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养血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8240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经养血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女金丸主要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肉桂、益母草、香附、延胡索、阿胶、鹿角霜、白术、甘草等19味中药所组成。

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来说,其中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调经,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熟地黄滋阴补血、补精益髓,益母草去瘀生新、活血调经,阿胶养血补血,甘草具有解毒、抗溃疡等作用。但现有技术制备的女金丸稳定性较差,且不易长时间存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调经养血丸。

本发明的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调经养血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调经养血丸(又称女金丸),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130-150份、白芍60-80份、川芎60-80份、熟地黄60-80份、党参45-65份、白术60-80份、茯苓60-80份、甘草60-80份、肉桂60-80份、益母草190-210份、牡丹皮60-80份、没药60-80份、延胡索60-80份、藁本60-80份、白芷60-80份、黄芩60-80份、白薇60-80份、香附140-160份、砂仁40-60份、陈皮130-150份、赤石脂60-80份、鹿角霜140-160份、阿胶60-80份。

一种调经养血丸,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130-150份、白芍60-80份、川芎60-80份、熟地黄60-80份、党参45-65份、白术60-80份、茯苓60-80份、甘草60-80份、肉桂60-80份、益母草190-210份、牡丹皮60-80份、没药60-80份、延胡索60-80份、藁本60-80份、白芷60-80份、黄芩60-80份、白薇60-80份、香附140-160份、砂仁40-60份、陈皮130-150份、赤石脂60-80份、鹿角霜140-160份、阿胶60-80份、矫味剂0.1-1份、保鲜剂0.5-3.5份。

优选地,所述的矫味剂为糖精钠、安赛蜜、罗汉果苷VI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的矫味剂由糖精钠、安赛蜜、罗汉果苷VI混合而成,所述糖精钠、安赛蜜、罗汉果苷VI的质量比为(1-3):(1-3):(1-3)。

优选地,所述的保鲜剂为5,7-二羟黄酮、3',4',5,7-四羟基黄酮、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的保鲜剂由5,7-二羟黄酮、3',4',5,7-四羟基黄酮、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混合而成,所述5,7-二羟黄酮、3',4',5,7-四羟基黄酮、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的质量比为(1-3):(1-3):(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调经养血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各原料分别放入烤箱内烘烤,烘烤温度为55-75℃,时间为5-6小时,烘烤后分别粉碎至200-400目,再混合均匀,得到中药材混合物,再与矫味剂、保鲜剂和中药材混合物同等重量的蜂蜜再搅拌均匀挤丸。

具体的,在本发明中:

益母草,拉丁学名:Leonurus artemisia(Lour.)S.Y.Hu in Sourn,该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 Sweet)的干燥全草和果实。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延胡索,拉丁学名: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为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藁本,拉丁学名:Ligusticum sinense,为伞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的干燥根茎和根。

白薇,拉丁学名:Cynanchum atratum,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砂仁,拉丁学名:FructusAmomi,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的干燥成熟果实。

赤石脂,拉丁学名:Halloysitum Rubrum,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含水硅酸铝[Al4(Si4O10)(OH)8.4H2O],采挖后,除去杂质。

鹿角霜,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干燥成熟果皮。

白术,拉丁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是菊科苍术属的一种植物,单叶、狭长,花紫色,头状花序,以根茎入药,别名术、冬术、浙术、种术、祁术等。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myrrhaEngl.的胶树脂。

香附,拉丁学名:Cyperus rotundus,别名莎草、大香附、土香(台湾和闽南一带)、水香棱、地藾草,为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熟地黄,拉丁文名:Rehmannia glutinosa(Gaetn.)Libosch.ex Fisch.et Mey,又名:生地、怀庆地黄、熟地。

茯苓,拉丁学名:Wolfiporia cocos,又称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党参,拉丁学名: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乳汁。

肉桂,拉丁学名:Cinnamomum tamala(Bauch.-Ham.)Nees et Eberm,为樟科植物天竺桂树皮。

白芍,拉丁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

黄芩,拉丁学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药。

甘草,拉丁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

川芎,是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的干燥根茎。

当归,拉丁学名:Angelica sinensis,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当归身、涵归尾、当归曲、土当归,多年生草本。

