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9468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和保健食品领域。



背景技术:

黄褐斑是一种严重影响美容的皮肤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面部,是内分泌失调而引起的皮肤色素沉着,不少疾病都可出现这种斑,一般以妊娠期妇女较多见。它的产生说明人体内激素水平在变化,中医认为,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可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颜面发生黄褐斑。用内服汤剂治疗黄褐斑需要辨证论治,但不论哪种类型,总离不开活血化瘀这一治疗原则。主要为滋阴补肾、疏肝、调和气血、活血化瘀。

根据黄褐斑的中医药研究、发病原因及中医理论,组成本组合物,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菟丝子滋补肝肾、佐以白芍养血柔肝和营,三者相配则补肾、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红花加强活血化瘀之功,茯苓健脾益气,以使血生化有源。另外,葡萄籽提取物含有原花青素,可以通过捕获氧自由基及抑制胶原酶、弹性酶、透明质酸酶来增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原花青素与酪氨酸酶和过氧化酶结合,可防止皮肤变黑或出现雀斑、褐斑等。

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对红花、当归、白芍、菟丝子、茯苓、葡萄籽提取物等原料进行了分析,了解其祛黄褐斑的作用机制,为该组合物提供科学依据。《本草纲日》记载:红花“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因为红花长于养血活血,祛瘀通经,故被称作“血中第一花”,而由于红花温和的活血功能,又被称作“女人花”,可以消除皱纹,美白肌肤,可用于改善黄褐斑;当归具有显著活血调经、补血活血、利尿消肿、化瘀生新之功能,当归补血活血作用与其刺激CSFs分泌有关,当归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防止酪氨酸氧化形成色素的作用,加之当归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等各种营养成分,有使人体皮肤变白细、增进皮肤健康、减慢皮肤衰老等功效,达到祛除黄褐斑、雀斑等美容的目的;白芍滋阴养血,柔肝熄风,白芍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通过改善肌肤细胞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黑色素的代谢,以达到养颜美容的作用;近来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菟丝子中的黄酮、多糖、甾醇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多方面的补益作用;茯苓能抑制自由基过氧化反应,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少脂褐质形成;葡萄籽提取物(OPC)一方面可促进胶原蛋白形成适度的交联,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可预防“过度交联”这种反常生理状况的发生,从而也就阻止了皮肤皱纹和囊泡的出现,保持皮肤的柔顺光滑。原花青素还可以通过捕获氧自由基及抑制胶原酶、弹性酶、透明质酸酶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原花青素与酪氨酸酶和过氧化酶结合,可防止皮肤变黑或出现雀斑、褐斑等。

本发明人对该组方进行了系统药学研究,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合理配伍,以内养外,通过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标本兼顾,全面调节机体健康,以达到美容、祛斑之功效。并经过详细的工艺研究,进行了安全性及功效等试验,证明本产品安全性高,适用人群广泛,服用方便,具有确切的效果,适合作为保健食品长期服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红花5~40份、白芍5~40份、当归2~30份、茯苓5~40份、菟丝子5~60份、葡萄籽提取物0.01~10份。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本发明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红花10~35份、白芍10~35份、当归5~25份、茯苓10~35份、菟丝子10~55份、葡萄籽提取物0.03~8份。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本发明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红花15~30份、白芍15~30份、当归8~20份、茯苓15~30份、菟丝子20~45份、葡萄籽提取物0.05~6份。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本发明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红花20份、白芍20份、当归10份、茯苓20份、菟丝子30份、葡萄籽提取物0.1份。

作为另一个的优选方案:本发明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红花20份、白芍15份、当归10份、茯苓15份、菟丝子30份、葡萄籽提取物0.075份。

在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按上述配比称取红花、白芍、当归、茯苓、菟丝子五种中药及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后粉碎,或粉碎后混合得到。

