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8981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病毒性角膜炎是指受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外眼病,临床上具有病程长、常在外邪诱因下反复发作的特点,治疗非常棘手。角膜炎的治疗原则为积极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但目前缺乏高效、低毒、广谱抗菌的理想药物,以致很多患者视力减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中药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中药治疗可促进损伤局部血管再生,促进吞噬细胞功能恢复,具有兴奋机体作用,对机体产生刺激,增强神经系统兴奋的过程,可减少瘢痕与粘连的形成;还可使清热解毒的药物更容易渗透进组织,使药物吸收加快;血液循环的加速,提高了局部营养和物质的代谢,从而利于病理产物、致病物质的排除。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药制剂。病毒性角膜炎属中医学聚星障、花翳白陷等范畴;病因可归纳为外感风热邪毒,入里化热,或肝经伏火,夏受风邪,风热互结上传黑睛。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中药制成:紫金牛80-90份、布朗耳蕨15-25份、滑背草鞋40-50份、溲疏12-20份、五龙根40-50份。优选的:紫金牛85份、布朗耳蕨20份、滑背草鞋45份、溲疏16份、五龙根45份。制备方法: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方中:紫金牛、布朗耳蕨为君药,滑背草鞋为臣药,溲疏为佐药,五龙根为使药。其中紫金牛镇咳祛痰、活血利尿、解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行病毒有抑制作用;布朗耳蕨清热解毒、治病毒发疹;滑背草鞋清热解毒;溲疏通利水道、除邪气;五龙根祛风湿、壮筋骨、祛瘀消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称取紫金牛80g、布朗耳蕨15g、滑背草鞋40g、溲疏12g、五龙根40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实施方式二:称取紫金牛85g、布朗耳蕨20g、滑背草鞋45g、溲疏16g、五龙根45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实施方式三:称取紫金牛90g、布朗耳蕨25g、滑背草鞋50g、溲疏20g、五龙根50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毒性试验1.药物:本发明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药制剂,经检测符合其质量标准。2、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3-25g。3、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在最大给药浓度和最大给药容量下,小鼠口服灌胃给予本发明按实施方式三制得的中药制剂18g/kg,连续观察15天,试验小鼠未见死亡和异常毒性反应。试验结束,解剖试验小鼠,观察肝、肾、脾、心、肺、胃、肠等主要脏器,均未见异常改变。按急性毒性标准,该样品属无毒级。下表为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4、小鼠长期毒性实验按本发明实施方式三制得的中药制剂分为15g/kg、10g/kg、5g/kg三组对小鼠连续口服灌胃90d后停药,恢复20d的长期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在给药和恢复期间,小鼠皮毛光滑,行为活动正常,体重增加,摄食饮水正常;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在给药结束和恢复期后,小鼠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未见明显异常;骨髓和尿常规指标在给药结束和恢复期后,小鼠骨髓和尿常规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组织病理学指标在给药结束和恢复期后,小鼠各脏器肉眼未见明显异常,各脏器病理未见明显异常改变。5、用大鼠对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进行长期毒性实验,将每种中药制剂分别按成人日用量15倍、10倍的药量进行灌胃,连续给药90天,大鼠无一死亡,90天后,观察和检测大鼠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正常。毒性试验表明,本发明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药制剂给药未见毒性反应。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选择确诊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200例临床观察,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2.5岁;在患者知情和自愿的基础上,我们将患者分为7组;只服用紫金牛单味药组为A组,只服用布朗耳蕨单味药组为B组,只服用滑背草鞋单味药组为C组,只服用溲疏单味药组为D组,只服用五龙根单味药组为E组,服用本发明按实施方式二制剂组为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为对照组。各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比例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药物选择治疗组服用按本发明实施方式二制成的中药制剂,各单味药组服用与治疗组相同浓度相同量的单味药制剂,各组每日1剂为400ml,分2次服用;对照组使用氯霉素眼药水与环胞苷滴眼液每日交替点眼;两组均以5天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治疗结果。3、疗效判定(1)治愈:干涩感、异物感等刺激症状全部消失,眼部恢复正常;(2)显效:干涩感、异物感等刺激症状明显减轻,眼部明显好转;(3)有效:干涩感、异物感等刺激症状有所减轻,眼部有所好转;(4)无效:通过治疗后干涩感、异物感等刺激症状无减轻或加重。4、治疗效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效果评价。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030910100.0对照组4010861660.0A201111715.0B200111810.0C200211715.0D201111715.0E200201810.0本发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药制剂治疗效果远远好于其他各组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各单味药组总有效率之和;由此可知,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是各单味药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5、典型病例刘某,女,36岁,工人。2013年1月就诊。自述两周前感冒引起右眼赤涩疼痛,畏光流泪,曾用过多种抗炎类眼药水,服过抗炎药均无明显疗效。今来诊,查体:舌质红,苔薄微黄,脉数。查右眼视力0.7,角膜瞳孔区下方树枝状浸润。脉证合参,此乃热毒犯目。给予上述方药服用3剂,症状明显好转,继服5剂,诸症消失而痊愈,至今未复发。王某,男48岁,建筑工,2013年3月就诊。10天前因感冒又加情志不舒引起右眼赤涩疼痛,羞明流泪,灼热疼痛,伴有头痛、口苦。经静脉滴注病毒唑、头孢曲松等药物疗效不显,要求服用中药治疗。查体:舌红,苔微黄,脉弦数。右眼结膜充血、水肿。脉证合参,考虑为热毒犯目,肝火上扰。给予上述中药服用3天,诸症大减,继服3天,诸症消失而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发明人对治疗组的患者进行随访时,其中有4例患者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另一经历,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后,不但对病毒性角膜炎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而且患有的扁桃体炎也随之康复了,得到这一信息后,我们利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随即对60例患有扁桃体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扁桃体发炎、肿胀以及因扁桃体炎症所引发的发热、疼痛等症状消失,机体免疫能力恢复正常;好转:上述症状有所缓解,机体免疫能力有所恢复;无效:症状无变化;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42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