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抓握、解剖和/或凝结生物组织的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888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用于抓握、解剖和/或凝结生物组织的器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其生物组织可以被抓握、被凝结并且被解剖或者仅被凝结的手动引导或机器引导的器械。



背景技术:

被构造为剪刀的这样的器械已经从文件US 2004/0049185 A1获知。该器械具有经由铰链彼此连接的两个分支,因此可以朝向彼此和背离彼此旋转。分支能够在它们之间抓握组织。这两个分支均具有大致为U形的截面,其中,U形截面的翼部的末端形成凝结电极。当这两个分支连接到对应电源的端子时,这些凝结电极使被抓握在它们之间的组织凝结。

另外,分支之一包括布置在凝结电极之间的中心以致伸出它们的切割电极。相对的分支包括弹性材料的支座,切割电极可以在使该弹性材料弹性地变形的同时穿入该支座中。在这样做时,被安置在切割电极前面的生物材料被紧贴切割电极按压。

此外,文件US 2005/0 171 533 A1公开了具有两个分支和一个切割电极的类似器械,每个分支支承凝结电极,切割电极被布置在分支之一上、两个凝结电极之间。相对安置的分支设有用于容纳切割电极的凹槽。在该凹槽的底部,布置弹性材料的隔离体。

考虑具有前述设计的器械,被抓握的组织的切割操作在切割电极和支座之间发生。在这样做时,重要的是,组织由于来自切割电极的电流的作用而被安全地、完整地解剖,在这种情况下,切割电极的机械切割动作不是期望的。在实际应用中,被抓握在两个分支之间的组织的量和/或厚度以及质量可能会有某些变化。但是,尽管这些条件有所变化,但是组织的干净切割以及组织接缝的良好凝结将被实现。为了实现良好凝结,组织必须被相对较大的力抓握在凝结电极之间。相反,明显较低的力在切割电极上是期望的。



技术实现要素:

考虑到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关于通过其可以实现提及的要求的机器引导或手动引导器械的构思。

该目的是根据权利要求1的器械来实现:

所述器械包括第一分支,该第一分支具有用于凝结生物材料的至少一个凝结和/或密封电极。优选布置在第一分支上的是两个第一密封电极,这两个第一密封电极彼此相隔一定距离延伸,并且在它们之间,形成自由空间。优选电绝缘的切割电极被布置在该自由空间中,所述载体支承切割电极。为了这样做,切割电极载体可以具有延伸超过密封电极的中心壁状突起,所述突起在其自由端支承切割电极。

第二分支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电极,优选地被布置为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密封电极。在存在于第二密封电极之间的自由空间中,布置支座,该支座优选地被制成弹性材料的单独的预制元件。该支座具有向外敞开的至少一个凹口和/或至少一个空腔。这些一个或多个凹口和/或空腔可以被用于支座的弹性特性曲线的针对性调整。在这样做时,可以实现的是,支座在针对切割元件或切割电极的目标操作范围内施加的力在整个切割操作期间不低于例如1N至2N的限值,并且不超过分别地例如3N或4N和7N或8N的限值。在所述器械中,切割元件和支座被口状部件机械地耦合。这意味着,经由成角度的相对布置,支座总是被切割电极压缩成一种行走移动,即,不被以完全平行的方式压缩,并且优选地永不被以完全平行的方式压缩。因此,当查看支座的弹性行为,特别是其几何构造时,有意义的是仅查看支座的非常短的无穷小的分段。通过使用这,查看支座分段,当压缩支座时的非线性力/路径特性可以被实现。具体地说,该力/路径特性可以包括具有几乎恒定的力的节段。应用于该节段的直线不与力/路径图的零点相交。在理想情况下,这样的直线几乎平行于路径轴(横坐标)延伸。因此,力/路径特性具有坪状区域。

一个或多个凹口和/或一个或多个空腔可以被设在支座中。凹口向外敞开,即,它们并不是在所有侧都被支座包围,而是以在所述支座的表面上敞开的形式出现。优选地,分支还具有与支座的凹口连通的开口。这样,当支座被压缩时,液态流体的气体可以不受损地从凹口逸出。由于被包围在凹口中的流体或者甚至由于这样的流体的凝结而导致的支座的硬化被防止。可替代地,凹口也可以被布置为完全地或部分地延伸通过支座的截面。

