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止咳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9400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具体涉及杏仁止咳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认为咳嗽是因外感五官,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音有痰之症。《素部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呼吸道反射,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如炎症、异物)后,发出冲动传入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射,可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因此,咳嗽一般是一种有益的动作,有时亦见于健康人体。在一般情况下,对轻度而不频繁的咳嗽,只要将痰液或异物排出,就可以自然缓解,无须应用镇咳药。但是,对那些无痰而剧烈的干咳,或有痰而过于频繁的剧咳,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休息和睡眠,增加体力消耗,甚至促进病症的发展,产生其他并发症,此时弊大于利。所以,应该适当地应用镇咳药,以缓解咳嗽。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气管病变扩散到邻近的小支气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还易消耗体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诱发肺气肿。现有的药物类型多为抗生素,既不能有效地根除咳嗽,还易产生抗药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杏仁止咳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口服液,具有去燥湿化痰、疏散风热,生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主要用于咳嗽多、气喘、咽喉肿瘤、肺热痰郁、痰黄粘稠等症状,本发明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杏仁止咳口服液,原料药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杏仁40-60份、桃根30-45份、黄瓜籽15-40份、葡萄籽粉20-40份、菠菜籽粉25-35份、枸杞叶10-20份、知母15-30份、西兰花20-30份、陈皮15-20份、姜片10-15份、百合13-20份、甘草10-25份、远志12-16份。优选的,原料药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杏仁50份、桃根40份、黄瓜籽30份、葡萄籽粉30份、菠菜籽粉30份、枸杞叶15份、知母23份、西兰花25份、陈皮17份、姜片13份、百合17份、甘草20份、远志14份。杏仁止咳口服液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1)将杏仁去油取渣,取去油后的杏仁加6倍重量的水浸泡2h后,用蒸汽蒸馏,收集杏仁水蒸馏液,备用;(2)取甘草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第二次加4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第三次加4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合并3次药液于80-85℃下浓缩至含水量为10-30%的稠膏,再将稠膏加1-3倍重量水加热溶解,过滤,收集滤液,加入85%的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在沉淀物中加入3倍65%的乙醇洗涤2此,每次均静置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合并3次提取液,静置1-2h;回收提取液乙醇,浓缩至密度1.20-1.30,再加入纯化水和乙醇使含醇量达20-25%,加浓氨溶液调节pH7.5-8.5,静置12h,过滤即为甘草流浸膏,备用;(3)取陈皮粉碎,用6倍重量60%醇作溶剂,浸渍24h,以每公斤药材每分钟1-3mL的速度渗漉,收集初滤液,待用;继续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将渗漉液再50-55℃下浓缩至密度1.25-1.30,将初滤液和浓缩液混合,加入60%的乙醇稀释至含醇量为38-48%;静置12h,过滤,获得陈皮流浸膏,备用;(4)取远志粉碎,用6倍重量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h,以每公斤药材每分钟1-3mL的速度渗漉,收集初滤液,待用;继续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将渗漉液再50-55℃下浓缩至密度1.25-1.30,将初滤液和浓缩液混合,加入60%的乙醇稀释至含醇量为38-48%;静置12h,过滤,获得远至流浸膏,备用;(5)取新鲜的西兰花洗净后,烘干,与桃根、黄瓜籽、枸杞叶、知母、姜片、百合一起切成小块,加入2-3倍体积的水,于95-105℃下煎煮60min,过滤,获得滤液和药渣,备用;(6)将葡萄籽粉与菠菜籽粉混合装在纱布袋中,加入到步骤(5)药渣中,加入2-3倍体积的水,于95-105℃下煎煮60min,煎煮2次,将滤液混合;(7)将杏仁水蒸馏液、甘草流浸膏、陈皮流浸膏、远至流浸膏与步骤(5)、(6)中的滤液混合均匀,用10-25微米钛棒过滤后,浓缩至1/2体积,加入蜂蜜,蜂蜜与浓缩液的体积比1:30-40,搅拌均匀,即为杏仁止咳口服液。