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黄芪为主药的修复神经损伤的复方药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197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黄芪为主药的修复神经损伤的复方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在损伤平面以下发生Wallerian变性,然后以每天1mm的速度再生。如何促进神经再生,提高神经再生质量,一直是医学界需要破解的难题。神经损伤后,积极有效的治疗是神经功能有效恢复的重要条件。对于神经纤维仍保持完整,神经失用型损伤,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对于神经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的损伤、神经卡压所致的损伤,在神经缝合或松解之后的较长时间内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为神经修复创造良好的内环境。现阶段临床常用的药物有维生素B族,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等。与其它药物单一的作用机制不同,中药是一种多因素复合物,因有可能提供更丰富、比例更接近神经生理需求与生长活性因子的环境,而具有独特优势。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的中药类复合药物用来修复神经损伤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黄芪为主药的修复神经损伤的复方药物及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快速进行神经损伤修复。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黄芪为主药的修复神经损伤的复方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40-60份、党参3-10份、川芎3-10份、茯苓2-10份、白芷5-12份、金荞麦1-6份、厚朴1-5份、白术2-11份、椿皮1-8份、柴胡1-6份、香附2-3份、莱菔子1-8份、黄芩2-6份;

其制备方法为:

(1)首先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茯苓与莱菔子混合,粉碎成极细粉(全部通过9号筛200目),得混合粉末A;

(2)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香附,粉碎后过2号至3号筛,将该粉末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适量水,浸泡3h,连续回流提取8h,收集挥发油;

(3)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其余10味药材,分别单独粉碎,混合得总粉,加入适量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4h,冷却,过滤去除滤渣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浸膏B;

(4)最后将香附挥发油加入浓缩浸膏B中搅拌均匀,再将混合粉末A加入浓缩浸膏B中,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浸膏C(浓度2g/ml)。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42-58份、党参4-8份、川芎4-9份、茯苓3-8份、白芷5-12份、金荞麦2-5份、厚朴2-4份、白术4-10份、椿皮2-6份、柴胡2-5份、香附2-3份、莱菔子2-7份、黄芩2-6份。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42份、党参4份、川芎5份、茯苓4份、白芷5份、金荞麦2份、厚朴2份、白术6份、椿皮3份、柴胡2份、香附3份、莱菔子3份、黄芩3份。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58份、党参5份、川芎6份、茯苓5份、白芷6份、金荞麦1份、厚朴2份、白术7份、椿皮1份、柴胡3份、香附2份、莱菔子3份、黄芩3份。

优选的,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乙醇溶液的相对浓度为70%。

优选的,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的均匀搅拌时间为30-50min。

本发明中药原料功效如下:

黄芪: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日华子本草》记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川芎: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具通达气血功效,故治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诸痛。

茯苓:性味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治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白芷:性味辛,温。归经入肺、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金荞麦:甘,涩,微苦,凉;归肺、肝经;清热解毒,消痈利咽: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等;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风湿筋骨酸痛,手足关节不利等。

厚朴:味辛,性温;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白术:以根茎入药。燥湿健脾,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慢性腹泻、水肿、止汗,安胎。

椿皮:味苦,平;叶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C,健胃,止血,消炎,杀虫,祛署化湿,解毒,杀虫,主暑湿伤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泄泻,痢疾痈疽肿毒。

柴胡: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香附:苦,寒。归肺、肝、心经;解毒消肿:用于咽喉肿痛、疮疡肿痛等;止咳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肺热咳喘,咯痰黄稠等。

莱菔子:性味辛、甘,平。归肺、脾、胃经。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黄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各原料药物科学配伍,具有快速有效修复神经损伤,提高神经再生质量的优点,制备方法科学有效,简便实用,生产效率高,适合在医药领域大规模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以黄芪为主药的修复神经损伤的复方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40份、党参3份、川芎3份、茯苓2份、白芷5份、金荞麦1份、厚朴1份、白术2份、椿皮1份、柴胡1份、香附2份、莱菔子1份、黄芩2份。

其制备方法为:

(1)首先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茯苓与莱菔子混合,粉碎成极细粉(全部通过9号筛200目),得混合粉末A;

