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贮藏稳定性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798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物控释技术领域,进一步涉及热敏脂质体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贮藏稳定性的、以薏苡仁油为有效成分的热敏脂质体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控释技术是指通过剂型改良、化学改性等方式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条件与释放速度,从而稳定血药浓度或实现对特定器官的定向给药,对于延长药效,提升药物针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药物的控释作用主要通过三方面手段实现:1、溶剂活化控制药物释放体系;药物通常被溶解或分散在聚合物载体中,开始时药物并不扩散,而当溶剂渗透到聚合物后,聚合物开始溶胀,高分子链松弛,药物才从聚合物载体中扩散出去,因此可根据药物所处的溶剂环境控制其释放水平。2、化学控制药物释放体系;药物通过化学键同高分子载体结合,所得复合物不具有药物活性,而化学键可在体内通过水解或酶解方式打断,从而释放活性药物,因此可根据药物所处的化学反应条件控制其释放水平。3、扩散控制药物释放体系;将药物包埋在聚合物载体中,通过包埋作用降低其释放速度,从而实现药物随时间变化呈恒速释放。热敏脂质体(亦称为温敏脂质体,下同)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定向药物载体,属于靶向给药系统的一种新剂型。在达到相变温度之前,脂质体膜呈致密排列的胶晶态,包埋于其中的亲水性药物很难透过脂质体膜而扩散出来;当脂质体达到相变温度后,原本排列整齐、致密的胶晶态磷脂双分子层变成疏松混乱的液晶态,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增加,包埋于其中的活性成分迅速释放,因此可以根据温度条件控制药物释放水平。基于温敏脂质体的上述性质,可通过对靶器官的局部加热实现定向给药作用:药物随血液循环经过被加热的靶器官时,活性成分集中释放,而在其他器官、组织中,由于未达到相变温度,活性成分释放量极小,从而提升治疗的针对性、降低毒副作用。热敏脂质体多由两亲性温敏性材料分散在水相后经一定的能量输入制得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为了降低体系自由能,在制备环节普遍通过长时间的超声震荡或多次循环高压处理以实现脂质体粒径的稳定、均一。而无论超声或高压处理都会引起体系升温,这对于热敏性物料极为不利。再加之DPPC、磷脂酰胆碱等常规制备原料易发生氧化,产生溶血磷脂等有害物质,不仅有害健康,且易引起包埋物渗漏,产生聚集、分层等现象影响脂质体性能及控释效果。薏苡仁油是以禾本科(Gramineae)薏苡属(CoixL.)植物薏苡(Coixlachryma-jobiLinn)的成熟种仁为原料所提取的油脂。经大量动物和临床实验证实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消炎、镇痛等生理作用并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尤其对肝癌、鼻咽癌、乳腺癌、食道癌等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薏苡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超过70%,极易氧化。添加大量的抗氧化剂是保证其安全食用的关键,多种抗氧化活性较强的化学添加剂,如TBHQ、BHA等常用来添加到功能性油脂中以提高其贮藏稳定性,但其普遍对胃肠道粘膜具有刺激性,有些合成抗氧化剂在一些国家甚至被禁止使用。因此,为实现薏苡仁油的临床应用,在保证成分安全的基础上提升药物稳定性是重要的技术前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高贮藏稳定性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温敏脂质体制备方法影响脂质体微观结构、进而影响其对药物包埋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温敏脂质体制备方法易产生毒性物质。本发明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制备方法,所得产物的化学稳定性不理想。本发明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以薏苡仁油为有效成分的癌症治疗药物,其抗癌效果有待提升。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贮藏稳定性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原料包括第一原料群,所述第一原料群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薏苡仁油0.01~3.0%,DPPC0.05~5.0%,番茄红素0.0001~0.0025%,胆固醇0.01~1.6%,余量是浓度为0.02~0.2M/L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配方量的DPPC、薏苡仁油、番茄红素和胆固醇,溶解于无水乙醚中,其中DPPC与无水乙醚的用量比为1:(150~250)(g/mL);2)取配方量的浓度为0.02~0.2M/L的磷酸盐缓冲液,将步骤1)所得溶液加入其中,搅拌得到乳状液;3)取步骤2)所得乳状液,蒸除乙醚,得到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混悬液;4)取步骤3)所得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混悬液,利用细胞破碎仪处理,操作压力为10000~27000bar、操作温度小于20℃,即得到所述高贮藏稳定性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作为优选,步骤2)中在所述磷酸盐缓冲液处于搅拌条件下将步骤1)所得溶液加入其中。