在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按上述配比称取红花、白芍、当归、茯苓、菟丝子五种中药,混合后提取,再与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按上述配比称取红花、白芍、当归、茯苓、菟丝子五种中药的步骤,制备红花提取物的步骤,制备白芍提取物的步骤,制备当归提取物的步骤,制备茯苓提取物的步骤,制备菟丝子提取物的步骤,以及将上述红花提取物、白芍提取物、当归提取物、茯苓提取物、菟丝子提取物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的步骤。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红花用水提取、醇沉、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

(2)当归、白芍、菟丝子用乙醇提取、醇沉、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

(3)茯苓用水提取、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

(4)将步骤(1)、步骤(2)、步骤(3)浸膏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口服制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红花5~40份、白芍5~40份、当归2~30份、茯苓5~40份、菟丝子5~60份、葡萄籽提取物0.01~10份,与药用辅料一起混合,按常规方法制备。在一些方案中优选制备成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丸剂、袋泡茶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口服制剂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红花10~35份、白芍10~35份、当归5~25份、茯苓10~35份、菟丝子10~55份、葡萄籽提取物0.03~8份,与药用辅料一起混合,按常规方法制备。在一些方案中优选制备成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丸剂、袋泡茶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口服制剂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红花15~30份、白芍15~30份、当归8~20份、茯苓15~30份、菟丝子20~45份、葡萄籽提取物0.05~6份,与药用辅料一起混合,按常规方法制备。在一些方案中优选制备成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丸剂、袋泡茶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口服制剂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红花20份、白芍20份、当归10份、茯苓20份、菟丝子30份、葡萄籽提取物0.1份,与药用辅料一起混合,按常规方法制备。在一些方案中优选制备成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丸剂、袋泡茶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口服制剂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红花20份、白芍15份、当归10份、茯苓15份、菟丝子30份、葡萄籽提取物0.075份,与药用辅料一起混合,按常规方法制备。在一些方案中优选制备成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丸剂、袋泡茶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上述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红花用水提取、醇沉、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

(2)当归、白芍、菟丝子用乙醇提取、醇沉、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

(3)茯苓用水提取、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

(4)将步骤(1)、步骤(2)、步骤(3)浸膏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软胶囊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红花5~40份、白芍5~40份、当归2~30份、茯苓5~40份、菟丝子5~60份、葡萄籽提取物0.01~10份,与药用辅料一起混合,按常规方法制备成软胶囊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制备所述软胶囊剂的药用辅料优选包含大豆油、聚乙二醇400、明胶、甘油。其中,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制备上述本发明软胶囊剂的药用辅料重量配比为大豆油2~30份、聚乙二醇400 2~30份、明胶5~60份、甘油2~30份。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软胶囊剂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红花10~35份、白芍10~35份、当归5~25份、茯苓10~35份、菟丝子10~55份、葡萄籽提取物0.03~8份,与药用辅料一起混合,按常规方法制备成软胶囊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制备所述软胶囊剂的药用辅料优选包含大豆油、聚乙二醇400、明胶、甘油。其中,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制备上述本发明软胶囊剂的药用辅料重量配比为大豆油4~25份、聚乙二醇400 4~25份、明胶10~55份、甘油5~25份。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软胶囊剂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红花15~30份、白芍15~30份、当归8~20份、茯苓15~30份、菟丝子20~45份、葡萄籽提取物0.05~6份,与药用辅料一起混合,按常规方法制备成软胶囊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制备所述软胶囊剂的药用辅料优选包含大豆油、聚乙二醇400、明胶、甘油。其中,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制备上述本发明软胶囊剂的药用辅料重量配比为大豆油6~20份、聚乙二醇400 6~20份、明胶15~50份、甘油6~25份。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软胶囊剂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红花20份、白芍20份、当归10份、茯苓20份、菟丝子30份、葡萄籽提取物0.1份,与药用辅料一起混合,按常规方法制备成软胶囊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制备所述软胶囊剂的药用辅料优选包含大豆油、聚乙二醇400、明胶、甘油。其中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制备上述本发明软胶囊剂的药用辅料重量配比为大豆油9份、聚乙二醇400 7份、明胶20份、甘油7份。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软胶囊剂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红花20份、白芍15份、当归10份、茯苓15份、菟丝子30份、葡萄籽提取物0.075份,与药用辅料一起混合,按常规方法制备成软胶囊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制备所述软胶囊剂的药用辅料优选包含大豆油、聚乙二醇400、明胶、甘油。其中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制备上述本发明软胶囊剂的药用辅料重量配比为大豆油9份、聚乙二醇400 7份、明胶20份、甘油7份。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上述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红花用水提取、醇沉、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