葡萄籽粉和菠菜籽粉是分别取葡萄籽和菠菜籽经过常规步骤干燥粉碎获得。杏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在果品中仅次于芒果,人们将杏仁称为抗癌之果。杏仁含有丰富的脂肪油,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此,杏仁对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医中药理论认为,杏仁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定喘的功效,常用于肺燥喘咳等患者的保健与治疗。甜杏仁作为食品,可作扁桃仁的代替品。桃根,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消痈肿。主黄疸;吐血;衄血;经闭;痈肿;痔疮;风湿痹痛;跌打劳伤疼痛;腰痛;痧气腹痛。黄瓜籽的主要成分为:多种游离氨基酸(其中丙醇二酸在人体有减肥和预防冠心病的功效)和维生素、木糖、果糖、以及芸香甙、异槲皮甙、精氨酸的葡萄糖甙等甙类、胡萝卜素及其它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硫胺素、核黄素。葡萄籽含丰富的原花青素,后者被誉为“天然的护肤品”,能抗氧化、抗过敏、延缓皮肤衰老,兼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菠菜籽粉经常服用可以预防肺部疾病。主要功效养肺、治疗肺结核、哮喘、咳嗽、清理肺部疾病等,与黄瓜籽粉同服效果更佳。枸杞叶功效主治:补肝益肾,生津止渴,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治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知母的干燥根状茎为著名中药,性苦寒,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利大小便之效。属清热下火药,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姜所含有的成分能够有效地治疗肠胃疾病、伤风感冒、风湿痛和恶心呕吐等疾病,并增强人体免疫力。所以人们对姜的兴趣早已不单用作烹调,而且更注重它们健康。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远志(学名:PolygalatenuifoliaWilld),又名葽绕、蕀蒬等。产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以及四川;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韧皮部肉质。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各药配伍,主治咳嗽气喘、去燥湿化痰、疏散风热等由咳嗽引起的症状,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和治愈疾病的预期目的,同时本发明药物的剂型为口服液,利于吸收,使用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治愈率也高、无残留,同时原料低廉,工艺简便可行,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咳嗽气喘的中药口服液。具体实施方式杏仁止咳口服液,原料药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杏仁40-60份、桃根30-45份、黄瓜籽15-40份、葡萄籽粉20-40份、菠菜籽粉25-35份、枸杞叶10-20份、知母15-30份、西兰花20-30份、陈皮15-20份、姜片10-15份、百合13-20份、甘草10-25份、远志12-16份。优选的,原料药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杏仁50份、桃根40份、黄瓜籽30份、葡萄籽粉30份、菠菜籽粉30份、枸杞叶15份、知母23份、西兰花25份、陈皮17份、姜片13份、百合17份、甘草20份、远志14份。杏仁止咳口服液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1)将杏仁去油取渣,取去油后的杏仁加6倍重量的水浸泡2h后,用蒸汽蒸馏,收集杏仁水蒸馏液,备用;(2)取甘草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第二次加4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第三次加4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合并3次药液于80-85℃下浓缩至含水量为10-30%的稠膏,再将稠膏加1-3倍重量水加热溶解,过滤,收集滤液,加入85%的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在沉淀物中加入3倍65%的乙醇洗涤2此,每次均静置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合并3次提取液,静置1-2h;回收提取液乙醇,浓缩至密度1.20-1.30,再加入纯化水和乙醇使含醇量达20-25%,加浓氨溶液调节pH7.5-8.5,静置12h,过滤即为甘草流浸膏,备用;(3)取陈皮粉碎,用6倍重量60%醇作溶剂,浸渍24h,以每公斤药材每分钟1-3mL的速度渗漉,收集初滤液,待用;继续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将渗漉液