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280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背景技术
:腹泻是常见的疾病。正常成年人每天排便1次,成形、色呈褐黄色、外附少量粘液。也有些正常人每日排成形便二三次,只要无脓血,仍属正常生理范围。腹泻因感受外邪,或因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传导失司,已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腹泻包括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类。急性腹泻是指腹泻呈急性发病,历时短暂,病程短。而慢性腹泻是指腹泻超过2个月者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通常采用西药方法治疗,疗效欠佳,未能治本,且副作用大。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对治疗慢性肠炎具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高,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石榴皮10~20份、防风5~15份、白术5~15份、陈皮5~15份、白芍10~20份、香附5~15份、元胡5~15份、郁金5~15份。优选地,所述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石榴皮12~18份、防风8~12份、白术8~12份、陈皮8~12份、白芍12~18份、香附8~12份、元胡8~12份、郁金8~12份。优选地,所述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石榴皮15份、防风10份、白术10份、陈皮10份、白芍15份、香附10份、元胡10份、郁金1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包含本发明提供的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所述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制剂为颗粒剂、口服液、丸剂、胶囊剂或汤剂的一种。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方中石榴皮涩肠、止血、驱虫,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白芍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元胡活血、行气、止痛,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利胆退黄。本发明科学配伍,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具有疏肝理脾、涩肠止泻、标本兼治之功,对治疗急性、慢性腹泻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均具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高,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依据《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以及《中华草本》介绍主要原料药的性味、归经、功能和应用等基本情况。石榴皮:酸、涩,性温,有小毒。入胃、大肠经。涩肠,止血,驱虫。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久泻,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蛔虫病,绦虫病。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元胡: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石榴皮10g、防风5g、白术5g、陈皮5g、白芍10g、香附5g、元胡5g、郁金5g。上述原料药按常规方法水煎煮。实施例2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石榴皮20g、防风15g、白术15g、陈皮15g、白芍20g、香附15g、元胡15g、郁金15g。上述原料药按常规方法水煎煮。实施例3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石榴皮12g、防风8g、白术8g、陈皮8g、白芍12g、香附8g、元胡8g、郁金8g。上述原料药按常规方法水煎煮。实施例4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石榴皮18g、防风12g、白术12g、陈皮12g、白芍18g、香附12g、元胡12g、郁金12g。上述原料药按常规方法水煎煮。实施例5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石榴皮15g、防风10g、白术10g、陈皮10g、白芍15g、香附8g、元胡8g、郁金8g。上述原料药按常规方法水煎煮。实施例6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石榴皮15g、防风10g、白术10g、陈皮10g、白芍15g、香附12g、元胡12g、郁金12g。上述原料药按常规方法水煎煮。实施例7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石榴皮15g、防风10g、白术10g、陈皮10g、白芍15g、香附10g、元胡10g、郁金10g。上述原料药按常规方法水煎煮。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治疗腹泻具有显著的效果,为了验证其有益效果,将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试验,试验方法及结果如下:一、临床资料1、基本资料:共收集腹泻患者700例;急性腹泻试验组:试验组1~试验组7,每组50例;慢性腹泻试验组:试验组8~试验组14,每组50例。(1)急性腹泻试验组试验组1:本组50例,年龄7~65岁,男性24例,女性26例。试验组2:本组50例,年龄8~66岁,男性29例,女性21例。试验组3:本组50例,年龄8~67岁,男性27例,女性23例。试验组4:本组50例,年龄6~65岁,男性24例,女性26例。试验组5:本组50例,年龄7~63岁,男性22例,女性28例。试验组6:本组50例,年龄7~64岁,男性26例,女性24例。试验组7:本组50例,年龄6~65岁,男性25例,女性25例。(2)慢性腹泻试验组试验组8:本组50例,年龄10~60岁,男性21例,女性29例。试验组9:本组50例,年龄12~66岁,男性23例,女性27例。试验组10:本组50例,年龄11~65岁,男性22例,女性28例。试验组11:本组50例,年龄13~63岁,男性26例,女性24例。试验组12:本组50例,年龄12~62岁,男性24例,女性26例。试验组13:本组50例,年龄13~64岁,男性27例,女性23例。试验组14:本组50例,年龄10~66岁,男性26例,女性24例。2、临床表现及体征、诊断:①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可伴腹胀腹痛等症;②急性腹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③慢性腹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超过2个月或间歇期在2~4周内反复发作,时轻时重;③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④大便常规可见少许红、白细胞,大便培养致病菌阳性或阴性;⑤必要时作X线钡剂灌肠或纤维肠镜检查。