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33915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发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慢性关节炎。痛风石除在关节、肌腱及其周围沉积外,还可在肾脏沉积,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肾功能不全。痛风的临床治疗以化学药为主,如秋水仙碱(colchicine)、非甾类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别嘌醇(allopurinol)等。

中医认为,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辨证分型包括:(1)风湿热痹症状:足趾关节红肿热痛,或游走痛,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舌红苔薄,脉弦数;(2)风寒湿痹症状:足趾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益剧,得温则减,局部皮肤微红或不红。舌淡红,苔薄,脉弦紧;(3)痰瘀痼结症状:关节刺痛,夜晚加剧,发作频繁,伴结节,关节畸形肿胀,活动受限。舌黯红,或有瘀斑,脉细弦或涩;(4)脾肾阳虚症状: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腰隐痛,腿酸软,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夜尿频多,少气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痛风的中医治疗以临床辨证施治为主,中成药比较少,主要有痛风定胶囊、痛风舒片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防治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防治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用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广金钱草20~40份、虎杖5~15份、川牛膝5~15份、生地10~30份、广王不留行壳3~9份、苍术5~15份、车前子10~30份、黄柏3~9份、黄芪8~18份、络石藤5~15份、狗脊5~15份。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广金钱草30份、虎杖9份、川牛膝9份、生地20份、广王不留行壳6份、苍术9份、 车前子20份、黄柏6份、黄芪12份、络石藤9份、狗脊9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取各原料药混合,水煎2~3次,每次加水4~20倍量,每次1~3小时,将煎液滤过合并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各个方面的细节将在随后的章节中得以详尽描述。通过下文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本发明的特点、目的和优势将更为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方中广金钱草清热利湿,利尿通淋,归肝、肾、膀胱经,引导肥甘湿热从下而出,川牛膝逐瘀通经,通利关节,二者共为君药,共奏本方清热利湿、逐瘀通络之功效;广王不留行壳活血通络,消肿散结,虎杖清热利湿,散瘀止痛,可助川牛膝通络止痛,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止泻,可助广金钱草清热利尿,增加尿酸排泄,四者共同加强本方利湿通络功效,故为臣药;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可缓解痛风患者寒湿痹痛,黄芪益气利水,消肿托毒,生地滋阴养血,逐血除痹,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三者补气滋阴,养血强肾,既可免除君臣清热利湿过甚伤阴之虞,又可补肝肾而除痹痛,数味共为佐药;络石藤通络止痛,清热消肿,引诸药通络而行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本方清热利湿、逐瘀通络、补肾除痹之功效。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按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加入适量辅料制成各种口服制剂如煎膏剂、片剂、口服液等。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即取各原料药混合,水煎2~3次,每次加水4~20倍量,每次1~3小时,将煎液滤过合并即得。亦可再加入适量辅料,按常规方法进一步制成各种剂型,包括但不限于: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制剂。也可以在煎液中加入常规辅料浓缩后制成口服溶液或膏剂等。除了制成药剂之外,亦可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加入各种食品原料和抗氧化剂、色素、酶制剂等各种食品添加剂,按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成保健食品。

本发明各个方面的细节将在随后的章节中得以详尽描述。通过下文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 本发明的特点、目的和优势将更为明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比率、比例、或份数按重量计。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本发明提到的上述特征,或实施例提到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本专利说明书所揭示的所有特征可与任何组合物形式并用,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个特征,可以任何可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别说明,所揭示的特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

实施例1

称取药材:广金钱草30kg、虎杖9kg、川牛膝9kg、生地20kg、广王不留行壳6kg、苍术9kg、车前子20kg、黄柏6kg、黄芪12kg、络石藤9kg、狗脊9kg,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水1400升,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100升,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水1100升,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左右,喷雾干燥,得浸膏粉32.5kg。

实施例2

称取药材:广金钱草20kg、虎杖15kg、川牛膝15kg、生地10kg、广王不留行壳3kg、苍术5kg、车前子30kg、黄柏9kg、黄芪8kg、络石藤15kg、狗脊15kg,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2900升,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580升,煎煮1小时,煎液合并,加入蜂蜜50kg,浓缩至相对密度1.2~1.4左右,制成煎膏剂。

实施例3

称取药材:广金钱草40kg、虎杖5kg、川牛膝5kg、生地30kg、广王不留行壳9kg、苍术15kg、车前子10kg、黄柏3kg、黄芪8kg、络石藤5kg、狗脊5kg,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2000升,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1000升,煎煮1小时,煎液合并,浓缩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乳糖8kg,混匀,压制成片剂100000片。

