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雪松精油在制备治疗外伤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364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雪松精油在制备治疗外伤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雪松精油在制备治疗外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所谓外伤,是身体或物体由于外界物体的打击、碰撞或化学物质的侵蚀等造成的外部损伤。外伤包括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和虫兽伤等。伤口正常愈合过程分为炎性反应期、肉芽期以及上皮期,一般伤口三周即可愈合或者接近愈合,如伤口超过三周还没有出现愈合征兆,即可判断为伤口愈合缓慢以及伤口不愈合。导致伤口不愈合的原因有很多,如脂肪液化、伤口感染、个人体质、瘢痕、糖尿病、血管阻塞和伤口反复撕裂等,针对到具体伤口的不愈合原因需要详细进行分析才可以得出结论。伤口不愈合和日常伤口护理也有很大的关系,如受伤后伤口处理是否正确、用药是否得当、伤口是否感染发炎有很大关系。伤口不愈合原因包括如下几点:(1)脂肪液化: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手术位置脂肪层较厚,使用电刀过程中造成脂肪组织的损伤,再加上脂肪层本身血运就比较差,所呈现的则为白色液体流出,这就是脂肪液化。(2)伤口感染:伤口护理不当就会引发感染,一般感染通过碘伏消毒即可,如感染较重,则需要使用双氧水对创面进行清理,注意伤口不要包扎的太厚。(3)糖尿病和血管阻塞:糖尿病和血管阻塞可划分为一类,其共同特点为伤口血运不通,所以伤口无法愈合,有点较为严重的患者四肢肿胀,则需要配合输液疏通血管进行治疗方可。(4)瘢痕体质:瘢痕为纤维组织,仅仅有少量的毛细血管存在,缺少上皮组织,所以瘢痕上的伤口特别难以愈合。伤口反复撕裂受到刺激,会导致伤口周围形成一层纤维组织,可以理解为瘢痕前身,阻碍上皮组织爬行,导致伤口不愈合。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有不少患者会出现伤口发痒的症状。伤口的愈合过程可分三个阶段:(1)炎症期或称渗出期。(2)纤维组织增生期(简称增生期)。(3)瘢痕形成修复期(简称修复期)。临床实践中又分别简称未清创期、肉芽期和上皮形成期。伤口瘙痒发生在第二、三阶段。一般伤口大概两三周即可康复,但较为严重的伤口如烧伤等则需要漫长的恢复过程。任何伤口护理过程中若未做好伤口护理,极易导致伤口发炎感染,则会延缓伤口愈合时间甚至导致伤口不愈合,故做好伤口护理则尤为重要,同时通过合适的干预(药物或医疗器械),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及对伤口愈合过程中伴随的瘙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雪松精油在制备治疗外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收敛止痒功效且用于治疗外伤的组合药物。本发明还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外伤的护创材料。本发明还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医用敷料。对于雪松精油在制备治疗外伤药物中的应用,雪松精油是含有活性成分为雪松醇和雪松烯的芳香精油。作为优选,雪松精油中所含有的为雪松醇和雪松烯的活性成分的含量不低于50%。作为优选:雪松精油是从黎巴嫩雪松或西喜马拉雅雪松通过蒸馏制备得到。进一步优选,雪松精油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1)将黎巴嫩雪松或西喜马拉雅植物进行粉碎成粉粒状;(2)通过蒸馏,可初步提取到含有雪松醇与雪松烯的芳香精油的粗提液;(3)将粗提液经过精馏后即得到雪松精油。雪松精油的总有效使用剂量为2%~4%。对于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收敛止痒功效且用于治疗外伤的雪松精油组合药物,由雪松精油、醒目薰衣草精油、德国洋甘菊精油、椒样薄荷精油分别按质量比1:1~2:1:1组成,并通过葡萄籽油或橄榄油为基础油稀释至不高于10%的浓度。对于用于治疗外伤的护创材料,由隔离纸、壳聚糖敷料块、吸水纤维布、透气胶布自下至上依次重叠组合而成;壳聚糖敷料块吸附有雪松精油或雪松精油组合药物。作为优选,壳聚糖敷料块还吸附有下列渗透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胆酸衍生物、烷基取代的β-环糊精类、环形肽类。其中,合成的表面活性剂选自聚氧乙烯-9-月桂醚、硫代月桂醇钠;胆酸衍生物选自牛黄胆酸钠、葡萄糖胆酸钠,脱氧胆酸钠和脱氧牛黄胆酸钠;环形肽类选自杆菌肽。