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593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结扎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活动性出血、创面及穿孔闭合进行治疗的结扎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体的胃、肠道经常会因各种疾病、意外或内镜诊疗手术中的失误导致出血、黏膜损伤甚至穿孔。对于活动性出血一般进行药物喷洒,或者高频电、激光、氩气灼烧出血的方法、或者夹子机械压迫止血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夹子机械压迫止血对于非静脉曲张所造成的活动性出血的治疗最为可靠,并已经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现在临床手术的侵入程度逐渐加大对消化道的损伤也逐渐加大,临床中使用夹子对消化道的粘膜损伤进行一定程度的闭合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还可以对消化道小的穿孔进行有效的闭合,其效果也逐渐被临床认可,该方法可以减小开腹手术对病人带来的创伤。

日本特开2002-196909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4-121485号公报公开了如下一种生物组织结扎用夹具装置:包括插入部分、夹具单元和夹具操作部分:上述插入部可插入到已插入生物体体腔的内窥镜钳道中;上述夹具单元相对于插入部分的顶端部可装卸地设置在该顶端部,并包括可开闭的夹具:上述夹具操作部分包括从插入部分基端部露出的操作部以及从外部操作不延伸至插入部分顶端、并不与夹具单元连接的夹具连接部,可通过操作部来开闭夹具单元的夹具。其中,夹具单元设有连接构件,连接构件由夹具操作部操纵,与夹具一起沿上述延伸方向在夹具出入通路中移动。连接构件具有断裂部,该断裂部在有夹具操作部分施加规定以上的拉力载荷时断裂。连接构件通过将例如液晶聚合物、尼龙等高强度树脂材料注塑成型形成。断裂部外连接构件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向夹具保持构件径向切入的、在与夹具出入通路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切口。而且夹具的多个细长臂的被相互连接起来的另一端卡定在上述切口中。

在上述专利中,夹具单元设有的连接构件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因生物体消化道为弯曲结构,当内窥镜弯曲时其钳道也随之弯曲,尤其在一些特殊位置时,内窥镜需要弯曲达到极限才能到达病灶位置,当夹具单元通过这些特殊位置时,连接构件因弯曲从而导致损坏或连接强度降低,这使得夹子的释放变得困难,更有可能使夹具单元失效而延误手术;此外,连接构件的近端与操作部连接,其外露于保持构件外,导致夹具单元长度较长,不易通过内窥镜弯曲的钳道,尤其是当内窥镜弯曲幅度较大时夹具更难以通过,不易到达生物体病灶部位对其进行有效的夹持闭合,这种情况下需要医生调整内窥镜弯曲的幅度使弯曲程度变小,让夹具单元从内窥镜的钳道端面露出,但是采用这种操作的话,内窥镜将有一段时间不能观察到生物体病灶位置,易发生危险,尤其是在治疗紧急出血的情况下。

因此急需一种可以使夹具便捷地通过弯曲钳道到达病灶位置、并可以良好的释放的夹具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作出的,其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夹子可以便捷的通过弯曲钳道到达病灶位置的、简单可靠地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夹持的结扎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扎装置,所述夹子包括夹片和将所述夹片的后端收紧的收紧管,所述夹片设有两个夹臂;

所述输送部件包括牵引线、输送管、控制手柄,所述牵引线贯穿于所述输送管内,所述控制手柄分别与所述输送管和所述牵引线的后端连接进而带动牵引线来操作所述夹子;

所述夹片尾部设有在预定压力下会发生变形或破坏的承载片,所述夹片通过所述承载片形成孔部,所述牵引线穿过所述承载片形成的孔部且所述牵引线的前端部被所述承载片阻挡,当释放所述夹子时,所述承载片在牵引线前端部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或破坏使得所述夹子与所述输送部件脱离。