(2)当归、白芍、菟丝子用乙醇提取、醇沉、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

(3)茯苓用水提取、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

(4)将大豆油、聚乙二醇400与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后,与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浸膏混合,混合均匀,得内容物;

(5)将明胶、甘油和适量水加热融化,与步骤(4)所得内容物经过压丸、定型、洗丸、干燥、拣丸,得软胶囊剂。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黄褐斑的药品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葡萄籽提取物可以为市售葡萄籽提取物或以现有技术给出的常规方法制备的葡萄籽提取物。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是多种中药成分与葡萄籽提取物联合协同配方,不是成分的简单叠加,动物试验及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及其制剂对黄褐斑具有很好的消除效果和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案

下述是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实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这些实施例和实验例仅限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第一部分:本发明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实施例1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3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5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后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

实施例2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3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5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后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

实施例3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4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7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12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5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后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

实施例4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3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5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后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

实施例5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3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5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后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

实施例6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3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5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后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

实施例7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3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5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后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

实施例8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3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5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后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

实施例9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3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5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后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

实施例10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3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5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后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

实施例11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3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5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后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

实施例12

将实施例1得到的本发明组合物加糊精和硬脂酸镁适量,混合至均匀,灌入胶囊,制得胶囊剂。

实施例13

将实施例2得到的本发明组合物加糊精和淀粉适量,混合至均匀,压片,制得片剂。

实施例14

将实施例2得到的本发明组合物加糊精适量,混合至均匀,制粒,制得颗粒剂。

实施例15