(2)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香附,粉碎后过2号至3号筛,将该粉末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适量水,浸泡3h,连续回流提取8h,收集挥发油;

(3)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其余10味药材,分别单独粉碎,混合得总粉,加入相对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4h,冷却,过滤去除滤渣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浸膏B;

(4)最后将香附挥发油加入浓缩浸膏B中搅拌均匀30min,再将混合粉末A加入浓缩浸膏B中,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浸膏C(浓度2g/ml)。

实施例2:

一种以黄芪为主药的修复神经损伤的复方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60份、党参4份、川芎4份、茯苓3份、白芷5份、金荞麦2份、厚朴2份、白术4份、椿皮2份、柴胡2份、香附2份、莱菔子2份、黄芩6份。

其制备方法为:

(1)首先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茯苓与莱菔子混合,粉碎成极细粉(全部通过9号筛200目),得混合粉末A;

(2)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香附,粉碎后过2号至3号筛,将该粉末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适量水,浸泡3h,连续回流提取8h,收集挥发油;

(3)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其余10味药材,分别单独粉碎,混合得总粉,加入相对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4h,冷却,过滤去除滤渣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浸膏B;

(4)最后将香附挥发油加入浓缩浸膏B中搅拌均匀50min,再将混合粉末A加入浓缩浸膏B中,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浸膏C(浓度2g/ml)。

实施例3:

一种以黄芪为主药的修复神经损伤的复方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42份、党参4份、川芎4份、茯苓3份、白芷5份、金荞麦2份、厚朴2份、白术4份、椿皮2份、柴胡2份、香附2份、莱菔子2份、黄芩2份。

其制备方法为:

(1)首先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茯苓与莱菔子混合,粉碎成极细粉(全部通过9号筛200目),得混合粉末A;

(2)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香附,粉碎后过2号至3号筛,将该粉末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适量水,浸泡3h,连续回流提取8h,收集挥发油;

(3)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其余10味药材,分别单独粉碎,混合得总粉,加入相对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4h,冷却,过滤去除滤渣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浸膏B;

(4)最后将香附挥发油加入浓缩浸膏B中搅拌均匀50min,再将混合粉末A加入浓缩浸膏B中,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浸膏C(浓度2g/ml)。

实施例4:

一种以黄芪为主药的修复神经损伤的复方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58份、党参4份、川芎5份、茯苓4份、白芷5份、金荞麦2份、厚朴2份、白术6份、椿皮3份、柴胡2份、香附3份、莱菔子3份、黄芩3份。

其制备方法为:

(1)首先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茯苓与莱菔子混合,粉碎成极细粉(全部通过9号筛200目),得混合粉末A;

(2)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香附,粉碎后过2号至3号筛,将该粉末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适量水,浸泡3h,连续回流提取8h,收集挥发油;

(3)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其余10味药材,分别单独粉碎,混合得总粉,加入相对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4h,冷却,过滤去除滤渣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浸膏B;

(4)最后将香附挥发油加入浓缩浸膏B中搅拌均匀50min,再将混合粉末A加入浓缩浸膏B中,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浸膏C(浓度2g/ml)。

实施例5:

一种以黄芪为主药的修复神经损伤的复方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45份、党参5份、川芎6份、茯苓5份、白芷6份、金荞麦1份、厚朴2份、白术7份、椿皮1份、柴胡3份、香附2份、莱菔子3份、黄芩3份。

其制备方法为:

(1)首先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茯苓与莱菔子混合,粉碎成极细粉(全部通过9号筛200目),得混合粉末A;

(2)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香附,粉碎后过2号至3号筛,将该粉末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适量水,浸泡3h,连续回流提取8h,收集挥发油;

(3)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其余10味药材,分别单独粉碎,混合得总粉,加入相对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4h,冷却,过滤去除滤渣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浸膏B;

(4)最后将香附挥发油加入浓缩浸膏B中搅拌均匀50min,再将混合粉末A加入浓缩浸膏B中,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浸膏C(浓度2g/ml)。

实施例6:

一种以黄芪为主药的修复神经损伤的复方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50份、党参3份、川芎3份、茯苓2份、白芷5份、金荞麦1份、厚朴1份、白术2份、椿皮1份、柴胡1份、香附2份、莱菔子1份、黄芩6份。