可选地,所述每个夹臂的尾部均具有至少一个承载片,所述承载片经组装后形成非封闭的孔部。

可选地,所述承载片仅设在一个夹臂上,该承载片与另一个夹臂的尾部形成所述孔部。

可选地,所述两个夹臂的尾部为弯曲的弯折臂,所述弯折臂相互交叉使得所述夹臂尾部相连接,所述弯折臂的尾部各设有一个承载片,所述两个承载片经组装形成非封闭的所述孔部。

可选地,所述夹片的一部分对称弯折形成所述两个夹臂,所述夹臂的未弯折部分的尾部具有承载片,所述承载片与所述夹臂的对称弯折部分组成所述孔部。

可选地,所述两个夹臂分别设有同步片和同步槽,其中一个夹臂的所述同步片卡入另一夹臂的所述同步槽将所述两个夹臂的尾部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夹臂尾部通过销钉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牵引线的前端从前到后依次具有前大径段、细径段、后大径段,所述前大径段和所述后大径段的直径均大于所述孔部的尺寸,所述细径段的直径小于所述孔部的尺寸,所述细径段位于所述孔部内,所述前大径段卡合于两个夹臂的尾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牵引线前端设有拉动端头,所述拉动端头卡合于所述两个夹臂尾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夹子还包括止动管,所述止动管连接于所述收紧管的后端,所述止动管的前端设有止动台阶,所述承载片与所述止动台阶抵接。

可选地,所述输送管的外部设有收纳管,所述输送管贯穿通过所述收纳管。

可选地,所述收纳管的后端部设有握持手柄,所述握持手柄与所述控制手柄之间设有可拆卸的限位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发明的结扎装置,可以保证夹子的释放过程稳定可靠,不会存在由于连接释放结构的材料的性能下降而导致的夹子释放不成功的风险。并且本发明将夹子与牵引线的连接设置在了收紧管或止动管内,这样大大缩短了夹子的长度,使其更简单、更可靠,结构更短小,更适合通过弯曲的内窥镜钳道,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可广泛适用于消化道各个部位的结扎装置,可以大大减少手术时间,为患者和医护人员争取了最有力的救助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夹片的组装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夹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夹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牵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安装有拉动端头的牵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牵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有拉动端头的牵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止动管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结扎装置的一个变形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夹片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夹片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夹片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夹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扎装置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发明的结扎装置包括夹子1、输送部件2,其中夹子1包括夹片11和将夹片11的后端收紧的收紧管12,夹片11设有两个夹臂111和112。

下面结合图3和4对夹臂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夹臂的前端具有前钩11a、前钩11a后端连接夹臂主体11b、夹臂主体的后端为弯曲臂11c,夹臂111和112的弯曲臂的尾部连接在一起使得两个夹臂可以同步运动,并且两个夹臂的弯曲臂部分保持一定的间距;夹臂主体11b的后端侧设有止动台11d。其中,弯曲臂的尾部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连接,比如,弯曲臂尾部各设有一个同步片11e和一个同步槽11f,夹臂111的同步片11e卡入夹臂112的同步槽11f内,同时夹臂112的同步片11e卡入夹臂111的同步槽11f内,由此夹臂111和112的尾部连接在一起;或者两个夹臂的弯曲臂的尾部上也可以设置销钉孔,二者通过销钉连接在一起。应予说明,夹臂尾部的连接方式没有限制,只要能实现两个夹臂同步运动即可。此外,两个夹臂还可以各设一个间隔台18分别与另一夹臂的弯曲臂相抵接从而使两个夹臂的弯曲臂保持一定距离。

如图1、2所示,输送部件2包括牵引线21、输送管22、控制手柄23,牵引线21贯穿于输送管22内,控制手柄23与输送管22和牵引线21的后端连接,用于带动牵引线21来操作夹子1。

夹片11的尾部设有在预定压力下会发生变形或破坏的承载片113,夹片通过承载片113在尾部形成了孔部114,牵引线21穿过孔部114并且牵引线21的前端部被承载片113阻挡从而使得所述牵引线无法从所述孔部脱出,当释放夹子1时,承载片113在牵引线前端部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或破坏从而使得夹子1与输送部件2脱离。

