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清理出血点渗血的止血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593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可清理出血点渗血的止血夹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运输液体等介质对创面进行处理的可清理出血点渗血的止血夹。



背景技术:

生物的胃、肠道经常会因各种疾病或意外损伤或内镜治疗后损伤导致出血,对于活动性出血一般进行药物喷洒,或者采用高频电、激光、氩气灼烧止血方法、止血夹子机械压迫止血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止血夹子机械压迫止血对于非静脉曲张造成的活动性出血治疗效果较为可靠,并也已经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止血夹还可对消化道的粘膜损伤有一定的作用,采用其夹住粘膜损伤口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开腹手术。但是目前如果用止血夹进行止血,仅可以对内镜下可以明确观察到的出血点进行夹持压迫止血,对于不是十分明确的出血部位便无法使用止血夹进行止血,如果硬要使用止血夹进行止血,只能用内窥镜钳道注入生理盐水对疑似出血部位进行冲洗以便看清出血点并大致记住方位,并迅速从钳道插入止血夹,在这期间,出血点还会不断渗血,当止血夹进入后可能出血点已经看不清楚了,再加上消化道的自然蠕动,很难在这种情况下找到明确的出血点,也只能通过反复尝试来进行止血,这样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还增加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中国200980123274公开的止血夹夹片可以通过手柄控制使夹片反复张开和闭合,夹子与输送器连接的细长部分为螺旋弹簧管结构,螺旋弹簧管外侧设置有高分子鞘管,其并没有设置注入口,无法使介质注入对病灶进行冲洗。

在日本特开2004-121485号公报的结扎装置中,仅记录了夹子具有受到力会扩开的一对臂。此外,该结扎装置将按压管包嵌在夹子上以使一对臂闭合来把持活体组织,并利用按压管将一对臂保持在闭合状态,由此对活体组织进行结扎,该专利并未涉及到止血夹可以对出血组织进行出血点冲洗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的止血夹产品没有使出血点暴露的功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止血夹插入钳道后,可以对病灶进行表面冲洗以明确出血点,然后快速的对出血点进行夹持的止血夹,以便能准确地对出血点进行止血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清理出血点渗血的止血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子、输送部、控制部、以及渗血清理部;

所述夹子包括一对夹片和将所述夹片收拢的收紧管;

所述输送部包括芯轴、柔性管,所述芯轴贯穿于所述柔性管内,所述柔性管的前端与所述收紧管的后端相连接,所述芯轴的前端与所述夹片后端连接;

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柔性管和所述芯轴的后端连接;

所述渗血清理部包括注入口、与所述注入口连通的介质通道和出口,所述注入口位于所述输送部上,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介质通道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输送部还包括连接所述柔性管的后端和所述控制部前端的过渡管、以及套设于所述柔性管的部分后端和所述过渡管的外部供所述柔性管的部分后端和所述过渡管贯穿的鞘管。

进一步,所述注入口位于所述鞘管上,所述鞘管内侧壁与所述过渡管外侧壁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介质通道。

可选地,所述过渡管设有通孔部,当从所述注入口注入介质时,介质通过介质通道和所述通孔部进入所述过渡管与所述芯轴之间。

可选地,所述输送部还设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套设于所述夹子和所述柔性管外部使得所述所述夹子和所述柔性管贯穿其中。

进一步,所述注入口位于所述输送管上,所述介质通道形成于所述输送管内壁与所述柔性管外壁之间。

可选地,所述输送部还包括输送管,所述注入口位于所述输送管上,所述输送管位于所述柔性管外部,所述输送管至少部分地与柔性管相连,所述输送管自身作为所述介质通道。

可选地,所述柔性管内部包含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隔缘层和弹簧管。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克服现有的止血夹所存在的对有弥漫性出血病灶不易准确夹持的缺点,在夹子插入到内窥镜器械通道后还可以对病灶进行有效的冲洗以明确出血点,从而可以准确地对出血点进行有效的夹持,避免因出血点不明确而导致大面积夹持夹子给患者造成的极大痛苦,还可以避免手术时间的延长以及夹子被过多使用给患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夹子的张开结构剖示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夹子的喷射结构剖示图;

图3为夹子的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表示实施例2中的柔性管与输送管、芯轴的位置关系的横截面视图;

图6为实施例2的夹子的一种变形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的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的柔性管与输送管、芯轴的一种位置关系的横截面视图;

图9为实施例3中的柔性管与输送管、芯轴的另一种位置关系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扎装置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可以清理出血点渗血的止血夹,包括夹子1、输送部2、渗血清理部和控制部5。

