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牵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651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牵拉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人体颈椎、腰椎和腿部进行医疗保健牵拉的器械,并且可以辅助上肢和下肢康复锻炼。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市场产品功能单一,操作较复杂,不符合动态原理,治疗效果较差,易让使用者产生不适感觉,影响康复治疗效果。而现有多功能产品或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价格昂贵,不方便进入家庭使用,或治疗效果差,不能达到患者期待的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市场上的牵引器功能单一,操作复杂,不符合动态原理治疗效果较差的不足,本专利产品结合现有各种牵引康复器材的优势于一身,能够在一种产品上实现对人体多部位的动态稳定牵拉,使用于颈、肩、腰、腿的牵拉治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颈椎牵引过程中,通过两个定滑轮对拉力方向的改变使牵引力始终恒定,使得人体在使用牵引器的过程中,姿势的变动不影响牵引器牵引力的大小,从而保持动态平衡。在腿及腰椎的牵引治疗中,人体仅通过脚踝部的捆绑与牵引器连接,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滑轮组与拉线、配重的连接和家庭常用床铺的配合使用,使得牵引治疗过程中双腿所受拉力在动态中保持稳定均衡。大大减轻了由于牵引时因对腰部和胸部捆绑所造成的不适感。在卧位牵引时对腰关节、髋关节及膝关节进行同时牵引。坐位时则只对髋关节及膝关节进行牵引。牵引器上端设置的滑轮组通过拉线的连接可使使用者做上肢的主动与被动运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对比已有技术具有以下优创新点:

1.将颈部、腰部、胯部、膝部牵引及上肢的主、被动运动结合在一个平台上。

2.通过脚踝绑带与滑轮组的配合,实现了对膝关节和胯关节的牵引。

3.采用可调节高低的设计方案,可方便配合家庭床铺使用。

本发明对比已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牵引颈椎时患者头部及身体的微运动不会改变牵引力的大小,在动态中依然能保持牵引力的稳定。

2.在仰卧位(俯卧位)牵引时同时对膝关节、髋关节和腰椎进行联合牵引,在座位时仅牵引膝关节和髋关节。同时可配合各部位的按摩,增强治疗效果。

3.产品结构简单,功能多,使用安全,便于操作,不宜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牵引器的框架结构图。

图2是本牵引器的颈椎牵引示意图。

图3是本牵引器的腿、腰椎牵引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牵引器的腿、腰椎牵引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牵引器的肩部拉伸运动示意图。

图中1.定滑轮a,2.定滑轮b,3.定滑轮c,4.定滑轮d,5.定滑轮e,6.定滑轮f,7.上横支架,8.竖支架,9.下横支架,10.下横支架调节扭,11.底座支架,12.底座高低调节扭,13.后竖支架,14连接线a,15.兜带横弓,16.整合布拖(兜带),17.动滑轮,18.连接线b,19.牵引配重,20.绑腿带,21.连接线c,22.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颈椎牵引,在图2中,连接线a(14)通过定滑轮a(1)与定滑轮b(2)连接配重(19)和兜带横弓(15)。使用者坐在底座支架上,将兜带(16)套于脖子上,利用配重重量对颈椎进行牵引拉伸。使用者应根据医嘱选择适当的牵引重量进行牵引治疗。

腿、腰椎牵引示意,如图3、图4所示,连接线a(14)通过定滑轮a(1)与定滑轮b(2)连接配重(19)和动滑轮(17)的固定环。连接线b(18)穿过动滑轮(17)与定滑轮e(5)、定滑轮f(6),然后使连接线b(18)的两端与绑腿带(20)分别连接。使用者选择好所需的配重(19)之后将绑腿带(20)己的脚踝处,躺在配合牵引器使用的床上利用自身体重实现对腰椎和膝关节的牵引。

肩部拉伸运动示意,如图5所示,连接线c(21)穿过定滑轮c(3)与定滑轮d(4),连接线c(21)的两端与拉手(22)连接。使用者坐在底座支架上,双手紧握拉手,双手交替拉动便可实现对颈肩关节的拉伸运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人体颈椎、腰椎和腿部进行医疗保健牵拉的器械,并且可以辅助上肢和下肢康复锻炼。为了克服现有市场上的牵引器功能单一,操作复杂,不符合动态原理治疗效果较差的不足,本专利产品结合现有各种牵引康复器材的优势于一身,能够在一种产品上实现对人体多部位的动态稳定牵拉,使用于颈、肩、腰、腿的牵拉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姬安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姬安然
技术研发日:2016.05.28
技术公布日:2017.12.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