在本实施例1中,每个夹臂各设有一个承载片113,两个承载片围成非封闭的孔部114。

进一步,如图5所示,牵引线21的头部从前到后依次具有前大径段212、细径段211、后大径段213。其中,前大径段212和后大径段213的有效直径均大于孔部114的有效最小尺寸,细径段211的直径小于孔部114的有效尺寸,该细径段211位于孔部114内,通过这样的尺寸设置,牵引线21的前大径段212卡合于两个夹臂的尾部之间,且不易轻易脱离出,由此夹子1与输送部件2被连接在了一起。这种设置有利于减小夹子与输送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尺寸,可以大大缩短结扎装置的尺寸。

优选地,如图6所示,作为牵引线的一种变形例,牵引线21前端可设有拉动端头210,拉动端头210卡合于两个夹臂的尾部之间。具体地,拉动端头从前到后依次具有前大径段212a、细径段211a、后大径段213a。前大径段212a和后大径段213a的有效直径均大于孔部114的有效最小尺寸,细径段211a的直径小于孔部114的有效尺寸,该细径段211a位于孔部114内,通过这样的尺寸设置,牵引线21的前大径段212a卡合于两个夹臂的尾部之间,且不易轻易脱离出,由此夹子1与输送部件2被连接在了一起。

如图7所示,作为另一个变形例,拉动端头也可以为在牵引线21上从前到后依次组装了前大径段212b、后大径段213b的结构,前大径段212b、后大径段213b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形成细径段211b。前大径段212b和后大径段213b的有效直径均大于孔部114的有效最小尺寸,细径段211b的直径小于孔部114的有效尺寸,该细径段211b位于孔部114内,通过这样的尺寸设置,牵引线21的前大径段212b卡合于两个夹臂的尾部之间,且不易轻易脱离出,由此夹子1与输送部件2被连接在了一起。

优选地,作为拉动端头的再一个变形例,如图8所示,拉动端头也可以形成为前大径段212c、后大径段213c套接在牵引线21上的细长管状结构,其中,前大径段212c、后大径段213c与牵引线21之间可相互滑动,二者的最大直径大于孔部114的有效尺寸,前大径段212c、后大径段213c之间形成细径段211c。

应予说明,前端大径段可以在牵引线的带动下拉动夹片对组织进行有效的夹闭,当向后拉动牵引线时,前端大径端向后运动最终破获夹片1的承载片113从而从孔部114内脱出,使夹子1和输送部件2分离。

进一步,夹子1还可以包括止动管13,止动管13可采用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采用pa(酰胺)、尼龙、液晶聚合物、ppa(聚邻苯二甲酰胺)注塑成型,或采用高弹性金属材料经机械加工成型或经粉末冶金等工艺成型。如图2和图9所示,止动管13连接于收紧管12的后端,止动管13的前端设有止动台阶131,当向后拉动夹片11贯穿收紧管12并穿入止动管13的内孔中时,夹片尾部的承载片113与止动管的止动台阶131抵接,从而防止夹片11继续轻易进入止动管13内,同时其与止动管13的内壁接触,防止夹片11从其中脱出。止动管13的后端设有卡扣部132,该卡扣部132具有弹性变形功能。当夹片受压变形靠拢时,止动管13的卡扣部132弹性的向内压缩,当压力消除时,卡扣部132恢复成张开状态。应予说明,本发明中,收紧管12也可以插入到止动管13内;或者收紧管12和止动管13也可以合并成一体,并且其不设置卡扣部,此时,收紧管12外径比输送管22的内孔大,其不能被收入输送管22内。

在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输送管22的外部还可以设有收纳管24,收纳管24为柔性结构,其可以收纳夹子1,收纳管24的前端连接有端头管27。

进一步,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控制手柄23包括手柄本体231、贯穿于手柄本体231的操作杆232、连接于操作杆232后端的滑动手柄233以及固定于手柄本体231后端的操作柄234,滑动手柄233可前后滑动地套设于手柄本体231上,输送管22的后端固定连接于手柄本体231的前端,牵引线21的后端与操作杆232的前端连接。滑动手柄233可带动操作杆232前后运动从而带动牵引线21沿输送管22移动。

