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5009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肺腺癌(lungadenocarcinoma)是肺癌的一种,属于非小细胞癌,较容易发生于女性及不抽烟者。肺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的粘液腺,发病率比鳞癌和未分化癌低,发病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为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所共有的症状,如咳嗽、痰血、低热、胸痛,气闷等,很容易被病人和医生忽略。

在当前肺腺癌的治疗中,以手术、化疗、放疗、免疫等方式为主,但手术治疗不能消灭肿瘤细胞及微小转移杜,后续也要进行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化疗等治疗方法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破坏了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杀伤大量的正常细胞,损伤人体正气,引起内环境失衡;其作为杀伤性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癌细胞的复发、转移,并加重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和基因突变,并且化疗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和肿瘤组织的耐药性,限制了化疗药物的临床使用,从而影响疗效。

生物靶向治疗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虽有良好疗效,但由于其不能脱离传统的手术、放化疗方法,同时也存在出血、穿孔等副作用,加之价格昂贵等原因,仍未占据治疗的主导地位。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指出,肿瘤治疗不能只追求“治愈”,而要学会“控制”,一味地打击肿瘤细胞,可能促进其抵抗和复发。这指明了21世纪恶性肺瘤的治疗策略,这与中医药“带瘤生存”的观点不谋而合。中医药通过辩证施治,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抑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肺癌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六邪、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其发病根本在于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病机表现错综复杂,痰、湿、气、疲、热、毒搏结为患。中医认为,治肺的根本是治痰,治疗肺癌的根本也在于治痰,治痰则重在调和气血,调补脾肾,佐以清热解毒、气顺血和,肾充脾暖,积化毒解,则痰无所生。

本发明的申请人已于2012年申请了该中药组合物的相关专利,专利申请名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改善肺部pm2.5沉积的药物中的应用(专利号:201210114969.2),其主要是授权了该中药组合物用于在制备改善肺部pm2.5沉积的药物中的应用,鉴于各种病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策略不同,对于该组合物可否用于防治肺腺癌,仍需技术人员进行创造性劳动才能得知的。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腺癌药物中的新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腺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枇杷叶6-8份,桔梗0.5-0.7份,水半夏1-3份,川贝母流浸膏0.6-0.8份,薄荷脑0.01-0.03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膏剂、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栓剂、滴丸剂、口服液或注射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治咳川贝枇杷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治咳川贝枇杷露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枇杷叶6.8份,桔梗0.6份,水半夏2份,川贝母流浸膏0.7份,薄荷脑0.015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腺癌药物中的新应用的思路如下:中医认为,肺癌的发病根本在于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肺癌患者在正气虚损的基础上,外感六淫邪毒,趁虚入肺,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肺气壅滞,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受阻,津液不布,聚而成痰,痰凝气滞,瘀阻脉络,痰瘀毒互结,日久则成肿块。由此可见,脏腑亏虚是肺癌发病的先决条件,痰、湿、气、疲、热、毒相互搏结,兼见为患,导致了肺癌的进一步发生。在临床治疗机理方面,中医辩证分为痰湿壅肺型、痰热蕴肺型、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等。痰热蕴肺、痰湿壅肺是肺腺癌发生的主要病机,因此,清热化痰是治疗本病证的治疗方法之一。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枇杷叶味苦性寒,清香不燥,能清肺泄热,降气化痰止咳,以治痰热郁肺之证,为君药。平贝母清化热痰、润肺止咳,水半夏燥湿化痰,二药与苦寒泄降的枇杷叶合用,以助清肺化痰止咳之力,共为臣药。桔梗开宣肺气,化痰止咳,薄荷脑芳香疏散,祛风利咽,二药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止咳之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经体外mtt法试验证明,对肺腺癌细胞a549、h1299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对肺腺癌的小鼠模型试验显示:对异移植瘤体抑制效果较好,对a549细胞肺部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肿瘤切除后,可有效抑制肿瘤的复发。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肺腺癌作用明确,对肺腺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对瘤体的抑制作用中的肿瘤生长曲线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对瘤体的抑制作用中的小鼠的体重生长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对瘤体的抑制作用中的瘤体的重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对肺腺癌的转移作用中的肺部结节数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对肺腺癌的转移作用中的体重生长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对肺腺癌的复发转移作用中的肿瘤生长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对肺腺癌的复发转移作用中的手术前体重生长曲线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对肺腺癌的复发转移作用中的手术后体重生长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叙述本发明,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以下实施例仅是为了进一步详细叙述本说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治咳川贝枇杷露的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枇杷叶6.8份,桔梗0.6份,水半夏2份,川贝母流浸膏0.7份,薄荷脑0.015份。按照现有技术制成治咳川贝枇杷露。

