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的中草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6239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渔业用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的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真蛸(学名:Octopus vulgaris)大型动物、外套膜可达18厘米,身体肌肉发达、卵圆形。外套膜表面布满长形的突起而使其表面外观似网状、背面有数个较大突起排列成钻石状。无假眼点、眼上有4个小突起。各腕长度约略相同、约为外套膜长之2.5~3倍、各腕具双行吸盘、各腕之间由浅膜连接、最深膜为最长腕之25%。成熟雄性右边第三腕茎化、比左侧第三腕短、腕尖端变形部份小约为该腕长之1.3%、不变形部份具约130个吸盘。真蛸属于浅海底栖种类,栖息水深0~200米,栖息场所多为岩礁、珊瑚礁、藻场;分布海域盐度多在35‰左右,最小27‰。真蛸显现负趋光性、隐居。像其他蛸类一样,真蛸喜食甲壳类,随着生长,从摄食小型甲壳类改食较大甲壳类,是重要的捕捞对象。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的破坏等多种原因,其资源量明显衰退,产量急剧下降,目前真蛸在许多海域已经绝迹。因为真蛸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的特点,目前国内已开展真蛸苗种繁育工作。真蛸皮肤黏滑,富有弹性,是保护真蛸机体的有效物理屏障,但是真蛸繁育中出现的皮肤溃烂病,导致真蛸的大量死亡。真蛸繁育过程中,由于运输损伤等现象,经常导致真蛸皮肤的损伤,进而导致真蛸感染细菌、真菌,诱发皮肤溃烂病,最终导致真蛸死亡。所以如何有效的预防真蛸的皮肤溃烂病显得尤为重要。

中草药属天然药物,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已经积累有丰富的经验。利用中草药来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和青睐,越来越被广泛接受,是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作用方式和优势分不开的,概括地说,中草药防治疾病具有调整作用、扶正祛邪、无耐药性以及无公害等其它药物不可比拟的特点和优势,效果好,而且不存在抗生素药物的残留问题,对我国的水产繁育产品出口非常有利。另外,中草药还有价格便宜,来源广泛,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今后鱼药的发展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的中草药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的中草药制剂,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备而成:黄连16-20份、栀子16-20份、苦参12-18、穿心莲8-12份、山栀12-18份、虎杖12-18份、牛膝2-6份、黄花地丁8-11份、五倍子2-6份、甘草8-20份。

优选地,所述的用于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的中草药制剂,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备而成:黄连18份、栀子18份、苦参16、穿心莲10份、山栀16份、虎杖14份、牛膝4份、黄花地丁9份、五倍子4份、甘草11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用于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的中草药制剂是颗粒剂。

将上述各中药材制备成本发明的中草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制备清膏粉:

1)备料:按处方量称取清洗干净的上述中药材,粉碎,备用;

2)煎煮:加水煎煮,第一煎每罐加水为药材总量的8倍,加热沸腾后保持2小时,提取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进入沉淀罐;第二煎加入药材量6倍的水加热提取,保沸1.5小时,提取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进入沉淀罐;

3)沉淀:沉淀罐中提取液沉淀12小时,抽取上清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至三效蒸发器中,沉淀物按废弃物处理;

4)浓缩:当上清液在三效蒸发器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40℃测定)时,将稀清膏经200目过滤器过滤抽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放置,滤过;浓缩并混合至相对密度为1.10~1.22(90℃测定)时出膏,至贮膏桶内,备用;

5)干燥:其中真空度:0.01MPa,温度:78~82℃,干燥时间12~18小时;

6)打粉:粉碎细度80目筛,得到清膏粉;

第二步,按照清膏粉:淀粉:55%乙醇为1:1~3:0.1~0.3的重量比称取清膏粉、糊精与55%乙醇,其中55%乙醇是指体积浓度为55%的乙醇水溶液;

第三步,将清膏粉与淀粉投入槽型混合机中,搅拌20分钟,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乙醇,至制成软材,用12目不锈钢筛制粒,60~70℃干燥2小时,取出,放凉即得所述的颗粒剂。

上述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中药颗粒剂的用量为按60-80g/100kg体重的比例拌药饵,让真蛸口服,连用5-7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人用中草药制剂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从我们的实验结果看,应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制剂可有效控制真蛸皮肤溃烂病,降低真蛸皮肤溃烂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还不产生耐药性。本发明将传统中药合理组方,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极为显著,为水产繁育业提供了一种真蛸皮肤溃烂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实、无药残、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的中药颗粒剂,由黄连、栀子、苦参、穿心莲、山栀、虎杖、牛膝、黄花地丁、五倍子、甘草组成,其中,黄连18kg、栀子18kg、苦参16kg、穿心莲10kg、山栀16kg、虎杖14kg、牛膝4kg、黄花地丁9kg、五倍子4kg、甘草11kg。

上述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备清膏粉:

1)备料:称取清黄连18kg、栀子18kg、苦参16kg、穿心莲10kg、山栀16kg、虎杖14kg、牛膝4kg、黄花地丁9kg、五倍子4kg、甘草11kg为原料,洗干净中药材,粉碎,备用;

2)煎煮:加水煎煮,第一煎每罐加水为药材总量的8倍,加热沸腾后保持2小时,提取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进入沉淀罐;第二煎加入药材量6倍的水加热提取,保沸1.5小时,提取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进入沉淀罐;

3)沉淀:沉淀罐中提取液沉淀12小时,抽取上清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至三效蒸发器中,沉淀物按废弃物处理;

