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460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配方,属于传统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尤以婴幼儿易罹此患,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还常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在中医里面属于泄泻的范畴。腹泻的主要症状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溏薄呈蛋花汤样或水样。由于泄泻最易耗伤津液正气,失治误治往往导致脱水、气脱液竭的危险。

小儿腹泻以湿热泻居多,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样,粪色深黄而臭,或者有少许黏液;可出现腹痛,食欲不好,或伴有恶心;有时可发热,常感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此症是因感受湿热之邪引起,类似于西医所讲的细菌性痢疾。

我国作为传统中医大国,在治疗上述小儿腹泻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传统的中医公开了多种配方,上述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配方均各不相同,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各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配方,主要治疗小儿湿热泻,每副药由以下药材按质量配比制成:

扁豆7-11克,莲子6-8,姜黄莲2-3克,甘草2-3克;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粉,每次用温开水送服0.9克—1.5克,每日服三次。

本发明中药药理如下:

扁豆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经;

功用主治:健脾和中,消暑化湿。

莲子

性味:甘、涩,平;

归经:归脾、肾、心经;

功用主治: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姜黄莲

性味:寒,苦;

归经:心,肝,脾,胆,胃,大肠;

功用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甘草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功用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本中药配方通过各组份的合理配伍,具有清热燥湿、补脾止泻功效,可以有效治疗小儿湿热泻,一日为一疗程,一疗程能明显减轻症状,三个疗程可治愈,有效率91%,该药易配制,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扁豆9克,莲子6克,姜黄莲2.2克,甘草2.2克;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粉,每次用温开水送服0.9克—1.5克,每日服三次。

典型病例

吴某,3岁,由于饮食过度,突发腹泻,下稀薄,水分较多,粪色深黄而臭,服用上述中药后,一日病症减轻,三日治愈。

杨某,5岁,由于饮食过度,突发腹泻,下稀薄,水分较多,粪色深黄而臭,伴有发热,服用上述中药后,一日病症减轻,三日治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