对于复合医用敷料,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由亲水材料制成的,亲水材料含有雪松精油或雪松精油组合药物;外层由疏水材料制成。作为优选,亲水材料为丙烯醇树脂,并添加雪松精油至其饱和,再经光固化成型;疏水材料为纤维素材料。经实验证明,含有活性成分为雪松醇和雪松烯的芳香精油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收敛止痒的功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雪松精油是一种含有活性成分为雪松醇和雪松烯的芳香精油,其香质均源自天然,具有抗菌性,可以渗透皮肤进入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同时对伤口引起的瘙痒具有抑制作用,并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从宏观上达到系统调整、标本同治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用于治疗外伤的护创材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标记,1-隔离纸,2-非织造壳聚糖敷料块,3-非织造吸水纤维布,4-透气胶布。图2是本发明复合医用敷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标记,5-内层,6-外层。具体实施方式雪松精油是一种含有活性成分为雪松醇和雪松烯的芳香精油,经实验证明,该芳香精油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收敛止痒的功效,可以用于制备治疗外伤的药物。本实施例的雪松精油是一种含有活性成分为雪松醇和雪松烯且该活性成分含量不低于50%的芳香精油,是从黎巴嫩雪松或西喜马拉雅雪松通过蒸馏制备得到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将黎巴嫩雪松或西喜马拉雅植物进行粉碎成粉粒状;(2)通过旋转蒸发仪或蒸馏可初步提取到含有雪松醇与雪松烯的粗提液再进行精馏后用于实验,经GC/MS分析进行成份鉴定。以下的创伤性动物模型实验和烧伤动物模型实验用于验证含有活性成分为雪松醇的芳香精油对于伤口的愈合作用。在以下的创伤型和烧伤型动物实验中,所用的雪松复配精油是按雪松精油2%~4%、蓖麻子油47%~49%、橄榄油47%~49%的质量百分比混合制成,其中雪松精油的总有效使用剂量控制在2%~4%的范围内。1.创伤性动物模型实验1.1全皮层缺损动物模型制作:选择体质量2.5~3.0kg家兔8只,雌雄对半,背部脱毛备皮麻醉,背部常规褪毛消毒,在每只兔子背部的2个位置,都用外科方法减去3块直径约1.5cm的圆形全层皮肤,深达肌膜,制成全皮层缺损动物模型。1.2实验分组:成功建立创伤缺损的8只兔子模型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碘酒、乙醇消毒,每只兔子的第1个伤口设为空白对照,只涂抹生理盐水;第2个伤口涂抹雪松复配精油,用量为0.3ml~0.4ml。上下午各1次。伤口敷药后用凡士林油纱敷盖,再用干纱布包扎。伤口每天盐水冲洗、乙醇消毒后各用原法处理换药。每只兔分笼饲养。1.3观察指标:1.3.1伤口愈合率观察:分别于创伤当天及伤后4d、7d、12d,以固定距离、固定焦距、固定放大倍数分别对各个创面进行数码拍照,以图像分析软件处理照片,得出各个创面愈合过程中的面积,并计算伤口愈合率:伤口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作为统计学计数指标。1.3.2瘙痒观察:根据30min内动物的搔抓次数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观察两组家兔创面在愈合后的第1d、7d天及12天瘢痕瘙痒的情况.1.4实验结果:1.4.1两组伤口愈合率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创伤后的第4d、7d和12d的伤口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见表1。表1两组伤口愈合率的比较(%)组别n4d7d12d实验组822.7±2.4*55.4±2.9*92.3±2.8*对照组815.5±2.121.0±3.234.7±3.2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1.4.2两组搔抓次数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伤口愈合后的第1d、7d和12d的搔抓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见表2。表2两组搔抓次数的比较(次)组别n1d7d12d实验组815±3*16±3*13±4*对照组827±529±430±4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2.