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医用消毒凝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8296阅读:28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毒凝胶。



背景技术:

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医院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医务人员在纷繁的医疗、护理工作中,许多工作都是由手完成的,医护人员的手上各种细菌的数量往往比其他人群多,手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相当严重。医护人员手污染所致的交叉感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虽然医院各项操作常规都有洗手这一过程,但是医护人员的洗手现状不容乐观,有50% 左右的医护人员是在不洗手的情况下从事医疗活动,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在各种操作过程中不便洗手或洗手走过场,另外担心频繁洗手和消毒对皮肤产生刺激及皮肤干燥,因此多数洗手消毒处于不自觉状态。

目前,化学消毒剂应用得很广泛,不仅在医疗领域,而且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的医用消毒主剂主要是酚、醛、醇、酸、碱、氯制剂、碘制剂、重金属盐类、表面活性剂等类型消毒剂。这些消毒剂不同程度地存在污染环境、药物残留、产生抗药性、部分属于原浆毒等副作用,制约了它们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各国着重寻找对环境无害而作用快速的消毒剂,其中以安全、环保、生物消毒剂更受瞩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中药医用消毒凝胶,比化学消毒剂毒副少,同时杀菌消毒效果显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医用消毒凝胶,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薄荷5-10,葫芦5-10,蛇床子10-20,黄连10-15,干姜5-12,黄柏13-16,升麻5-9,石膏4-8,绿豆5-8,冬瓜皮8-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0-45,聚乙烯醇38-43,黄蜀葵胶10-20,甘油3-5。

进一步的,所述黄蜀葵胶是从黄蜀葵植株中提取的黄蜀葵胶质。

进一步的,所述黄蜀葵胶是以新鲜黄蜀葵植株为原料,将新鲜黄蜀葵根、茎、叶切碎、匀浆,加水浸泡,过滤,真空干燥,得到黄褐色的黄蜀葵胶质。

一种中药医用消毒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薄荷和蛇床子混合,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乙醇溶液,搅拌,浸泡,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

(2)将干姜,黄连,黄柏,升麻,绿豆,冬瓜皮混合,切碎匀浆,加蒸馏水浸泡,然后加入石膏粗粉,加热,过滤,加入步骤(1)所得浓缩物,混匀,经微孔过滤膜过滤,得中药液;

(3)在蒸馏水中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黄蜀葵胶,甘油,低速搅拌下,制得凝胶基质;

(4)将步骤(2)所得中药液在搅拌下加入步骤(3)所得凝胶基质中,混合均匀,置于60℃恒温水浴中胶化反应,通过倒模压膜冷却定型,得到凝胶剂。

本发明提供了中药医用消毒凝胶,比化学消毒剂毒副少,同时杀菌消毒效果显著,安全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中药医用消毒凝胶,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薄荷5-10,葫芦5-10,蛇床子10-20,黄连10-15,干姜5-12,黄柏13-16,升麻5-9,石膏4-8,绿豆5-8,冬瓜皮8-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0-45,聚乙烯醇38-43,黄蜀葵胶10-20,甘油3-5。

进一步的,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薄荷5-8,葫芦5-8,蛇床子10-15,黄连12-15,干姜8-12,黄柏13-16,升麻5-9,石膏4-8,绿豆5-8,冬瓜皮8-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0-45,聚乙烯醇38-40,黄蜀葵胶15-20,甘油4-5。

进一步的,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薄荷8,葫芦7,蛇床子17,黄连13,干姜10,黄柏15,升麻7,石膏6,绿豆6,冬瓜皮1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6,聚乙烯醇40,黄蜀葵胶20,甘油4。

进一步的,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薄荷8,葫芦8,蛇床子10,黄连15,干姜8,黄柏13,升麻5,石膏4,绿豆5,冬瓜皮8,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0,聚乙烯醇38,黄蜀葵胶15,甘油4。

进一步的,所述黄蜀葵胶是从黄蜀葵植株中提取的黄蜀葵胶质。

进一步的,所述黄蜀葵胶是以新鲜黄蜀葵植株为原料,将新鲜黄蜀葵根、茎、叶切碎、匀浆,加水浸泡,过滤,真空干燥,得到黄褐色的黄蜀葵胶质。

一种中药医用消毒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薄荷和蛇床子混合,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乙醇溶液,搅拌,浸泡,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

(2)将干姜,黄连,黄柏,升麻,绿豆,冬瓜皮混合,切碎匀浆,加蒸馏水浸泡,然后加入石膏粗粉,加热,过滤,加入步骤(1)所得浓缩物,混匀,经微孔过滤膜过滤,得中药液;

(3)在蒸馏水中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黄蜀葵胶,甘油,低速搅拌下,制得凝胶基质;

(4)将步骤(2)所得中药液在搅拌下加入步骤(3)所得凝胶基质中,混合均匀,置于60℃恒温水浴中胶化反应,通过倒模压膜冷却定型,得到凝胶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