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药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对“痔”的认识起源很早,根据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同年龄与不同性别人群皆可发生,故常有“十人九痔”之说。《丹溪心法》云:“痔者皆因脏腑本虚,外伤风湿,内蕴热毒,以致气血下堕,结聚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也”,《医宗金鉴》也云:“痔疮形名亦多般,不外风湿燥热源”,指出脏腑虚弱是痔病发生的基本因素,感受风湿燥热邪气是痔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中医认为,关于痔的成因,多由久坐、久站、久泻、久秘、久咳,或竭力负重、妊娠生育等致气血纵横,浊气瘀血,流注肛门,结聚成块成痔。饮食不节,过食辛辣,燥热内生,气迫血瘀而肿痛。西医认为,排便时用力下挣,用力抬重物或咳嗽,致肛门缘血管破裂,血液积聚于皮下形成包块,肛缘赘皮增生形成外痔。粪便潴留,刺激局部引起炎症,内痔脱出肛外,受括约肌夹持,静脉回流受阻,但动脉血仍不断输入,使脱出的内痔充血,体积不断增大,直至输入的动脉血被压以致血瘀形成。本病常见出血、疼痛、便秘等三大症状,患者痛苦且易复发。中医对痔疮的治法以外治法为主,其独特的非手术疗法较西医的手术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手术疗法技术要求及费用高,且手术后易出现疼痛、出血、感染、创面愈合缓慢、肛缘水肿等并发症;而中医非手术疗法则可避免类似并发症出现,加之该法操作简单,又可减轻病人痛苦,特别适用于年老、体虚的患者。中医非手术疗法也是目前治疗手术疗法并发症的最佳方法。当然,传统中医非手术疗法如熏洗法、敷药法、塞药法等存在用药剂量不均衡,疗效差异大,患者用药不方便、顺应性差等缺陷。因此,开发方便患者使用的中药治痔制剂是中医传统的非手术疗法与现代中药制剂技术结合的必然选择。现有治疗痔疮的中药处方多使用名贵或资源紧缺的中药材,如:麝香、沉香、熊胆、血竭、穿山甲等。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熊胆痔疮膏及肛泰中均含有麝香,熊胆痔灵膏处方用到熊胆,京万红痔疮膏处方用到血竭与穿山甲;相关专利如CN1546084A、CN102697836A、CN103071008A等也纷纷效仿类似组方。另外,为了提高用药效果,增强收敛祛腐功效,甚至在处方中使用轻粉、红粉、银珠等有毒中药材,如CN1679722A。综上,大量消耗名贵或资源紧缺中药材,会随时引入药材供应失衡及其质量不稳定等不可控因素,对药品质量和价格造成严峻的挑战,而轻粉、红粉、银珠等毒性中药材的使用更是让患者望而却步,且麝香、血竭、穿山甲等活血行气力强药材的使用也不适用于哺乳期及孕期患者,进一步局限了中药在治痔方面的推广和应用。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膏剂组方均采用常用、无毒、价廉中药材,该组方具有抗感染强、止痛消肿快、速效安全的特点。适用于外痔、内痔、混合痔以及痔疮手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更特别的是适用于哺乳期及孕期患者。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其原料包括:中药组合物、植物油和基质,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黄柏0.6~2.0份,黄连0.6~2.0份,虎杖0.6~2.0份,大黄0.6~2.0份,金银花0.6~2.0份,地榆0.6~2.0份,五倍子0.6~2.0份,黄芪0.3~1.0份。优选地,植物油为大豆油、菜籽油、麻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优选地,基质为白凡士林、蜂蜡、硬脂酸、羊毛脂、二甲硅油、甘油、明胶、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优选地,中药组合物和植物油的重量比为1:2~6。优选地,基质和植物油的重量比为1:1~4。优选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黄柏1.0份,黄连1.0份,虎杖1.0份,大黄1.0份,金银花1.0份,地榆1.0份,五倍子1.0份,黄芪0.5份。本发明还提出的上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黄柏、黄连、虎杖、大黄、金银花、地榆、五倍子、黄芪粉碎,加入植物油中浸泡1~3h,接着加热至80~110℃,提取1~3h,再升温至120~150℃,提取0.2~1h,过滤,滤液冷却至70℃~100℃,加入基质混合均匀得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其中中药膏剂可以为软膏剂、涂剂。本发明采用黄柏、黄连、虎杖、大黄、金银花、地榆、五倍子及黄芪八味药材组合物,具有清热通便,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其中黄柏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解毒疗疮的功效。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功效。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大黄味苦,性寒;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地榆味苦、酸、涩,性微寒;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兼有止血、抗菌、抗病毒及抗炎作用。五倍子味苦酸涩,性寒,具有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的功效。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祛风除湿、清热、止痛的功效。黄芪味甘,微温;具有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本发明的药材组合物以黄柏、黄连、虎杖、大黄为主,此四药合用,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之力强,主攻“风湿燥热邪气”,祛邪固本。