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974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消毒液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中药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手术操作或创伤,特别是出血、渗血,有时很难控制,不但会增多失血量而且还会增加手术难度,甚至危及生命。卫生部北京医院外科专家曹金铎认为,任何外科操作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出血与止血,良好的止血是手术安全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手术中止血方法的合理选择可以控制创面出血、渗血,保证术野清晰,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减少失血和输血,有利于避免术中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加速病人术后恢复,进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每年出血病人数约在900万人以上,主要分布在手术科室及部分内科科室,在多种止血方法中止血药被广为使用。近几十年来,血凝酶等止血药物因为其不受手术部位、手术术式等方面的限制,已在各种手术中普遍采用。随着止血理念的不断更新,新的止血药物也不断推出。外伤和手术的伤口,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局部的发炎以及疼痛,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的痛苦。现有的用于处理伤口的消毒液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消毒液,治疗效果欠佳,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能力强、作用速度快、稳定性强、止血效果很好的中药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百喜草32-40份、血余炭1-8份、甘遂28-36份、旱莲草10-18份。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药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百喜草34-38份、血余炭3-6份、甘遂30-34份、旱莲草12-16份。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药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百喜草36份、血余炭5份、甘遂32份、旱莲草14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消毒液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将百喜草进行冷冻干燥后,经粉粹,研磨后过100目筛,过筛2次,置于干燥器待用;按照重量份称取处理后的百喜草粉,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仪,以百喜草粉为原料,按照重量比,以乙醇:百喜草粉=4-6:1的比例加入乙醇,装釜,密封;调节萃取压力在20-25MPa的范围内,萃取温度在30-40℃之间,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4小时;调节收集压力在18-22MPa的范围内,收集温度在33-45℃之间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得到萃取物;2)按重量份称取甘遂、旱莲草,向甘遂、旱莲草中加入二者质量12-14倍的去离子水,武火煮开,文火煎煮1.5-1.8h,过滤取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二者质量6-8倍的去离子水,武火煮开,文火煎煮1-1.2h,过滤取滤液,合并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30-35%,制得浓缩液;3)将血余炭粉碎、过200目筛,制得血余炭粉末;4)将萃取物、浓缩液、血余炭粉末混合,在85-90℃下加热搅拌15-20min,再在该温度下超声处理0.5-0.8h,超声功率为700W,即得中药消毒液。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所述中药消毒液在制备消毒止血药物中的应用。血余炭消瘀,止血。治吐血,鼻衄,齿龈出血,血痢,血淋,崩漏。甘遂泻水逐肿,消肿散结。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旱莲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可治各种吐血,肠出血等症。捣汁涂眉发,能促进毛发生长,内服有乌发、黑发功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药消毒液在各原料的协同作用下,杀菌能力强,作用速度快,稳定性强,对清洗伤口效果十分显著,能很好的杀菌止血,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所选原料价格便宜、取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廉,而且用后无残留,安全无毒副作用,可广泛应用于皮肤、医疗器械以及医疗场所等的消毒,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理想消毒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药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百喜草32份、血余炭1份、甘遂28份、旱莲草10份。