患者支承面水平地设置时,就满足这个条件。

此外有利的是,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是矩形的。由此能实现由侧倾体和患者支承面组成的组件的高刚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中,第一摆动轴线垂直于第二摆动轴线或者垂直于与第二摆动轴线平行的轴。此外,第一摆动轴线延伸通过侧倾体的第一侧并且延伸通过倾斜体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第二摆动轴线延伸通过侧倾体的第三侧并且延伸通过倾斜体的与第三侧相对的第四侧。由此确保了稳定的结构,如例如在万向节式的支承结构中认识到的稳定结构。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从下面的说明中得出,下面的说明结合附图借助于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图中: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手术台支柱的侧视图;

图2示出根据图1的手术台支柱的细节透视图;

图3示出根据图1的手术台支柱的从另一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4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手术台支柱的透视侧视图,其中,省略手术台支柱的一些部分;

图5示出具有在图4中示出的手术台支柱的手术台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4和5的对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参考了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根据图1至3的实施形式。因此,下面仅对根据图4和5的按本发明的实施例与在图1至3的实施形式在技术上不同的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图4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手术台支柱80的透视图。具有与在图1至3中示出的现有技术相同的构造或相同的功能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手术台支柱80具有能绕倾斜轴线A3摆动地支承在第一柱元件13a的上部区域中25的倾斜体42和绕侧倾轴线A4支承在倾斜体42上的侧倾体40。

侧倾体40通过侧倾缸50与倾斜体42连接。侧倾缸50包括缸套52和活塞杆54,所述活塞杆在其纵向上能移动地容纳在缸套52中。缸套52的与活塞杆54的从缸套52中突出的端部相对的端部能绕第一摆动轴线A6摆动地与倾斜体42的支承元件53连接。活塞杆54的从缸套52中突出的端部能绕第二摆动轴线A5摆动地与侧倾体40连接。在此,缸套52的与支承元件53连接的端部位于包含侧倾轴A4的竖直的侧倾平面的一侧,而活塞杆54的与侧倾体40连接的端部位于侧倾平面的另一侧。

在调整侧倾缸50和/或调整倾斜缸34时,侧倾缸50的端部总是保持在其在侧倾平面的相应侧的调整范围内。这里,侧倾缸50的纵轴线与支承平面成锐角,所述支承平面平行于通过侧倾体40的支承面41限定的平面。侧倾缸50在其整个调整范围上接近平行于支承平面地设置在患者支承面58下方。因此,侧倾缸50在使倾斜体42和侧倾体40摆动时向上由患者支承面58覆盖。

倾斜体34的缸套36通过未示出的销栓与第一柱元件13a连接。与在图1至3中示出的手术台支柱10不同的是,倾斜缸34的活塞杆54与连板39能摆动地连接,所述连板又与倾斜体42能摆动地耦联。

在柱元件13a的上部区域中构成第一支承套43a和在图4中示出的角度中不可见的第二支承套。在所述支承套43a中分别容纳旋转销,倾斜体42能绕所述旋转销旋转地支承。通过旋转销限定的摆动轴线形成倾斜体42的倾斜轴线A3。

倾斜体42具有第一突出部45和第二突出部47,所述突出部向上定向并且第三支承套44或第四支承套46作为通孔分别在所述突出部中构成。

在平行于支承平面的平面中包围倾斜体42的侧倾体40中构成位于侧倾轴线A4上的第一通孔48和在图4中不可见的第二通孔。在这些通孔48和所述支承套44、46中容纳在图4中未示出的杆,所述杆形成侧倾轴线A4。所述杆与通孔固定连接并且能旋转地支承在第三和第四支承套44、46中。此外,在所述杆上导入竖直的用于对第一柱元件13a进行的高度调节的力。高度调节所需的致动器未示出。

倾斜缸34和基体12通过在图4中仅示意性示出的覆盖件部分地覆盖。这里,倾斜缸34穿过覆盖件56的长孔57。

图5示出具有在图4中示出的手术台支柱80的手术台的透视图。在患者支承面58的下方与支承平面平行地设置刚性的盒70,在该盒中容纳侧倾缸50并且该盒与侧倾体40连接。由此,盒70在侧面和向下保护侧倾缸50,防止外来作用的影响。柱元件13a至13c通过另一个覆盖件72保护,该覆盖件设置在覆盖件56的上方。覆盖件56位于柱脚74上。

患者支承面58具有多个能相对彼此摆动的部分,在图5中仅示出其中的两个部分。

附图标记

10 手术台支柱

12 基体

14 侧倾体

16 支承元件

18 侧倾缸

20 缸套

22 活塞杆

24 支承套

25 上部区域

26 倾斜体

28 叉状件

30 旋转销

34 倾斜缸

36 缸套

38 活塞杆

39 连板

40 侧倾体

41 支承面

42 倾斜体

43a、43b 第一和第二支承套

44 第三支承套

45 第一突出部

46 第四支承套

47 第二突出部

48 第一通孔

50 侧倾缸

52 缸套

53 支承元件

54 活塞杆

56 覆盖件

57 长孔

58 患者支承面

70 盒

72 另一个覆盖件

74 柱脚

76、78 部分

80 手术台支柱

100 手术台

A1、A3 倾斜轴线

A2、A4 侧倾轴线

A5、A6 摆动轴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