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9615阅读:16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湿热下注是一个中医术语。中医认为,膀胱系津液之府,湿热蕴结于下焦,下注膀胱,湿热阻于肾与膀胱,导致肾与膀胱气化失常,则水道、小便不利,泄时涩痛,尿赤,尿浑浊,小便频数,淋沥不畅(即尿频、尿急、尿短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淋证,中医病名。是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疾病。根据病因和症状特点不同,可分为热淋、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六证。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病理因素为湿热。病位在肾与膀胱。辨证时首辨淋证类别,再审证候虚实,三别标本缓急。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上述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中药组合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上述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上述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并可有效治疗上述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木通5~12g、车前子(盐炒)8~16g、金钱草15~60g、黄芩5~16g、海金沙5~10g、茯苓15~26g、猪苓10~20g、黄柏8~16g、大黄5~20g、萹蓄10~16g、瞿麦8~16g、知母10~26g、泽泻10~20g、栀子10~20g、滑石15~20g、甘草3~12g,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木通8~11g、车前子(盐炒)10~14g、金钱草30~52g、黄芩10~14g、海金沙7~9g、茯苓18~23g、猪苓12~17g、黄柏10~14g、大黄12~17g、萹蓄12~14g、瞿麦10~14g、知母15~23g、泽泻12~17g、栀子12~17g、滑石15~17g、甘草8~11g,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木通10g、车前子(盐炒)13g、金钱草45g、黄芩13g、海金沙8g、茯苓20g、猪苓15g、黄柏13g、大黄15g、萹蓄13g、瞿麦13g、知母20g、泽泻15g、栀子15g、滑石15g、甘草10g,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除淀粉外,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和淀粉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备成水丸(其水丸的粒度为:4.6mm-4.8mm),继而晒干,瓶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丸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6g /次,饭前服(孕妇忌用),服药7~12天,诸症皆除,病获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

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木通,性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尿、活血通脉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赤赤、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喉疼痛、口舌生疮、风湿痹痛、乳汁不通、经闭、痛经等症;

车前子(盐炒),性味: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等症;

金钱草,性味:甘、微苦、性凉,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黄芩,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等症;

海金沙,性味:甘、淡、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淋、血淋、沙淋、白浊、女子带下、水湿肿满、湿热泻痢、湿热黄疸、吐血、衄血、尿血、外伤出血;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

猪苓,性味:甘淡、平,具有利尿渗湿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等症;

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

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症;

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之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等症;

萹蓄,性味:苦、性微寒,具有利水通淋、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主淋证、小便不利、黄疸、带下、泻痢、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妇女蚀、皮肤湿疮、疥癣、痔疾等症;

瞿麦,性味:苦、性寒,具有利小便、清湿热、活血通经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通、热淋、血淋、石淋、闭经、目赤肿痛、痈肿疮毒、湿疮瘙痒等症;

知母,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等症;

泽泻,性味:味甘、淡、性寒,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等症;

栀子,性味:苦、寒,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叶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等症;

滑石,性味:甘淡、寒,无毒,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之功效,用于治疗膀胱湿热、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泄泻、尿淋涩痛、湿疹、湿疮、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等症;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等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木通10g、车前子(盐炒)13g、金钱草45g、黄芩13g、海金沙8g、茯苓20g、猪苓15g、黄柏13g、大黄15g、萹蓄13g、瞿麦13g、知母20g、泽泻15g、栀子15g、滑石15g、甘草10g,淀粉适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木通11g、车前子(盐炒)14g、金钱草52g、黄芩14g、海金沙9g、茯苓23g、猪苓17g、黄柏14g、大黄17g、萹蓄14g、瞿麦14g、知母23g、泽泻17g、栀子17g、滑石17g、甘草11g,淀粉适量。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木通12g、车前子(盐炒)16g、金钱草60g、黄芩16g、海金沙10g、茯苓26g、猪苓20g、黄柏16g、大黄20g、萹蓄16g、瞿麦16g、知母26g、泽泻20g、栀子20g、滑石20g、甘草12g,淀粉适量。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患者共200例,年龄为35岁以上的125例,只有75例为35岁以下。200例患者中痊愈的175例,显效的25例,总有效率达100%。诸症皆除,病获痊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