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器自体体内修复用手术器械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594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脏器自体体内修复用手术器械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没有关于“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用于脏器自体体内修复”的文献报道,此项技术是发明人建议临床医生开展的创新疗法。现有技术中脏器修复,包括移植手术是极为复杂的大手术,手术包往往包括了数十件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实施“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用于脏器自体体内修复”的创新疗法,提出配合使用的手术器械包技术方案。

本脏器自体体内修复用手术器械包发明的内容是:手术器械包包括:作为修复剂的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和配用的器械;器械包括:止血钳,清洗液注入器和回收器。

本发明脏器自体体内修复用手术器械包的使用方法是:按照血流方向,在病灶脏器的上、下游血管处,分别接入清洗液注入器和回收器;再在血管的清洗液注入器上游位置用止血钳结扎,在血管的清洗液回收器下游位置用止血钳结扎,使该病灶脏器在清洗液注入器和回收器之间暂时形成脱离全身血液循环的局部离体血路;向病灶脏器注入或涂敷作为修复剂的微纳米级粒径树脂吸附剂,同时启动向病灶脏器位置上、下游血管注入和回收清洗液;在脏器局部血路中设置蠕动泵驱动清洗液。本发明手术器械包及其使用方法可以根据医嘱适用于包括:局部血管、肝、肺、肾等人体病灶脏器自体体内修复手术。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

发明人提供的附图是由网上下载的教学示意图,其中数字标识的符号仅具有示意作用,并非实物图示。全部附图只作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说明使用。

附图1是本发明手术器械包用在修复血管狭窄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手术器械包用在修复肺部病灶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手术器械包用在修复肝脏癌症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手术器械包用在修复肾脏病灶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标号表示:

1、带病灶的脏器:1.1血管血路示意图、1.2肺脏血路示意图、1.3肝脏血路示意图、1.4肾脏血路示意图,2、血管钳:2.1血路上游止血钳、2.2血路下游止血钳,3、清洗液注入器,4、清洗液回收器,5、蠕动泵,6、置于容器中的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

本发明手术器械包由包括:血管钳2,即附图中的血路上游止血钳2.1和下游止血钳2.2,清洗液注入器3,清洗液回收器4,和置于容器中的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6组成。在临床时清洗液注入器3的血路中设置蠕动泵5.。

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手术器械包中各种器械及其在临床使用中的位置和作用加以具体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各器械用在清除病灶血管堵塞物时的位置和作用示意图。

本发明各器械在清除血管1.1病灶的时的位置和作用是:在病灶血管1.1的上游接入清洗液注入器3,在清洗液注入器3的上游以止血钳2.1暂时截断血流;同时在病灶血管1.1的下游接通清洗液回收器4,在清洗液回收器4的下游以止血钳2.2暂时截断血流,此时血管1.1暂时脱离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处于局部离体状态。其血路是由清洗液注入器3进入血管1.1,经过血管1.1的狭窄病灶部位,经由清洗液回收器4流出血管1.1,形成局部离体独立的血路系统,在该独立血路系统中设置蠕动泵5,位置处在清洗液注入器3的血路中。在建立独立血路系统之后,立即将置于容器中的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6注入或者涂覆在血管病灶局部位置上实施治疗。

附图2是本发明各器械用在清除肺脏病灶时的位置和作用示意图。

使用本发明清除肺脏1.2病灶的用法是:在肺脏血路1.2的上游接入清洗液注入器3,再在清洗液注入器3的上游以止血钳2.1暂时截断血流;同时在肺脏1.2血管的下游接通清洗液回收器4,在清洗液回收器4的下游以止血钳2.2暂时截断血流,此时肺脏1.2暂时脱离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处于局部离体状态。其血路是由清洗液注入器3进入肺脏1.2,经过肺脏1.2病灶部位,由清洗液回收器4流出形成局部离体独立的血路系统,在该独立血路系统中设置蠕动泵5,位置处在清洗液注入器3的血路中。在建立独立血路系统之后,立即将置于容器中的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6注入或者涂覆在肺脏病灶位置上实施治疗。

附图3是本发明各器械用在清除肝脏病灶时的位置和作用示意图。

使用本发明清除肝脏病灶的用法是:在病灶肝脏血路1.3的上游接入清洗液注入器3,再在清洗液注入器3的上游以止血钳2.1暂时截断血流;同时在病灶肝脏血路的下游接通清洗液回收器4,在清洗液回收器4的下游以止血钳2.2暂时截断血流,此时病灶肝脏血路1.3暂时脱离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处于局部离体状态。其血路是由清洗液注入器3进入病灶肝脏血路1.3,经过肝脏的病灶部位,由清洗液回收器4流出病灶肝脏1.3局部血路,形成局部离体独立的血路系统,在该独立血路系统中设置蠕动泵5,位置处在清洗液注入器3的血路中。在建立独立血路系统之后,立即将置于容器中的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6注入或涂覆在肝脏病灶位置上实施治疗。

附图4是本发明各器械用在清除肾脏病灶时的位置和作用示意图。

使用本发明清除肾脏血路1.4病灶的用法是:在肾脏血路1.4的上游接入清洗液注入器3,在清洗液注入器3的上游以止血钳2.1暂时截断血流;同时在肾脏血路的下游接通清洗液回收器4,在清洗液回收器4的下游以止血钳2.2暂时截断血流,此时肾脏血流1.4暂时脱离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处于局部离体状态。其血路是由清洗液注入器3进入肾脏血路1.4,经过肾脏的病灶部位,经由清洗液回收器4流出肾脏血路1.4形成局部独立的血路系统,在该独立血路系统中设置蠕动泵5,位置处在清洗液注入器3的血路中。在建立独立血路系统之后,立即将置于容器中的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6注入或涂覆在肾脏病灶局部位置上实施治疗。