其中,夹子1包括一对夹片11和可将夹片压迫收拢的收紧管12。夹片11可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夹闭,可采用弹性金属材料或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的高分子材料等制成;收紧管12对夹片尾端进行压迫收拢并最终迫使夹片完全闭合从而夹持住组织。夹片11与收紧管12的组装方式可采用现有止血夹中的常规方式,只要能实现使收紧管12将夹片压迫收拢的功能即可,比如:可将夹片设置为后端臂部细、远端臂部粗的结构,这样在夹片11与收紧管12的相接处可以形成止动部,使得收纳夹片11到一定位置后止动部能顶住收紧管的后端。还可以在夹片11的后端部设置侧凸耳,在收紧管12的内壁上设置挂接孔,当释放夹片11后侧凸耳能挂在挂接孔中以阻止夹片11从收紧管12脱落。此外,收紧管12的前端还可以设置用于收拢夹片11的收拢孔,在该前端还设有横贯该收拢孔的阻挡件,阻挡件可将夹片分隔开;同时防止夹片从该收拢孔的孔口脱落出去。

输送部2包括芯轴21和柔性管22,芯轴21贯穿于柔性管22内,柔性管22的前端与收紧管12的后端相连接,芯轴21的前端与夹片11的后端连接;控制部5与柔性管22和芯轴21的后端连接,渗血清理部包括注入口41、和与注入口41连通的介质通道和出口,注入口41位于输送部2上,出口设置在介质通道的前端。芯轴21内可含有导管,芯轴与导管为无缝隙连接结构。

应予说明,收紧管12的后端与柔性管22的前端可通过连接组件3相连接;该连接组件在一定拉力下可以发生破坏使得收紧管与柔性管分离;在本发明中,连接组件可具有多个实现方式,只要是能在一定拉力下发生变形破坏的结构均可。下面,例举一种连接组件的实现方式。

如图3所示,连接组件3包括与柔性管22连接的固定件31、后端部分套接于固定件31内的转轴33、轴套32,轴套32与收紧管后端连接,轴套32的内侧后端设有台阶322,转轴33的外侧前端设有突起部,台阶322间隙配合地设置在该突起部与固定件31之间。

应予说明,芯轴21前端与夹片11后端的连接处形成可破坏或变形的结构;优选地,芯轴前端设置有拉动头211,可通过拉动头211与夹片相连接,拉动头与夹片的连接位置为可破坏或变形的结构,可实现在一定拉力下破坏拉动头从而与夹片分离。比如,拉动头与夹片之间可以通过易破碎的鞘钉或夹子相连接,在芯轴的拉动下,该结构发生破坏从而使得拉动头与夹片分离。

进一步,输送部2还包括连接柔性管22的后端和控制部5前端的过渡管23、以及套设于柔性管22的部分后端和过渡管23的外部供柔性管22的部分后端和过渡管23贯穿的鞘管24。

在本实施例中,注入口41位于鞘管24上,鞘管24内侧壁与过渡管23的外侧壁之间的空隙形成介质通道。过渡管23设有通孔部231,这样当向注入口41注入介质时,介质通过介质通道和通孔部231进入过渡管23的内侧壁与芯轴21的外侧壁之间。出口设置在收紧管前端。

优选地,柔性管22内部包含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隔绝层221和弹簧管222,柔性管22的后端与固定件25连接并插入到鞘管24的内孔中,在鞘管前端内孔装入阻挡帽241来阻挡固定件25从柔性管22中脱出,固定件25和阻挡帽24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251来套接于柔性管的隔绝层外侧,在过渡管23的后端设置有密封件252,这样可以与鞘管内孔组成密封结构,当需要采用该止血夹注入液体等介质清洗伤口时,可以防止介质向柔性管外喷射。

当需要注入介质时,可以通过针筒从注入口注射液体等,液体立即进入介质通道并通过通孔231进入过渡管23与芯轴21之间的间隙,随后流入芯轴21与柔性管22的内孔之间的间隙,当液体从收紧管前端的出口流出到达夹子位置时,在后端压力作用下继续沿夹子流动,直到液体喷射出来,由于夹片的形状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液体会继续分别沿两个夹片继续流动,当夹片处于如图2所示的边闭合状态时,两股液体流会汇合成新的更大的液体流,并会喷射一定的距离(这取决于介质的压力),这样就可利用液体流对出血点进行有效的喷射、清洗,达到明确出血点的目的。

