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巯丙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202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二巯丙醇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二巯丙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二巯丙醇是一种竞争性解毒剂,临床常用于重金属中毒,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进而使重金属排除体外。迄今为止,尚未见二巯丙醇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偏头痛的相关性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巯丙醇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中含有二巯丙醇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二巯丙醇和该天然产物可以协同治疗偏头痛。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一种二巯丙醇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二巯丙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需要的剂型。进一步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或润滑剂。进一步地,所述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喷雾剂、滴剂或贴剂。上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鱼腥草粉碎,用60~7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正丁醇萃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再用70%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收集70%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0%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7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50:1、25:1、15:1和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0:1、5:1和2: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7~13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上述化合物(Ⅰ)在制备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中的应用。上述二巯丙醇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二巯丙醇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二巯丙醇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二巯丙醇、化合物(Ⅰ)单独作用时,对偏头痛具有治疗作用;二巯丙醇和化合物(Ⅰ)联合作用时,对偏头痛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可以开发成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实施例1:化合物(Ⅰ)分离制备及结构确证试剂来源: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二氯甲烷为分析纯,购自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分析纯,购自江苏汉邦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离方法:(a)将鱼腥草(2kg)粉碎,用65%乙醇热回流提取(20L×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4L),依次用石油醚(4L×3次)、乙酸乙酯(4L×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4L×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正丁醇萃取物用AB-8型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再用70%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收集70%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0%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7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50:1(8个柱体积)、25:1(8个柱体积)、15:1(8个柱体积)和5:1(10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0:1(8个柱体积)、5:1(10个柱体积)和2:1(5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7~13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HPLC归一化纯度大于98%)。结构确证:白色无定型粉末,HR-ESI-MS显示[M+H]+为m/z343.1451,结合核磁特征可得分子式为C20H22O5,不饱和度为10。核磁共振氢谱数据δH(ppm,pyridine-d5,500MHz):H-1α(1.28,m),H-1β(2.22,m),H-2(1.11,m,2H),H-3α(1.01,dd,J=2.6,11.2Hz),H-3β(1.76,dd,J=2.6,11.2Hz),H-5β(1.54,d,J=7.7Hz),H-6α(3.43,d,J=7.7Hz),H-9β(1.61,d,J=3.9Hz),H-11α(3.46,d,J=11.8Hz),H-11β(2.17,m),H-13α(2.93,m),H-14α(1.11,m),H-14β(2.12,m),H-17α(6.09,br,s),H-17β(5.31,br,s),H-18(1.47,s),H-19(9.49,s),H-20(4.57,m),H-20(4.24,m);核磁共振碳谱数据δC(ppm,pyridine-d5,125MHz):32.8(CH2,1-C),18.2(CH2,2-C),36.1(CH2,3-C),37.6(C,4-C),66.1(CH,5-C),69.8(CH,6-C),94.1(C,7-C),55.9(C,8-C),29.2(CH,9-C),30.5(C,10-C),39.1(CH2,11-C),213.3(C,12-C),52.4(CH,13-C),39.1(CH2,14-C),212.5(C,15-C),152.6(C,16-C),117.3(CH2,17-C),29.8(CH3,18-C),208.9(CH,19-C),68.4(CH2,20-C)。红外光谱表明该化合物含有α,β-不饱和酮羰基结构(1708cm-1和1641cm-1),进一步并通过分析核磁数据[δC212.5,152.6,117.3;δH6.09(br,s),5.31(br,s)]可知存在五元环外亚甲基共轭羰基结构。在氢谱中可以观察到一个单峰甲基信号[δH1.47(3H,s,Me-18)],一个醛基碳信号[δH9.49(1H,s,H-19)],一个端烯烃质子信号[δH6.09(1H,br,s,H-17α)与5.31(1H,br,s,H-17β)],一个连氧亚甲基质子信号[δH4.57(1H,m,H-20)与4.24(1H,m,H-20)],以及一个连氧次甲基质子信号[δH3.43(1H,d,J=7.7Hz,H-6α)];在碳谱中显示该化合物有20个碳信号,包括一个甲基,七个亚甲基(一个连氧碳和一个烯烃碳),五个次甲基(一个醛基和一个连氧碳),以及七个季碳(两个羰基,一个烯烃碳和一个连氧碳)。