再50-55℃下浓缩至密度1.25-1.30,将初滤液和浓缩液混合,加入60%的乙醇稀释至含醇量为38-48%;静置12h,过滤,获得陈皮流浸膏,备用;(4)取远志粉碎,用6倍重量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h,以每公斤药材每分钟1-3mL的速度渗漉,收集初滤液,待用;继续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将渗漉液再50-55℃下浓缩至密度1.25-1.30,将初滤液和浓缩液混合,加入60%的乙醇稀释至含醇量为38-48%;静置12h,过滤,获得远至流浸膏,备用;(5)取新鲜的西兰花洗净后,烘干,与桃根、黄瓜籽、枸杞叶、知母、姜片、百合一起切成小块,加入2-3倍体积的水,于95-105℃下煎煮60min,过滤,获得滤液和药渣,备用;(6)将葡萄籽粉与菠菜籽粉混合装在纱布袋中,加入到步骤(5)药渣中,加入2-3倍体积的水,于95-105℃下煎煮60min,煎煮2次,将滤液混合;(7)将杏仁水蒸馏液、甘草流浸膏、陈皮流浸膏、远至流浸膏与步骤(5)、(6)中的滤液混合均匀,用10-25微米钛棒过滤后,浓缩至1/2体积,加入蜂蜜,蜂蜜与浓缩液的体积比1:30-40,搅拌均匀,即为杏仁止咳口服液。实施例1杏仁止咳口服液,原料药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杏仁50份、桃根40份、黄瓜籽30份、葡萄籽粉30份、菠菜籽粉30份、枸杞叶15份、知母23份、西兰花25份、陈皮17份、姜片13份、百合17份、甘草20份、远志14份。杏仁止咳口服液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1)将杏仁去油取渣,取去油后的杏仁加6倍重量的水浸泡2h后,用蒸汽蒸馏,收集杏仁水蒸馏液,备用;(2)取甘草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第二次加4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第三次加4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合并3次药液于85℃下浓缩至含水量为30%的稠膏,再将稠膏加1倍重量水加热溶解,过滤,收集滤液,加入85%的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在沉淀物中加入3倍65%的乙醇洗涤2此,每次均静置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合并3次提取液,静置2h;回收提取液乙醇,浓缩至密度1.25,再加入纯化水和乙醇使含醇量达25%,加浓氨溶液调节pH8.5,静置12h,过滤即为甘草流浸膏,备用;(3)取陈皮粉碎,用6倍重量60%醇作溶剂,浸渍24h,以每公斤药材每分钟3mL的速度渗漉,收集初滤液,待用;继续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将渗漉液再55℃下浓缩至密度1.27,将初滤液和浓缩液混合,加入60%的乙醇稀释至含醇量为48%;静置12h,过滤,获得陈皮流浸膏,备用;(4)取远志粉碎,用6倍重量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h,以每公斤药材每分钟3mL的速度渗漉,收集初滤液,待用;继续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将渗漉液再55℃下浓缩至密度1.27,将初滤液和浓缩液混合,加入60%的乙醇稀释至含醇量为48%;静置12h,过滤,获得远至流浸膏,备用;(5)取新鲜的西兰花洗净后,烘干,与桃根、黄瓜籽、枸杞叶、知母、姜片、百合一起切成小块,加入3倍体积的水,于100℃下煎煮60min,过滤,获得滤液和药渣,备用;(6)将葡萄籽粉与菠菜籽粉混合装在纱布袋中,加入到步骤(5)药渣中,加入3倍体积的水,于100℃下煎煮60min,煎煮2次,将滤液混合;(7)将杏仁水蒸馏液、甘草流浸膏、陈皮流浸膏、远至流浸膏与步骤(5)、(6)中的滤液混合均匀,用25微米钛棒过滤后,浓缩至1/2体积,加入蜂蜜,蜂蜜与浓缩液的体积比1:40,搅拌均匀,即为杏仁止咳口服液。实施例2杏仁止咳口服液,原料药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杏仁40份、桃根30份、黄瓜籽15份、葡萄籽粉20份、菠菜籽粉25份、枸杞叶10份、知母15份、西兰花20份、陈皮15份、姜片10份、百合13份、甘草10份、远志12份。杏仁止咳口服液药物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1)将杏仁去油取渣,取去油后的杏仁加6倍重量的水浸泡2h后,用蒸汽蒸馏,收集杏仁水蒸馏液,备用;(2)取甘草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第二次加4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第三次加4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合并3次药液于80℃下浓缩至含水量为10%的稠膏,再将稠膏加3倍重量水加热溶解,过滤,收集滤液,加入85%的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在沉淀物中加入3倍65%的乙醇洗涤2此,每次均静置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合并3次提取液,静置1h;回收提取液乙醇,浓缩至密度1.20,再加入纯化水和乙醇使含醇量达20%,加浓氨溶液调节pH7.5,静置12h,过滤即为甘草流浸膏,备用;(3)取陈皮粉碎,用6倍重量60%醇作溶剂,浸渍24h,以每公斤药材每分钟1mL的速度渗漉,收集初滤液,待用;继续