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4152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共同特点是皮肤在受到轻微摩擦或碰撞后出现水疱及血疱,好发于肢端及四肢关节伸侧,严重者可累及机体任何部位。皮损愈合后可形成瘢痕或粟丘疹,肢端反复发作的皮损可使指趾甲脱落。单纯型仅累及肢端及四肢关节伸侧,不累及黏膜,皮损最表浅,愈后一般不留瘢痕。营养不良型可累及任何部位(包括黏膜),病情多较重,常在出生后即出现皮损,且位置较深,愈合后遗留明显的瘢痕,肢端反复发生的水疱及瘢痕可使指趾间的皮肤粘连,指骨萎缩形成爪形手;口咽部黏膜反复溃破、结痂可致张口、吞咽困难,愈后不佳。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应保护皮肤,防止摩擦和压迫,可用非粘连性合成敷料、无菌纱布或广谱抗生素软膏防治感染,同时应加强支持疗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中药,是由中草药马先蒿、齿缘钻地风、老龙皮、狭叶山胡椒、地乌、阿利藤、刺南蛇藤、松木皮、多花八角莲、铁藤根、乌鸦翅羽、小叶石楠、绵藤、大对经草、水锦树、异木患、虎掌草、落新妇根、岩泽兰组成。

单剂药量为马先蒿10 g、齿缘钻地风10 g、老龙皮10 g、狭叶山胡椒12 g、地乌10 g、阿利藤15 g、刺南蛇藤15 g、松木皮10 g、多花八角莲10 g、铁藤根15 g、乌鸦翅羽3 g、小叶石楠10 g、绵藤15 g、大对经草8 g、水锦树15 g、异木患10 g、虎掌草8 g、落新妇根15 g、岩泽兰10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马先蒿:祛风、胜湿、利水,主治风湿关节疼痛、小便不利、尿路结石、妇女白带、疥疮;齿缘钻地风:祛风湿、解热毒,主治瘀血凝滞、筋骨痛风及疮毒红肿等症;老龙皮:健脾利水、祛风止痒、消炎,主治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蛔虫症、腹胀、肾炎水肿、烫火伤、皮肤瘙庠、无名肿毒;狭叶山胡椒:行气、祛风、消肿,主治腹痛、风湿骨痛、痈肿、疥癣;地乌:祛风湿、助筋骨,主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阿利藤:祛风利湿、活血通络,主治风湿性关节痛、脾虚泄泻、脚气、周身浮肿、妇人经闭、跌打损伤;刺南蛇藤: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湿痛、关节炎、跌打损伤肿痛、无名肿毒;松木皮:去风、胜湿、祛瘀、敛疮,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肠风下血、远年久痢、痈疽久不收口、金疮、汤火伤;多花八角莲:散结活瘀、消肿止痛、解毒清热;铁藤根:祛瘀活血、除风湿,主治内脏出血、风湿、跌打;乌鸦翅羽:活血去瘀,主治跌扑瘀血、破伤风;小叶石楠:行血活血、止痛,主治牙痛、黄疸、乳痈;绵藤:化瘀消肿,主治跌打红肿;大对经草:活血调经、止血止痛、利水消肿、除风湿,主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出血、小便不利、蛇咬伤;水锦树:活血散瘀,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崩疮;异木患:通利关节、散瘀活血,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虎掌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主治喉蛾、痄腮、瘰疬结核、痈疽肿毒、疟疾、风湿疼痛、胃痛、跌打损伤;落新妇根:活血祛瘀、止痛、解毒,主治跌打损伤、关节筋骨疼痛、胃痛、手术后疼痛;岩泽兰:活血调经,主治跌打损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草药配比:马先蒿10 g、齿缘钻地风10 g、老龙皮10 g、狭叶山胡椒12 g、地乌10 g、阿利藤15 g、刺南蛇藤15 g、松木皮10 g、多花八角莲10 g、铁藤根15 g、乌鸦翅羽3 g、小叶石楠10 g、绵藤15 g、大对经草8 g、水锦树15 g、异木患10 g、虎掌草8 g、落新妇根15 g、岩泽兰10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