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磷酸盐缓冲液处于34~38℃条件下将步骤1)所得溶液加入其中。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搅拌的持续时间为20~40min。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搅拌是通过磁力搅拌器实现的。作为优选,步骤3)中乙醚是利用真空旋蒸仪蒸除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旋蒸仪的水浴温度为32~38℃。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细胞破碎仪是低温超高压细胞破碎仪。作为优选,步骤4)中利用细胞破碎仪处理的次数是1次。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是指利用热敏脂质体包埋薏苡仁油所得产物。所述DPPC是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原料群是指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所用到的原料的其中一部分所形成的集合体,其中所述“第一”并不表示其加入次序或重要性,而仅用于将所述集合体作为整体提出,因此所述“第一”并不构成对该集合体技术特征的限定作用。也就是说,由于本发明制备方法中部分原料所形成的集合体内具有一定的用量比例关系,因此将其作为整体提出以便于清楚的描述本发明。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维持20℃以下的温度,可以是通过带有冷却夹套的破碎头实现的;处理过程中,样品由于重力作用吸入高压套筒,待样品进入高压腔后,活塞高速加速将进口阀关闭,并使样品高速通过固定喷嘴,从而实现均质化作用;处理过程中压力由流体控制系统精确控制,保证压力大小的重现性和良好的破碎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贮藏稳定性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该技术方案首先对包埋物成分进行了创新性设计,针对薏苡仁油易氧化失活的问题引入了番茄红素成分,番茄红素自身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提升薏苡仁油化学稳定性,同时对热敏脂质体原料DPPC的自氧化、光氧化现象也具有缓解效果。更为重要的,番茄红素本身对人体具有确切的抗衰老、提升免疫力等功效,将其与薏苡仁油联用有助于提升抗肿瘤治疗效果。此外,本发明改进了热敏脂质体的常规制备方法,在降低体系自由能的环节采用低温超高压破碎法处理样品,使样品在密闭条件下高速通过带有冷却夹套的破碎头,实现高压破碎的同时,样品温度快速冷却,可有效预防高压处理引起的温度损伤,同时其处理压力由流体控制系统精确控制,保证压力大小的重现性和良好的破碎效果,所得脂质体大小更均一,平均粒径在100nm左右,大部分为大单室结构,具有更加优越的物理稳定性。在以上技术思路的指引下,本发明对薏苡仁油、DPPC、番茄红素、胆固醇以及所用溶剂的具体用量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保证包埋效果的基础上提升了贮藏稳定性和治疗效果,4℃冰箱冷藏放置18个月仍未见分层聚集现象,渗漏率低于9%。除此之外,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热敏脂质体其相变温度恰好处于41~46℃范围,这与肿瘤热疗的常规温度相契合,因此在靶向给药的过程中可同时起到肿瘤热疗的作用,对于肿瘤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的透射电镜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因此,用“大约”、“左右”等语言所修正的数值不限于该准确数值本身。在一些实施例中,“大约”表示允许其修正的数值在正负百分之十(10%)的范围内变化,比如,“大约100”表示的可以是90到110之间的任何数值。此外,在“大约第一数值到第二数值”的表述中,大约同时修正第一和第二数值两个数值。在某些情况下,近似性语言可能与测量仪器的精度有关。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试剂耗材,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生化试剂;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以下实施例中的%,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质量百分含量。