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9996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边缘清楚的、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中医称 “瘾疹”,俗称 “风疹块”。多见于儿童,其临床特征为发热、流鼻涕、 咳嗽、等,出现特殊的科氏斑和广泛的皮肤斑丘疹。麻疹一般康复顺利, 但也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麻疹病毒从上呼吸道或眼结膜侵入人体后,先在粘膜上皮细胞内繁殖,后进入附近淋巴结, 通过病毒血症散布至全身单核细胞吞噬系统,并广泛繁殖。目前西医对荨麻疹的治疗主要使用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药物进行治疗, 但是常使患者产生嗜睡、 头晕、口干等副作用发生等问题,且停药易反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包括外用中药组合和内服中药组合,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由以下重量份数中药制备而成:艾蒿20-35份、防风20-35份、荆芥穗20-35份、百部20-35份、半夏20-35份、僵蚕20-35份、牛黄15-25份、赤芍15-25份、当归15-25份、川芎15-25份、熟地15-25份、薄荷15-25份;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由以下重量份数中药制备而成:浮萍12-17份、麻黄12-17份、地肤子12-17份、防风12-17份、白蒺藜12-17份、隔山香9-13份、皂角刺9-13份、甘草9-13份、 枳壳9-13份、蓼子草9-13份、葛根9-13份、苦参9-13份、禅衣7-12份、柴胡7-12份、何首乌7-12份、牛黄7-12份、川芎7-12份、熟地7-12份、黄芩7-12份、升麻7-12份、鸡冠花7-12份。

本方案中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由以下重量份数中药制备而成:艾蒿25份、防风25份、荆芥穗25份、百部25份、半夏25份、僵蚕20-35份、牛黄20份、赤芍20份、当归20份、川芎20份、熟地20份、薄荷20份;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由以下重量份数中药制备而成:浮萍15份、麻黄15份、地肤子15份、防风15份、白蒺藜15份、隔山香12份、皂角刺12份、甘草12份、 枳壳12份、蓼子草12份、葛根9-13份、苦参12份、禅衣8份、柴胡8份、何首乌8份、牛黄8份、川芎8份、熟地8份、黄芩8份、升麻8份、鸡冠花8份。

外用中药组合,大火煎30分钟,转文火煎20-30分钟,关火,倒入盆中,自然凉至40-50度,搓擦于皮肤上,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钟以上;所述内服中药组合大火煎30分钟,转文火煎30分钟,关火,早晚各服用一次。

实验例:累积200个临床荨麻疹患者,选取100个荨麻疹患者为对照组,另外100个荨麻疹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服用现在市面上的用于治疗荨麻疹的药物,且按照说明书服用;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每天早晚各一次,三天一个疗程。

两个疗程后,对照组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17%,有效31%,痊愈52%;实验组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情况为 :无效:无,有效 2%,痊愈98%。由此可见本发明中药治疗效果良好。

同时本案针对各药味用量调整进行测试,对比结果如下:

1、在本发明最大用量基础上增加各药味用量5份,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包括外用中药组合和内服中药组合,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由以下重量份数中药制备而成:艾蒿40份、防风40份、荆芥穗40份、百部40份、半夏40份、僵蚕40份、牛黄30份、赤芍30份、当归30份、川芎30份、熟地30份、薄荷30份;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由以下重量份数中药制备而成:浮萍22份、麻黄22份、地肤子22份、防风22份、白蒺藜22份、隔山香18份、皂角刺18份、甘草18份、 枳壳18份、蓼子草18份、葛根18份、苦参18份、禅衣17份、柴胡17份、何首乌17份、牛黄17份、川芎17份、熟地7-12份、黄芩17份、升麻17份、鸡冠花17份。患者使用药物一个疗程后,部分患者出现轻微恶心症状。

