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嘱信息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00022发布日期:2019-03-14 00:13阅读:1414来源:国知局
住院医嘱信息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住院医嘱信息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临床治疗工作中乱用药现象较普遍,由此所带来的医药咨询浪费,患者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对患者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做到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需要有效地进行临床合理用药评价,包括门诊处方用药评价和住院医嘱用药评价。对于门诊处方,信息较少,评价的内容较为明确;而住院患者一次住院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医嘱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入院记录、病程记录、诊断信息、用药记录、检验检查信息、手术信息、护理记录、生命体征信息等,住院医嘱的用药合理性评价比门诊处方更为复杂。而目前没有一种合理和有效的住院医嘱信息的处理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住院医嘱信息的处理方法,可以对住院医嘱信息进行快速有效和合理的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住院医嘱信息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住院医嘱信息;步骤2,对所述住院医嘱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医嘱信息;步骤3,按照时刻信息从所述预处理医嘱信息中获取断面信息;步骤4,利用所述断面信息和第一医疗信息生成审查表单信息;步骤5,对所述审查表单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住院医嘱信息具体包括:住院患者信息、入院记录、病程记录、诊断信息、药物医嘱信息、检验检查信息、手术信息、生命体征信息、非药物医嘱信息。进一步的,所述住院医嘱信息中住院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入院记录和病程记录包括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及记录时间;诊断信息包括诊断名称、诊断编码、诊断类型和诊断时间;药物医嘱信息包括组号、药品信息、规格信息、数量信息、剂量信息、给药途径信息、给药频率、给药时机信息、给药目的、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检验检查信息包括检查项目、样本类型、检查指标、检查结果、参考值、采样时间、检查时间;手术信息包括手术名称、切口类型、手术开始时间、手术结束时间;生命体征信息包括体温、脉率、血压、血糖、身高、体重、呼吸频率、测定时间;非药物医嘱信息包括医嘱名称、医嘱内容、医嘱时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从所述预处理医嘱信息中抽取药物医嘱信息和时刻信息;按照所述时刻信息查询所述预处理医嘱信息中的药物医嘱信息,将有效的药物医嘱信息合并形成断面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第一医疗信息具体包括:诊断信息、检查检验信息、手术信息、生命体征信息。进一步的,所述审查表单信息中包括与所述断面信息对应的断面编号和药物医嘱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在所述审查表单信息中添加对应的第二医疗信息从而生成分析信息;所述分析信息中包括所述断面编号、药物医嘱信息和检验指标信息。本发明住院医嘱信息的处理方法,实现了对住院医嘱信息进行快速有效和合理的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住院医嘱信息的处理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患者一次住院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信息,信息之间相互有关联,如果对这些数据不进行结构化的处理,药师往往无法直观看到并分析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靠大脑临时记忆各种关键数据,然后再做分析,既费时又费力,而且还会有很多遗漏。由于药物医嘱信息是一个有时间起始节点的医疗文件,当多个医嘱信息并存时会形成交错复杂的时间流、事件流集合,如果不进行结构化处理和重新整合,无法进行计算机的自动化分析处理。图1为本发明住院医嘱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具体包括:步骤101,获取住院医嘱信息;具体的,住院医嘱信息具体为医嘱记录信息。所述医嘱记录信息中包括住院患者信息、入院记录、病程记录、诊断信息、药物医嘱信息、检验检查信息、手术信息、生命体征信息、非药物医嘱信息,其中住院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入院记录和病程记录包括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及记录时间等;诊断信息包括诊断名称、诊断编码、诊断类型和诊断时间等;药物医嘱信息包括组号、药品信息、规格信息、数量信息、剂量信息、给药途径信息、给药频率、给药时机信息、给药目的、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检验检查信息包括检查项目、样本类型、检查指标、检查结果、参考值、采样时间、检查时间;手术信息包括手术名称、切口类型、手术开始时间、手术结束时间等;生命体征信息包括体温、脉率、血压、血糖、身高、体重、呼吸频率、测定时间;非药物医嘱信息包括医嘱名称、医嘱内容、医嘱时间。步骤102,对所述住院医嘱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医嘱信息;预处理包括:对所有医嘱信息进行药品信息、给药剂量单位、给药时机、诊断编码、费用类型、给药途径、给药频率字典的转换处理、身高体重取值、溶媒判断、患者年龄、体表面积、疗程、饮片剂量、药品浓度的计算、特殊给药途径、医嘱类型及组号预处理。步骤103,按照时刻信息从所述预处理医嘱信息中获取断面信息。具体的,提取住院医嘱信息中的药物医嘱信息、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如表1所示:表1按照医嘱生效时间查询所存在的药物医嘱信息,将当前有效药物医嘱信息合并形成断面信息如表2所示:断面包含药品信息断面一AB断面二ABC断面三D表2步骤104,利用所述断面信息和第一医疗信息生成审查表单信息;具体的,按照医嘱生效时间,从住院医嘱信息中提取第一医疗信息,根据断面信息和第一医疗信息,形成审查表单信息,第一医疗信息为除药物医嘱信息之外的各类其他有效医嘱信息,包括诊断信息、检验信息、手术信息、生命体征信息等。各类医嘱信息以时间为标志进行有效性判断,同时还需要对信息类型进行判断,如诊断信息,诊断时间在医嘱生效时间之前为有效诊断,需进行合并;对于检查检验信息,除需判断采样时间外,还需考虑检验结果的时效性,如血常规检查,有效期短,只能在有效时间范围内与药物医嘱进行合并;对于生命体征信息、手术信息,则分别根据生命体征记录时间和手术时间进行合并判断。除了表1中的药物医嘱信息外,还包括诊断信息,如表3所示:诊断名称诊断时间诊断类型诊断一2016-01-0109:20:15入院诊断诊断二2016-01-0309:11:11补充诊断诊断三2016-01-1109:11:11出院诊断表3检验信息,如表4所示:表4将药物医嘱信息、检查检验信息和诊断信息重整、组合为审核表单信息如表5所示:表5步骤105,对所述审查表单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在审查表单信息中添加对应的第二医疗信息从而生成分析信息;分析信息中包括所述断面编号、药物医嘱信息和检验指标信息。第二医疗信息为分析结果信息。分析实例:男,48岁,当前临床诊断前列腺癌伴转移,有房颤和高血压史,目前以华法林抗凝,缬沙坦降血压治疗。入院一周后疼痛加剧,开始采用曲马多、羟考酮镇痛治疗。前列腺癌症病人住院医嘱信息如表6所示:表6相关检查检验信息如表7所示。检验时间INR值2016-01-0109:20:152.12016-01-0809:16:114.5表7分别选择2016-01-01,2016-01-08作断面切取,得到如表8所示断面信息。表8将得到的断面信息跟相关医疗信息关联后得到完整的审查表单如表9所示。表9对整合后的审查表单进行分析并得出分析结果,如表10表10本发明住院医嘱信息的处理方法,实现了对住院医嘱信息进行快速有效和合理的处理。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
技术领域
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