将实施例1得到的本发明组合物加淀粉和蜂蜜适量,混合至均匀,制丸,制得丸剂。

实施例16

将实施例5得到的本发明组合物混合至均匀,分小袋包装,制得散剂。

实施例17

称取大豆油12g、聚乙二醇400 7g,混匀后,加入实施例1得到的本发明组合物,在胶体磨上研磨,搅拌使其混合均匀,45℃保温,得内容物。

称取明胶50g、甘油20g、水30g置化胶罐,加热至70℃搅拌1h,待明胶全部溶化后,抽真空脱水至胶液水分符合要求,过滤后60℃保温,得胶液。

将制备好的内容物、胶液加入压丸机压丸,再经定型、洗丸、干燥、拣丸,得软胶囊剂。

实施例18

称取大豆油15g、聚乙二醇400 10g,混匀后,加入实施例2得到的本发明组合物,在胶体磨上研磨,搅拌使其混合均匀,45℃保温,得内容物。

称取明胶50g、甘油20g、水30g置化胶罐,加热至70℃搅拌1h,待明胶全部溶化后,抽真空脱水至胶液水分符合要求,过滤后60℃保温,得胶液。

将制备好的内容物、胶液加入压丸机压丸,再经定型、洗丸、干燥、拣丸,得软胶囊剂。

实施例19

称取大豆油10g、聚乙二醇400 7g,混匀后,加入实施3得到的本发明组合物,在胶体磨上研磨,搅拌使其混合均匀,45℃保温,得内容物。

称取明胶50g、甘油20g、水30g置化胶罐,加热至70℃搅拌1h,待明胶全部溶化后,抽真空脱水至胶液水分符合要求,过滤后60℃保温,得胶液。

将制备好的内容物、胶液加入压丸机压丸,再经定型、洗丸、干燥、拣丸,得软胶囊剂。

实施例20

称取大豆油13g、聚乙二醇400 10g,混匀后,加入实施例4得到的本发明组合物,在胶体磨上研磨,搅拌使其混合均匀,45℃保温,得内容物。

称取明胶50g、甘油20g、水30g置化胶罐,加热至70℃搅拌1h,待明胶全部溶化后,抽真空脱水至胶液水分符合要求,过滤后60℃保温,得胶液。

将制备好的内容物、胶液加入压丸机压丸,再经定型、洗丸、干燥、拣丸,得软胶囊剂。

对比例1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3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5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即得。

对比例2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3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5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即得。

对比例3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4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7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12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5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即得。

对比例4

组方:

制备方法:

称取红花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3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红花提取物。

称取当归、白芍、菟丝子,加入总重量5倍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低温静置24h,吸取上清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

称取茯苓置提取罐,加入总重量8倍水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茯苓提取物。

将红花提取物、当归白芍菟丝子混合提取物、茯苓提取物混合即得。

对比例5

组方: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对比例6

组方: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

对比例7

称取大豆油12g、聚乙二醇400 7g,混匀后,加入对比例1得到的组合物,在胶体磨上研磨,搅拌使其混合均匀,45℃保温,得内容物。

称取明胶50g、甘油20g、水30g置化胶罐,加热至70℃搅拌1h,待明胶全部溶化后,抽真空脱水至胶液水分符合要求,过滤后60℃保温,得胶液。

将制备好的内容物、胶液加入压丸机压丸,再经定型、洗丸、干燥、拣丸,得软胶囊剂。

第三部分毒理及药效学实验

实验例1毒理实验

1、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选用清洁级昆明种小鼠20只,体重18-22克,雌雄各半,按MTD法进行试验。剂量为20000mg/kg.bw,采用等体积灌胃法(0.2ml/10g.bw)24小时内一次灌胃,连续观察两周。记录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

2、大鼠急性毒性试验:选用清洁级SD大鼠20只,体重180-220克,雌雄各半,按MTD法进行试验。剂量为20000mg/kg.bw,采用等体积灌胃法(2ml/100g.bw)24小时内一次灌胃,连续观察两周。记录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

3、遗传毒性试验:

(1)Ames试验:本实验采用平板掺入法,分加与不加S-9混合液两种。剂量分别为0.010、0.050、0.250、1.000、5.000mg/皿,另设空白对照、溶剂对照(去离子水)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使用2-AF20ug/皿、2,4,7-TNFone0.5ug/皿、NaN32.5ug/皿、丝裂霉素C4.0ug/皿、1、8-二羟基蒽醌50ug/皿,每个剂量组做3个平皿,重复做一次。菌种为T A97(a)、T A98、T A100、TA102四株菌,S-9用量为每皿0.5mlS-9混合液(含S-9 50ul)。

(2)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MNPCE)试验:选用清洁级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25-30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设三个剂量组:2500、5000、10000mg/kg体重,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去离子水)和阳性对照组(CP 40mg/kg),各组均间隔24小时两次给样,第二次给样后6小时取胸骨骨髓制片,每只动物计数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计算其微核发生率;计数200个嗜多染红细胞视野内的成熟红细胞(NCE),计算PCE/NCE比值。

(3)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选用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25只,体重30-35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五只;设三个剂量组:2500、5000、10000mg/kg体重,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去离子水)和阳性对照组(CP 40mg/kg),连续经口给样5天。从首次给样计第35天处死动物,取双侧附睾制片,每只动物计数1000个精子,计算畸形率。

