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仪检测精准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1323阅读:10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消化道动力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仪检测精准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消化内科对胃食管反流的监测通常会应用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仪,对病人的上消化道酸碱度进行监测。即通过pH电极探头与不同酸碱度的消化液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通过这个电压信号来反映上消化道的酸碱度信息。现有技术中pH电极探头检测精度低,使pH的检测值失准,不能实时准确地反映病人的真实情况。现有的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仪,输出的检测数据,需要专业的人员才能读懂,对数据的处理不够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仪检测精准度的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提高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仪检测精准度的方法,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仪包括pH电极探头和参考电极,其特征在于:

使用前,将pH电极探头及参考电极放入pH值为3.07的浸润液中浸泡2小时,取出后用化学分析滤纸轻轻擦干备用;

pH值为3.07的浸润液组份中包含甘油、5%葡萄糖水溶液、柠檬酸、乙醇和水,甘油、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1.5:2:15,5%葡萄糖水溶液与柠檬酸的质量比为4:1,配制浸润液时,先将甘油、乙醇与水按比例混合成溶液A,再将5%葡萄糖水溶液与柠檬酸按比例混配成溶液B,将溶液B缓慢滴加至溶液A中,至混合溶液的pH值为3.07,即得浸润液。

所述pH电极探头采用的是锑电极。

所述甘油以气相二氧化硅为载体分散在浸润液中,甘油与气相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2.03:17.5,甘油溶解在3倍质量的热水中,热水温度不低于80℃,然后与气相二氧化硅混合,连续搅拌5mi n以上,置于-12℃的温度下冷藏10mi n;升温至-2℃,保温30mi n;再升温至8℃,保温10mi n;再升温至20℃,保温10mi n,三次升温和保温过程均在负压状态下进行。

负压状态的压强小于55kPa。

甘油吸附在气相二氧化硅颗粒的孔隙内,并且甘油经过冷冻干燥处理,在填充孔隙率约45%,大部分吸附在二氧化硅颗粒表面。

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仪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机理研究提供了一种医学检测手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pH电极探头和参考电极使用前在浸润液中经过活化处理,电极反应灵敏,氢离子浓度有较小差异即可通过电极电势体现出来,电极表面分布有细微颗粒,使电极表面具有较为细腻的润滑性,可对人体气管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在电极表面聚集水溶液,以提高监测精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仪,采用合肥凯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并生产的,规格型号:PDY-L型;该仪器适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pH值检测。

一种提高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仪检测精准度的方法,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仪包括pH电极探头和参考电极,

使用前,将pH电极探头及参考电极放入pH值为3.07的浸润液中浸泡2小时,取出后用化学分析滤纸轻轻擦干备用;

pH值为3.07的浸润液组份中包含甘油、5%葡萄糖水溶液、柠檬酸、乙醇和水,甘油、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1.5:2:15,5%葡萄糖水溶液与柠檬酸的质量比为4:1,配制浸润液时,先将甘油、乙醇与水按比例混合成溶液A,再将5%葡萄糖水溶液与柠檬酸按比例混配成溶液B,将溶液B缓慢滴加至溶液A中,至混合溶液的pH值为3.07,即得浸润液。

实验,

取相同的两台PDY-L型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仪,分别编号为X监测仪、Y监测仪,

X监测仪使用前,将pH电极探头及参考电极放入纯净水中浸泡2小时,取出后用化学分析滤纸轻轻擦干备用;然后对pH值为1.5的标准溶液进行5次检测,每次检测后pH电极探头及参考电极均放入纯净水中浸泡,5次检测的pH值分别为1.46、1.48、1.52、1.49、1.49;

Y监测仪使用前,将pH电极探头及参考电极放入上述实施例的浸润液中浸泡2小时,取出后用化学分析滤纸轻轻擦干备用;然后对pH值为1.5的标准溶液进行5次检测,每次检测后pH电极探头及参考电极均放入浸润液中浸泡,5次检测的pH值分别为1.49、1.50、1.51、1.49、1.5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