结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该化合物可能是一个二萜类化合物,通过文献查阅可以发现该化合物和已知化合物ent-6α,7α,12β,14α-Tetrahydroxy-19-acetoxy-7β,20-epoxykaur-16-en-15-one具有相似的结构。将二者核磁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该化合物仍然是ent-kauranoid型的化合物。通过对新化合物的氢谱以及碳谱进行解析发现,该化合物与已知化合物的主要区别在C-12位附近,结合不饱和度以及碳谱数据,可以推断出该化合物的C-12是一个羰基。在HMBC谱图中,H-11/C-12,H-9/C-12以及H-13/C-12的相关性证实了C-12是一个羰基。解析至此,只解析出了10个不饱和度中的9个,因此推测在新化合物中还有一个环。在碳谱中,C-6以及C-7的化合物位移均发生较大的变化,H-5/C-6,H-5/C-7之间的相关性表明在C-6和C-7之间存在着一个三元氧环。此外,H-5/C-4,H-5/C-18以及H-18/C-5的相关性表明C-19位是一个醛基。最后,通过H-13/C-14,H-14/C-15之间的相关性确定C-14是一个亚甲基,结合该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可以确认新化合物在C-14位脱氧。ROESY谱中,H-19/H-20之间的相关性说明19-醛基为α构型,H-6/H-19的相关性说明H-6也是α构型,则C-6和C-7之间的环氧结构为β构型。综合氢谱、碳谱、HMBC谱和ROESY谱,以及文献关于相关类型核磁数据,可基本确定该化合物如下所示,立体构型进一步通过ECD试验确定,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该化合物化学式及碳原子编号如下:实施例2:药理作用本实施例使用硝酸甘油制备偏头痛大鼠模型,观察药物升高5-羟色胺(5-HT)、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方面的抗偏头痛作用。1、材料与方法1.1动物SD大鼠,雌雄各半,180~220g,清洁级,购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1.2试剂与样品二巯丙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化合物(Ⅰ)自制,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琥珀酸舒马普坦片(天津华津制药厂)。硝酸甘油注射液(郑州羚锐制药有限公司)。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试剂盒(北京北免东雅生物技术研究所);大鼠5-羟色胺(5-HT)试剂盒;大鼠5-羟基吲哚乙酸(5-HIAA)试剂盒;考马斯亮蓝试剂盒。1.3仪器电子分析天平(BP211D,赛多利斯);酶标定量测定仪(VarioskanTM,ThermoFisher公司);高速冷冻离心机(LegendRT+230V,美国ThermoFisher公司);低温冰箱;组织匀浆机。1.4大鼠分组及模型制备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琥珀酸舒马普坦组,50mg·kg-1)和二巯丙醇组(80mg·kg-1)、化合物(Ⅰ)组(80mg·kg-1)、二巯丙醇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40mg·kg-1二巯丙醇+40mg·kg-1化合物(Ⅰ)】。实验开始前适应环境3d。于造模前预防ig给药3d,每天1次,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纯化水。造模方法:硝酸甘油ip1次造成大鼠偏头痛模型,大鼠每天ig给药1次,连续3d。于末次给药后,各组大鼠sc硝酸甘油注射剂(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mg·kg-1造模1次,sc定位于额区、颞区或右肩部皮下。造模后3min左右,动物出现双耳发红、前肢频繁挠头、爬笼次数增多、烦躁不安等现象。此现象持续约3h,继而出现蜷卧,活动减少状态,表明偏头痛动物模型复制成功。1.55-HT含量测定实验大鼠造模4h后,10%的水合氯醛(3mL·kg-1)ip麻醉,断头取出脑组织,操作时在冰台上完成,快速取出全脑组织(剔除小脑),用冰冷的生理盐水冲洗,除去血迹,滤纸拭干,切取含中缝核、蓝斑的脑干及下丘脑部分,立即投入液氮中固化,备用;测定时用组织匀浆机制备脑组织匀浆液,荧光法测定脑组织中5-HT。1.6CGRP含量测定实验大鼠造模4h后,10%的水合氯醛(3mL·kg-1)ip麻醉,断头取出脑组织,操作时在冰台上完成,快速取出全脑组织(剔除小脑),用冰冷的生理盐水冲洗,除去血迹,滤纸拭干,切取含中缝核、蓝斑的脑干及下丘脑部分,立即投入液氮中固化,备用;测定时用组织匀浆机制备脑组织匀浆液,荧光法测定脑组织中CGRP。1.7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8.0版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结果2.1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脑组织中5-HT含量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5-HT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二巯丙醇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和阳性对照组脑组织5-HT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二巯丙醇组、化合物(Ⅰ)组脑组织5-HT含量升高(P<0.05)。见表1。2.2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脑组织中CGRP含量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CGRP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二巯丙醇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CGR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二巯丙醇组、化合物(Ⅰ)组脑组织中CGRP含量降低(P<0.05)。结果见表1。表1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脑组织中5-HT及CGRP含量的影响组别5-HT/ng·g-1CGRP/pg·g-1正常对照组973.05±67.2467.46±67.4模型对照组720.43±92.1618.33±79.3阳性对照组1328.32±41.2243.62±30.7二巯丙醇组809.26±89.6553.25±69.6化合物(Ⅰ)组819.14±61.5540.04±66.9二巯丙醇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1194.11±33.1483.23±16.2偏头痛发病机制复杂,尚无定论。血管源学说认为5-HT在偏头痛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叉神经-血管源学说认为,在偏头痛发作过程中CGRP和SP是关键性物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CGRP含量升高,进而引起三叉神经感觉C纤维释放CGRP,导致神经源性炎症。神经源性炎症期间释放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可激活由丝裂素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级联途径,引起偏头痛发作。结果表明,二巯丙醇、化合物(Ⅰ)单独作用时,对偏头痛具有治疗作用;二巯丙醇和化合物(Ⅰ)联合作用时,对偏头痛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可以开发成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