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麻木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5640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纯中药配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麻木的药物。



背景技术:

麻木症名出于《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又名“不仁”。麻,非痛非痒,肌肉内如有虫行,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木,不痛不痒,按之不知,掐之不觉,如木厚之感。由气血倶虚,经脉失于营养;或气血凝滞;或寒湿痰瘀留于脉络所致。麻木是指肌肤知觉消失,不知痛痒的临床症状。麻,指皮肤、肌肉发麻,其状非痒非痛,如同虫蚁乱行其中;木,指肌肤木然,顽而不知。麻轻而木重,麻为木之渐,木为麻之甚。在病理上,麻多属气病,气虚为本,风痰为标;木则多为气病及血,而且多夹湿痰死血。二者常同时并见,

麻木一般多发生于四肢,或手指,足趾,亦有仅见于头面部一侧或口舌等部位者。若见于四肢者,则称为四肢麻木,若见于头面、口舌,则称为头面麻木、口舌麻木。麻木在上肢者多属风湿,或气虚夹痰;在下肢者,以寒湿、湿热为多见。两脚麻木,局部灼热肿胀者,多属湿热下注。头面发麻或木然不知痛痒,多为气血亏虚,风邪乘之,常兼见口眼歪斜,面部一侧抽搐的症状。指端麻木,多为经脉气虚,内风夹痰。口舌麻木,多属痰浊阻于络脉。周身麻木,多为营分阻滞,卫气不行。

申请号为200810063922.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筋骨疼痛、手脚麻木的中药。组方:红花、防风、威灵仙组成。

申请号为20101029894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风寒麻木的中药。组方:当归、川芎、防风、何首乌、海桐皮、羌活、独活、天麻、川乌、草乌、乳香、没药、鸡血藤、女贞子。

实践中发现两者的效果不好,组方不合理,并且不能治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麻木的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麻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

黄芪20-30g,当归15-25g,人参15-25g,白芍15-25g,玉竹20-30g,白术15-25g,熟地15-30g,天花粉10-15g,羌活3-12g,独活3-12g,伸筋草10-15g,茯苓15-25g,半夏6-12g,白芥子6-10g,陈皮6-12g,甘草6-10g,桂枝10-15g,柴胡6-12g。

本发明用法用量:

按重量取好药物,放适量水(淹没药物即可),将药物浸泡一小时左右,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15分钟后倒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熬第二次,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20分钟后倒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熬第三次,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25分钟后倒出药液,三次所得药液混合,分三次服。

药方中:

黄芪,当归,人参,茯苓,白术,白芍,熟地,甘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补血,活血止痛,润肠。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止痛。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养血滋阴,补精益髓。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玉竹,羌活,独活,伸筋草,滋阴润肺,生津养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袪风除湿,舒筋活络。半夏,白芥子,天花粉,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桂枝,柴胡。发汗解表,温经通阳。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药物是以扶正为本,祛湿祛痰为辅的治疗方案,对身体无伤害,见效快,以通经活络,祛痰,祛湿,补气补血为治疗目的,只有气血充足才能使身体肌能正常运行,达到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各组份药理作用为: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主治:脾气虚弱证;气不摄血证;中气下陷证;脾肺气虚证;气血双亏证;气虚发热证。体虚多汗证。痈疽日久不溃或溃后久不生肌收口。气虚水肿证。血痹麻木证;中风后遗症;消渴证。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止痛,润肠。主治:心肝血虚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胎前产后诸疾;跌扑损伤;痹痛麻木;痈疽疮疡。血虚肠燥证。兼治咳喘。

人参: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主治:气虚欲脱,脉微欲绝证。脾气亏虚证;肺气虚弱证。气津两伤之口渴证;消渴证。气血双亏神志失养诸症。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止痛。主治:肝血亏虚证;月经不调;胎产诸证;体虚多汗证。阴虚动风证;肝阳上亢证。肝急诸痛证。

