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975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



背景技术: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已占癌症死亡率之首。随着肺癌患者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进行化学治疗,但在化疗过程中,由于免疫力较差或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导致肺部感染病状的发生,严重者甚至会因化疗后肺部感染导致死亡。

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多由气血痰火所致,《杂病源流犀烛》指出,“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血,皆邪正相搏,邪即胜,正不得制之,逆结成形而有块”。说明邪气袭肺,结于胸中,肺失宣降,津液不布,聚而成痰,痰凝气滞,阻塞肺络,痰与淤血相互搏结,形成肿块,以致成癌。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法,手术切除是各种治疗方法中疗效最佳的一种,然而,大约80%的肺癌病人在确诊时已无手术条件,在可手术治疗的20%病例中,五年生存率也要下降,后期也要复发,五年生存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它对肺癌患者具有稳定病情,改善症状的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鱼腥草60份、肿节风60份、射干60份、白花蛇舌草60份、半夏30份、大青叶30份、夏枯草30份、淡竹叶15份、野菊花30份、牡蛎30份。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配方采用化痰止咳的中药,对肺癌患者具有稳定病情,改善症状的优点,治疗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鱼腥草60g、射干60g、白花蛇舌草60g、大青叶30g、夏枯草30g、野菊花30g、牡蛎30g,加入10倍量的水(v/w)至于100℃提取并浓缩至原体积的1/2,过滤,得滤液a;

再取肿节风60g、半夏30g、淡竹叶15g加入10%乙醇溶液超声(500w,40khz)提取2h,过滤,将滤液至于60℃挥干溶剂后混入滤液a中,继续保持60℃浓缩至滤液a原体积的1/5,制得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一天一剂。

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朱某,男,49岁。患者于2003年12月发现有肺后叶有一个2cm*3cm肿块。后在确诊为肺癌后行切除手术,术后病理示:右肺鳞形细胞癌。之后又经多次化疗和放疗。2006年2月复查时发现左肺转移。症见:胸闷咳嗽、痰少而粘,时而咳血,气急胸闷。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服药30剂症状好转,原方加减继服50剂。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ct检查病灶消失,随访至今。

病例二:

李某,女,38岁。患者因胸闷胸痛二月余,至医院ct检查:两肺弥漫性分布,粟粒状结节状阴影。后经病理诊断:肺泡细胞癌。经化疗3个疗程无明显效果。后服用本发明中药20剂症状好转,原方加减继服50剂。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拍片检查病灶消失,随访至今。

病例三:

张某,男,55岁。患者因胸闷气短三个月,至医院ct检查诊断为左上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后经化疗3个疗程病情加重。症见:胸闷胸痛,气短喘促,咳嗽痰薄,痰中带血,面色苍白,舌质紫暗有瘀斑,脉细涩。服本发明中药20剂症状明显好转,原方加减继服50剂。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拍片检查病灶范围缩小。定期复诊,随访至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由鱼腥草、肿节风、射干、白花蛇舌草、半夏、大青叶、夏枯草、淡竹叶、野菊花及牡蛎制成。本发明配方采用化痰止咳的中药,对肺癌患者具有稳定病情,改善症状的优点,治疗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蒋敏捷;张文娟;蒋伟哲;付书婕;许崇摇;许立拔;蒋群哲;曹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0.19
技术公布日:2018.04.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