4)浓缩:当上清液在三效蒸发器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40℃测定)时,将稀清膏经200目过滤器过滤抽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放置,滤过;浓缩并混合至相对密度为1.10~1.22(90℃测定)时出膏,至贮膏桶内,备用;

5)干燥:其中真空度:0.01MPa,温度:78~82℃,干燥时间12~18小时;

6)打粉:粉碎细度80目筛,得到清膏粉;

第二步,按照清膏粉:淀粉:55%乙醇为1:1~3:0.1~0.3的重量比称取清膏粉、糊精与55%乙醇,其中55%乙醇是指体积浓度为55%的乙醇水溶液;

第三步,将清膏粉与淀粉投入槽型混合机中,搅拌20分钟,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乙醇,至制成软材,用12目不锈钢筛制粒,60~70℃干燥2小时,取出,放凉即得所述的颗粒剂。

实施例2

一种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的中药颗粒剂,由黄连、栀子、苦参、穿心莲、山栀、虎杖、牛膝、黄花地丁、五倍子、甘草组成,其中,黄连19kg、栀子17kg、苦参15kg、穿心莲9kg、山栀14kg、虎杖13kg、牛膝3kg、黄花地丁10kg、五倍子5kg、甘草13kg。

上述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备清膏粉:

1)备料:称取黄连19kg、栀子17kg、苦参15kg、穿心莲9kg、山栀14kg、虎杖13kg、牛膝3kg、黄花地丁10kg、五倍子5kg、甘草13kg为原料,洗干净中药材,粉碎,备用;

2)煎煮:加水煎煮,第一煎每罐加水为药材总量的8倍,加热沸腾后保持2小时,提取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进入沉淀罐;第二煎加入药材量6倍的水加热提取,保沸1.5小时,提取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进入沉淀罐;

3)沉淀:沉淀罐中提取液沉淀12小时,抽取上清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至三效蒸发器中,沉淀物按废弃物处理;

4)浓缩:当上清液在三效蒸发器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40℃测定)时,将稀清膏经200目过滤器过滤抽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放置,滤过;浓缩并混合至相对密度为1.10~1.22(90℃测定)时出膏,至贮膏桶内,备用;

5)干燥:其中真空度:0.01MPa,温度:78~82℃,干燥时间12~18小时;

6)打粉:粉碎细度80目筛,得到清膏粉;

第二步,按照清膏粉:淀粉:55%乙醇为1:1~3:0.1~0.3的重量比称取清膏粉、糊精与55%乙醇,其中55%乙醇是指体积浓度为55%的乙醇水溶液;

第三步,将清膏粉与淀粉投入槽型混合机中,搅拌20分钟,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乙醇,至制成软材,用12目不锈钢筛制粒,60~70℃干燥2小时,取出,放凉即得所述的颗粒剂。

实施例3

一种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的中药颗粒剂,由黄连、栀子、苦参、穿心莲、山栀、虎杖、牛膝、黄花地丁、五倍子、甘草组成,其中,黄连20kg、栀子20kg、苦参18kg、穿心莲12kg、山栀18kg、虎杖18kg、牛膝6kg、黄花地丁11kg、五倍子6kg、甘草15kg。

上述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备清膏粉:

1)备料:称取黄连19kg、栀子17kg、苦参15kg、穿心莲9kg、山栀14kg、虎杖13kg、牛膝3kg、黄花地丁10kg、五倍子5kg、甘草15kg为原料,洗干净中药材,粉碎,备用;

2)煎煮:加水煎煮,第一煎每罐加水为药材总量的8倍,加热沸腾后保持2小时,提取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进入沉淀罐;第二煎加入药材量6倍的水加热提取,保沸1.5小时,提取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进入沉淀罐;

3)沉淀:沉淀罐中提取液沉淀12小时,抽取上清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至三效蒸发器中,沉淀物按废弃物处理;

4)浓缩:当上清液在三效蒸发器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40℃测定)时,将稀清膏经200目过滤器过滤抽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放置,滤过;浓缩并混合至相对密度为1.10~1.22(90℃测定)时出膏,至贮膏桶内,备用;

5)干燥:其中真空度:0.01MPa,温度:78~82℃,干燥时间12~18小时;

6)打粉:粉碎细度80目筛,得到清膏粉;

第二步,按照清膏粉:淀粉:55%乙醇为1:1~3:0.1~0.3的重量比称取清膏粉、糊精与55%乙醇,其中55%乙醇是指体积浓度为55%的乙醇水溶液;

第三步,将清膏粉与淀粉投入槽型混合机中,搅拌20分钟,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乙醇,至制成软材,用12目不锈钢筛制粒,60~70℃干燥2小时,取出,放凉即得所述的颗粒剂。

实施例4临床试验

上述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的中药颗粒剂的用量为按60g/100kg体重的比例拌药饵,口服,连用5天为一个疗程。口服后通过肠道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16年7月20日,山东省威海地区某育苗场繁育的真蛸发病,临床症状:患病的真蛸触手、躯干部或头部皮肤溃烂,坏死脱落,严重者溃烂深入到肌肉层。经诊断为典型溃烂病。遂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中药颗粒剂治疗,用药2天后,病情明显好转,身体颜色变化明显,死亡率逐天降低,7天后死亡率为0,基本痊愈。

发明人用中草药制剂防治真蛸皮肤溃烂病,从我们的实验结果看,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疗,疗效显著,而且还不产生耐药性,经多次试验和小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繁育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