考虑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可以给分支构造相对于支座的凹口的闭合元件,例如,盖子。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流体可以要么继续从支座的凹口退出,或者闭合元件被以它们可以继续从支座的凹口排出的这样的方式设计。

大面积敞开凹口可以允许流体进入、然后再次退出。开口的大小防止在流体(例如,血液)中进行操作期间支座的压缩和减压引起流体的抽吸动作。即使由于在器械上释放的热能,流体(例如,血液)将凝结并且形成结块,开口也保持向外没有障碍,以使得持续的向内和向外的回弹性不受损害。

支座的与切割元件对置并且——可选地在组织在它们之间的情况下——对切割元件施加力的表面被称为组织支撑表面。凹口可以由背对组织支撑表面的凹槽形成,或者也可以由被横壁彼此隔开的一行短凹槽形成。这样的凹槽由凹槽壁侧向划定界限,这些凹槽壁支承支座的限定组织支撑表面的上闭合部分。当分支被闭合时,切割电极压缩支座,其结果是位于组织支撑表面下面的凹口至少部分折叠。

可替代地或另外地,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凹口,这些凹口延伸通过组织支撑表面,因此朝向支承切割电极的分支敞开。这样的凹口可以与后侧的支座的(即,背对组织支撑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凹口或空腔连通。背对组织支撑表面的凹口或空腔由背离组织支撑表面的壁限定。就该构造而言,可以以特别容易且可靠的方式实现期望的特性线进展。在这样做时,支座的壁可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是如此)在远离组织支撑表面的方向上显示恒定的壁厚度。

形成在支座上的背对组织支撑表面的敞开凹口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横壁。这样的横壁可以具有均匀的壁厚度,或者还包括弱化区域。弱化区域也可以被省略,并且表现为切口。在这样做时,横壁不再占据凹槽的整个截面。当支座正被压缩时,凹口的部分折叠可以发生。通过使用横壁,由于凹口的部分折叠,施加于支座的力的减小可以被防止。横壁不仅增强支座的总弹力,而且还产生必要的力分量,以使得当压力被移除时支座也可以在横向方向上再次重置。横壁中弱化区域或切口的提供防止在紧贴止位件最大程度压缩期间可以导致的力增大以及作为结果造成的压缩。此外,横壁还便利于支座的——在实际应用中——高度精密的处理和使用,因为所述横壁给予所述支座基本的稳定性并且防止整个结构在拆解的状态下的折叠。

在组装的状态下,支座在分支中被夹持到位。为了实现这,支座可以具有与分支中的互补凹口相关联的呈脚部的形式的侧向突起。侧向延伸的突起啮合在分支的凹口中,并且夹持支座。另外,可以提供用于固定支座的夹持元件。该夹持元件使具有脚部的支座的壁在向外的方向上远离彼此移位,并且确保脚部牢固地安置在凹口中。

用于支座的材料优选地是具有50肖氏硬度的生物相容性硅胶,通过该硅胶,期望的弹力以及具有力/路径特性的上述坪状力进展可以被实现。如果延伸通过组织支撑表面的凹口被提供,则这些凹口优选地被布置在组织支撑表面的条形切割电极撞击区域的两侧。优选地,支座的截面的对称形式能够实现。这适用于特别是当切割电极在中心撞击支座时。沿着组织支撑表面的切割电极撞击区域,可以在两侧布置细条,所述细条优选地在顶部与切割电极撞击区域平齐。细条还可以与分支的内侧翼接触,并且实现支座的定心——在非工作状态下以及在弹性偏转状态(即,完全或部分压缩状态)下。细条可以被布置在相同的或变化的距离处,并且可以被成对地或不成对地布置在两侧。还可能的是,细条的表面被构造为槽或楔子的形式,以便增强切割元件的定心功能。还可能的是,切割电极撞击区域的组织支撑表面是部分弯曲的、槽形的或楔形的,以便辅助该定心功能。

