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注射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352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糖尿病注射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糖尿病注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糖尿病作为高发性疾病普遍存在于各种年龄层中,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对全身组织器官产生影响,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胰岛素注射是常见的医疗手段,胰岛素的注射一般为常规的注射方法,药物在冷藏保存待使用的情况下导入注射器,需要一定的保存技术,且部分患者对针头注射存在恐惧感,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压力,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功能齐全,安全高效的糖尿病注射治疗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糖尿病注射治疗装置,包括胰岛素注射控制器,胰岛素注射控制器上设有操作控制器,操作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显示屏下侧设有净化速度调节条,净化速度调节条右侧设有流速调节条,流速调节条右侧设有操作输入键,操作输入键下侧设有金属框,金属框内部设有开关,金属框左侧设有注射器连接键,注射器连接键左侧设有净化器连接键,操作控制器上侧设有维修口,操作控制器左侧设有净化箱,净化箱下侧设有注射箱,注射箱左侧设有金属底板,金属底板上侧设有支撑条,支撑条上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侧设有胰岛素箱,胰岛素箱上设有补充口,补充口与连接带连接,连接带与开口塞连接,胰岛素箱上设有容量指示灯,胰岛素箱与胰岛素传输管连接,胰岛素传输管与传输通道连接,金属底板后侧设有挡板;

净化箱内部设有收集箱,收集箱左侧设有连接管,收集箱上侧设有钢化玻璃罩,钢化玻璃罩内部设有液体净化器,液体净化器上设有渗透孔,液体净化器上侧设有离心蒸发瓶,离心蒸发瓶上设有蒸发排气孔,离心蒸发瓶内部设有离心中心轴,钢化玻璃罩上侧设有吸附除杂压缩器,吸附除杂压缩器上侧与电子输出导管连接,电子输出导管与液体电子收集瓶连接,液体电子收集瓶与液体输出管连接,钢化玻璃罩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与试管支撑连接套连接,试管支撑连接套上侧与液体试管连接,钢化玻璃罩右侧与曲形导管连接;

注射箱内部设有固定模,固定模内部设有无针头注射器,无针头注射器上设有柄头,柄头上设有保护锁,保护锁前侧设有挂钩,挂钩前侧设有时间显示屏,无针头注射器上设有旋转键,旋转键前侧设有操作窗,操作窗内部设有轮锁,轮锁与转轮连接,操作窗前侧设有注射按钮,无针头注射器上设有排气键,无针头注射器上设有端帽,端帽上设有开关槽,无针头注射器后侧设有胰岛素导入口,胰岛素导入口与导管连接;

无针头注射器上设有过滤口,无针头注射器内部设有储存盒,储存盒上侧设有吸附盒,吸附盒上设有通透层,吸附盒上设有过滤球,吸附盒上侧设有加压盒,加压盒内部设有旋转轮,旋转轮内部设有旋转轴,加压盒上侧设有推送盒,推送盒内部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内部设有动力盒,动力盒上侧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侧设有推动杆,推动杆上侧设有推送套,推送盒上侧设有药管,药管上设有刻度线,药管上设有出药口。

作为优选,所述注射箱上设有悬挂带。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底板下侧设有橡胶隔离板。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除杂压缩器上侧设有固定塞。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输出导管上设有活塞。

作为优选,所述液体电子收集瓶内部设有净化网。

作为优选,所述柄头上设有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推送盒上设有散气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操作灵活,安全高效,极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净化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注射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无针头注射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胰岛素注射控制器,2:操作控制器,3:显示屏,4:净化速度调节条,5:流速调节条,6:操作输入键,7:金属框,8:开关,9:注射器连接键,10:净化器连接键,11:维修口,12:净化箱,13:注射箱,14:金属底板,15:支撑条,16:支撑板,17:胰岛素箱,18:补充口,19:连接带,20:开口塞,21:容量指示灯,22:胰岛素传输管,23:传输通道,24:挡板,25:收集箱,26:连接管,27:钢化玻璃罩,28:液体净化器,29:渗透孔,30:离心蒸发瓶,31:蒸发排气孔,32:离心中心轴,33:吸附除杂压缩器,34:电子输出导管,35:液体电子收集瓶,36:液体输出管,37:连接块,38:试管支撑连接套,39:液体试管,40:曲形导管,41:固定模,42:无针头注射器,43:柄头,44:保护锁,45:挂钩,46:时间显示屏,47:旋转键,48:操作窗,49:轮锁,50:转轮,51:注射按钮,52:排气键,53:端帽,54:开关槽,55:胰岛素导入口,56:导管,57:过滤口,58:储存盒,59:吸附盒,60:通透层,61:过滤球,62:加压盒,63:旋转轮,64:旋转轴,65:推送盒,66:防护罩,67:动力盒,68:连接杆,69:推动杆,70:推送套,71:药管,72:刻度线,73:出药口,74:悬挂带,75:橡胶隔离板,76:固定塞,77:活塞,78:净化网,79:螺纹,80:散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糖尿病注射治疗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糖尿病注射治疗装置,包括胰岛素注射控制器1,胰岛素注射控制器1上设有操作控制器2,操作控制器2上设有显示屏3,显示屏3下侧设有净化速度调节条4,净化速度调节条4右侧设有流速调节条5,流速调节条5右侧设有操作输入键6,操作输入键6下侧设有金属框7,金属框7内部设有开关8,金属框7左侧设有注射器连接键9,注射器连接键9左侧设有净化器连接键10,操作控制器2上侧设有维修口11,操作控制器2左侧设有净化箱12,净化箱12下侧设有注射箱13,注射箱13左侧设有金属底板14,金属底板14上侧设有支撑条15,支撑条15上侧设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上侧设有胰岛素箱17,胰岛素箱17上设有补充口18,补充口18与连接带19连接,连接带19与开口塞20连接,胰岛素箱17上设有容量指示灯21,胰岛素箱17与胰岛素传输管22连接,胰岛素传输管22与传输通道23连接,金属底板14后侧设有挡板24;