2、在本发明最少用量基础上减少各药味用量1-5份,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包括外用中药组合和内服中药组合,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由以下重量份数中药制备而成:艾蒿15份、防风15份、荆芥穗15份、百部15份、半夏15份、僵蚕15份、牛黄10份、赤芍10份、当归10份、川芎10份、熟地10份、薄荷10份;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由以下重量份数中药制备而成:浮萍7份、麻黄7份、地肤子7份、防风7份、白蒺藜7份、隔山香4份、皂角刺4份、甘草4份、 枳壳4份、蓼子草4份、葛根4份、苦参4份、禅衣2份、柴胡2份、何首乌2份、牛黄2份、川芎2份、熟地2份、黄芩2份、升麻2份、鸡冠花2份。患者使用药物一个疗程后,部分患者仅出现病情轻微减轻,症状无明显好转。

同时本发明针对40名患者进行外用中药组合及内服中药组合进行分别单独使用实验,其中20名患者仅使用外用中药组合搓擦皮肤,另外20名患者仅服用内服中药组合,通过对比实验得出,20名仅使用外用中药组合的患者搓擦皮肤15天以上治愈,20名仅服用内服中药组合的患者服用了至少4个疗程治愈;相对于正常的使用外用中药组合搓擦皮肤及结合服用内服中药组合的2-3疗程治愈,时间大大延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各药味药配伍科学合理,各药效有协同作用,采用内服外用相结合治疗方法,具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活血散瘀,补脾益气,辛凉透表、养阴益气、抑制真菌等功效,对于荨麻疹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且治愈后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皮肤痒的中药,包括外用中药组合和内服中药组合,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由以下重量克数中药制备而成:艾蒿25克、防风25克、荆芥穗25克、百部25克、半夏25克、僵蚕20-35克、牛黄20克、赤芍20克、当归20克、川芎20克、熟地20克、薄荷20克;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由以下重量克数中药制备而成:浮萍15克、麻黄15克、地肤子15克、防风15克、白蒺藜15克、隔山香12克、皂角刺12克、甘草12克、 枳壳12克、蓼子草12克、葛根9-13克、苦参12克、禅衣8克、柴胡8克、何首乌8克、牛黄8克、川芎8克、熟地8克、黄芩8克、升麻8克、鸡冠花8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用中药组合和内服中药组合,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由以下重量克数中药制备而成:艾蒿35克、防风35克、荆芥穗35克、百部35克、半夏35克、僵蚕35克、牛黄25克、赤芍25克、当归25克、川芎25克、熟地25克、薄荷25克;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由以下重量克数中药制备而成:浮萍17克、麻黄17克、地肤子17克、防风17克、白蒺藜17克、隔山香13克、皂角刺13克、甘草13克、 枳壳13克、蓼子草13克、葛根13克、苦参13克、禅衣12克、柴胡12克、何首乌12克、牛黄12克、川芎12克、熟地12克、黄芩12克、升麻12克、鸡冠花12克。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包括外用中药组合和内服中药组合,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由以下重量克数中药制备而成:艾蒿20克、防风20克、荆芥穗20克、百部20克、半夏20克、僵蚕20克、牛黄15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熟地15克、薄荷15克;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由以下重量克数中药制备而成:浮萍12克、麻黄12克、地肤子12克、防风12克、白蒺藜12克、隔山香9克、皂角刺9克、甘草9克、 枳壳9克、蓼子草9克、葛根9克、苦参9克、禅衣7克、柴胡7克、何首乌7克、牛黄7克、川芎7克、熟地7-12克、黄芩7克、升麻7克、鸡冠花7克。

具体典型案例

案例1,王某某,男,52 岁,山东枣庄人,患者全身出现散发性风团,瘙痒感强烈。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 2 个疗程后,风团基本消失,瘙痒感有明显改善, 又服药治疗 3 个疗程后痊愈,后随访停药一年来无复发。

案例2, 张某某,女, 29岁,江苏徐州人,因接触油菜花,出现过敏症状,后背等处出现大量风团,瘙痒感强烈。涂抹过敏药膏,效果不明显,反复复发,后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风团基本消失, 瘙痒感有明显改善,又服药治疗 2 个疗程后痊愈,无复发。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