由于细条与切割电极撞击区域的优选为平面的结合,此外还防止切割元件如在支座不对称变形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那样侧向滑出切割电极撞击区域。这样的不对称变形也将导致切割元件的侧向移位。支撑细条因此还使可能侧向回弹的切割元件稳定,并且防止它倾斜。因此,它们还确保直接紧挨着切割电极(即,在切割电极和密封电极之间)对称地形成组织容纳空间。

由于支座的期望行为,即,侧壁的屈曲以及可以说是侧壁的扣合,支座上的对称负载必须被确保。不对称负载否则可以导致支座的不对称变形。这里,支撑细条实现重要的功能,因为它们最小化侧向倾斜,即,切割电极撞击区域在不对称负载、因此不对称变形的情况下的偏斜弹性偏转。在这样做时,切割电极被防止滑落到支座的一侧。此外,所述器械变得对在实际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力不敏感,例如当被抓握的组织承受侧向拉伸时。

支承切割电极的分支在近端具有组织止位件。该组织止位件可以被集成在支承切割电极的切割元件中,并且防止——在组织被切割期间——所述组织的部分在朝向连接分支的铰链的方向上、在切割元件的切割电极的后面滑动。在这样做时,组织中的穿孔效应被防止,并且整个被抓握的组织也被切割。为了实现这,支座在其近端可以具有用于该组织止位件的滑动区域,该滑动区域优选地具有与铰链轴同心的弧形的形式。可替代地,组织止位件也可以是支座的一部分,并且沿着切割元件滑动。无论如何,支座的近侧被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它——不论分支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如何——总是与组织止位件齐平。

就本发明的器械而言,可以在支座和切割电极之间调整大约2N至4N的切割力,当分支被闭合时,所述力作用于将被解剖的组织上。作为这的结果,作用于切割电极上的力可以被最小化。另外,确保组织被完全解剖。由于确保切割力的精确调整,在现有技术应用中可以发生的被解剖的组织部分之间的膜状组织部分被避免。因此,分支的闭合力的最大部分(在分支的中心可以约为22N)可以被用于密封处理。因此,切割力仅如必要的那么大(大约2N至4N),而存在于密封电极上的力尽可能地大。由于其回弹性,因此,反弹的可能,支座仅将比切割所必需的切割力略大一点的切割力施加于支座和切割电极之间的组织。其余的闭合力然后被施加于密封电极。所述器械的上述闭合处理基本上是可独立于组织是被抓握在分支之间、还是未被抓握在分支之间应用的。

通过使用所述措施,切割电极上的有利的电流密度条件被创建。通过正确地紧贴切割电极按压组织,在不机械地解剖组织的情况下,切割电极上的高电流密度被实现。支座的回弹性因此确保,当组织正被抓握并且被用分支对进行操纵时,组织——尽管是很窄的有角的切割元件——将被尽可能小地损伤或者被机械地损坏。此外,支座充当容限补偿,该容限补偿总是分别确保闭合力的很大一部分作用于密封电极上并且只有较小的一部分作用于切割电极和切割元件上。

由于支座的特定构造,在分支纵向方向上也给予在由分支和切割元件的弹性变形引起的移动的范围内的一定的移动性。这可以从下文中对所述器械的闭合的简要描述推断,其中,闭合力在分支之间没有组织的情况下增大:

最初,切割元件在近端直接接触支座的组织支撑表面。如果力持续被施加,则支座折叠在切割元件的下面,在这种情况下,切割元件和分支也可以以弹性的方式略微变形。通过闭合,支座在优选在远侧的分支的纵向方向上也略微移位。

理想地,切割元件在垂直方向上陷入,并且被定心到支座中。支座的组织支撑表面向内凸起——凹口正被形成。支座的斜壁在朝向密封电极的方向上向外凸起。支座的支撑细条的上侧紧靠切割元件的侧表面,因此使它定心在所述器械的中心。在这样做时,支撑细条的厚度和距离被以存在于它们之间的凹口可以充当组织容纳空间的这样的方式选择。当两个分支的密封电极坐置在彼此的顶部上时,分支被完全闭合,并且例如22N的对应的闭合力作用于分支中心上。为了补偿分支的弹性变形,这些分支被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其密封电极在现存的三角形间隙通过增大的闭合力被逐渐闭合并且作为结果造成分支弹性变形之前首先在末端彼此接触。分支的密封电极可以被相对于彼此地构造为将平行间隙限定在例如0.1mm的距离处。由于没有提供防止进一步闭合的止位件或间隔件,间隙在进一步闭合期间在远端变为零。随着闭合力增大,分支然后以越来越大地弹性的方式变形,并且间隙在离远端一定距离处将也变为接近于零。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几个示例性实施例。它们在以下图中示出:

图1用于抓握、凝结和解剖生物组织的器械的示意图,所述器械连接供给装置;

图2如图1中的器械的工具的放大透视图;

图3如图2中的工具的翻转位置上的支座被固定之前的透视图;

图4如图3中的工具,其中支座被固定;

图5支座的组织支撑表面的透视图;

图6如图5中的支座的底侧凹口;

图7例示说明所述器械的电源的示意草图;

图8如图2至4中的工具的支座的无穷小的分段的力/路径特性(弹性特性曲线);

图9A-9C当工具被闭合时工具在各种位置上的截面;以及

图10支座的修改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包括用于抓握、凝结和解剖生物组织的器械12的布置11,所述器械经由电缆13连接到供给装置14。如所示,器械12可以被构造为是用于腹腔镜手术的器械,或者它可以被以其他方式构造。例如,它可以被构造为意图用于开放外科手术的剪刀状器械以及用于内窥镜手术的器械。此外,它可以具有用于手动引导的手柄15,或者还有用于机器引导的连接(未示出)。因此,器械12可以由用户直接引导,或者由机器人引导。独立于此,它包括工具16,工具16——在如图1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被布置在器械15的细长轴17的远端。在下文中将说明工具16的设置:

在图2中单独示出的工具16包括——在图2中——第一上分支18和第二——在图2中——下分支19,分支18、19在铰链20处彼此连接,以使得分支18、19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围绕另一个枢转。参照如图2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下分支是可移动的。可替代地,两个分支18、19或者此外只有下分支19可以被构造为是可移动的。由于分支18、19的空间方位是器械15的位置的函数,所以在下文中,上分支18被称为第一分支,下分支19被称为第二分支。

第一分支18优选地由导电材料,特别是金属构成,并且具有U形截面。因此,凹槽状中间空间形成在彼此相隔一定距离延伸的两个翼部21、22之间,在该空间中,布置切割元件23。所述切割元件由电绝缘材料,例如,塑料材料或陶瓷构成。在其基本形式,它具有大致T形截面。中间壁节段25在其面对另一个分支19的窄侧具有切割电极,所述中间壁节段从下侧坪状脚部节段24延伸。该切割电极可以由被插入在壁节段25中并且被夹持在那的金属板制成。切割电极26仅在其切割表面的面对另一个分支19的那侧暴露,并且不延伸超过壁节段25的窄面侧,或者仅延伸超过壁节段25的窄面侧一毫米的十分之几。

分支18的两个翼部21、22分别由两个侧表面形成,一个窄侧和相对于该窄侧横向布置的端面。每个翼部21、22包括第一内侧表面和第二外侧表面。翼部21、22的两个第一内侧表面——与底表面一起——创建分支的U形横断面的内部形式,即,分支外部。两个很长的外侧表面——与后表面一起——创建分支的U形截面的外部形式。在翼部21、22的两个窄侧受到支撑的平面被布置为基本上平行于切割电极26的切割表面。分支18的密封电极27、28基本上被以相对于翼部21、22的第一侧表面成一角度地——优选为锐角——安置在窄侧。密封电极27、28到翼部21、22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的过渡部分是弓形的。在这样做时,这两个过渡部分的半径可以是彼此不同的。优选地,密封电极27、28到第一内侧表面的过渡部分的半径小于密封电极到翼部21、22的第二侧表面的过渡部分的半径——特别优选地小4倍。被布置在翼部的窄侧的密封电极27、28延伸越过前面描述的半径进入翼部21、22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中。工具16包括至少一个密封电极27,不过优选地两个这样的第一密封电极,在这两个第一密封电极之间,布置具有切割电极26的切割元件23。为了使这可以被更好地理解,在图3和4中示出了具有切割电极26的切割元件23以及密封电极27、28。如图2所示,切割元件23可以被以正向锁定的方式锚定在分支18中,并且例如被适当的金属固位板29、30固定以防在分支的后侧移出。在这种情况下,切割元件23被第一分支18刚性地支撑,即,被固定不动地支撑。然而,作为每个实施例的修改,可移动的支承件是可能的。此外,切割元件23本身可以允许移动或者被构造为有回弹力的或有弹性的。