初始时,夹子1预装在输送部件2的前端,在插入内窥镜钳道前,夹子1缩入收纳管24内,夹片1被迫变形靠拢,夹片1的承载片113与止动管的止动台阶131抵接,同时与止动管13的内壁接触,止动管13的弹性卡扣部132向内压缩。使用时利用输送部件2输送夹子1通过内窥镜的钳道到达生物体消化道的病灶部位,向前端推动滑动手柄233,使夹子1逐渐被推送出收纳管24,这时夹片11恢复形状并张开,同时止动管13的弹性卡扣部132恢复形状阻止夹子1缩入端头管27内。当滑动手柄233向后端移动时,会带动夹子1向后端移动并使止动管13的弹性卡扣部132与端头管27的止动端面抵接,止动管13的尾端部插入到端头管27的端头内孔中,当接续拉动滑动手柄233,端头管的前端会被夹片11的承载片阻挡,此时再拉动夹片11继续向后端移动,逼迫弹性张开的夹片11逐渐并拢闭合,当夹臂的止动台11d与收紧管12的前端面接触后,夹片会停止后退,继续对滑动手柄施加拉力会导致作用在夹片11尾部的承载片上的力急剧增大,直到大于预设的破坏力时,承载片会发生变形,使牵引线的前端(前大径段212/212a/212b/212c)从非封闭的孔部114中脱出,从而使夹子1输送部件2发生分离,夹子1被释放并滞留在生物体消化道内。这时夹子1的两个夹臂已经完全闭合,并对生物体组织产生了足够的压力,可以压迫组织并挤压血管阻断血流,或收拢组织将创面闭合。

实施例1的变形例

作为实施例1的另一种实现方式,该变形例中,输送部件2的设置与实施例1有不同。如图10所示,收纳管24一直延伸到手柄本体231的前端部,并且收纳管24后端部还设有握持手柄241,在其带动下收纳管24可沿输送管移动,在握持手柄241和手柄本体231之间还可以设置可拆卸的限位片25。当撤除限位片25后使握持手柄241向后端移动可以使夹子1被暴露出来,夹片11弹性张开,这时拉动滑动手柄233,夹子会向输送管方向移动,当收紧管12与输送管22抵接时(当收紧管后连接有止动管时,为止动管与输送管抵接)将不能再移动,滑动手柄233继续向后端移动会使牵引线带动夹片回缩迫使夹片闭合夹持住生物体消化道的组织,当夹片1的夹臂与收紧管12抵接时夹片1将不能再移动,继续施加拉力会导致夹片的承载片113变形使牵引线前端或其前端的拉动端头从孔部114内脱出从而使夹子1与输送部件2发生分离,夹子被释放并滞留在生物体消化道内。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夹臂结构的不同。如图11所示,两个夹臂的尾部均具有至少一个(本实施例中为两个)承载片,例如,夹臂111的尾部上下方分设有承载片1132a和1132b,夹臂112的尾部上下方分设有承载片1131a和1131b,承载片1131a和1132a之间形成非封闭槽部1141,承载片1131b和1132b之间形成非封闭槽部1142,上部承载片1131a、1132a与下部承载片1131b、1132b之间形成了非封闭的孔部114’。

图11中,夹臂尾部通过如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同步片与同步槽的结构连接在一起,但两个夹臂上也可以设置销钉孔,二者可以通过销钉连接在一起。应予说明,夹臂尾部的连接方式没有限制,只要能实现两个夹臂同步运动即可。

与实施例1相同,在该实施方式中,牵引线的前端或者牵引线前端设置的拉动端头具有前大径段、后大径段、以及位于前大径段和后大径段之间的细径段,细径段被卡在了孔部114’内且不易脱出从而使夹子与输送部件连接在一起,这种设置可以大大缩短结扎装置的尺寸,使得其更适合通过弯曲的内窥镜钳道。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结扎装置可以结合实施例2的夹片结构以及实施例1中的输送部件的所有变形方式一起实现。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夹臂结构的不同。如图12所示,仅于夹臂111上设有两个承载片113,两个承载片113与夹臂112的尾部组装形成了非封闭的孔部114”。