二、治疗方法与疗程(1)急性腹泻试验组试验组1: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1),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试验组2: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2),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试验组3: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3),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试验组4: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4),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试验组5: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5),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试验组6: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6),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试验组7: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7),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2)慢性腹泻试验组试验组8: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1),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两个2疗程。试验组9: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2),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两个2疗程。试验组10: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3),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两个2疗程。试验组11: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4),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两个2疗程。试验组12: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5),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两个2疗程。试验组13: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6),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两个2疗程。试验组14: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7),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两个2疗程。三、治疗结果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大便恢复正常,其它症状消失,临床相关检验检查正常;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性状好转,水分明显减少,其它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未见改善。总有效=治愈+好转。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1、各急性腹泻试验组的治疗效果的病例例数如下表1所示:试验组病例数(例)治愈(例)好转(例)无效(例)总有效(例)试验组150368644试验组250367743试验组350387545试验组450379446试验组550408248试验组650399248试验组7504190502、各慢性腹泻试验组的治疗效果的病例例数如下表2所示:试验组病例数(例)治愈(例)好转(例)无效(例)总有效(例)试验组850338941试验组9503461040试验组1050357842试验组1150358743试验组1250377644试验组1350369545试验组14503983473、各急性腹泻试验组的治疗效果的病例百分数如下表3所示:试验组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试验组172161288试验组272141486试验组376141090试验组47418892试验组58016496试验组67818496试验组7821801004、各慢性腹泻试验组的治疗效果的病例百分数如下表4所示:试验组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试验组866161882试验组968122080试验组1070141684试验组1170161486试验组1274141288试验组1372181090试验组1478166945、典型病例(1)急性腹泻典型病例:①张某某,男21岁,患者就诊时自诉今早上在工厂的食堂食用早饭后,感觉肚子疼痛,全身乏力,下午即腹泻蛋花汤样便已达10次,便后仍感肚子有轻微的疼痛,且有咕咕的响声。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天后,患者腹泻症状明显减轻,又服2天后痊愈,之后继续服用4天巩固疗效,随访停药3个月来无复发。②林某,女35岁,患者就诊时自诉今早由于上班匆忙在路边摊买了2个包子边走边食,到了中午突感全身无力,肚子一阵阵咕咕声,便意强烈,即腹泻蛋花汤样便已达7次肚子,便后仍感肚子有轻微的疼痛,且咕咕的响声不断。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天后,患者腹泻症状明显减轻,又服3天后痊愈,之后继续服用3天巩固疗效,随访停药3个月来无复发。③田某某,女18岁,患者就诊时自诉1天前与同学聚会在餐厅吃饭后,晚上睡觉时出现肚子疼痛,全身无力,随后即腹泻蛋花汤样便8次,便后仍感肚子有轻微的疼痛,且有咕咕的响声。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天后,患者腹泻症状明显减轻,又服2天后痊愈,之后继续服用4天巩固疗效,随访停药3个月来无复发。(2)慢性腹泻典型病例:①陈某某,女45岁,患者就诊时自诉患慢性腹泻1年余,反复迁延不愈,近3周来,每日清晨腹泻一次,大便溏泻,夹有不消化食物,体瘦乏力,期间服用抗生素(具体不详)效果不佳。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腹泻渐止,乏力症状减轻又服1个疗程后痊愈,随访停药半年来无复发。②林某,男65岁,患者就诊时自诉患慢性腹泻5年余,反复迁延不愈,近2周来受凉后复现腹泻便溏,夹有粘液和不消化食物,轻度腹痛,消瘦怕冷乏力。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腹泻渐止,乏力症状减轻,又服半个疗程后痊愈,之后继续服用半个疗程巩固疗效,随访停药3个月来无复发。③陈某某,男20岁,患者就诊时自诉患慢性腹泻2年余,反复迁延不愈,每遇受凉或劳累复发,近2周来大便溏泻,夹有粘冻和不消化食物,轻度腹痛。