第二分支19——从图2可以推断,类似于第一分支——具有有翼部31、32的U形截面,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密封电极33、34被布置在U形截面的两个翼部31、32的窄侧。第二分支19的密封电极33、34——在器械的闭合状况下——是第一分支的密封电极27、28的互补,因此使得在密封电极33、34和第二侧表面之间形成锐角。除此之外,密封电极27、28的描述也相应地适用于密封电极33、34。密封电极33、34——像第一密封电极27、28那样——均可以设有一行绝缘场,其中,第一密封电极27、28的绝缘场在电极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密封电极33、34的绝缘场偏移,以使得在分支18、19接触的情况下电短路被排除。

在第二分支19的两个翼部31、32之间,形成凹槽状自由空间,在该自由空间中,布置支座35,支座35优选地被制造为单独的元件。支座35在图5和6中被单独地放大地示出。优选地,它由弹性材料制成,诸如,举例来说,弹性体、硅胶、硅胶橡胶、橡胶等。在其面对切割电极26的一侧,支座25具有平面的或略微弯曲的组织支撑表面36。当支座没有被压缩时,组织支撑表面36被布置为基本上平行于位于翼部31、32的窄侧的平面。组织支撑表面36具有中心条形切割电极撞击区域54,中心条形切割电极撞击区域54与切割电极26直接对置,并且在工具16的铰链闭合期间被切割电极26接触。

支座35优选地被制成一个工件,例如,被制成注射成型、转移成型、冲压或烧结部件,即,它由均匀材料无缝地构成。优选地,它在其背对组织支撑表面36的一侧具有凹口37(图6),凹口37延伸通过支座35的基本表面38,因此向外敞开。从图6可以推断,凹口37可以是被横壁39、40、41、42、43划分为腔室的细长凹槽等。横壁39、40、41、42、43可以被布置在相对于彼此相等的或不同的距离处。它们可以被布置为相对于主要基本表面38成直角或者甚至相对于主要基本表面38倾斜。

横壁39、40、41、42、43可以具有弱化的(即,表现出较小的壁厚度的)节段。还可能的是,如所示,对底侧的横壁39至43分别提供一个优选为拱形的口状凹口39a、40a、41a、42a、43a。借助于凹口39a、40a、41a、42a、43a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明确地限定横壁39至43,因此实现支座35总体的弹性。还可以将横壁39至43布置为相对于基本表面38成直角或者还可以相对于基本表面38倾斜。通过此以及通过凹口39a、40a、41a、42a、43a的大小和形状,不仅可以控制总体弹性,而且还可以控制可达成的弹性特性曲线的形式和变形。

凹口37在纵向方向上被壁44、45侧向划定界限,壁44、45与支承组织支撑表面36的顶部节段46一起限定凹槽或切口37的梯形节段。同时,顶部节段46形成凹槽状凹口37的底部。侧壁44、45的划定凹口37的梯形部分的界限的部分是倾斜的,优选地朝向彼此倾斜,并且如图7中所示,具有笔直的截面。参照根据图7的示例性实施例,侧壁具有恒定的截面。该截面形式影响支座35的弹性特性曲线,并且能够采取满足特定要求的其他形式。

此外,侧壁44、45可以具有彼此平行延伸的节段,所述节段具有用于将支座35紧固在分支19中的脚部47、48。互补凹口在分支19中是针对脚部47、48而设的,所述凹口容纳脚部47、48以便将其固定在其中。