其制备方法为:

(1)首先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茯苓与莱菔子混合,粉碎成极细粉(全部通过9号筛200目),得混合粉末A;

(2)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香附,粉碎后过2号至3号筛,将该粉末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适量水,浸泡3h,连续回流提取8h,收集挥发油;

(3)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其余10味药材,分别单独粉碎,混合得总粉,加入相对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4h,冷却,过滤去除滤渣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浸膏B;

(4)最后将香附挥发油加入浓缩浸膏B中搅拌均匀50min,再将混合粉末A加入浓缩浸膏B中,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浸膏C(浓度2g/ml)。

实施例7:

一种以黄芪为主药的修复神经损伤的复方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55份、党参10份、川芎10份、茯苓10份、白芷12份、金荞麦6份、厚朴5份、白术11份、椿皮8份、柴胡6份、香附3份、莱菔子8份、黄芩6份。

其制备方法为:

(1)首先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茯苓与莱菔子混合,粉碎成极细粉(全部通过9号筛200目),得混合粉末A;

(2)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香附,粉碎后过2号至3号筛,将该粉末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适量水,浸泡3h,连续回流提取8h,收集挥发油;

(3)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其余10味药材,分别单独粉碎,混合得总粉,加入相对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4h,冷却,过滤去除滤渣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浸膏B;

(4)最后将香附挥发油加入浓缩浸膏B中搅拌均匀50min,再将混合粉末A加入浓缩浸膏B中,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浸膏C(浓度2g/ml)。

疗效观察:

方法:取雌性Wistar大鼠60只,建立双侧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止血钳闭合第二齿)模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A组)、中剂量组(B组)、低剂量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分别腹腔2ml/d,1ml/d,0.5ml/d药物和2ml/d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天。术后4、6、8周分别进行大体观察,测定再生神经的神经电图,组织学和透射电镜观察,分析靶器官的形态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评估坐骨神经再生质量和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1)神经电生理:术后4、6、8周各时间点再生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纵向比较各时间点两项指标数值总体呈A>B>C>D,但A组与B组,C组与D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D组相比,B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术后8周神经HE染色观察:见各组再生神经均跨越吻合口向远端生长,缝线眼周围炎细胞不同程度浸润。A组有髓经纤维粗细均匀,排列整齐,轴索髓鞘较完整,神经再生较成熟;B组有髓神经纤维稍细,排列稍松散。C组神经纤维多为有髓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稍细,排列稍松散。D组神经纤维排列松散,部分神经纤维未见轴索及髓鞘。神经亚甲基蓝-碱性复红染色见A、B组有髓神经纤维平均直径和髓鞘厚度较均一,髓鞘形状规则,束间结缔组织少;C、D组有髓神经纤维平均直径和髓鞘厚度不一,髓鞘形状不规则,结缔组织增生明显(×40)。

(3)术后8周透射电镜观察:显示A、B、C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多,神经纤维粗大,轴索髓鞘比基本达1:1,髓鞘较厚,板层致密,明暗板清晰,结构成熟度较均一。D组再生神经纤维直径差异较大,髓鞘较薄,形状不规则,扭曲变形明显,板层疏松,成熟度欠佳,其间散在新生无髓神经纤维。

(4)术后12周小腿三头肌HE染色观察:A、B组肌细胞排列整齐,较紧密,横截面积大,肌纤维较粗,B组肌纤维间的间隙宽于A组。C组肌纤维粗细不一,肌纤维间的间隙较宽,有结缔组织增生;D组萎缩的肌纤维呈明显角状,呈小簇状分布在肌束内,深染的细胞核增多,肌纤维横截面积小,肌纤维间的间隙增宽,结缔组织增生较多。各组鼠小腿三头肌TSCI和肌纤维横截面积两两相比,A组、B组与D组相比,B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

(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术后4周再生神经NGF蛋白表达量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微血管计数两两相比,A组、B组与D组相比,B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

经过疗效观察可知,本发明用于修复神经损伤的黄芪复合药物治疗效果好,见效快,经灌胃后两个月对大鼠复查统计,无感染且较快恢复正常步态运动,无不良反应。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