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艾叶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9288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产物中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包含艾叶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艾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国内药品的现实消费市场是城市居民,农村是巨大的潜在市场,医药市场容量还将进一步扩大。中药包括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其中成药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2013-2017年中国中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统计,我国有80%以上的城市居民自行购买过中成药。巨大的需求为国内中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医疗保健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重自身的保健,随之而来的是保健药使用量的增加,而随着人性化理念的普及,及新型和谐社会的构成,研究一种包含艾叶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艾叶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西药技术和艾叶制剂技术中的毒副作用大,成本高昂,工艺复杂,崩解时间长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含艾叶的中药,原料按照组份的质量份数配比包括如下:艾叶100份;红花1-5份;益母草2-6份;透骨草5-25份;白芷3-7份;枸杞5-9份;菊花6-10份;葛根4-8份;人参0.5-4.5份;甘露醇60-80份;滑石粉1-2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原料按照组份的质量份数配比包括如下:艾叶100份;红花2-4份;益母草3-5份;透骨草10-20份;白芷4-6份;枸杞6-8份;菊花7-9份;葛根5-7份;人参1.5-3.5份;甘露醇65-75份;滑石粉1-2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原料按照组份的质量份数配比包括如下:艾叶100份;红花2份;益母草3份;透骨草10份;白芷4份;枸杞6份;菊花7份;葛根5份;人参1.5份;甘露醇65份;滑石粉1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原料按照组份的质量份数配比包括如下:艾叶100份;红花4份;益母草5份;透骨草20份;白芷6份;枸杞8份;菊花9份;葛根7份;人参3.5份;甘露醇75份;滑石粉2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原料按照组份的质量份数配比包括如下:艾叶100份;红花3份;益母草4份;透骨草15份;白芷4-6份;枸杞6-8份;菊花7-9份;葛根5-7份;人参1.5-3.5份;甘露醇70份;滑石粉1.5份。

一种制备所述包含艾叶的中药的方法,步骤为:

第一步:将艾叶、红花、益母草、透骨草、白芷、枸杞、菊花、葛根和人参洗净后切块,按照2010年版一部中国药典附录IID的蒸法制成中药饮片;

第二步:将中药饮片晒干,粉碎后过80目筛,加入甘露醇,再加入水润湿后混合均匀成稠膏;

第三步:将上述稠膏干燥后粉碎做成颗粒,控制颗粒的水分在3-5%加入滑石粉混合后压制成片。

本发明所述一种包含艾叶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2、采用天然植物,在研究中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性高,易吸收,起效快,使用方便;3、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治皮肤瘙痒;4、外用祛湿止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可以广泛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第一步:按质量份数配比称取:艾叶100份;红花1份;益母草2份;透骨草5份;白芷3份;枸杞5份;菊花6份;葛根4份;人参0.5份;甘露醇60份;滑石粉1份。

第二步:将艾叶、红花、益母草、透骨草、白芷、枸杞、菊花、葛根和人参洗净后切块,按照2010年版一部中国药典附录IID的蒸法制成中药饮片。

第三步:将中药饮片晒干,粉碎后过80目筛,加入甘露醇,再加入水润湿后混合均匀成稠膏。

第四步:将上述稠膏干燥后粉碎做成颗粒,控制颗粒的水分在3-5%加入滑石粉混合后压制成片。

月经过多患者每天服食1片, 5周后月经过多状况有所改善,皮肤瘙痒患者每天服食一片, 14天后瘙痒减轻。

实施例2:

第一步:按质量份数配比称取:艾叶100份;红花5份;益母草6份;透骨草25份;白芷7份;枸杞9份;菊花10份;葛根8份;人参4.5份;甘露醇80份;滑石粉2份。

第二步:将艾叶、红花、益母草、透骨草、白芷、枸杞、菊花、葛根和人参洗净后切块,按照2010年版一部中国药典附录IID的蒸法制成中药饮片。

第三步:将中药饮片晒干,粉碎后过80目筛,加入甘露醇,再加入水润湿后混合均匀成稠膏。

第四步:将上述稠膏干燥后粉碎做成颗粒,控制颗粒的水分在3-5%加入滑石粉混合后压制成片。

月经过多患者每天服食1片,4周后月经过多状况有所改善,皮肤瘙痒患者每天服食一片,12天后瘙痒减轻。

实施例3:

第一步:按质量份数配比称取:艾叶100份;红花2份;益母草3份;透骨草10份;白芷4份;枸杞6份;菊花7份;葛根5份;人参1.5份;甘露醇65份;滑石粉1份。

第二步:将艾叶、红花、益母草、透骨草、白芷、枸杞、菊花、葛根和人参洗净后切块,按照2010年版一部中国药典附录IID的蒸法制成中药饮片。

第三步:将中药饮片晒干,粉碎后过80目筛,加入甘露醇,再加入水润湿后混合均匀成稠膏。

第四步:将上述稠膏干燥后粉碎做成颗粒,控制颗粒的水分在3-5%加入滑石粉混合后压制成片。

月经过多患者每天服食1片,3周后月经过多状况有所改善,皮肤瘙痒患者每天服食一片,10天后瘙痒减轻。

实施例4:

第一步:按质量份数配比称取:艾叶100份;红花4份;益母草5份;透骨草20份;白芷6份;枸杞8份;菊花9份;葛根7份;人参3.5份;甘露醇75份;滑石粉2份。

第二步:将艾叶、红花、益母草、透骨草、白芷、枸杞、菊花、葛根和人参洗净后切块,按照2010年版一部中国药典附录IID的蒸法制成中药饮片。

第三步:将中药饮片晒干,粉碎后过80目筛,加入甘露醇,再加入水润湿后混合均匀成稠膏。

第四步:将上述稠膏干燥后粉碎做成颗粒,控制颗粒的水分在3-5%加入滑石粉混合后压制成片。

月经过多患者每天服食1片,2周后月经过多状况有所改善,皮肤瘙痒患者每天服食一片,8天后瘙痒减轻。

实施例5:

第一步:按质量份数配比称取:艾叶100份;红花3份;益母草4份;透骨草15份;白芷4-6份;枸杞6-8份;菊花7-9份;葛根5-7份;人参1.5-3.5份;甘露醇70份;滑石粉1.5份。

第二步:将艾叶、红花、益母草、透骨草、白芷、枸杞、菊花、葛根和人参洗净后切块,按照2010年版一部中国药典附录IID的蒸法制成中药饮片。

第三步:将中药饮片晒干,粉碎后过80目筛,加入甘露醇,再加入水润湿后混合均匀成稠膏。

第四步:将上述稠膏干燥后粉碎做成颗粒,控制颗粒的水分在3-5%加入滑石粉混合后压制成片。

月经过多患者每天服食1片,1周后月经过多状况有所改善,皮肤瘙痒患者每天服食一片,7天后瘙痒减轻。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