可替代地,支座35也可以由硅胶/金属复合组件制成。在这样做时,可以提供除了上述脚部47、48之外的其他紧固部件。这些紧固部件可以由与限定支座的弹性特性曲线的弹性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尽管如此,支座可以被认为是一件式组件。如果支座35包括另一种类型的紧固部件,则分支19中的上述凹口可以具有不同的构造或者完全不存在。

除了凹口37之外,支座35可以具有附加的凹口。例如,这样的凹口49、50、51等可以形成在支座35的背对基本表面38的一侧。这样的凹口49至51可以被构造为延伸通过组织支撑表面36并且被布置为在支座35的两侧沿着其整个长度作为一行延伸。在两个相邻的凹口49、51和50、52之间,分别地,可以形成定心细条52、53,所述细条优选地被以这样的方式制定尺寸,即,它们——在非变形条件下在开始状态时——紧靠分支19的相应的翼部31、32的内部侧翼。在上侧,定心细条52、53以及在附加凹口之间提供的定心细条与组织支撑表面36齐平。定心细条52、53具有双定心功能:在非负载状态下,它们使支座35定心在密封电极33、34之间(图7和9A),并且在工具16的闭合状态下,它们使支座35相对于切割元件23定心(图9C)。还可能的是,定心细条52、53在翼部31、32的方向上是圆形的或倾斜的,以便从而在不显著地改变上述定心功能的情况下形成用于将组织容纳在闭合的分支18、19内的更多空间。

因此,组织支撑表面36由很窄的条形切割电极撞击区域54构成,切割电极撞击区域54沿着支座35以及位于两侧的定心细条52、53的上侧的长度延伸。在定心细条52、53之间,除了别的之外,分别布置对应于凹口49至51并且可以具有三角形截面的多对凹口。

从图7可以推断,到目前为止已经被描述的支座35被以正向锁定的方式坐置在分支19中。为了紧固在其中,可以使用图3和4中所示的夹持元件55、56、57,所述夹持元件紧靠分支19的后侧,并且借助于适当的悬垂物58、59延伸通过分支19中提供的凹口,以便固定支座35。图3例示说明固定之前的夹持元件55、56、57,图4和7例示说明固定之后的夹持元件55、56、57。图7示出了作为固定状态的例子的夹持元件57的两个悬垂物58、59。

根据图2的例示说明,支座35和切割元件23还形成组织止位件。为此,切割元件23优选地具有有组织支撑表面60的组织止位突起,该组织止位突起优选地遵循与铰链轴同心的圆的弧。支座35在近端的对应表面具有互补匹配的对立表面,该对立表面优选地没有间隙地紧靠组织止位表面60。

工具16的电布线由图7示出。例如HF发生器61的形式的合适的电源提供例如几百kHz的AC电压的形式的电功率。该电压可以例如直接施加于分支18、19,因此变得作用于第一密封电极27、28和第二密封电极33、34之间。由HF发生器61供给的变压器62可以用于将HF电压向上变换,并且供给切割电极26。

器械12,特别是工具16,如下操作:

在下文中,将看到像铰链那样闭合的口状部件的示例性截面。在敞开状态下,或者在被查看的截面在没有力闭合的状态下,工具16处于如图7和9A中的那样的状态。切割电极26在没有力的情况下与组织支撑表面36接触,并且与所述表面保持距离。被抓握在分支18、19之间的组织在该截面中将最小程度地变形或者不变形。

如果在被查看的截面中,分支18、19现在朝向彼此进一步移动——如图9B中在没有组织被抓握的情况下所示的那样——则第一密封电极27、28接近第二密封电极33、34。被抓握在它们之间的组织被挤压在一起,并且变形。此外,电流被施加于组织,它因此被切割和凝结。在这样做时,支座35由于其弹性而确保,尽管组织收缩,总是存在与切割电极接触的组织,直到所述组织被完全切割为止。

如果在分支之间不存在组织,则切割电极26紧贴组织支撑表面36按压,并且使支座35变形。在这发生的同时,支座35针对切割元件26的力如图8中所示在描绘的曲线的第一部分I中逐渐地增大,以便然后到达第II部分中的坪状区域。根据图8的示图的这个例示说明力与器械的分支的无穷小的截面分段有关。该图中指示的力与支座元件在所有无穷小的元件上的外推(例如,累加)值上的整个长度有关。可替代地,该特性也可以被确定,因为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在平行方向上朝向彼此移动(闭合)。

