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实时心理与生理信息采集数据传输通道的选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3586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应急抢险救援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实时心理与生理信息采集数据传输通道的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救援人员面临着高度的作业强度和心理压力,必须及时了解他们的生理与心理状况,以提供及时的医疗援助。然而由于灾难现场条件的限制,往往缺乏专业的仪器设备与医护人员,通常采用远程医疗的方法对救援人员的心理与生理状况进行评估,即通过医疗终端采集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传送到后方进行处理与分析。在医疗终端采集到现场救援人员的心理与生理信息数据之后,应选择合适的通道进行传输。现有的远程医疗通道选择方案中,或者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不能很好地应用到特殊状况(如地震、山体滑坡),使数据传输无法兼备速度与准确。下面对现有方案可能采用的技术进行说明:1、采用单一的蜂窝移动通信传输数据蜂窝移动通信(如GPRS、WCDMA、LTE等)可以适用于多数救援场景,且覆盖范围广,传输速率快,可靠性强。但是在发生诸如地震、山体滑坡之类的特大灾害时,通信基站遭到损坏,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中断。此时,对救援人员的心理与生理状况跟踪也将中断。2、采用蜂窝系统与Wi-Fi两种通信方式传输数据此方案在蜂窝移动通信的基础上添加了Wi-Fi接入功能。Wi-Fi传输速度非常快,设备安装简易,且有效距离也较长,对于民用数据业务来说,Wi-Fi可作为蜂窝移动通信的补充。但是Wi-Fi的缺点是通信质量不是很好,安全性不高。如传输的数据涉及到军队信息,Wi-Fi是不适用的。3、采用手动选择网络机制此机制适用于多数救援场景,但是不够灵活,每次使用都需经过一道人为工序。并且手动选择的传输通道并不一定是当前环境下最适合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远程实时心理与生理信息采集数据传输通道的选择方法,解决在不同的救援环境下,多传输模式的自动选择问题,以选择该环境下的最佳通道进行数据传输。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程实时心理与生理信息采集数据传输通道的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采集终端采集受灾人员或救援人员的生理及心理特征数据;S2、采集终端自动搜寻所处环境下可用的无线网络;S3、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依据优先级策略和时延策略自动选择数据传输通道;和S4、通过蜂窝网络和/或自组织的蓝牙mesh网络将受灾人员或救援人员的生理及心理特征数据传输到救援地后方的监控中心。本发明所述的蜂窝网络移动通信采用蜂窝无线组网方式,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无线通道连接,进而实现用户在活动中可相互通信。其主要特征是终端的移动性,并具有越区切换和跨本地网自动漫游功能。并且在蜂窝移动通信较为发达的今天,无线通信信号已实现了大部分地区的覆盖。尤其是现在4G技术已相当成熟,数据的传输速率可达到20Mbps,在通信基站与光缆未受损的条件下,使用蜂窝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具有较大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10m~70m)通信的无线电技术。该技术功耗低,而且应用简单、容易实现。相较于Wi-Fi,蓝牙通信具有更好的传输质量和更强的安全性。而在由蓝牙组建的Mesh网络中,任何无线设备节点都可以同时作为接入点和路由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每个节点都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对等节点进行直接通信。这种结构的最大好处在于:如果最近的接入点由于流量过大而导致拥塞的话,那么数据可以自动重新路由到一个通信流量较小的邻近节点进行传输。由于蓝牙设备的简易性,以及mesh网络很容易部署,且结构灵活,在发生紧急状况时,蓝牙mesh网络可以快速组建起来,为救灾抢险争取了时间。采集终端与监控中心在视距范围之外,采集终端基于优先级策略对网络进行自动选择。