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03112阅读:10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兽药制剂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nervousnecrosis,vnn)又称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viralencephalopathyandretinopathy,ver),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鱼类流行性传染病,对仔鱼和幼鱼危害很大,严重者在一周内死亡率可达100%,此外该病对成鱼也有很高的致死率,且近年受感染的种类和受危害程度迅速增加。近年来我国养殖石斑鱼不断暴发该传染病,造成刚孵化仔鱼和幼鱼大规模死亡。

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从每年4月到9月,死亡高峰期为6~8月,平均水温30~32℃的夏季,低温季节一般不发病。

石斑鱼神经坏死病主要在苗期发病率高,而且具有死亡速度快、死亡量大、传播性强、难控制等特点。主要病状表现为:黑身、趴底,部分鱼苗“漂水”。剖检病鱼,发病初期脾脏鲜红,发病后期脾脏发黑肿大;肝脏色泽变浅呈土黄色;部分鱼苗鳔胀气;肠道积水,往往伴随白便、绿便。多在发病后十多天衰竭死亡。

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目前尚无很好的防治方法。由于该传染病大部分来自亲鱼的垂直传播,加强苗种检疫,使用健康不带毒的种苗进行养殖,可以大大减少该传染病的爆发几率。一旦发病则会迅速波及全塘,只能全塘清理,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采用传统中草药治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具有表里兼治、无副作用、无残留、无水体污染的优势,因此开发能有效治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的中药制剂是解决本领域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副作用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的中药配方。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散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柴胡8-12份、桂枝4-6份、干姜5-10份、黄芩5-14份、白术8-12份、当归8-12份、芍药8-12份、桃仁10-12份、厚朴6-12份、大黄10-12份、甘草5-8份。

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的最佳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柴胡12份、桂枝6份、干姜5份、黄芩5份、白术12份、当归12份、芍药12份、桃仁12份、厚朴6份、大黄12份、甘草6份。

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是含有或不含有药用辅料的各种常规中药口服药物制剂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制剂可以是散剂。

进一步地,该组合物的散剂的制备方法是:(1)按配方量称取各中药,(2)将中药粉碎,过40-80目筛;(3)混合5-15min得中药粉;(4)将中药粉按每袋100-300g分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组方选用纯天然中草药为原料,具有养血柔肝、破血逐瘀、清热燥湿、下气除满之功效,用于治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疗效确切,治愈效果佳。

(2)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作用是:

柴胡:疏肝解郁;

桂枝:温通经脉;

干姜:温中散寒,健运脾阳;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

当归:补血活血;

芍药:养血柔肝;

桃仁:活血祛瘀;

厚朴:下气除满;

大黄:活血逐瘀;

甘草:调和药性。

配方之中,柴胡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当归甘温质润,长于补血,辛行温通,活血化瘀。芍药味酸,收敛肝阴以养血,养血柔肝以止痛。白术甘苦性温,以健脾和中。柴胡、当归、芍药和白术合用,可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弱得健,则诸症自愈。另有桃仁味苦,善泻血滞,祛瘀力强,可治疗多种淤血阻滞病证。大黄既可下淤血,又可清淤热,具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桂枝辛甘温,温通血脉,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大黄寒凉凝血之弊。桂枝与大黄同用,相反相成,桂枝得大黄则温通而不助热;大黄得桂枝则寒下又不凉遏。甘草护胃安中,并缓诸药之峻烈。桃仁、桂枝、大黄和甘草合用共奏破血下瘀泻热之功。干姜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促水运。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可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厚朴苦燥辛散,既能燥湿又能下气除胀满。

上述十一味药配伍使用,具有养血柔肝、破血逐瘀、清热燥湿、下气除满之功效,可对症治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的中药散剂,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柴胡12份、桂枝6份、干姜5份、黄芩5份、白术12份、当归12份、芍药12份、桃仁12份、厚朴6份、大黄12份、甘草6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是:(1)按配方量称取各中药;(2)将中药粉碎,过60目筛;(3)混合10min得中药粉;(4)将中药粉按每袋200g分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的中药散剂,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柴胡10份、桂枝5份、干姜10份、黄芩10份、白术10份、当归10份、芍药10份、桃仁10份、厚朴10份、大黄10份、甘草5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是:(1)按配方量称取各中药;(2)将中药粉碎,过60目筛;(3)混合10min得中药粉;(4)将中药粉按每袋200g分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的中药散剂,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柴胡8份、桂枝4份、干姜8份、黄芩14份、白术8份、当归8份、芍药8份、桃仁11份、厚朴12份、大黄11份、甘草8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是:(1)按配方量称取各中药;(2)将中药粉碎,过60目筛;(3)混合10min得中药粉;(4)将中药粉按每袋200g分装,即得成品。

临床试验

实验1:

天津市宝坻县一鱼塘,面积约3亩,以养殖石斑鱼为主,4月下旬开始发病,每天都有数十尾病鱼死亡。剖检病鱼,肝脏色泽变浅呈土黄色,脾脏暗红色,鳔充血、膨大,肾脏坏死、糜烂。并且死亡数目逐日增多。遂就诊。根据病鱼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诊断为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中药散剂拌料治疗,拌料比为200g中药散剂:150斤饲料,一天三次,连用7天。用药2天后,死鱼尾数明显减少,至第5日,不再有死亡石斑鱼,同时食量有所增加。继续用药2日。半月后后回访,整塘鱼食量恢复至发病前,鱼群游动正常,不见漂浮于水面。至此,本塘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痊愈。

实验1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中药散剂治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效果明显,治愈率佳,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病死鱼尾数,从而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的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