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将渗漉液再50℃下浓缩至密度1.25,将初滤液和浓缩液混合,加入60%的乙醇稀释至含醇量为38%;静置12h,过滤,获得陈皮流浸膏,备用;(4)取远志粉碎,用6倍重量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h,以每公斤药材每分钟1mL的速度渗漉,收集初滤液,待用;继续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将渗漉液再50℃下浓缩至密度1.25,将初滤液和浓缩液混合,加入60%的乙醇稀释至含醇量为38%;静置12h,过滤,获得远至流浸膏,备用;(5)取新鲜的西兰花洗净后,烘干,与桃根、黄瓜籽、枸杞叶、知母、姜片、百合一起切成小块,加入2倍体积的水,于95℃下煎煮30min,过滤,获得滤液和药渣,备用;(6)将葡萄籽粉与菠菜籽粉混合装在纱布袋中,加入到步骤(5)药渣中,加入2倍体积的水,于95℃下煎煮60min,煎煮2次,将滤液混合;(7)将杏仁水蒸馏液、甘草流浸膏、陈皮流浸膏、远至流浸膏与步骤(5)、(6)中的滤液混合均匀,用10微米钛棒过滤后,浓缩至1/2体积,加入蜂蜜,蜂蜜与浓缩液的体积比1:30,搅拌均匀,即为杏仁止咳口服液。实施例3杏仁止咳口服液,原料药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杏仁60份、桃根45份、黄瓜籽40份、葡萄籽粉40份、菠菜籽粉35份、枸杞叶20份、知母30份、西兰花30份、陈皮20份、姜片-15份、百合20份、甘草25份、远志16份。杏仁止咳口服液药物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1)将杏仁去油取渣,取去油后的杏仁加6倍重量的水浸泡2h后,用蒸汽蒸馏,收集杏仁水蒸馏液,备用;(2)取甘草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第二次加4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第三次加4倍重量的水煎煮2h,过滤获得药液,合并3次药液于82℃下浓缩至含水量为20%的稠膏,再将稠膏加2倍重量水加热溶解,过滤,收集滤液,加入85%的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在沉淀物中加入3倍65%的乙醇洗涤2此,每次均静置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合并3次提取液,静置2h;回收提取液乙醇,浓缩至密度1.30,再加入纯化水和乙醇使含醇量达25%,加浓氨溶液调节pH8.5,静置12h,过滤即为甘草流浸膏,备用;(3)取陈皮粉碎,用6倍重量60%醇作溶剂,浸渍24h,以每公斤药材每分钟2mL的速度渗漉,收集初滤液,待用;继续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将渗漉液再52℃下浓缩至密度1.30,将初滤液和浓缩液混合,加入60%的乙醇稀释至含醇量为43%;静置12h,过滤,获得陈皮流浸膏,备用;(4)取远志粉碎,用6倍重量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h,以每公斤药材每分钟2mL的速度渗漉,收集初滤液,待用;继续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将渗漉液再53℃下浓缩至密度1.30,将初滤液和浓缩液混合,加入60%的乙醇稀释至含醇量为43%;静置12h,过滤,获得远至流浸膏,备用;(5)取新鲜的西兰花洗净后,烘干,与桃根、黄瓜籽、枸杞叶、知母、姜片、百合一起切成小块,加入3倍体积的水,于105℃下煎煮45min,过滤,获得滤液和药渣,备用;(6)将葡萄籽粉与菠菜籽粉混合装在纱布袋中,加入到步骤(5)药渣中,加入3倍体积的水,于105℃下煎煮45min,煎煮2次,将滤液混合;(7)将杏仁水蒸馏液、甘草流浸膏、陈皮流浸膏、远至流浸膏与步骤(5)、(6)中的滤液混合均匀,用15微米钛棒过滤后,浓缩至1/2体积,加入蜂蜜,蜂蜜与浓缩液的体积比1:35,搅拌均匀,即为杏仁止咳口服液。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患者250例,其中男132例,女118例,年龄6~53岁,发病2~4d。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防治感冒科研协作座谈会制定(1978年5月24日)的“感冒诊断要点防治效果判断标准(草案)”中有关规定。感冒系指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可有或不明显,①局部症状:流涕,喷嚏,鼻塞有时咳嗽,咽痛,声嘶,流泪;②全身症状: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四肢腰背酸痛;③血象:白细胞多为正常或减少。治疗方法:口服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口服液,每日早晚两次,每次10ml,饭后服用。三天后观察疗效。疗效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即:判定疗效时以发病在24h以内治疗者为统计对象;显效:服用24h内,全身症状及局部主要症状如发热、流涕等消失或基本消退;有效:服药24~48h内全身及局部主要症状如发热、流涕等消失或基本消失,高热患者(39℃以上)在24h内体温下降2℃以上,并不再回升者;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均为无效。治疗结果:250例患者中,显效:224例,有效:2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9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