玉竹:甘、平。归肺、胃经。功效:滋阴润肺,生津养胃。主治:燥咳证;劳嗽证。胃阴虚证;阴虚外感证;消渴证。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胃气虚证。水肿证;痰饮证。气虚自汗证。胎动不安证。药理:抗溃疡,抗肿瘤。

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主治:血虚证;妇女月经不调、崩漏等证。肝肾阴亏证;消渴证;精血亏虚证。用于肾虚喘咳。

天花粉:微苦、甘、微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主治:热邪伤津,口干烦渴;消渴证;肺热燥咳。痈肿疮疡。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主治:外感风寒或夹湿之头身痛。风寒湿痹证。

独活:辛、苦、温。归肝、肾、膀胱经。功效:祛风湿,止痛,解表。主治:风湿痹痛;少阴头痛;皮肤湿痒。风寒表证,兼有湿邪者。

伸筋草:苦、辛、温。归肝经。功效:袪风除湿,舒筋活络。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痰饮。脾气虚弱证。心悸;失眠。

半夏:味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痰多咳喘;痰饮眩晕;痰浊胸痹。寒饮呕吐;胃虚呕吐;胃热呕吐;妊娠呕吐。结胸证;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白芥子:辛、温。归肺经。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治:寒痰壅肺;痰饮气逆。痰湿阻滞经络;阴疽流注;瘰疬痰核。

陈皮:辛、苦、温。归脾、肺经。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证;脾胃气虚、运化不良证。湿浊中阻证;痰湿壅滞、肺失宣降证。

甘草:甘、平。归脾、胃、脾、心经。功效: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主治:脾胃虚弱证;心虚动悸脉结代证;脏躁证。诸咳喘证。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痈疽疮肿;咽喉肿痛;食物、药物及农药中毒;缓和药性,调和百药。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温经通阳。主治:风寒表虚证;风寒表实证;风寒湿痹证。痰饮证;水肿及小便不利证;胸痹心悸;奔豚病;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

柴胡:苦、平、微寒。归肝、胆经。功效: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伤寒邪在少阳经。肝郁气滞之证。气虚下陷诸证。

实施例一

临床实验对象:

刘某,男,52岁,经多处治疗无效,左手、足麻木,严重时不能拿东西和行走。

用本实施例药物:

黄芪30g,当归15g,人参15g,白芍15g,玉竹30g,白术15g,熟地15g,天花粉10g,羌活3g,独活12g,伸筋草15g,茯苓15g,半夏6g,白芥子6g,陈皮6g,甘草6g,桂枝10g,柴胡6g。

用法:

按重量取好药物,放适量水(淹没药物即可),将药物浸泡一小时左右,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15分钟后倒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熬第二次,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20分钟后倒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熬第三次,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25分钟后倒出药液,三次所得药液混合,是为一剂,分三次服用,饭后服用。

效果:

服用七剂后症状大大减轻,再继续服用七剂而痊愈,随访二年未复发。

实施例二

临床实验对象:

陆某,女,65岁,经多处治疗无效,右手、足麻木,面部也有麻木的现象,严重时不能拿东西和行走。

用本实施例药物:

黄芪20g,当归25g,人参15g,白芍25g,玉竹20g,白术25g,熟地30g,天花粉15g,羌活12g,独活3g,伸筋草10g,茯苓25g,半夏12g,白芥子10g,陈皮12g,甘草10g,桂枝15g,柴胡12g。

用法:同实施例一。

效果:

服用七剂后症状大大减轻,再继续服用七剂而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实施例三

临床实验对象:

王某,男,68岁,经多处治疗无效,双手麻木,严重时不能拿东西,吃饭都困难。

用本实施例药物:

黄芪22g,当归18g,人参20g,白芍20g,玉竹22g,白术20g,熟地23g,天花粉12g,羌活8g,独活7g,伸筋草12g,茯苓20g,半夏10g,白芥子8g,陈皮10g,甘草8g,桂枝12g,柴胡10g。

用法:同实施例一。

效果:

服用七剂后症状大大减轻,再继续服用七剂而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