实施例1称取0.1g薏苡仁油、0.5gDPPC、0.1g胆固醇、2.5mg番茄红素完全溶解于50ml无水乙醚中,将乙醚溶液缓慢注入到500mlpH7.0、浓度为0.02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37℃条件下磁力搅拌30min得脂质体混悬液,然后将其转移到到圆底瓶中,在35℃水浴条件下真空旋转除去无水乙醚,形成均匀的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混悬液,将其加入到低温超高压细胞破碎仪中,于14000bar条件下低温高压处理1次,即制备得到均匀的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制得的温敏脂质体为较透明乳白色溶液,包封率为81.3%,平均粒径为90.4nm,分布系数为0.312,4℃冷藏18个月未见分层现象,薏苡仁油渗漏率为8.6%。实施例2称取0.03g薏苡仁油、0.1gDPPC、0.02g胆固醇、0.5mg番茄红素完全溶解于20ml无水乙醚中,将乙醚溶液缓慢注入到100mlpH7.0、浓度为0.02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36℃条件下磁力搅拌30min得脂质体混悬液,然后将其转移到到圆底瓶中,在34℃水浴条件下真空旋转除去无水乙醚,形成均匀的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混悬液,将其加入到低温超高压细胞破碎仪中,于25000bar条件下低温高压处理1次,即制备得到均匀的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制得的温敏脂质体为较透明乳白色溶液,相变温度为41.2℃,包封率为85.1%,平均粒径为80.8nm,分布系数为0.312,4℃冷藏18个月未见分层现象,薏苡仁油渗漏率为7.1%。实施例3一种高贮藏稳定性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原料包括第一原料群,所述第一原料群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薏苡仁油0.01%,DPPC0.05%,番茄红素0.0001%,胆固醇0.01%,余量是浓度为0.02M/L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配方量的DPPC、薏苡仁油、番茄红素和胆固醇,溶解于无水乙醚中,其中DPPC与无水乙醚的用量比为1:150(g/mL);2)取配方量的浓度为0.02M/L的磷酸盐缓冲液,将步骤1)所得溶液加入其中,搅拌得到乳状液;3)取步骤2)所得乳状液,蒸除乙醚,得到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混悬液;4)取步骤3)所得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混悬液,利用细胞破碎仪处理,操作压力为10000bar、操作温度为5℃,即得到所述高贮藏稳定性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满足以下条件:步骤2)中在所述磷酸盐缓冲液处于搅拌条件下将步骤1)所得溶液加入其中。步骤2)中所述磷酸盐缓冲液处于34℃条件下将步骤1)所得溶液加入其中。步骤2)中所述搅拌的持续时间为20min。步骤2)中所述搅拌是通过磁力搅拌器实现的。步骤3)中乙醚是利用真空旋蒸仪蒸除的,旋蒸仪的水浴温度为32℃。步骤4)中利用细胞破碎仪处理的次数是1次。实施例4一种高贮藏稳定性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原料包括第一原料群,所述第一原料群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薏苡仁油3.0%,DPPC5.0%,番茄红素0.0025%,胆固醇1.6%,余量是浓度为0.2M/L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配方量的DPPC、薏苡仁油、番茄红素和胆固醇,溶解于无水乙醚中,其中DPPC与无水乙醚的用量比为1:250(g/mL);2)取配方量的浓度为0.2M/L的磷酸盐缓冲液,将步骤1)所得溶液加入其中,搅拌得到乳状液;3)取步骤2)所得乳状液,蒸除乙醚,得到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混悬液;4)取步骤3)所得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混悬液,利用细胞破碎仪处理,操作压力为27000bar、操作温度为10℃,即得到所述高贮藏稳定性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满足以下条件:步骤2)中所述磷酸盐缓冲液处于38℃条件下将步骤1)所得溶液加入其中。步骤2)中所述搅拌的持续时间为40min。步骤3)中乙醚是利用真空旋蒸仪蒸除的,旋蒸仪的水浴温度为38℃。实施例5一种高贮藏稳定性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原料包括第一原料群,所述第一原料群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薏苡仁油1.5%,DPPC3.0%,番茄红素0.001%,胆固醇0.8%,余量是浓度为1.1M/L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配方量的DPPC、薏苡仁油、番茄红素和胆固醇,溶解于无水乙醚中,其中DPPC与无水乙醚的用量比为1:200(g/mL);2)取配方量的浓度为1.1M/L的磷酸盐缓冲液,将步骤1)所得溶液加入其中,搅拌得到乳状液;3)取步骤2)所得乳状液,蒸除乙醚,得到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混悬液;4)取步骤3)所得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混悬液,利用细胞破碎仪处理,操作压力为18000bar、操作温度为20℃,即得到所述高贮藏稳定性薏苡仁油温敏脂质体。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