将百喜草进行冷冻干燥后,经粉粹,研磨后过100目筛,过筛2次,置于干燥器待用;按照重量份称取处理后的百喜草粉,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仪,以百喜草粉为原料,按照重量比,以乙醇:百喜草粉=4:1的比例加入乙醇,装釜,密封;调节萃取压力在20MPa的范围内,萃取温度在30℃,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4小时;调节收集压力在18MPa的范围内,收集温度在33℃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得到萃取物。按重量份称取甘遂、旱莲草,向甘遂、旱莲草中加入二者质量12倍的去离子水,武火煮开,文火煎煮1.5h,过滤取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二者质量6倍的去离子水,武火煮开,文火煎煮1h,过滤取滤液,合并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30%,制得浓缩液。将血余炭粉碎、过200目筛,制得血余炭粉末。将萃取物、浓缩液、血余炭粉末混合,在85℃下加热搅拌15min,再在该温度下超声处理0.5h,超声功率为700W,即得中药消毒液。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药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百喜草40份、血余炭8份、甘遂36份、旱莲草18份。将百喜草进行冷冻干燥后,经粉粹,研磨后过100目筛,过筛2次,置于干燥器待用;按照重量份称取处理后的百喜草粉,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仪,以百喜草粉为原料,按照重量比,以乙醇:百喜草粉=6:1的比例加入乙醇,装釜,密封;调节萃取压力在25MPa的范围内,萃取温度在40℃,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4小时;调节收集压力在22MPa的范围内,收集温度在45℃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得到萃取物。按重量份称取甘遂、旱莲草,向甘遂、旱莲草中加入二者质量14倍的去离子水,武火煮开,文火煎煮1.8h,过滤取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二者质量8倍的去离子水,武火煮开,文火煎煮1.2h,过滤取滤液,合并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35%,制得浓缩液。将血余炭粉碎、过200目筛,制得血余炭粉末。将萃取物、浓缩液、血余炭粉末混合,在90℃下加热搅拌20min,再在该温度下超声处理0.8h,超声功率为700W,即得中药消毒液。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药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百喜草34份、血余炭3份、甘遂30份、旱莲草12份。将百喜草进行冷冻干燥后,经粉粹,研磨后过100目筛,过筛2次,置于干燥器待用;按照重量份称取处理后的百喜草粉,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仪,以百喜草粉为原料,按照重量比,以乙醇:百喜草粉=5:1的比例加入乙醇,装釜,密封;调节萃取压力在22MPa的范围内,萃取温度在35℃,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4小时;调节收集压力在20MPa的范围内,收集温度在40℃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得到萃取物。按重量份称取甘遂、旱莲草,向甘遂、旱莲草中加入二者质量13倍的去离子水,武火煮开,文火煎煮1.6h,过滤取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二者质量7倍的去离子水,武火煮开,文火煎煮1.1h,过滤取滤液,合并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32%,制得浓缩液。将血余炭粉碎、过200目筛,制得血余炭粉末。将萃取物、浓缩液、血余炭粉末混合,在88℃下加热搅拌18min,再在该温度下超声处理0.6h,超声功率为700W,即得中药消毒液。实施例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药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百喜草38份、血余炭6份、甘遂34份、旱莲草16份。将百喜草进行冷冻干燥后,经粉粹,研磨后过100目筛,过筛2次,置于干燥器待用;按照重量份称取处理后的百喜草粉,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仪,以百喜草粉为原料,按照重量比,以乙醇:百喜草粉=5:1的比例加入乙醇,装釜,密封;调节萃取压力在22MPa的范围内,萃取温度在35℃,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4小时;调节收集压力在20MPa的范围内,收集温度在40℃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得到萃取物。按重量份称取甘遂、旱莲草,向甘遂、旱莲草中加入二者质量13倍的去离子水,武火煮开,文火煎煮1.6h,过滤取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二者质量7倍的去离子水,武火煮开,文火煎煮1.1h,过滤取滤液,合并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32%,制得浓缩液。将血余炭粉碎、过200目筛,制得血余炭粉末。