实施例4

称取药材:广金钱草27kg、虎杖9kg、川牛膝9kg、生地21kg、广王不留行壳9kg、苍术9kg、车前子21kg、黄柏6kg、黄芪12kg、络石藤9kg、狗脊9kg,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500升,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900升,煎煮1小时,煎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左右,过滤,加入适量口服溶液剂常用添加剂,如蔗糖、甜菊苷等常用矫味剂,以及对羟基苯甲酸酯、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常用抑菌剂,高压蒸汽灭菌,制成口服溶液1000000ml。

实施例5

按本发明的痛风方处方用量取药材,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浸膏粉,进行药效学试验研究。

1.痛风方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药效作用

1.1试验目的

目前用于高尿酸血症治疗研究的动物模型中,氧嗪酸钾作为抑制尿酸产生的化学诱导剂建立的高尿酸血症模型,以其灵敏简便、重复性好,在国际上被普遍采用。本研究采用氧嗪酸钾作为抑制尿酸产生的化学诱导剂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用以评价痛风方对高尿酸血症的药效作用。

1.2试验材料

动物:

雄性昆明种小鼠(km小鼠),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沪)2012-0002

试剂:

氧嗪酸钾:sigma

别嘌醇片,重庆青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1g*100片/盒。

非布索坦片,加拿大takeda生产,80mg*30片/瓶。

尿酸(uric)试剂盒:beckman公司

黄嘌呤氧化酶(xo)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仪器:

beckmancoulterau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试验方法

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平均分组,每组12只,设立空白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别 嘌呤醇阳性药物组、非布索坦片阳性药物组、痛风方低中高剂量组。别嘌呤醇阳性药物组灌胃给予别嘌呤醇,剂量为15mg·kg-1;非布索坦阳性药物组给予非布索坦片,剂量为10mg·kg-1。痛风方各剂量实验组灌胃给予各样品,低剂量2.5g/kg;中剂量5g/kg;高剂量10g/kg。其余各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给药7d。记录各组动物体重。末次给药前0.5h腹腔注射氧嗪酸钾,剂量为300mg·kg-1,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1.5h后摘眼球采血,血样采集后于室温放置约1h,待血液完全凝固后于3500r·min-1、4℃条件下离心10min,取血清用生化分析仪(beckmancoulterau480)检测血清尿酸含量。快速取肝脏并于冰浴中匀浆,试剂盒测定血清和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xo)水平。

1.4试验结果

如表1所示,腹腔注射氧嗪酸钾导致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血清尿酸值相比于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两者相比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显示造模成功。阳性药物别嘌呤醇和非布索坦均可以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至正常对照组的水平。痛风方中、高剂量组均可降低血清尿酸,经统计学分析和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p<0.05)和极显著性差异(p<0.01)。痛风方低剂量组亦具有较低尿酸的趋势。痛风方低中高剂量组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

表1:痛风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血清尿酸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分别对各组小鼠的血清和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进行检测,如表2所示,相比于空表对照组,腹腔注射了氧嗪酸钾后,模型组小鼠的血清和肝脏xo活性分别提高65.3%和65.5%,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药物别嘌呤醇和非布索坦均是xo的抑制剂,阳性药物组小鼠血清和肝脏xo水平均基本降至正常水平。痛风方各剂量组也表现出体内抑制xo活性的作用,相比于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降低血清xo水平9.8%、15.0%和23.2%,降低肝脏xo水平8.0%、11.2%和18.9%。中高剂量组表现出统计学差异。

表2:痛风方对高尿酸模型小鼠的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和肝脏xo活性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通过应用氧嗪酸钾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研究了痛风方对高尿酸血症的药效作用,实验结果证实,痛风方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降低血清和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

2.痛风方对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

2.1实验目的

临床约90%以上的病人会由于高尿酸血症引发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其原因是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其饱和浓度,关节会出现慢性尿酸钠结晶沉积,诱发痛风性关节炎。

本实验采用大鼠尿酸钠结晶急性足跖肿胀模型,考察痛风方对尿酸钠导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的抑制,及对相关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影响,以评价痛风方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