(4)30天喂养试验:选用清洁级SD大鼠80只,体重雄性70.1±7.1g,雌性73.8±6.8g,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单笼饲养。受试物设三个试验剂量,分别为1.88g/kg体重、3.75g/kg体重、7.50g/kg体重(相当于推荐量的100倍),设一个阴性对照组。受试物用去离子水配制,分别灌胃各组动物,阴性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灌胃量均为每日lml/l00g,连续30天,灌胃期间喂饲基础饲料。各组动物均自由进食和饮水,每周称一次鼠体重并记录二次饲料消耗量,计算每周食物利用率。实验末期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液学和生化学检查。观察指标有生长发育、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检查(采用MEK-6318K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生化学检查(分离血清后采用相应试剂盒及F1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解剖取肝、脾、肾、睾丸称重,计算脏器系数,然后对肝、肾、脾、胃、十二指肠、睾丸、卵巢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石蜡切片)。

本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对两种性别的大小鼠的MTD均大于20000mg/kg.bw,说明该产品无毒性;三项致突变试验结果阴性;大鼠30天喂养试验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

上述实验采用的药品为实施例18制备的软胶囊制剂。

实验例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防治黄褐斑药效学研究(动物试验)

1、试验动物:

ICR小鼠,体重18~20g,雌性。

2、试验方法:

(1)造模方法:

本实验采用黄体酮注射液攻击方法配合紫外照射进行造模。方法:取雌性ICR小鼠,体重18~22g。模型组予以每日肌肉注射黄体酮20mg·kg-1,1日1次,同时以脱毛器配合8%Na2S水溶液脱去背部毛发,裸露皮肤面积约3*2cm,每两天脱毛1次,以波长为320nm的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小鼠裸露皮肤,一日1次,每次60分钟,连续36天。每天观察其脱毛部位皮肤变化情况。

(2)分组及给药

将小鼠随机分为13组,每组15只,分别为模型组(NS 20ml·kg-1)、空白对照组(NS 20ml·kg-1)、实施例1组(3g·kg-1)、实施例2组(3g·kg-1)、实施例3组(3g·kg-1)、实施例4组(3g·kg-1)、对比例1组(3g·kg-1)、对比例2组(3g·kg-1)、对比例3组(3g·kg-1)、对比例4组(3g·kg-1)、对比例5组(3g·kg-1)、对比例6组(3g·kg-1)及葡萄籽提取物组(3g·kg-1),其中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对比例3组和对比例4组为不添加葡萄籽提取物的组合物,其他中药组分配比分别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组分配比一致;对比例5组为葡萄籽提取物添加比例少于实施例3组,其他中药组分配比实施例3组分配比一致;对比例6组为葡萄籽提取物添加比例多于实施例4组,其他中药组分配比实施例4组分配比一致。除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之外,其他各组在造模的同时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6天。

(3)取材及检测指标

取材:小鼠于取材前进行一次脱毛,并于取材当天将所有小鼠断颈处死,迅速取其受试肝脏及脱毛后皮肤,各取其中的约0.5g用于生化指标检查。另外,分别取小鼠去毛皮肤1块(1.0*1.0cm)用于皮肤黑色素细胞的病理形态学检测。

小鼠皮肤和肝脏匀浆的制备:称取皮肤和肝脏各约0.2g,分别放入装有9倍于组织块重的预冷生理盐水的小烧杯内,剪碎后用高速分散器粉碎、匀浆(肝脏2次、皮肤4次),每次5s。匀浆液以3500r·min-1离心15min,取上清液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

小鼠肝脏和皮肤指标的测定:酪氨酸酶的测定按照Elisa试剂盒的操作要求和步骤进行测定。先进行标准曲线的制备,后按照操作表要求加样,加入显色液A和B,洗板5次,后在450nm处测定吸光度,最后计算酪氨酸含量。SOD活力的测定按试剂盒操作要求先配制底物应用液和酶工作液,接着按照操作表要求加样,混匀好后,在37℃恒温箱中孵育20分钟,然后在450nm处酶标仪读数,最后计算SOD的活力。MDA含量的测定按试剂盒要求先配制试剂二和试剂三,接着按照操作表要求加样,混匀后95℃水浴40分钟,取出后流水冷却,然后在532nm处酶标仪读数测各管吸光度值,最后按公式计算MDA含量。