当分支18、19在被查看的截面中被继续使得在一起时,如图9C中所示,支座35变形。细条52、53被抬离翼部31、32的内部,并且与壁节段25的侧表面接触。在这样做时,如图9A至9C的比较所示,侧壁44、45越来越弯曲,并且横壁39对应地向下移位。最后,分支移动到对方上,或者密封电极27、28和33、34以及口状部分被闭合。从此刻开始,支座不发生进一步压缩,除非在口状部分中仍存在组织。在这种情况下,支座35的一部分,例如,横壁39,可以与金属固位板55至57中的至少一个接触。结果,在通过图8中的坪状区域II之后,可以观察到力增大到III。

在组织正被切割时,或者当闭合的口状部件被再次打开时,变形的支座35将再次上升。被查看的截面中的支座35的重置力再次减小;参见曲线IV。支座35的由金属固位板55至57支撑的所有部分一但被再次提升,在相对恒定的力的作用下的变形就发生,因此对应于曲线进展V。在这个重置坪状区域V中支座35对切割电极26施加的力——当看到理想化的平行闭合时——在分支的中心将在2N至4N的范围内。由于力/路径进展中的弹性材料的能量损耗,迟滞现象可能发生。

如果在口状部件正被闭合的同时,在切割电极26和组织支撑表面36之间仍存在将被切割的组织,则支座35在切割电极26接触组织支撑表面36之前将已经变形。如果激活被启动,则切割处理和密封处理同时发生。在切割处理和密封处理期间,不同的组织移动在不同的点处发生。如果将被切割的组织由于切割操作而逐渐地屈服,则组织支撑表面36越来越接近切割电极26。此刻,支座35的重置力指定切割力,并且基本上确保切割移动。在分支18、19闭合的情况下——有或没有组织——支座35完全在由分支18、19形成的口状部件的外部模具的内部。在口状部件被闭合的情况下,支座在任何时刻都不会延伸超过分支外部。在分支18、19被闭合的情况下,支座——在松弛状态下或者在压缩状态下——都不会延伸超过在其中夹持所述支座的分支19的后表面。

相反,施加于分支18、19的总闭合力远大于支座35和切割电极26之间的力,并且在分支的中心,可以为例如10N至30N,例如22N。独立于此,支座35在切割电极26上设置2N至8N的力,以使得密封电极27、33和28、34之间的残余力分别变得有效。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两个事情:由于力更大而导致的安全的密封和凝结、以及基本上单一地通电执行的干净的切割。前述闭合力的值是设计(特别是外科器械的分支的大小)的函数。例如对于开放外科手术或机器控制的应用的改变的几何条件可以导致不同的闭合力的值。

如图10中所示,代替敞开凹口37,支座35也可以具有空腔63。另外,可以提供凹口49至51。然而,这样的凹口可以被省略。空腔63可以是圆形的、梯形的、矩形的、星形的,或者被构造成类似的形式。

代替单个大腔,也可以提供多个小腔,例如因为支座35的本体一般或者在区域中被构造为敞开单元或闭合单元泡沫状物。

在用于凝结和解剖生物组织的本发明的工具16中,提供了支座35,所述支座35具有向外敞开的至少一个凹口37和/或一个或多个空腔63。凹口37或空腔63被以这样的方式构造,即,支座35——当查看无穷小的截面分段时——在压缩和再伸胀期间产生具有坪状区域II、V的力/路径弹性特性曲线。在该坪状区域II、V上,支座35——当查看到支座和切割电极的理想化平行接触时——优选地提供2N和4N之间的力。在其中弹性特性曲线指示坪状区域II、IV的路径节段x优选地和将被解剖的组织一样长,所述将被解剖的组织很厚,例如在0.2至1.5mm的范围内;优选地,厚度为1mm,特别优选地,0.5mm。作为这的结果,实现了在切割操作期间施加于组织上的力在有效工作区中保持基本上恒定。

引用符号列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