2.2试验材料

痛风方浸膏粉真空密封包装,4℃冷藏保存。

动物:sd大鼠,由上海slac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沪)2012-0002。

吲哚美辛:白色粉剂,sigma出品,批号:26h0807。称取吲哚美辛75mg,置研钵。研磨成细粉后,加0.5%cmc研磨混匀。转移至量筒,加0.5%cmc至22.48ml。配成浓度为6.667mg/ml混悬液备用。

yls-7b足趾容积测量仪:淮北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出品。

2.3试验方法

2.3.1尿酸钠结晶及尿酸钠溶液的制备

194ml蒸馏水加6ml1mnaoh,煮沸,加1g尿酸,用1nhc1调ph至7.2,搅拌冷却,4℃冰箱保存24h,去上清,用滤纸将沉淀物水分吸干,放入70℃干燥箱烘2h,取出,刮下粉末,放入研钵内研成细末,用孔径250um的金属筛过筛,装瓶备用。取500mg尿酸钠晶 体加18ml生理盐水,再加2ml吐温80,加热搅拌,配制成20ml尿酸钠溶液。

2.3.2尿酸钠结晶诱导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

60只雄性sd大鼠(240-260g)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5mg/kg)和痛风方低中高三个剂量组(1.25、2.5、5g/kg)共6组,每组10只。造模前2天开始灌胃给予受试物,每日1次。模型组、正常组大鼠以同体积纯净水灌胃。试验当日灌胃给予受试物1h后用6号注射针在受试大鼠右后肢胫跗骨关节背侧45°角方向插入胫骨前面肌腱内侧,将0.2ml(25mg/ml)尿酸钠结晶(msu)混悬液注入踝关节腔,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正常组大鼠用无菌生理盐水代替msu混悬液。每天记录大鼠体重。

2.3.3关节肿胀度测量

各组大鼠在造模前、造模后4h、8h、12h、24h、48h、72h分别测试受试足趾容积。以致炎前后足趾容积之差为肿胀率,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

vn、vt分别代表致炎前后足趾容积值

2.3.4大鼠步态分级:造模24h后按coderre等(1988)的方法观察大鼠步态,0级:正常行走;1级:轻微跛行,受试下肢略有弯曲;2级:中度跛行,受试下肢刚触及地面;3级:重度跛行,受试下肢离开地面,三足着地行走。

2.3.5肿胀组织(踝关节)炎症因子、细胞因子和外周疼痛介质的测定:末次给药1h后,水合氯醛麻醉大鼠,快速在大鼠右踝关节上方0.5cm处剪断,剪去足爪。称重,在盛有5ml生理盐水的烧杯中剥去皮肤,剪开关节周围组织,将液体和组织一同移至试管,振荡10min,浸泡1h,4500rpm离心5min,然后4℃离心,取上清液分成两份,-20℃保存。用于il-1β、il-6、il-8、tnf-α和pge2的elisa测定。

2.3.6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周软组织的病理学观察:造模48h后快速取下大鼠受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称重,用10%福尔马林固定,切片,he染色,观察关周软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2.4试验结果

2.4.1痛风方对痛风性关节炎步态及关节肿胀度的影响

观察各组大鼠在造模后的步态变化,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腔注入尿酸钠结晶后出现活动减少,右后肢经常抬起,弯曲,三足着地行走。与模型组相比,痛风方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吲哚美辛组大鼠步态明显好转,造模48h时表现为受试下肢略有弯曲,轻微跛行。痛风方中剂量组大鼠表现为中度跛行,受试下肢刚触及地面。痛风方低剂量组大鼠步态并无明显好转。

各组动物的体重、给药前足趾体积无显著差别。从足趾肿胀率看,后足皮下注射灭菌生 理盐水仅使足趾体积发生微量改变。注射msu后,大鼠足趾在48h内持续肿胀。给药48h时,体积增加约35%。痛风方具有抑制足趾肿胀的作用。低剂量组在给药后的第24h,足趾肿胀率显著小于造模组;中剂量组在给药的第8h,足趾肿胀率显著小于造模组;而高剂量组在观察的所有时间内足趾肿胀率均显著小于造模组,其作用与8mg/kg吲哚美辛相当。痛风方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阳性药吲哚美辛也显著抑制足趾肿胀。见下表。

表3:痛风方对msu引起大鼠足趾肿胀的作用

*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2.4.2痛风方对肿胀组织中炎症因子与细胞因子的影响

如表4所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关节及关节周围肿胀组织中多种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出现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痛风方能显著降低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及关节周围肿胀组织中所有测定的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水平(p<0.01或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在所有受试物中,阳性对照药吲哚美辛降低肿胀组织中il-1β和il-6的能力是最强的,降幅分别为47.1%和81.8%;但在降低肿胀组织中il.8、tnf-α和pge2方面,与高剂量痛风方的降低幅度相近,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痛风方具有良好的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及关节周围肿胀组织中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与阳性对照药吲哚美辛相近,显示其在抗炎方面活性。

