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便闭止、尿频、尿急等的蒙药颗粒制剂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093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蒙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便闭止、尿频、尿急等的蒙药颗粒制剂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协日嘎四味汤散由姜黄、黄柏、栀子、蒺藜四味药材组成,具有利尿、泻湿热功能,主要用于小便闭止、尿频、尿急、尿中带血、膀胱刺痛,临床效果好。协日嘎四味汤散系煮散制剂,临床应用,每次剂量为5.0g~7.5g,加水约200ml,煎煮至半干,滤取煎液口服,味苦辛,携带、使用极不方便;而且制备工艺环节不易控制,难以保证药物的质量稳定及安全有效。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协日嘎四味颗粒及其制备工艺,颗粒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副作用少、服用方便。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小便闭止、尿频、尿急、尿中带血、膀胱刺痛的蒙药颗粒制剂,包括姜黄、黄柏、栀子、白蒺藜、糊精,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姜黄18.5%,黄柏11.2%,栀子14.8%,白蒺藜18.5%,糊精3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小便闭止、尿频、尿急、尿中带血、膀胱刺痛的蒙药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姜黄并粉碎成最粗粉;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姜黄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所述姜黄挥发油形成β-环糊精包合物;将所述β-环糊精包合物烘干粉碎备用,姜黄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得姜黄提取液备用;将姜黄药渣及黄柏、栀子、白蒺藜三味药加6-10倍50%-70%浓度乙醇提取1-3次,提取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得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将所述滤液与所述姜黄提取液合并浓缩得清膏,喷雾干燥,最后加入所述β-环糊精包合物和糊精,用50-60%乙醇制粒,50℃干燥制成协日嘎四味组合物颗粒。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通过以下特征进行限定。1)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黄挥发油的条件为:加入6-10倍量水浸泡0-2小时,再蒸馏4-6小时,蒸馏出液,低温冷藏,提取姜黄挥发油。2)β-环糊精包合姜黄挥发油时,采用饱和溶液法、超声波法或研磨法。3)优选采用饱和溶液法,包合条件为:β-环糊精和所述挥发油之比为8g∶1ml/6g∶1ml/4g∶1ml,包合温度30-50℃,超声包合15-45分钟。4)减压回收乙醇的条件为减压浓缩温度控制在70℃以下,清膏的相对密度控制在1.10~1.15。5)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115℃,出风温度97℃。6)在制剂制备过程中,相对湿度控制在48%以下。7)在最后混合清膏、β-环糊精包合物和糊精的步骤中,增加重量百分比为0.1%-0.5%的甜菊素,用于矫正气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颗粒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副作用少、服用方便;将姜黄药材提取的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既可减少其挥发损失,又掩盖了不良臭味,增加了服药的顺从性,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此外,制备方法先进可行,适合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治疗小便闭止、尿频、尿急、尿中带血、膀胱刺痛的蒙药颗粒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涉及协日嘎四味散改剂型品种及其制备方法,原药协日嘎四味散为水煎服,根据资料研究该处方中的有效成分多为醇溶物质,且姜黄中的挥发油也具有一定抗炎抗菌,但在水煎服时损失较大,所以将原有散剂改为颗粒剂,即可服用方便,显效迅速,提高疗效,又可增加制剂稳定性,且携带、运输方便。具体制备工艺如下:处方:姜黄150g;黄柏90g;栀子120g;白蒺藜(微炒)150g。1.药材前处理姜黄:除去杂质,略泡,洗涤,润透,切厚片,干燥,粉碎成最粗粉(最粗粉是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黄柏: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栀子:除去杂质,碾碎。白蒺藜:取净蒺藜,照清炒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213)炒至微黄色。2.提取工艺处方中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的干燥根茎,其挥发油含量较高,并具有抗炎、抗菌作用,故对其提取挥发油。栀子、白蒺藜为植物果实,为提高提取效果将其碾碎。黄柏为木本植物干燥树皮,板片状,为了便于提取,将其切丝。下面对“姜黄挥发油提取工艺”、“姜黄挥发油包合工艺”、“提取工艺”进行陈述。