白芷,拉丁学名: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为伞形科当归属的植物。

糖精钠,CAS号:128-44-9。

安赛蜜,CAS号:55589-62-3。

罗汉果苷VI,CAS号:89590-98-7。

5,7-二羟黄酮,CAS号:480-40-0。

3',4',5,7-四羟基黄酮,CAS号:491-70-3。

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CAS号:90-19-7。

本发明调经养血丸,具有调经养血、理气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用于营血不足,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小腹胀痛,腰腿酸痛的症状,同时具有成本合理、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疗效短的特点,本发明可进行批量生产,适宜人群广泛,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调经养血丸原料:当归140份、白芍70份、川芎70份、熟地黄70份、党参55份、白术70份、茯苓70份、甘草70份、肉桂70份、益母草200份、牡丹皮70份、没药70份、延胡索70份、藁本70份、白芷70份、黄芩70份、白薇70份、香附150份、砂仁50份、陈皮140份、赤石脂70份、鹿角霜150份、阿胶70份、矫味剂0.6份、保鲜剂2.1份。

所述的矫味剂由糖精钠、安赛蜜、罗汉果苷VI按质量比为1: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所述的保鲜剂由5,7-二羟黄酮、3',4',5,7-四羟基黄酮、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按质量比为1: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上述调经养血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肉桂、益母草、牡丹皮、没药、延胡索、藁本、白芷、黄芩、白薇、香附、砂仁、陈皮、赤石脂、鹿角霜、阿胶分别放入烤箱内烘烤,烘烤温度为55℃,时间为5.5小时,烘烤后分别粉碎至300目,再将上述粉碎后原料混合均匀,得到中药材混合物,将中药材混合物、矫味剂、保鲜剂和中药材混合物同等重量的蜂蜜(采用枣花蜜)再搅拌均匀挤丸。得到实施例1的调经养血丸。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矫味剂由安赛蜜、罗汉果苷VI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2的调经养血丸。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矫味剂由糖精钠、罗汉果苷VI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3的调经养血丸。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矫味剂由糖精钠、安赛蜜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4的调经养血丸。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保鲜剂由3',4',5,7-四羟基黄酮、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5的调经养血丸。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保鲜剂由5,7-二羟黄酮、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6的调经养血丸。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保鲜剂由5,7-二羟黄酮、3',4',5,7-四羟基黄酮、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7的调经养血丸。

测试例1

将实施例1-7制备的调经养血丸,置于25℃,相对湿度85%环境下保藏半年,然后进行大肠杆菌(ATYCC 25922)菌落总数测试,参照GBT 4789.2-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表1:菌落总数测试表cfu/g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实施例1(糖精钠、安赛蜜、罗汉果苷VI复配)防腐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2-4(糖精钠、安赛蜜、罗汉果苷VI中任意二者复配);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实施例1(5,7-二羟黄酮、3',4',5,7-四羟基黄酮、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复配)防腐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5-7(5,7-二羟黄酮、3',4',5,7-四羟基黄酮、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中任意二者复配)。

测试例2

对实施例1-7制备的调经养血丸进行稳定性测试。

本发明调经养血丸中包含的白术内酯Ⅱ是白术的指标性成分。将实施例1-7制备的调经养血丸分别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将它们置于38℃温度下放置3个月,测定各试样中3月时的白术内酯Ⅱ相对于该试样0月时的残余含量。测试方法参照于玲玲的硕士论文《白术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中第四节:白术片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的方法测定。具体结果见表2。

表2:稳定性测试结果表单位:%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实施例1(糖精钠、安赛蜜、罗汉果苷VI复配)稳定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2-4(糖精钠、安赛蜜、罗汉果苷VI中任意二者复配);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实施例1(5,7-二羟黄酮、3',4',5,7-四羟基黄酮、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复配)稳定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5-7(5,7-二羟黄酮、3',4',5,7-四羟基黄酮、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中任意二者复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