烧伤动物模型实验2.1烧伤动物模型:选择体质量2.5~3.0kg家兔8只,雌雄对半,脱毛并麻醉后,在实验兔子背部,以脊椎为对称轴,用盛装100℃开水的人工烧伤器(质量500g),紧贴兔子皮肤3s,制成浅Ⅱ度烧伤创面24个,5s制成深Ⅱ度创面24个,每个创面平均面积16cm2,左侧创面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2.2实验分组:皮肤烧伤创面建立后,立即对左侧实验组创面涂敷雪松复配精油,用量为0.3ml~0.4ml,右侧创面涂敷凡士林,2次/d,上下午各1次。2.3观察指标2.3.1以第7d的烧伤创面面积以及结痂时间及脱痂愈合时间比较两组的差异。2.3.2瘙痒观察:根据30min内动物的搔抓次数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观察两组家兔创面在愈合后的第1d、7d天及12天瘢痕瘙痒的情况.1.4实验结果:1.4.1雪松精油对烧伤创面的疗效(较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创面平均缩小百分率、结痂时间平均缩短百分率及脱痂愈合时间平均缩短百分率见表1。表1雪松精油对烧伤创面的疗效1.4.2两组搔抓次数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伤口愈合后的第1d、7d和12d的搔抓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见表2。表2两组搔抓次数的比较(次)组别n1d7d12d实验组818±4*14±2*13±6*对照组835±738±839±6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以上实验说明,雪松精油对于伤口的愈合止痒作用明显好于对照组。以下为采用上述雪松精油为主要原料,所制备的3种用于治疗外伤的药物。一、用于治疗外伤的雪松精油组合药物一种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收敛止痒功效且用于治疗外伤的雪松精油组合药物,由雪松精油、醒目薰衣草精油、德国洋甘菊精油、椒样薄荷精油分别按重量比1:1:1:1或1:2:1:1组成,再用葡萄籽油或橄榄油等基础油稀释至不高于10%的浓度。其中醒目薰衣草精油具有镇静消炎作用,德国洋甘菊具有抗过敏作用,椒样薄荷精油具有抗菌消炎及促渗透作用,组合药物通过多靶点多途径作用且可以增强效果、减少用量和降低成本。使用方法:将上述组合药物制成喷雾剂对外伤伤口处进行喷洒,或直接将组合药物涂抹在伤口。该组合药物以雪松精油为主要成分,辅于其他香料精油,经与伤口创面直接接触,被雪松精油脂溶性活性成份极易透皮经皮肤吸收后进入人体,局部可以改善微循环,达到促进血液循环,能够促进伤口、手术切口愈合,同时亦能有效阻止伤口愈合时产生的瘙痒,并具有起效快、浓度低、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保存容易。二、用于治疗外伤的护创材料图1是一种用于治疗外伤的护创材料,由隔离纸1、非织造壳聚糖敷料块2、非织造吸水纤维布3、透气胶布4组合而成。其中非织造壳聚糖敷料块吸附有所含雪松精油浓度为2%~4%的雪松复配精油或上述的雪松精油组合药物,用量为0.3ml~0.4ml。该壳聚糖敷料块还吸附有下列渗透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1)合成的表面活性剂:选自聚氧乙烯-9-月桂醚、硫代月桂醇钠;2)胆酸衍生物:选自牛黄胆酸钠、葡萄糖胆酸钠,脱氧胆酸钠和脱氧牛黄胆酸钠;3)烷基取代的β-环糊精类;4)环形肽类:选自杆菌肽;另外,壳聚糖敷料块还包括乙烯二胺四醋酸二钠、柠檬酸和聚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使用方法:直接敷在外伤的伤口。该护创材料在使用中与伤口创面直接接触,非织造壳聚糖敷料块中吸附的雪松精油极容易通过皮肤透皮吸收,被皮肤吸收后进入人体血液循环,通过改善微循环、止痒消炎、消肿止痛等功效,能够达到促进伤口及手术切口愈合,同时亦能有效阻止伤口愈合时产生的瘙痒消炎功效,并具有起效快、浓度低、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保存容易。三、医用复合敷料如图2的一种医用复合敷料,由内外两层构成。其中内层5以丙烯醇树脂为亲水材料,并添加含有雪松精油浓度为2%~4%的雪松复配精油或雪松精油组合药物至丙烯醇树脂饱和,然后进行光固化成形,外层6采用纤维素类材料制成。使用方法:直接敷在外伤的伤口。本实施例采用内外两层结构制作医用复合敷料,其中内层采用含有雪松精油的丙烯醇树脂,该丙烯醇树脂经与伤口创面直接接触,其中的雪松精油被皮肤吸收后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同时亦能有效阻止伤口愈合时产生的瘙痒,并具有起效快、浓度低、无毒副作用。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