另外,辅以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佐以五倍子、地榆侧重收敛、止血止痛;而用黄芪增强固表、敛疮生肌之功,此四药合用在于治标,用于缓解痔疮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本发明所用黄柏、黄连、虎杖、大黄、五倍子、地榆、金银花、黄芪均为国内原生态道地产药材或中药饮片,质量均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要求。本发明的中药膏剂经医院临床研究,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累计治疗痔疮患者330人,男186人,女人144人,年龄最小19岁,最大81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2年,其中外痔99人(孕妇7人、哺乳期妇女13人)、内痔86人(孕妇15人、哺乳期妇女9人)、混合痔73人(孕妇9人、哺乳期妇女11人),术后并发症72人(孕妇6人、哺乳期妇女3人),用药1~3周,治愈271例,显效38例,有效21例,无效0例,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顺应性良好。本发明治疗有效率10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药材均为常用廉价药材或中药饮片,市场供应充足,质量有保证;2、本发明的中药膏剂治疗范围广,适用于外痔、内痔、混合痔等各种类型痔疮的治疗,更适于痔疮手术后并发症的治疗;3、本发明的中药膏剂安全无毒副作用,患者顺应性好,适合人群广,尤其适用于哺乳期及孕期患者;4、本发明的中药膏剂起效快,止痛、止血、消肿效果好,用药3分钟即可止血,15分钟消除疼痛,60分钟开始消肿,一次用药可维持疗效6h,用药1~3周即可完全消除肿块,治疗周期短,治疗有效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其原料包括:黄柏100g、黄连100g、虎杖50g、大黄50g、金银花50g、地榆50g、五倍子50g、黄芪25g、大豆油2000g、白凡士林1000g。本发明还提出的上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将黄柏、黄连、虎杖、大黄、金银花、地榆、五倍子、黄芪粉碎,加入大豆油中浸泡2h,接着加热至90~100℃,提取2h,再升温至135~145℃,提取0.5h,过滤,滤液冷却至80℃,加入白凡士林混合均匀,得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实施例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其原料包括:黄柏100g、黄连100g、虎杖50g、大黄50g、金银花50g、地榆50g、五倍子50g、黄芪25g、大豆油2000g、白凡士林800g、蜂蜡60g。本发明还提出的上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将黄柏、黄连、虎杖、大黄、金银花、地榆、五倍子、黄芪粉碎,加入大豆油中浸泡2h,接着加热至90~100℃,提取2h,再升温至135~145℃,提取0.5h,过滤,滤液冷却至80℃,加入白凡士林、蜂蜡混合均匀,得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实施例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其原料包括:黄柏100g、黄连100g、虎杖100g、大黄100g、金银花100g、地榆50g、五倍子50g、黄芪25g、麻油2000g、白凡士林600g、羊毛脂400g。本发明还提出的上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将黄柏、黄连、虎杖、大黄、金银花、地榆、五倍子、黄芪粉碎,加入麻油中浸泡2h,接着加热至90~100℃,提取2h,再升温至135~145℃,提取0.5h,过滤,滤液冷却至80℃,加入白凡士林、羊毛脂混合均匀,得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实施例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软膏剂,其原料包括:黄柏100g、黄连100g、虎杖100g、大黄100g、金银花100g、地榆100g、五倍子100g、黄芪50g、菜籽油2000g。本发明还提出的上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将黄柏、黄连、虎杖、大黄、金银花、地榆、五倍子、黄芪粉碎,加入菜籽油中浸泡2h,接着加热至90~100℃,提取2h,再升温至135~145℃,提取0.5h,过滤,滤液冷却,得到用于痔疮的中药涂剂。实施例5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其原料包括:黄柏100g、黄连100g、虎杖100g、大黄100g、金银花100g、地榆100g、五倍子100g、黄芪50g、菜籽油2000g、白凡士林500g、蜂蜡60g。本发明还提出的上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将黄柏、黄连、虎杖、大黄、金银花、地榆、五倍子、黄芪粉碎,加入菜籽油中浸泡2h,接着加热至90~100℃,提取2h,再升温至135~145℃,提取0.5h,过滤,滤液冷却至80℃,加入白凡士林、蜂蜡混合均匀,得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实施例6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其原料包括:黄柏100g、黄连100g、虎杖100g、大黄100g、金银花100g、地榆100g、五倍子100g、黄芪50g、麻油2000g。本发明还提出的上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将黄柏、黄连、虎杖、大黄、金银花、地榆、五倍子、黄芪粉碎,加入麻油中浸泡2h,接着加热至90~100℃,提取2h,再升温至135~145℃,提取0.5h,过滤,滤液冷却,得到用于痔疮的中药涂剂。实施例7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其原料包括:黄柏100g、黄连100g、虎杖100g、大黄100g、金银花100g、地榆100g、五倍子100g、黄芪50g、麻油2000g、聚乙二醇4000200g、聚乙二醇6000800g。