其中,川贝母流浸膏的制备方法为:取处方量川贝母,按所述方法制成同重量体积的川贝母流浸膏;第一次加入2-4倍量80%乙醇,先浸润1小时,然后煮沸回流提取4小时,每小时强制循环一次,每次15分钟;第二、三次分别加入2.5-5倍量的70%乙醇,分别煮沸回流提取4小时,每小时强制循坏一次,每次15分钟;放药液、回收乙醇:第一次放液留取保留液与药材同重量的纯水体积的提取液,另器保存,余下提取液与第二、三次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材重量1/6-1/7等重量的体积;浓缩液放置常温,与保留液合并,搅拌均匀,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用适量60%乙醇调至与投入药材等重量纯水体积,搅拌均匀;进行乙醇含量检测和川贝母薄层检定后,置于阴凉库中,合格后备用。

实施例1治咳川贝枇杷露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实验

本实施例采用mtt法对治咳川贝枇杷露进行体外抗肿瘤细胞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a、将人肺腺癌细胞a549及h1299(中国科学院细胞库)接种于96孔板中,接种细胞数为4000个/孔;

b、37℃,5%co2,培养24h,待细胞贴壁后分别加入0.2mg/ml、0.5mg/ml、1mg/ml、1.5mg/ml、2mg/ml、2.5mg/ml、3mg/ml的治咳川贝枇杷露,设置6个复孔,每块板设置阴性对照孔;

c、弃去rpmi-1640培养基(gibco公司),按200ul/孔加入0.5mg/mlmtt溶液(用培养基配制mtt,终浓度为0.5mg/ml,配置及加药过程避光),继续孵育4h;

d、弃去mtt培养基,加入150uldmso/孔溶解,37℃孵育震摇20min;

e、酶标仪检测各孔od值(570nm),记录实验结果;

f、实验结果分析,确定ic50值,并确定最佳的药物诱导时间。

实验结果见表1。

表1治咳川贝枇杷露体外抗癌活性试验结果

从表1结果可知,治咳川贝枇杷露在一定剂量下,对h1299及a549都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实施例2治咳川贝枇杷露的体内抗肿瘤动物实验

1、治咳川贝枇杷露对瘤体的抑制作用

将人肺腺癌细胞a549接种于裸鼠腋下,接种细胞数为220万/只。待肿瘤大小平均为50-100mm3进行分组给药。组别为空白模型组(control)、阳性对照组(阿法替尼afatinib)(5mg/kg)、中药组合物2倍量组(18.18g/kg)、中药组合物4倍量组(36.36g/kg)。每组为8只,灌胃给药28天;每三天测量一次肿瘤大小和体重。

实验结果见图1~图3,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阳性对照药对a549异移植瘤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a549异移植瘤作用未出现显著学差异,但具有抑制作用的趋势,且体重无统计学差异的变化,在4倍剂量下无毒性。

2、治咳川贝枇杷露对肺腺癌的转移作用(无免疫系统参与)

将人肺腺癌细胞a549经尾静脉接种于裸鼠,接种细胞数为100万/只。接种第二天进行给药。组别为空白模型组(control)、阳性对照组(阿法替尼afatinib)(5mg/kg)、中药组合物8倍量组(72.72g/kg)。每组为8只,灌胃给药28天;每三天测量一次体重,给药结束后次日处死小鼠,摘取肺,计算肺结节数量。

实验结果见图4~图5,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8倍量组、阳性对照药对a549细胞肺部转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0.01),且体重无统计学差异的变化,在8倍剂量下无毒性。

3、治咳川贝枇杷露对肺腺癌的复发转移的作用(有免疫系统参与)

将人肺腺癌细胞a549经尾静脉接种于裸鼠背部,接种细胞数为220万/只。待肿瘤大小平均为50-100mm3进行分组给药,组别为空白模型组(control)、阳性对照组(阿法替尼afatinib)(5mg/kg)、中药组合物12倍量组(109.8g/kg)。每组为8只,灌胃给药28天;每三天测量瘤体大小及体重。等瘤体大小为1g时,进行手术切除,切除后恢复3-5天后继续给药28天。

实验结果见表2~表3、图6~图8,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2倍量、阳性对照药对a549异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肿瘤切除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阳性对照药能有效的抑制肿瘤的复发。且小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12倍量无明显毒性。

表2手术后复发率

表3手术后肺转移分级及转移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肺腺癌细胞系(h1299、a549)有抑制作用,可抑制肺癌的转移和复发。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