将萃取物、浓缩液、血余炭粉末混合,在88℃下加热搅拌18min,再在该温度下超声处理0.6h,超声功率为700W,即得中药消毒液。实施例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药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百喜草36份、血余炭5份、甘遂32份、旱莲草14份。将百喜草进行冷冻干燥后,经粉粹,研磨后过100目筛,过筛2次,置于干燥器待用;按照重量份称取处理后的百喜草粉,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仪,以百喜草粉为原料,按照重量比,以乙醇:百喜草粉=5:1的比例加入乙醇,装釜,密封;调节萃取压力在22MPa的范围内,萃取温度在35℃,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4小时;调节收集压力在20MPa的范围内,收集温度在40℃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得到萃取物。按重量份称取甘遂、旱莲草,向甘遂、旱莲草中加入二者质量13倍的去离子水,武火煮开,文火煎煮1.6h,过滤取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二者质量7倍的去离子水,武火煮开,文火煎煮1.1h,过滤取滤液,合并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32%,制得浓缩液。将血余炭粉碎、过200目筛,制得血余炭粉末。将萃取物、浓缩液、血余炭粉末混合,在88℃下加热搅拌18min,再在该温度下超声处理0.6h,超声功率为700W,即得中药消毒液。对比例1除不含有百喜草外,其余配方及制备过程与实施例5一致。对比例2仅含有百喜草,其制备过程与实施例5一致。实施例6下面对本发明消毒液进行抑菌实验:1、实验菌种:挑选实验室具有代表性的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球菌和绿脓杆菌。2、菌种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营养肉汤培养基。3、实验分类:抑菌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1-3组,实验组选用本发明实施例5中药消毒液,对照1-2组分别选用对比例1-2药物,对照3组选用次氯酸消毒液。4、具体实验步骤:(1)菌液的制备将上述三种菌种分别接种于三个琼脂培养基上,在37℃下培养36小时,分别从上述琼脂培养基中挑取典型菌落分别接种于三个新鲜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同温度下,培养24小时,备用。(2)消毒液选用取本发明中药消毒液、对比例1-2和次氯酸消毒液各45ml,分别置于稀释容器中,对其分别稀释30倍,将上述四种稀释液溶液分别分置于三个容器内,置于无菌条件下,备用。(3)菌种分装与标记将上述步骤(1)经营养肉汤培养24小时的实验菌种用无菌的营养肉汤分别稀释50倍,每种菌种分装于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标记对照组和实验1-3组。(4)杀菌将上述步骤(2)所得的2g本发明中药消毒液的稀释溶液分别滴入实验组培养皿,2g次对比例1稀释溶液分别滴入对照1组培养皿,2g次对比例2稀释溶液分别滴入对照2组培养皿,2g次氯酸消毒液稀释溶液分别滴入对照3组培养皿。5、试验观察测量:对上述实验进行观察,观察三组菌种并测量菌种残留面积,并记录观察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表16、观测测量完毕后,将上述培养皿均置于无菌条件下静置两天,待消毒液完全挥发后,跟踪观察发现,对照1-3组菌落继续繁殖,而实验组菌落无变化。7、实验结果:实验组本发明中药消毒液在各原料的协同作用下,其杀菌能力远大于对照1-3组消毒液的杀菌能力,并且能够抑制菌种继续繁殖。实施例7临床应用在4所医院筛选400例外伤。手术等有伤口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0人,对照组200人,实验组使用本实施例5所得产品,对照组使用其他消毒液(碘伏、酒精、龙胆紫等常规用于伤口消毒的消毒液)。使用方法:将消毒液倒在干净容器里,用干净的棉签沾着消毒液清洗伤口。判定标准:痊愈:使用本品后,经验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等细菌消失;有效:使用本品后,经验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等细菌有所消失;无效:使用本品后,经验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等细菌均无消失。结果如表2所示。表2组别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备注实验组20019820100%快速杀菌,使用过程中无疼痛感对照组200122285075%杀菌速度极慢,涂抹中有强烈疼痛感治疗效果:使用2分钟内止血190例(95%),有效10例(5%),总有效率100%,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用本发明所得用于清洗伤口的消毒液,对于一般的外伤出血,2分钟内就会把血止住,即使出血严重的患者在5分钟内,也能将血止住。典型病例病例1:王某,女,10岁,老是不明原因的流鼻血,医院检查无异常,使用本实施例5所得中药消毒液,将沾有消毒液的棉签直接按压在鼻孔上,1分钟后,出血明显减少,2分钟后,血流止住。病例2:宋某,男,29岁。患者被割伤拇指,有不少鲜血流血,活动受限,自己用随身携带的酒精擦拭、贴创可贴止血,效果都不明显,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5所得中药消毒液,将沾有消毒液的棉签直接按压在出血部位,按压1分钟后,出血明显减少;按压2分钟,伤口止血,流血完全止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