表4: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及其周围肿胀组织中炎症因子与细胞因子的影响

*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2.5试验小结

对大鼠关节处注射msu引起的足趾肿胀,造成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痛风方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药物剂量越大,其作用强度越大,起效越快,维持时间越长。痛风方也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及关节周围肿胀组织中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以上实验证实,痛风方具有抑制痛风性炎症的药效作用。

3.痛风方镇痛效应研究

3.1小鼠热板镇痛实验

热板法是国内外常用的筛选镇痛药的方法,该实验用事先加热到55度的热板镇痛仪。以踢腿、舔后足、跳跃等作为痛反应的指标。其中舔后足常常作为一种急性不适的异常活动,因此多选作为“疼痛”反应的指标,镇痛药可以明显推迟舔后足的时间。本次实验依据经典的小鼠热板法(由徐叔云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对药物进行镇痛效应的评价。

3.1.1材料与方法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雌性,18-22g),中科院上海动物中心提供。

热板镇痛仪:浙江宁海白石电子医药仪器厂生产,型号为gj-8402。

实验方法:

1)称取一定量痛风方,充分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配成合适的浓度痛风方溶液。实验设对照组及痛风方高、中、低剂量组(10g/kg,5g/kg,2.5g/kg),口服给药。

2)正常小鼠挑选: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2度左右,测痛仪热板温度调节至55度,记录小鼠自投入热板至出现舔后足时间作为该小鼠的痛域值,共测2次,每次间隔20分钟,以平均值不超过30秒为合格小鼠。

3)实验组小鼠:将合格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皮下给药。各组均在给药后0.5h、1.0h、1.5h、2.0h、2.5h、3.0h测定小鼠痛反应时间一次,记录小鼠自投入热板至出现舔后足时间,超过1分钟认为该药有效。

3.1.2实验结果:

表5:痛风方低剂量组小鼠的痛阈

表6:痛风方中剂量组小鼠的痛阈

表7:痛风方高剂量组小鼠的痛阈

从以上结果可知,痛风方低剂量组中12个小鼠中2个有镇痛作用;中剂量组中12个小鼠中 7个有镇痛作用;高剂量组中12个小鼠中10个有镇痛作用。痛风方作用高峰在1-1.5小时,3小时左右大部分小鼠恢复正常。

以上实验结果证实,痛风方在热板镇痛实验中有镇痛作用。

3.2小鼠醋酸扭体实验

许多外源性的化学物质接触到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时,即能引起疼痛。因此,将某些化学刺激物涂布于开口的皮泡基部暴露的神经末梢或注入动脉、静脉或腹腔内,均可造成疼痛模型,作为研究疼痛生理及筛选镇痛药物的方法。醋酸溶液即是一种有效的镇痛溶液,将醋酸溶液注入小白鼠腹腔内,引起深部的、大面积而较持久的疼痛刺激,致使小白鼠产生“歪扭”反应(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腿伸张、臀部高起)。镇痛药有抑制作用,可明显的减少发生“歪扭”反应的小白鼠数。

3.2.1材料与方法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48只,雌雄各半,由中国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为18-20g。昆明小鼠按需要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

实验方法:

称取一定量痛风方,使之充分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配成合适浓度的痛风方溶液。

实验设对照组及痛风方低、中、高剂量组(2.5g/kg、5g/kg、10g/kg),每组小鼠分别口服灌胃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的痛风方溶液,60min后腹腔给予0.6%冰醋酸溶液(10ml/kg,ip),记录15min内小鼠扭体次数,并按下列公式计算痛风方的镇痛能力。

镇痛能力(%)=100%×(对照组扭体次数-给药组扭体次数)/对照组扭体次数。

3.2.2实验结果

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中,痛风方表现出镇痛能力,镇痛能力随痛风方剂量增加而增加。当痛风方低剂量时,镇痛能力为31.15±6.30%;当痛风方中剂量时,镇痛能力为55.14±2.75%;当痛风方高剂量时,镇痛能力为71.65±2.88%。

表8:痛风方对小鼠扭体试验的镇痛能力

3.3研究小结

本实验选用经典的小鼠热板镇痛模型和小鼠醋酸扭体模型,对痛风方的镇痛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痛风方在低、中、高剂量时对热板镇痛模型的镇痛阳性率分别为2/12、7/12、10/12;对小鼠醋酸扭体模型的镇痛能力分别为31.15±6.30%、55.14±2.75%和71.65±2.88%。以上实验结果证实,痛风方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本发明所涉及的多个方面已做如上阐述。然而,应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之前提下,本领域专业人员可对其进行等同改变和修饰,所述改变和修饰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覆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