本发明还提出的上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将黄柏、黄连、虎杖、大黄、金银花、地榆、五倍子、黄芪粉碎,加入麻油中浸泡2h,接着加热至90~100℃,提取2h,再升温至135~145℃,提取0.5h,过滤,滤液冷却至80℃,加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混合均匀,得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实施例8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其原料包括:黄柏100g、黄连100g、虎杖100g、大黄100g、金银花100g、地榆100g、五倍子100g、黄芪50g、麻油2000g、白凡士林200g、蜂蜡30g、硬脂酸500g。本发明还提出的上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将黄柏、黄连、虎杖、大黄、金银花、地榆、五倍子、黄芪粉碎,加入麻油中浸泡2h,接着加热至90~100℃,提取2h,再升温至135~145℃,提取0.5h,过滤,滤液冷却至80℃,加入白凡士林、蜂蜡、硬脂酸混合均匀,得到用于痔疮的中药膏剂。针对本发明所得用于各型痔疮的中药膏剂进行药效学研究:I、动物实验:1、大鼠足爪肿胀试验:取SD大鼠60只,体重180-200g,雄性,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凡士林)、阳性对照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本发明高剂量组(浓度为0.66g生药/g软膏)、本发明中剂量组(0.44g生药/g软膏)、本发明低剂量组(浓度为0.22g生药/g软膏),每组10只。分别于每只大鼠右足跖部局部给相应的药物,0.4g软膏/只(足跖部均匀涂抹为准);模型组给蒸馏水,每天一次,连续给药5天,第5天给药前1小时用玻璃容器法测出大鼠足容积作为给药前大鼠足容积,给药后0.5小时分别在各鼠右后肢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ml/只致炎,随后每隔一小时测定一次足跖容积,连续测定6次。把致炎后各时间段测定的结果减去给药前的测定值即足爪肿胀度,其结果如下:表1-1本发明对大鼠足爪肿胀的影响(n=10)表1-2本发明对大鼠足爪肿胀的影响(n=10)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在给药后1小时即可明显减轻大鼠的足肿胀度,一直持续到6h,而且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2、小鼠的耳肿胀试验:取60只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凡士林)、阳性对照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本发明高剂量组(浓度为0.66g生药/g软膏)、本发明中剂量组(0.44g生药/g软膏)、本发明低剂量组(浓度为0.22g生药/g软膏),每组10只。在小鼠右耳涂相应各组药物,0.2g软膏/只,每天一次,连续5天,末次给药后30min,在小鼠右耳的前后两面涂100%二甲苯致炎液0.02ml/只,左耳不作任何处理,4小时后处死动物,立即剪下双耳,用8mm打孔器取相同部位耳片,在分析天平上称重,以右耳片重量减去左耳片重量为肿胀度,以(右耳重-左耳重)/左耳重为肿胀率,其结果如下:表2本发明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n=10)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可明显抑制小鼠的耳肿胀度和耳肿胀率,而且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3、小鼠热板法试验:调节恒温水浴的温度在(55±0.5)℃,将热板预热10min。取18-22g雌性小鼠,每次1只放在热板上,小鼠自放在热板上至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凡舔后足时间小于5s或大于30s或跳跃者,弃之不用。将合格的60只小鼠随机均分6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凡士林)、阳性对照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本发明高剂量组(浓度为0.66g生药/g软膏)、本发明中剂量组(浓度为0.44g生药/g软膏)、本发明低剂量组(浓度为0.22g生药/g软膏),每组10只。分别于四个足跖涂相应药物,0.2g软膏/只,每天一次,连续给药5天,末次给药后60、90、120min分别测定小鼠痛阈值,如60s仍无反应,将小鼠取出,以免烫伤,其痛阈值按60s计算,结果如下:表3本发明对小鼠热板试验的影响(n=10)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在给药后1~1.5h可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而2h后对小鼠痛阈值改变不明显。4、小鼠扭体试验:取60只小鼠随机均分6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凡士林)、阳性对照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本发明高剂量组(浓度为0.66g生药/g软膏)、本发明中剂量组(浓度为0.44g生药/g软膏)、本发明低剂量组(浓度为0.22g生药/g软膏),每组10只。直肠给药,给药体积0.2g软膏/只,每天一次,连续5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开始试验。