2.1姜黄提取挥发油工艺优选方案姜黄以挥发油类成分为主要有效成份之一,所以尽量提取出有效成份挥发油;但药材提取挥发油工艺参数中药材提取前处理、加水量及提取时间不明确,所以对其具体工艺参数进行优选,设计了考察药材的浸泡时间、加水倍量及提取时间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比较试验,优选姜黄挥发油提取工艺的条件。2.1.1因素水平设计:根据预试验的结果,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来优选提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见表1。表1挥发油提取因素水平表2.1.2试验方法:按1/10处方比例称取姜黄15g,置250ml圆底烧瓶中,上接挥发油提取器,按正交试验列号项下的试验条件,以挥发油得量(ml)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2.1.3挥发油量的测定:蒸馏完毕后,将挥发油提取器中取下静置放至室温,读出挥发油的体积,记录。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表2姜黄挥发油提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3姜黄挥发油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根据以上分析,虽然A、B为显著性因素,从极差分析来看,B>A>C>D。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A1条件下的3次试验中,因素B、C虽不是固定在一个水平上,但它们两个水平都出现,并且出现的次数都一样多,这就是说如果B、C两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对结果影响的话,好坏都均等的给予。由此可见,K1A、K2A、K3A具有可比性,其差异反映了A1、A2和A3对试验结果的不同作用。由于K3A=K2A>K1A,表示因素A中A2、A3平均收率高。同样因素B中B3平均收率高,因素C中C2收率高。分析因素的主次:A、B为显著性因素又RB>RA>RC,说明B因素对平均收率的影响较大,其次是A、C因素。原因分析及最佳条件的确定:药材浸泡时间对提取姜黄挥发油的影响最大,加水量对提取率影响也次之,提取时间最小。工艺中浸泡2小时后的工艺中挥发油的提取率最高,所以选择B3为最佳生产工艺;加水量的选择由于K2A=K3A,所以选择A2为最佳加水量,C因素中提取5小时提取率最高,选择提取5小时的C2为最佳工艺,所以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确定为A2B3C2。2.1.4最佳提取挥发油工艺的验证试验:称取姜黄15g,置250ml圆底烧瓶中,上接挥发油提取器,其中两份按照确定工艺实验条件操作,记做1号和2号,水溶液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另一份按工艺正交表中直观分析最优水平A3B3C2做比较试验,所得试验结果如下:表4提取挥发油工艺验证试验结果表由验证试验结果可知,所优选的工艺A2B3C2与A3B3C2所得结果相差无几,约为6.8ml/100g,所以均可作为最佳生产工艺。2.2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优选工艺姜黄挥发油成份为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直接喷到半成品颗粒中操作简便,但姜黄挥发油易于损失,服用时姜黄挥发油所特有的气味病人不易接受,所以制剂中应考虑到用药的顺从性,本发明将姜黄药材提取的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既可减少其挥发损失,又掩盖了不良臭味,增加了服药的顺从性,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β-环糊精包合方法有饱和溶液法、超声波法、研磨法等。在批量生产中,一般采用饱和溶液法包合挥发油。因此,本发明确定采用饱和溶液法。2.2.1因素水平设计结合姜黄挥发油包合工艺,选择对其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β-环糊精倍量、包合温度及包合时间进行考察,每个因素三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在试验中,以挥发油包合率为考察指标,进行试验。因素水平设计见表5。表5姜黄挥发油包合工艺因素水平表2.2.2正交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包合试验:精密称取β-环糊精适量,置于150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100ml,水浴加热法使溶解,降至规定温度,加入姜黄挥发油与无水乙醇的等量混合物,超声包合一定时间,置冰箱中冷藏24小时,抽滤,用石油醚(30~60℃)洗涤(10、5、5ml),抽干,40℃干燥4h即得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率考察:以姜黄挥发油的包合率为指标,取烘干的β-环糊精包合物置500ml烧瓶中,加400ml纯化水,上接姜黄挥发油提取器,提取5小时,读取姜黄挥发油量,即得β-环糊精包合的挥发油量,除以加入挥发油总量,即得包合率。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进行试验,正交试验及结果分析见表6。表6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对所得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7。表7挥发油包合工艺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根据以上分析,A、B为显著性因素,从极差分析来看,B>A>C>D。分析因素的主次为B>A>C,说明包合温度对挥发油的包合率影响最大,β-环糊精倍量次之,超声时间在三个因素中影响最小。故应选择A因素中影响较大的A1;B因素中影响较大的B2;C因素中影响最大的C1。