形态学指标检测:取小鼠皮肤组织标本1.0cm*1.0cm,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皮肤病理学变化。黑色素细胞和黑色素颗粒的观察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①常规脱蜡切片,脱蜡至水化;②3%H2O2:去离子水孵育5min;③根据Ⅰ抗对组织切片进行预处理;④滴加Ⅰ抗,37℃孵育1h或4℃过夜,PBS洗3次各2分钟;⑤滴加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试剂盒,37℃孵育30min,PBS洗3次各2min;⑥DAB显色5-10min;⑦蒸馏水洗10-15min;⑧苏木素复染10秒钟;⑨常规脱水、透明、封片;⑩染色结果:阳性黑素细胞呈棕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浆与细胞膜上,细胞核被苏木素复染呈蓝色。免疫组化图片采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统计学处理:数据经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检验。

3、结果

(1)对黄褐斑模型小鼠肝脏及皮肤酪氨酸酶的影响

表1对褐斑模型小鼠肝脏及皮肤络氨酸酶的影响(n=15)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ΔΔP<0.01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及皮肤中酪氨酸酶活性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后,肝脏及皮肤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实施例1组和实施例2组中药组合物对模型大鼠肝脏及皮肤中酪氨酸酶活性减低作用最为明显;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对比例3组、对比例4组、对比例5组和对比例6组中药组合物对模型大鼠肝脏及皮肤中酪氨酸酶活性减低作用明显不如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葡萄籽提取物组的药效不如与本发明其他五种中药混合组成组合物的药效。见表1。

(2)对黄褐斑模型小鼠肝脏及皮肤氧化指标的影响

表2对褐斑模型小鼠肝脏及皮肤氧化指标的影响(n=15)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ΔΔP<0.01

实验结果显示:

造模后,模型组肝脏中SOD活性均显著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组均能不同程度升高模型大鼠肝脏中SOD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其中实施例1组和实施例2组中药组合物对模型小鼠肝脏中SOD活性升高作用最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对比例3组、对比例4组、对比例5组和对比例6组中药组合物及葡萄籽提取物组对模型大鼠肝脏及皮肤中SOD活性升高作用明显不如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造模后,模型组皮肤中SO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②造模后,模型组肝脏及皮肤中MDA含量均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模型大鼠肝脏及皮肤中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其中实施例1组和实施例2组中药组合物对模型大鼠肝脏及皮肤中MDA含量降低作用最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对比例3组、对比例4组、对比例5组和对比例6组中药组合物及葡萄籽提取物组对模型大鼠肝脏及皮肤中MDA活性升高作用明显不如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

(3)对黄褐斑模型小鼠肝脏及皮肤病理学的影响

①对黑色素细胞表面、累积光密度的影响

表3对褐斑模型小鼠黑色素细胞表面、累积光密度的影响(n=15)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ΔΔP<0.01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皮肤中黑色素细胞面积及光密度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给予所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后皮肤中黑色素细胞面积及累积光密度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效果优于对比例中药组合物组及葡萄籽提取物组。见表3。

②皮肤病理组织学观察

实验结果如下:空白对照组3例小鼠皮肤表被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无变性、坏死、糜烂或溃疡形成。真皮为结缔组织,可见正常的皮肤附件。皮下组织可见脂肪,无充血、水肿或炎细胞浸润。模型组6例小鼠皮肤均可见表皮鳞状上皮细胞中度变性、坏死、脱落,真皮层见中度炎细胞浸润,真皮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皮肤附件明显减少。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小鼠1例皮肤均可见局部表皮上皮细胞轻度变性,真皮层见少量炎细胞浸润,真皮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皮肤附件轻度减少;2例皮肤均可见表皮复层鳞状上皮,真皮层见散在炎细胞浸润。对比例中药组合物组5例皮肤均可见局部表皮上皮细胞轻度变性,真皮层见少量炎细胞浸润,真皮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皮肤附件轻度减少;10例皮肤均可见表皮复层鳞状上皮,真皮层见散在炎细胞浸润。葡萄籽提取物组1例皮肤均可见局部表皮上皮细胞轻度变性,真皮层见少量炎细胞浸润,真皮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皮肤附件轻度减少;余5例皮肤均可见表皮复层鳞状上皮,真皮层见散在炎细胞浸润。