试验小鼠腹腔注射1mol/L冰醋酸10ml/kg致扭体,记录15min内各组小鼠扭体次数,其结果如下:表4本发明对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n=10)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上表可知:本发明给药后,小鼠扭体次数有一定的减少,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5、小鼠断尾试验: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蒸馏水)、空白对照组(凡士林)、阳性对照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本发明高剂量组(浓度为0.66g生药/g软膏)、本发明中剂量组(浓度为0.44g生药/g软膏)、本发明低剂量组(浓度为0.22g生药/g软膏),每组10只。将小鼠置于特制的固定器中剪尾0.5cm立即记时,断尾后立即涂抹相应的药物0.2g软膏/只,并用秒表计时,每隔30S用滤纸吸去血滴,至不再出血为止,记录出血时间。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的出血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结果如下:表5本发明对小鼠断尾出血时间的影响(n=10)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上表可知:小鼠断尾后,三组出血时间均显著缩短。6、大鼠肛周溃疡模型试验:取60只大鼠,雌雄各半,所有动物先用浸有99%醋酸溶液的滤纸片贴敷肛门,滤纸片需紧密接触肛周皮肤及黏膜,每只鼠用2片滤纸片贴1min。当天下午观察溃疡程度,按体重及溃疡程度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对照组(蒸馏水)、空白对照组(凡士林)、阳性对照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本发明高、中、低剂量组,肛周涂抹药物0.4g软膏/只,每天1次,连续给药5d,观察给药第3、5、7、9天大鼠溃疡愈合情况,评定溃疡程度。大鼠肛周溃疡评分标准:有溃疡渗液1分;少许溃疡渗液2分;有焦痂基本愈合3分;完全愈合4分。其结果如下:表6本发明对大鼠肛周溃疡的影响(n=10)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在给药5天后,可明显降低大鼠肛周溃疡评分值,而且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7、大鼠试验性痔疮模型试验: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本发明高、中剂量组在给l%角叉菜胶后24h开始,可明显降低大鼠肛周的肿胀度,低剂量组在给l%角叉菜胶后96h,可明显降低大鼠肛周的肿胀度。表7本发明对大鼠试验性痔疮的影响(n=10)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在给药后24h开始可明显降低大鼠肛周的肿胀度,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II、人体临床试验:1、治疗外痔疗效:选取198名确诊外痔患者,最大80岁,最小19岁,孕妇7人、哺乳期妇女13人,分成二组,每组99人,其中孕妇、哺乳期妇女在实验组,其他随机分组,经统计学证实两组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饮食、生活作息保持一致,其中实验组每天使用本发明所得中药膏剂,每天一次;对比组使用马应龙痔疮膏,每天一次。结果如下: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9987930100%对比组997587990.9%其中疗效判定标准:(1)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积分值减少≥95%以上,相关理化指标应正常或基本正常。(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值减少≥70%,相关理化指标明显改善。(3)有效症状、体征有好转,积分值减少≥30%,相关理化指标相应好转。(4)无效症状、体征未见好转,积分值减少<30%,相关理化指标无改善。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对外痔的总有效率优于现有技术。2、治疗内痔疗效:选取172名确诊内痔患者,最大74岁,最小22岁,孕妇15人、哺乳期妇女9人,分成二组,每组86人,其中孕妇、哺乳期妇女在实验组,其他随机分组,经统计学证实两组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饮食、生活作息保持一致,其中实验组每天使用本发明所得中药膏剂,每天一次;对比组使用马应龙痔疮膏,每天一次。结果如下: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86721040100%对比组866764989.5%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对内痔的总有效率优于现有技术。3、治疗混合痔疗效:选取146名确诊混合痔患者,最大72岁,最小20岁,孕妇9人、哺乳期妇女11人,分成二组,每组73人,其中孕妇、哺乳期妇女在实验组,其他随机分组,经统计学证实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饮食、生活作息保持一致,其中实验组每天使用本发明所得中药膏剂,每天一次;对比组使用马应龙痔疮膏,每天一次。结果如下: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7358870100%对比组73381191579.5%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对混合痔的总有效率优于现有技术。4、痔疮手术后治疗疗效:选取144名确诊痔疮手术后患者,最大81岁,最小19岁,孕妇6人、哺乳期妇女3人,随机分组,每组72人,其中孕妇、哺乳期妇女在实验组,其他随机分组,经统计学证实两组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饮食、生活作息保持一致,其中实验组每天使用本发明所得中药膏剂,每天一次;对比组使用马应龙痔疮膏,每天一次。结果如下: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72541170100%对比组7243951579.2%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对痔疮手术后的总有效率优于现有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