图12中,夹臂尾部通过如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同步片与同步槽的结构连接在一起,但两个夹臂上也可以设置销钉孔,二者可以通过销钉连接在一起。应予说明,夹臂尾部的连接方式没有限制,只要能实现两个夹臂同步运动即可。

与实施例1相同,在该实施方式中,牵引线的前端或者牵引线前端设置的拉动端头具有前大径段、后大径段、以及位于前大径段和后大径段之间的细径段,细径段被卡在了孔部114”内且不易脱出从而使夹子与输送部件连接在一起,这种设置可以大大缩短结扎装置的尺寸,使得其更适合通过弯曲的内窥镜钳道。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结扎装置可以结合实施例3的夹片结构以及实施例1中的输送部件的所有变形方式一起实现。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夹臂结构的不同。如图13所示,夹臂尾部的弯曲臂11c形成相互交叉的交叉结构从而使得夹臂的尾部连接在一起。弯曲臂11c上设有偏心弯曲臂11c2的结构,两个相邻的边线均位于夹片中心线的一侧,使得两个弯曲臂11c在一个位置交叉但互相不影响其运动。两个弯曲臂的尾部各设有至少一个承载片113(本实施例中为一个),承载片之间经组装形成了非封闭的孔部114”’。弯曲臂的宽弯折部11c1的边线超过夹片的中心线,当夹片的两个夹臂靠拢时两个宽弯折部11c1相互抵接,在收紧管12内压迫收拢,两个宽弯折部11c1会向外产生一定弹力使夹片与收紧管更牢固的保持在一起,使夹臂闭合得更紧密。采用偏心弯曲臂这样这样的结构会更有利于夹臂张开更大的角度,这样在夹臂闭合时可以夹持更多的组织。

同样地,该实施例中,夹片上的承载片会形成孔部114”’,牵引线的前端或者牵引线前端设置的拉动端头具有前大径段、后大径段、以及位于前大径段和后大径段之间的细径段,细径段被卡在了孔部114”’内且不易脱出从而使夹子与输送部件连接在一起,这种设置可以大大缩短结扎装置的尺寸,使得其更适合通过弯曲的内窥镜钳道。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结扎装置可以结合实施例4的夹片结构以及实施例1中的输送部件的所有变形方式一起实现。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夹臂结构的不同。如图14所示,两个夹臂尾部的下半段部分一体形成(即夹片的一部分对称弯折形成两个夹臂),两个夹臂尾部的上半段(未弯折部分的尾部)各设有一个承载片113,两个承载片113之间具有缝隙161,承载片与夹臂的尾部在对称弯折处141共同形成了非封闭的孔部114””。

同样地,该实施例中,牵引线的前端或者牵引线前端设置的拉动端头具有前大径段、后大径段、以及位于前大径段和后大径段之间的细径段,细径段被卡在了孔部114””内且不易脱出从而使夹子与输送部件连接在一起,这种设置可以大大缩短结扎装置的尺寸,使得其更适合通过弯曲的内窥镜钳道。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结扎装置可以结合实施例5的夹片结构以及实施例1中的输送部件的所有变形方式一起实现。

本发明不采用传统的连接释放结构,而是采用在夹片尾端设置可变形松脱的承载结构的方式来保证夹子的释放过程稳定可靠,不会发生由于连接释放结构材料的性能下降而导致的夹子释放不成功的风险。并且本发明创造性地将夹子与牵引线的连接设置在了收紧管或止动管内,这样大大缩短了夹子的长度,使其更简单、更可靠,结构更短小,更适合通过弯曲的内窥镜钳道,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可广泛适用于消化道各个部位的一种结扎装置,可以大大减少手术时间,为患者和医护人员争取了最有力的救助时间。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