因此优选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为A1B2C1,即β-环糊精:姜黄挥发油为8∶1(g∶ml),40℃,超声15分钟。结合车间批量生产的实际操作及生产的可行性,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如下生产工艺A1B2C1,β-环糊精∶姜黄挥发油(g∶ml)为8∶1,包合温度40℃,超声15分钟,40℃低温干燥。2.2.3最佳包合挥发油工艺的验证试验:取姜黄挥发油适量三份,其中两份按照上述优选工艺实验条件A1B2C1操作,记做1号和2号,另一份按工艺正交表中直观分析最优水平A3B2C1做比较试验,所得试验结果如下:表8挥发油包合工艺验证试验结果表由验证试验结果可知,所确定的工艺A1B2C1所得结果比直观最优工艺略高,所以确定β-环糊精∶姜黄挥发油(g/ml)为8∶1,包合温度40℃,超声15分钟为最佳生产工艺。2.3提取工艺优选方案2.3.1预实验实验1:姜黄,黄柏,栀子,蒺藜(微炒),以上四位取1/10的处方量,即姜黄15g,黄柏9g,栀子12g,蒺藜(微炒)15g,姜黄粉碎成最粗粉,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黄柏,栀子、蒺藜用8倍量80%乙醇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将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干燥,粉碎即得。实验2:姜黄,黄柏,栀子,蒺藜(微炒),以上四位取1/10的处方量,即姜黄15g,黄柏9g,栀子12g,蒺藜(微炒)15g,姜黄粉碎成最粗粉,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黄柏,栀子、蒺藜用8倍量水提取3小时,将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干燥,粉碎即得。2.3.1.1预实验结果对实验1、实验2所得浸膏粉进行姜黄素,与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所得结果见表9。表9预实验结果2.3.2因素水平设计根据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80%乙醇提取所得姜黄素与栀子苷的提取量要比水提取所得姜黄素与栀子苷的提取量高的多,所以应选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做为提取溶剂,为了选取合适浓度的乙醇溶液,将乙醇浓度做为考察因素之一,另外取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同时作为考察因素,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表,因素水平设计见表10。表10提取工艺因素水平表2.3.3指标性成份的选择姜黄、栀子为方中的主要药物,姜黄主要成分为姜黄素;栀子主要成份为环烯醚萜苷类,以栀子苷为主,故以姜黄素、栀子苷为主要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2.3.3.1姜黄的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4%冰醋酸(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30nm,流速为1.0ml/min,理论塔板数按姜黄素峰计算不得低于4000。对照品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姜黄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液的制备:取本品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玻璃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2.3.3.2栀子苷的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8nm,流速为1.0ml/min,理论塔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不得低于1500。对照品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液的制备:取本品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玻璃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2.3.4提取实验结果以栀子苷和姜黄素得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正交试验结果见表11。表11醇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由于缺少空白试验无法做方差分析,可以选取极差最小项作为误差项进行方差分析,对所得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12。表12醇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根据以上方差分析,A为极显著性因素,C为显著性因素,B为非显著性因素,分析因素的主次为A>C>B>D,A因素中A3为最佳水平,且A3最为经济,成本最低所以选择A3;B因素中B3为最佳水平,故选择B3;C因素中C3为最佳条件,但C3与C2差距不大为了降低成本所以选择C2;D因素中D2为最佳水平,故选择D2,所以最佳提取工艺为A3B3C2D2。2.3.5最佳提取工艺的验证试验:取处方量1/10药材三份,其中两份按照上述最佳提取工艺实验条件A3B3C2D2操作,记做1号和2号,另一份按工艺正交表中直观分析最优水平A2B2C3D1做比较试验,所得试验果见表13。表13提取工艺验证实验结果表由验证试验结果可知,所确定的工艺A3B3C2D2所得结果要比直观分析最优水平A3B3C2D1略高,所以确定A3B3C2D2为最佳生产工艺。3.