结果表明:模型组皮肤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及脱落明显,真皮层出现中度炎细胞浸润,真皮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皮肤附件明显减少。在给予所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后上述现象明显减轻,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效果优于对比例中药组合物组及葡萄籽提取物组。

另外,上述动物试验表明,葡萄籽提取物和其他五种中药在治疗和预防黄褐斑方面具有协同作用,但是葡萄籽提取物的添加比例达到一定的限度再增加,治疗和预防黄褐斑的效果增加并不明显。

实验例3本发明软胶囊制剂祛黄褐斑功能试验(临床试验)

1、受试对象:按自愿原则选择23-60岁,具有黄褐斑受试者150例。

诊断标准:头面部肉眼观察可见黄褐色斑,多发于颧、颊、额、鼻、唇周等处,无炎症、痛痒等症状。

纳入者标准:凡生有黄褐斑的自愿受试者,经体检合格均可进行试食观察。

排除者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保健品过敏者;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受试物,无法判定功效或资料不全影响功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试验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两种形式。15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例17组和对比例7组,实施例17组和对比例7组服用相对于的胶囊剂,对照组服用相同性状无功效安慰剂。每次3粒,每日3次,连续30天,受试者在实验期间停止服用有关养颜祛斑的药物或其他保健品及化妆品。

3、观察指标:

一般情况: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受试者饮食情况,观察睡眠、大小便、精神状况等主要临床症状。观察受试物对受试者是否有不良影响。

头面部黄褐斑检测:面积大小改变,用标尺测量受试前后同一黄褐斑的长径和宽径,计算面积(cm2);颜色改变,与色卡比较。

安全性观察:包括血液及尿常规检查、生化指标测定。

祛斑功效判定:黄褐斑颜色下降I度,或面积减少大于10%,不产生新的黄褐斑为有效;黄褐斑颜色及面积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4、实验结果:

表4受试者试食受试物前后黄褐斑面积大小变化

*自身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表5受试者试食受试物前后黄褐斑颜色深浅变化

**自身比较P<0.01;*自身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1

表6受试者试食受试物前后功效判定结果

由表1、2、3可见,本发明软胶囊试食组黄褐斑颜色变浅,色卡平均降低0.59度,黄褐斑面积平均减小了11.5lcm2,而对比例软胶囊试食前后色卡平均降低0.37度、黄褐斑面积平均减小了6.51cm2。本发明软胶囊试食组试食后与对照组相比,黄褐颜色变浅和黄褐斑丽积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试食前后黄褐斑面积减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总有效率为76.0%,也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对比例软胶囊试食组试食后与对照组相比,黄褐颜色变浅和黄褐斑丽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食前后黄褐斑面积减小,但无显著性差异,其总有效率为42.0%。本发明软胶囊效果优于对比例软胶囊。

本发明软胶囊剂对比例软胶囊试食后受试物对受试者的一般情况无不良影响;试食前后试食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各项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腹部B超,心电阁,X线胸部透视试食前后试食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均在正常范围。

5、结论:150例黄褐斑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食组按要求服用受试物30天后,实施例17组黄褐斑面积平均缩小11.51土7.99cm2(P<0.05),面积平均减少为13.75%;颜色变浅,色卡平均降低0.59士0.28度(P<0.01);其中有效38例,总有效率76.00%。试食组自身前后比较、与对照组组间比较颜色积分和面积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试食前后,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血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说明本品对受试者身体健康无不良影响。试食后,未见过敏及其它不良反应。

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