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腹泻渐止,乏力症状减轻,又服1个疗程后痊愈,随访停药3个月来无复发。四、不良反应观察在治疗观察病例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患者,表明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安全可靠。通过上述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急性、慢性腹泻具有极佳的疗效,急性腹泻患者治疗的痊愈率高达82%、总有效率高达100%;慢性腹泻患者治疗的痊愈率高达78%、总有效率高达94%。。其中,急性腹泻试验组3~4比急性腹泻试验组1~2的治疗效果好,慢性腹泻试验组10~11比慢性腹泻试验组8~9的治疗效果好,表明实施例3~4相比实施例1~2对治疗急性、慢性腹泻的效果更好,实施例3~4相比实施例1~2各组分协同作用更佳;而急性腹泻试验组7比急性腹泻试验组3~4的治疗效果更好,慢性腹泻试验组14比慢性腹泻试验组10~11的治疗效果好,可知相比实施例1~4,实施例7对治疗急性、慢性腹泻的效果是最佳的,实施例7各组分的重量比是最优选的,使得各组分协同作用最佳。另外,急性腹泻试验组7比急性腹泻试验组5~6的治疗效果好,慢性腹泻试验组14~比慢性腹泻试验组12~13的治疗效果好,对比可知实施例7相比实施例5~6不同在于香附、元胡、郁金的比重稍有差别,然而实施例7相比实施例5~6各组分协同作用更佳,表明组分香附、元胡、郁金对疗效有较大的影响。急性腹泻试验组5比急性腹泻试验组3的治疗效果好,慢性腹泻试验组12比慢性腹泻试验组10的治疗效果好,即实施例5相比实施例3的疗效更佳;急性腹泻试验组6比急性腹泻试验组4的治疗效果好,慢性腹泻试验组13比慢性腹泻试验组11的治疗效果好,即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4的疗效更佳,表明组分石榴皮、防风、白术、陈皮、白芍对疗效有较大的影响。综上,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对治疗急性、慢性腹泻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通过常规方法制备成颗粒剂、口服液、丸剂、胶囊剂或汤剂,治疗急性、慢性腹泻均具有很好的效果,尤其胶囊剂的疗效更佳。另外发明人还通过临床病例发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病因未明、未发现胃肠道器质性病变或全身疾病的,以持续性腹痛、腹胀、早饱、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烧心、食道异物感等为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共收集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表现、用药方法、疗程、治疗标准及临床效果如下:临床表现及体征:(1)上腹部胀痛、早饱、嗳气、反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4周以上,或在近一年内有上述症状至少3个月(但不一定持续)。(2)内镜或钡餐检查未发现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糜烂和肿瘤性病变,也无这类疾病病史。(3)B超、X线、CT、MRI和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了肝、胆、胰腺疾病。(4)无精神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及肾脏病存在。(5)无腹部手术史。用药方法及疗程为: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7),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7天为1疗程,服用1~2个疗程。治疗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异常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保持2个月以上不再复发。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异常指标明显改善,偶遇社会或精神压力有轻度上腹不适感,但不影响工作生活。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异常指标好转,但未完全消失。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异常指标均无好转。总有效=(治愈+显效+好转),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的病例例数如下表5所示: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的病例百分数如下表6所示:功能性消化不良典型病例:①王某,男29岁,患者就诊时自诉1年前开始间断出现上腹胀疼痛,空腹时尤甚,近4周来因过度劳累后,出现时胃脘部胀闷,时有隐痛,进食后可自行缓解,常有呃逆、嗳气和反酸。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胃脘胀闷、呃逆好转,嗳气和反酸等症基本消失,又服1个疗程后痊愈,随访停药半年来无复发。②张某某,男45岁,患者就诊时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上腹部不适,间歇性发作,发作时可持续数分钟,起初发作次数较少,逐渐地发作次数增多,期间服用抑酸药物(具体不详)后可缓解。但近4周来症状加重,常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和反酸等症状,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半个疗程后,恶心呕吐、呃逆好转,嗳气和反酸等症基本消失,又服半个疗程后痊愈,之后继续服用1个疗程巩固疗效,随访停药3个月来无复发。③曹某,女31岁,患者就诊时自诉患胃病2年,餐后易出现饱胀或早饱,常间断出现呃逆,嗳气和反酸等症状,期间服用抑酸药物(具体不详)后可缓解,但近5周来因过度劳累症状加重。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呃逆好转,嗳气和反酸等症基本消失,又服1个疗程后痊愈,随访停药半年来无复发。通过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总有效率达93%,临床治疗效果优良,可见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疗效。综上所述,本发明中药方中,石榴皮涩肠、止血、驱虫,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白芍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元胡活血、行气、止痛,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利胆退黄。本发明科学配伍,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具有疏肝理脾、涩肠止泻、标本兼治之功,对治疗急性、慢性腹泻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均具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高,且安全无毒副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