如图2所示,净化箱12内部设有收集箱25,收集箱25左侧设有连接管26,收集箱25上侧设有钢化玻璃罩27,钢化玻璃罩27内部设有液体净化器28,液体净化器28上设有渗透孔29,液体净化器28上侧设有离心蒸发瓶30,离心蒸发瓶30上设有蒸发排气孔31,离心蒸发瓶30内部设有离心中心轴32,钢化玻璃罩27上侧设有吸附除杂压缩器33,吸附除杂压缩器33上侧与电子输出导管34连接,电子输出导管34与液体电子收集瓶35连接,液体电子收集瓶35与液体输出管36连接,钢化玻璃罩27与连接块37连接,连接块37与试管支撑连接套38连接,试管支撑连接套38上侧与液体试管39连接,钢化玻璃罩27右侧与曲形导管40连接;

如图3所示,注射箱13内部设有固定模41,固定模41内部设有无针头注射器42,无针头注射器42上设有柄头43,柄头43上设有保护锁44,保护锁44前侧设有挂钩45,挂钩45前侧设有时间显示屏46,无针头注射器42上设有旋转键47,旋转键47前侧设有操作窗48,操作窗48内部设有轮锁49,轮锁49与转轮50连接,操作窗48前侧设有注射按钮51,无针头注射器42上设有排气键52,无针头注射器42上设有端帽53,端帽53上设有开关槽54,无针头注射器42后侧设有胰岛素导入口55,胰岛素导入口55与导管56连接;

如图4所示,无针头注射器42上设有过滤口57,无针头注射器42内部设有储存盒58,储存盒58上侧设有吸附盒59,吸附盒59上设有通透层60,吸附盒59上设有过滤球61,吸附盒59上侧设有加压盒62,加压盒62内部设有旋转轮63,旋转轮63内部设有旋转轴64,加压盒62上侧设有推送盒65,推送盒65内部设有防护罩66,防护罩66内部设有动力盒67,动力盒67上侧设有连接杆68,连接杆68上侧设有推动杆69,推动杆69上侧设有推送套70,推送盒65上侧设有药管71,药管71上设有刻度线72,药管71上设有出药口73。

在进行注射治疗时,按动开关8启动机器,转动净化器连接键10,胰岛素通过胰岛素传输管22从胰岛素箱17传到净化箱12中,胰岛素首先进入到收集箱25,在钢化玻璃罩27中经过一系列离心进行净化,净化后的胰岛素经过吸附除杂压缩器33合成后传输到液体电子收集瓶35中,与此同时,转动注射器连接键9,打开注射箱13取出无针头注射器42,拔下端帽53,将药管71对准患者皮肤,按动旋转键47,此时药品经过药管71进入到无针头注射器42内部,并经过旋转轮63的旋转产出液体流经由防护罩66进入到药管71中,此时按动注射按钮51,动力盒67产生动力推动连接杆68,推动杆69,使推送套70瞬间将药管71中的液体提送到患者皮肤内部,完成治疗过程。

所述注射箱13上设有悬挂带74。这样设置,可以便于挂钩14的悬挂,固定无针头注射器42。

所述金属底板14下侧设有橡胶隔离板75。这样设置,可以减少胰岛素注射控制器1与地面的摩擦。

所述吸附除杂压缩器33上侧设有固定塞76。这样设置,可以加强吸附除杂压缩器33与电子输出导管34的连接。

所述电子输出导管34上设有活塞77。这样设置,可以控制净化后的胰岛素的流量。

所述液体电子收集瓶35内部设有净化网78。这样设置,可以加强胰岛素的净化程度,保证药物药性。

所述柄头43上设有螺纹79。这样设置,可以增加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

所述推送盒65上设有散气孔80。这样设置,可以在每次推送之后起到换气作用,便于下次推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