进一步,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控制部5包括本体51、贯穿于本体51的操作杆52、连接于操作杆52上的滑动手柄53以及固定于本体51后端的操作柄54,滑动手柄53可前后滑动地套设于本体51上,柔性管22的后端固定连接于本体51的前端,芯轴21的后端与操作杆52的前端连接。滑动手柄53可带动操作杆52前后运动从而带动芯轴21沿柔性管22移动。

当在手术中需要对出血病灶进行夹闭止血时,可以利用控制部带动输送部将止血夹通过内窥镜器械通道插入并到达病灶,在注射器中抽生理盐水并与注入口连接推注生理盐水对病灶进行冲洗,当出血点已经明确并且夹子的角度及位置合适时,拉动滑动手柄53带动芯轴21及夹片对病灶处的组织进行有效的夹持和压迫,当夹子准确夹住出血点时,向后端拉动滑动手柄带动芯轴向后端移动使得芯轴与夹子脱离,并且收紧管与柔性管也脱离,最终夹子成功释放从而持续对组织进行压迫达到止血的目的。如果调整夹子对准出血点时间过长,出血点又不明确了,还可以对病灶再次进行冲洗,直到满足夹子夹持的角度及位置要求后再进行夹持,这样可以保证在施夹前病灶位置的出血点是明确的,就可以对出血点进行最为有效的夹持了,避免在出血点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夹持。

实施例2

参见图4、5所示,实施例2的止血夹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改进,输送部2还设有输送管26,输送管26套设于夹子1和柔性管22的外部使得夹子1和柔性管22贯穿其中。在该实施例中,注入口41位于输送管26的后端,介质通道形成于输送管26的内壁与柔性管22的外壁之间,出口位于输送管26的内壁前端。

此外,输送管26的后端设置有密封件261使输送管26和柔性管22外侧的隔绝层221密封,防止液体等介质向手柄端喷溅。该密封件材质为硅胶或橡胶tpu等弹性材料,其内孔大致成台阶状,可与输送管外径紧配并密封,其小孔与柔性管的外侧隔绝层221密封。

如图6所示,可选地,在输送管的后端与密封件261之间还可以设置阻挡件262,阻挡件262设置有小孔结构,其内贯穿有柔性管22,该种结构可以进一步阻挡液体等介质向手柄端喷射。

当需要对出血部位进行清洗时,先在注射器内抽入生理盐水等需要的介质,将其与注入口连接并推注,介质会沿输送管26与柔性管22和夹子1所形成的空隙流淌,并在持续压力作用下从输送管26的前端出口喷出,喷出的介质就可对病灶进行必要的冲洗,冲洗结束后将输送管26向后端拉动或将柔性管22向前端推动,使夹露出于输送管26的端部,即可控制手柄使夹子张开,同时调整好角度和位置对准病灶出血点进行夹持,如果调整的时间过长出血点又看不见了,可重新使夹子1外露于输送管26的端部,对出血部位重新进行清洗。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止血夹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如图7所示,输送部2还包括输送管26’,注入口41位于输送管26’上,输送管26’位于柔性管22的外部。

输送管26’可以设置成单独的中空通道,其自身便作为介质通道,可以用于运输液体等介质,也可用于通入引导的器械以引导止血夹进入更难以到达的病灶位置或更狭小的体腔内进行止血操作。输送管26’与柔性管22的隔绝层相连,其可为本身一体的结构或经粘接、焊接等过程连接在一起。注入口41与单独腔道的输送管26’联通,当注入口连接有生理盐水等介质的针筒后,通过针筒推注介质,介质沿介质通道在持续的压力作用下从位于夹子附近(输送管前端)的出口喷出并沿夹子继续流动,从而到达病灶位置并对其进行冲洗以明确出血点。当病灶处的出血点明确后通过控制部5调整夹子1的角度及位置,由此可以对病灶的出血点进行有效的夹持。

参见图8所示,也可以将输送管26’与柔性管22的外侧接触设置;或如图9所示,使得输送管26’的一部分与柔性管22连接,比如通过其他零件使输送管26’和柔性管22在夹子1端连接在一起,使喷射介质与夹片大致平行以便控制介质对病灶的冲洗方向和位置。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克服现有的止血夹所存在的对有弥漫性出血病灶不易准确夹持的缺点,在夹子插入到内窥镜器械通道后还可以对病灶进行有效的冲洗以明确出血点从而可以准确地对出血点进行有效的夹持,避免因出血点不明确而导致大面积夹持伤口由此给患者造成的极大痛苦,还可以避免手术时间的延长及夹子被过多使用给患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