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折的药品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182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骨折的药品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药品及其制备工艺。
在目前的中医药技术领域,对骨折、粉碎性骨折、断指尤其是对于骨肉组织严重损伤的四肢中部断折,除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固定校形外,并无特效药可用。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骨折疗效好、治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且成本低、服用方便的药品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骨折的药品,其特征在于它的组方是接骨木皮3.0克-18.0克,铜绿0.05克-0.5克,甜瓜子2.0克-10.0克,土元2.0克-10.0克,银朱0.1克-3.0克,朱砂0.1克-3.0克。
其最佳组方是接骨木皮8.0克-15.0克,铜绿0.08克-0.26克,甜瓜子3.5克-7.0克,土元2.5克-6.0克,银朱0.5克-1.8克,朱砂0.5克-1.8克。
为了增强本药品治愈快、治愈率高的效力,本发明组方中还可辅配有鸡骨5.0克-20.0克。
本发明所述药品剂型为散剂、丸剂或胶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干燥的土元、甜瓜子分别在70℃-85℃温度下烘干,粉碎后过80目筛,成粉;(2)将接骨木皮、鸡骨在70℃-85℃温度下烘干,粉碎后过80目筛,成细粉;(3)将步骤(1)和(2)处理的土元、甜瓜子、接骨木皮、鸡骨四种细粉与组方中的其它药材一起搅拌均匀;(4)经步骤(3)的均匀混粉制品,再次烘干,放冷,灭菌,即为本发明药品的散剂;(5)经步骤(4)制得的散剂加酒精润湿,做成水丸,即为本发明药品的丸剂;(6)经步骤(4)制得的散剂,加糊精适量制粒,装囊,即为本发明药品的胶囊剂。
上述制备工艺中,步骤(1)和(2)的最佳烘干温度为80℃。
由于本发明药品所用药材在药理上有止痛化瘀、活血通络、添髓补精、助元气、接骨续筋的作用,因此,本发明药品在治疗骨折方面,具有疗效好、治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特点,而且药源广,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服用方便。
实施例一处方接骨木皮13.0克,铜绿0.15克,甜瓜子6.0克,土元4.0克,银朱1.0克,朱砂1.0克,鸡骨13.0克。
制法将干燥的土元、甜瓜子、接骨木皮、鸡骨在80℃烘箱中烘干,磨成粉状过80目筛,加铜绿、银朱、朱砂,搅拌均匀,烘干1分钟,取出放冷,装瓶或成袋,灭菌后密封。
性状本品为紫红色粉末,味甘,稍香甜,油质。
实施例二处方接骨木皮13.0克,铜绿0.2克,甜瓜子6.0克,土元4.0克,银朱1.0克,朱砂1.5克,鸡骨13.0克。
制法将干燥的土元、甜瓜子、接骨木皮、鸡骨在80℃烘箱中烘干,磨成粉状过80目筛,加铜绿、银朱、朱砂,搅拌均匀,烘干1分钟,取出放冷,加适量酒精润湿,制成水丸。
性状本品为紫红色药丸。
实施例三处方接骨木皮13.0克,铜绿0.1克,甜瓜子6.0克,土元4.0克,银朱1.0克,朱砂1.2克,鸡骨13.0克。
制法将干燥的土元、甜瓜子、接骨木皮、鸡骨在80℃烘箱中烘干,磨成粉状过80目筛,加铜绿、银朱、朱砂,搅拌均匀,烘干1分钟,取出放冷,加适量糊精制成颗粒装囊,每粒0.3克。
病例一王某,男,22岁,左手食指被锯掉4厘米,经缝合外皮,用木片固定,第5天时服用本发明药品一次,一个半小时后出汗,止痛。三个半月时经拍片复查,已痊愈。后在走访中了解到,病者在阴雨天时知觉敏感性小,其它一切正常。
病例二徐某,男,19岁。右小腿摔伤,经拍片诊断为粉碎性骨折,有小碎骨刺入肉内。体外整形用木片固定,当日服用本发明药品一次,一小时后出汗止痛。第5天消肿。第25天时能扶物行走。第53天时能独立行走,经拍片复查,已全愈康复。
病例三王某,女,16岁。被机带搅伤右腿,经拍片诊断,患处宽达10厘米,仅有碎皮肉骨混片,有筋连接。经消毒清污,体外整形用木片固定。第23天时,服用本发明药品一次,两小时后出汗止痛。八个月时能垫着棉花团站立。经拍片检查,骨肉生长已基本愈合。十个月时能扶物短时间行走。一年后复查,已完全愈合康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骨折的药品,其特征在于它的组方是接骨木皮3.0克-18.0克,铜绿0.05克-0.5克,甜瓜子2.0克-10.0克,土元2.0克-10.0克,银朱0.1克-3.0克,朱砂0.1克-3.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骨折的药品,特征还在于,其最佳组方是接骨木皮8.0克-15.0克,铜绿0.08克-0.26克,甜瓜子3.5克-7.0克,土元2.5克-6.0克,银朱0.5克-1.8克,朱砂0.5克-1.8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骨折的药品,特征还在于,组方中辅配有鸡骨5.0克-20.0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骨折的药品,其特征还在于,药品剂型为散剂、丸剂或胶囊。
5.一种治疗骨折的药品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干燥的土元、甜瓜子分别在70℃-85℃温度下烘干,粉碎后过80目筛,成粉;(2)将接骨木皮、鸡骨在70℃-85℃温度下烘干,粉碎后过80目筛,成细粉;(3)将步骤(1)和(2)处理的土元、甜瓜子、接骨木皮、鸡骨四种细粉与组方中的其它药材一起搅拌均匀;(4)经步骤(3)的均匀混粉制品,再次烘干,放冷,灭菌,即为本发明药品的散剂;(5)经步骤(4)制得的散剂加酒精润湿,做成水丸,即为本发明药品的丸剂;(6)经步骤(4)制得的散剂,加糊精适量制粒,装囊,即为本发明药品的胶囊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骨折的药品的制备工艺,其特征还在于步骤(1)和(2)的最佳烘干温度为80℃。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骨折的药品及其制备工艺,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组方中有接骨木皮、铜绿、甜瓜子、土元、银朱、朱砂。可制成散剂、丸剂或胶囊。由于本发明药品所用药材在药理上有止痛化瘀、活血通络、添髓补精、助元气、接骨续筋的作用,因此,本发明药品在治疗骨折方面,具有疗效好、治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特点,而且药源广,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服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P19/00GK1243722SQ9811037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31日
发明者徐田波 申请人:徐田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