浓缩与干燥3.1浓缩因姜黄中的有效成分姜黄素在高温情况下稳定性较差,因此,对提取工艺中的液体常压回收乙醇加入姜黄挥发油提取后的液体合并浓缩和提取工艺中的液体减压回收乙醇后加入姜黄挥发油提取后的液体合并浓缩两种方法进行了考察。3.1.1试验方法及结果按1/10处方称取药材两份,每份51g,提取,醇提液分别常压回收及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60℃测)(参考《中药新药制剂开发与应用》),定容,测定姜黄素和栀子苷含量。结果见表14。表14浓缩条件考察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常压回收乙醇及浓缩后与减压回收乙醇及浓缩后相比,姜黄素和栀子苷的含量显著降低,因此确定采用减压回收乙醇及浓缩,减压浓缩温度应控制在70℃以下,清膏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0~1.15(60℃测)。3.2干燥为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收率,并避免有效成分长时间受热,决定清膏用喷雾干燥塔干燥。根据药物性质,设备性能要求,经实验筛选,确定喷雾干燥条件:进风温度115℃;出风温度97℃(参考《中药新药制剂开发与应用》);药液相对密度1.10~1.15(60℃测)。干燥前后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见表15。表15干燥条件考察结果从中间体制备的整个过程可看出,有效成分的损失主要在浓缩、干燥过程,这两个环节的操作条件直接影响到成品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及质量的可控性。干燥时间应越短越好,同时控制合理的温度。4.半成品质量研究4.1半成品质量检查原料经提取、浓缩、喷雾干燥后得到浸膏粉,其质量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和疗效,因此必须保证浸膏粉的质量稳定。对三批中试所得浸膏粉性状及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6。表16半成品质量检查结果可见,三批中试半成品质量基本稳定,姜黄素、栀子苷主要有效成分转移率分别可达35%、60%以上。4.2吸湿性检查:取干膏粉4份,各2g,在已恒重的称量瓶底部放入厚约2mm的干膏粉,准确称量后置于下表17所列的分别盛有4种不同浓度硫酸的干燥器内(称量瓶盖打开),于25℃恒温培养箱中保持7天后称量,计算吸湿百分率,结果见表17。表17协日嘎四味颗粒浸膏粉吸湿性检查表结果表明,RH>48%时,本品吸湿性较强,而RH在48%以下时则吸湿性不强,为保证制取颗粒顺利进行,生产中应控制相对湿度48%以下。5.颗粒成型优选工艺5.1辅料种类选择:本品味苦、辛,为了矫正气味,试用甜菊素,矫味较好,经试验加入0.1%,0.3%,0.5%的甜菊素,以0.3%为适宜,故300g颗粒加0.9g即可。表18加入辅料矫正口味考察表5.2辅料用量的确定:按处方量,连续制备三批干浸膏,进行平衡试验来确定辅料糊精的用量,具体测定数据见表19。表19协日嘎四味颗粒干浸膏的测定数据结果说明:以上实验数据证明,按处方量制成成品300g,需加辅料糊精228g左右,考虑到成品在制备过程中的物料损耗,现规定每一个处方量的成品制备,加辅料量约为230g。5.3制粒条件优选:将喷雾干燥所得干粉,拌入计算量甜菊素和β-环糊精包合物,加糊精至规定量,在RH<40%条件下,考察制粒用乙醇浓度,结果见表20。表20制粒用乙醇浓度选择由表中结果可以看出,制粒用乙醇浓度应选择50%最好。5.4吸湿性检查:取颗粒4份,各2g,在已恒重的称量瓶底部放入厚约2mm的干膏粉,准确称量后置于下表所列的分别盛有4种不同浓度硫酸的干燥器内(称量瓶盖打开),于25℃恒温培养箱中保持7天后称量,计算吸湿百分率,结果见表21。表21协日嘎四味颗粒吸湿性检查表结果表明,RH>48%时,本品吸湿性较强,而RH在48%以下时则吸湿性不强,为保证分装颗粒顺利进行,生产中应控制相对湿度48%以下。4.与制备工艺有关的主要设备表19与制备工艺有关的设备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多功能提取罐机组IR-30002三效浓缩器NS-30002喷雾干燥机DP-501湿法制粒机GK-701多向运动混合机HD-501自动颗粒分装机DXDK80B25.三批中试生产数据投料20倍处方量,对各批出膏率、成品率、理化指标、姜黄素含量及栀子苷含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制剂工艺基本稳定。各项数据见表20。表20三批中试生产数据表图1示出了上述工艺中一个最佳实施例的制备流程图,具体为:姜黄粉碎成最粗粉后加入10倍量水浸泡1小时,再蒸馏5小时,溜出液低温冷藏12小时,取挥发油层,采用β-环糊精包合,以β-环糊精∶挥发油比为8∶1(g∶ml),包合温度40℃,超声包合15分钟,冷藏24小时,抽滤,40℃烘干,粉碎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滤液备用。姜黄药渣及其余黄柏等三味,加5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10倍量2小时,第二次10倍量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滤液与姜黄蒸馏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测)的清膏,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15℃,出风温度97℃,加入β-环糊精包结物、糊精及甜菊素适量,用50%乙醇制粒,50℃干燥,制成300g,即得。综上所述,根据上述制备所得蒙药颗粒制剂具有利尿,泻湿热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小便闭止,尿频,尿急,尿中带血,膀胱刺痛。颗粒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副作用少、服用方便。上述是对本发明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替换和改进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