在诸如地震、山体滑坡,城市中发生火灾等灾害,监控中心无法设在受灾现场,将与现场保持一定距离。由于蓝牙传输的时延和范围与蜂窝移动网络相差比较大,两种传输模式在处于同一环境时,性能上也会有较大差异。例如,在城市环境下,如果发生一些灾害险情,由于通信基础设施基本完好,此时采用蜂窝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很显然更方便;而在地震发生地带,通信基站和光缆受损,由于蓝牙可实现快速组网,显然优于依赖基站的蜂窝移动通信。通过给可选网络设定优先级,可解决不同环境下网络自适应选择的问题。其中大致步骤如下:1)、通过采集终端采集受灾人员或救援人员的生理及心理特征数据;2)、采集终端自动搜寻所处环境下可用的无线网络;3)、根据信号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等信息,综合处理得到各可用网络的优先级;4)、根据系统判定的优先级,自动选择优先级高的网络作为传输通道。采集终端与监控中心在视距范围之内,采集终端基于时延策略对网络进行自动选择。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较小范围的灾害,监控中心就位于受灾现场附近。此时,由于采集终端与监控中心的距离过近,两种传输模式不会有太大的性能差异,优先级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并不适用。例如,在人迹较少的江边发生重大沉船事故,监控中心就设在救援现场。由于该地蜂窝通信基站建设较为稀疏,因此通过蜂窝移动网络与蓝牙mesh网络来传输数据的效果(传输速率和质量等)差异很小,系统难以得出网络的优先级大小。此时,通过一种基于时延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由系统处理得到可选网络的时延参数,根据时延大小来自适应选择网络进行传输。其中大致步骤如下:1)通过采集终端采集救援人员的生理及心理特征数据;2)采集终端自动搜寻所处环境下可用的无线网络;3)、根据信号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等信息,综合处理得到各可用网络的优先级;4)、若系统判定各网络的优先级几乎无差别,变换策略为处理得到各可用网络的时延;5)、根据系统判断的时延参数,自动选择时延参数较小的网络作为传输通道。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解决在在不同救援场景下将救援人员的健康状况数据传输到不同距离监控中心的最佳方式匹配。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采集终端基于优先级策略对网络进行自动选择流程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采集终端基于时延策略对网络进行自动选择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远程实时心理与生理信息采集数据传输通道的选择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依据优先级策略和时延策略自动选择数据传输通道,具体介绍如下:实施例1:采集终端基于优先级策略对网络进行自动选择,流程图如图1:具体流程如下:(1)首先采集终端搜索可用的网络,获取所有可用的网络信息;(2)判断是否存在可使用的蜂窝网络或蓝牙mesh网络,如不存在则终止流程;(3)判断网络资源是否唯一,即可选网络中是否只存在蜂窝网络或蓝牙mesh网络。如果唯一,则返回这个网络的鉴权信息,并选择该网络为数据传输通道;(4)如果同时存在蜂窝网络和蓝牙mesh网络,则分别获取蜂窝网络和蓝牙mesh网络的鉴权信息;(5)云平台处理获得各网络的优先级参数,并将此参数与相应的网络关联;(6)判断是否所有网络资源信息已处理完毕。若未处理完毕,则返回步骤(5);(7)若已处理完毕,则采用优先级策略,选择具有最大优先级参数的网络进行传输;(8)选择结束。实施例2:采集终端基于时延策略对网络进行自动选择,流程图如图2:具体流程如下:(1)首先采集终端搜索可用的网络,获取所有可用的网络信息;(2)判断是否存在可使用的蜂窝网络或蓝牙mesh网络,如不存在则终止流程;(3)判断网络资源是否唯一,即可选网络中是否只存在蜂窝网络或蓝牙mesh网络,如果唯一,则返回这个网络的鉴权信息,并选择该网络为数据传输通道;(4)如果同时存在蜂窝网络和蓝牙mesh网络,则分别获取蜂窝网络和蓝牙mesh网络的鉴权信息;(5)云平台处理获得各网络的优先级参数,并进行比照;(6)若优先级参数差异较大,则执行优先级策略;(7)若优先级参数十分相近,则云平台处理获得各网络的时延参数,并与相应的网络关联;(8)判断是否所有网络资源信息已处理完毕。若未处理完毕,则返回步骤(5);(9)若已处理完毕采用时延策略,选择具有最小时延参数的网络进行传输;(10)选择结束。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