本发明手术器械包在修复人体其它部位病灶靶器时使用的位置和用法可以如以上方式类推。

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说明: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建立在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发明基础之上的应用技术发明。此前发明人以《集约物质表面微动力的纳米级撞针》为名称,将包括本发明“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的新材料申请发明专利(申请日:2014年12月24日,申请号:201410813390.4)。之后在后续研发和应用开发的过程中,继续提出多项发明专利申请,其中包括:《肝脏组织净化液》(申请日:2015年2月14日,申请号:201510078061.4);本发明亦是上述发明专利申请的后续发明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核心技术仍然是“微纳米级粒径的医用树脂吸附剂”材料。采用这种创新医用树脂吸附剂材料,在临床试验中已经成功完成了多例自体脏器修复手术。本发明是根据临床的实践,提出配合自体脏器修复手术使用的手术器械包技术方案。

由于“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的粉料在使用环境中极易受到空气微微震动的影响而“随风飘扬”,在本发明方案中,“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置于容器中以溶液、膏剂或霜剂形式保存、使用。由于本发明吸附剂树脂兼有亲水性和亲脂性,可以采用不影响吸附剂性能注射用无离子水、医用甘油,或者其它不影响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医用溶液,将吸附剂溶于其中。在临床操作时可以将吸附剂溶液以注射方式注入病灶脏靶器,或者涂覆在病灶脏靶器外表面;吸附剂的微纳米级粒径树脂粒子可以穿透脏靶器的细胞膜进入组织内部,化解和离析病灶组织,使其崩溃和碎片化,自行脱离或被树脂吸附剂粒子吸附携带脱离,脏靶器病灶得以修复。

在《肝脏组织净化液》(申请日:2015年2月14日,申请号:201510078061.4)发明方案中,治疗肝硬化还是将肝脏切割离体处理,而后将处理好的脏器组织回植入体内。在临床实践中,现在已经实现无须将脏器切割离体处理,而是只需要将病灶脏器,包括病灶血管、病灶肝脏等其它病灶脏靶器,在其血路的上、下游血管位置使用止血钳临时阻断血流,制造脱离全身血液循环系统的局部血路系统,而病灶脏靶器仍在体内原位置不动,在这一局部血路系统中对其实施树脂吸附剂治疗。本发明手术器械包方案是根据最新的局部血路系统疗法的需要设计的。

本发明方案制造这段局部离体血路的目的,是用清洗液通过这段局部血路清除在树脂吸附剂作用下被化解和离析的病灶组织碎片,完成树脂吸附剂对病灶脏靶器的修复过程。本发明手术器械包中的器械在病灶脏靶器的病灶位置,制造脱离全身血液循环的局部离体血路系统,配合本发明器械包中的树脂吸附剂对脏靶器病灶施治;在该系统中清洗液由清洗液注入器3开始,经过病灶至清洗液回收器4引出为止,其作用是将在树脂吸附剂化解和离析作用下病灶组织碎片通过血路清除到体外。清洗液是否回收再用要根据其是否符合回用的质量要求确定。在治疗过程中为保证脏靶器组织的鲜活性,清洗液可以是鲜血;在确保病灶脏靶器鲜活性的前提下,也可以用注射用无离子水或者生理盐水代替鲜血,或者使用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溶液作为清洗液注入局部血路,强化树脂吸附剂化解和离析病灶组织的效果。即,在树脂吸附剂的粒径完全控制在纳米级时,吸附剂可以在注入或者涂覆在病灶脏靶器同时,替代清洗液,由清洗液注入器直接注入病灶脏靶器局部血路。在采用本发明方案制造局部血路的同时,应当在病灶部位再造一条体外过桥血路,不影响全身血液循环过程。临床实践中,针对重症肝癌的治疗全程需要2-4个小时。在现代医疗技术条件保障下,这段时间内脏靶器暂时局部脱离全身血液循环系统不会影响生命过程。修复手术结束时依照下列顺序将本发明本手术器械包的器械回收:先解除局部独立血路上游的血管钳2.1,继而解除清洗液注入器3,在观察到自体血液进入清洗液回收器4时、解除该回收器4,最后解除局部独立血路下游的血管钳2.2,使修复后的脏靶器血路恢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系统,恢复全身血液循环。

本发明手术包中的器械“清洗液注入器”和“清洗液回收器”是以其功能得名,临床上可以是输液和抽血使用的注射针及和注射针连接的输液袋或者血浆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在于:

本发明可以给局部病灶脏靶器制造脱离全身血液循环系统的局部独立血路,并在此局部血路中清除使用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化解和离析病灶组织的碎片。现有技术中没有对可比技术。

现有技术中修复血管狭窄常规手术是放置支架,手术简便但是血管内留置了异物支架,造成血管狭窄的致病物质仍在,仅仅血管壁被扩张而不是恢复。相比之下,本发明手术器械包的突出实质性特点是清除造成血管狭窄的病灶物质,使血管恢复原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显著进步在于:

现有技术针对脏靶器病灶实施的移植手术器械包包括一大批手术刀,止血钳缝合针等器械,主刀医生需要一批助手和护士。而本发明手术包只有有数几件简单的器械,包括2-4支止血钳和注射针及联通血路的管路和用于化解和离析病灶组织的微纳米级粒径医用树脂吸附剂,临床时在局部独立血路中设置一台血泵。操作本发明手术器械包的主刀医生只需要一两个助手,简化了手术过程。

本发明手术器械包的显著进步还在于,采用本发明方案在自体原位置修复病灶脏靶器,无需异体移植。极大地节约了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的伤痛和经济负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