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土槿皮中草药治病的配方和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29420阅读:8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尤指一种用土槿皮中草药治病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多样优越,分布着极为丰富的传统药物资源,是世界上天然药物资源种类最多,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且有许多地道药材驰名中外,并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草药具有取材天然,作用平稳,毒副作用小等西药无法比拟的独特优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长寿,现代人越来越把注意力从化合成药转向天然药,希望从天然药中开发出更为安全有效的新药以替代合成药,从而减少药源疾病的发生。药方公开于众,能让民众取药方便,用药健康。

土槿皮为落叶乔木,高20~40米。茎干直立,枝轮生年展;长枝有纵细裂,叶散生其上,短枝有轮纹密生,叶簇生其上,辐射状,叶线形,长3~7厘米,宽1~2毫米,先端类,基部渐狭,秋后叶变金黄色。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葇荑状,下重,黄色,数个或数十个,聚生在小枝顶端,基部包有倒卵状楔形之膜质鳞片;雌花单生于有叶之短枝顶端,由多数螺旋状排列的鳞片组成。球果卵形,直立,长约5~7.5厘米,径约3~5厘米,鳞片木质,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微凹或钝头,基部心形,成熟后脱落,苞片披针形,长6~7毫米,先端长尖,中部突起。种子每鳞2个,长8毫米,富油脂,有膜质长翅,与鳞片等长或稍短。花期4~5月,果期10~11月。土槿皮性辛,温,有毒,归肺、脾经;主治体癣、手足癣、头癣,多单味配成酊剂外涂,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可用酊剂外搽,亦可与苦参配伍。现有技术中,用土槿皮中草药治病有多种配方,而不同配伍、用量,疗效也不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为研制一付实用的药方,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土槿皮中草药治病的配方和制作方法,本方作为治疗体病处方,主治体癣、手足癣、头癣,多单味配成酊剂外涂,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可用酊剂外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土槿皮中草药治病的配方和制作方法,配方:土槿皮13克、苦参18克、白鲜皮18克、地肤子18克、白芷18克、大黄13克、川椒13克、黄柏13克、连翘23克,侧柏叶28克、水1890毫升。

制作方法:将土槿皮13克、苦参18克、白鲜皮18克、地肤子18克、白芷18克、大黄13克、川椒13克、黄柏13克、连翘23克,侧柏叶28克分别研成片状混匀,置于陶瓷容器中,用1890毫升水浸4小时,然后加盖放火上加热煎煮,先用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煎煮;武火煎煮1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后,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适量,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待温,浸洗患部。

用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1剂可连用3日,3剂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中草药的治疗不但经受住了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而且也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主治手脚癣,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湿疹,癞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土槿皮中草药治病的配方和制作方法,配方:土槿皮13克、苦参18克、白鲜皮18克、地肤子18克、白芷18克、大黄13克、川椒13克、黄柏13克、连翘23克,侧柏叶28克、水1890毫升。

制作方法:将土槿皮13克、苦参18克、白鲜皮18克、地肤子18克、白芷18克、大黄13克、川椒13克、黄柏13克、连翘23克,侧柏叶28克分别研成片状混匀,置于陶瓷容器中,用1890毫升水浸4小时,然后加盖放火上加热煎煮,先用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煎煮;武火煎煮1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后,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适量,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待温,浸洗患部。

用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1剂可连用3日,3剂为一个疗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