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8640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检验科工作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如各类传染性疾病、各种消毒剂、各种细菌等,因此很容易受到伤害,而检验所使用的杀菌消毒药物大多由化学制剂制成,该种类的化学制剂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有的会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引发皮炎和湿疹等皮肤疾病。为此,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检验时,检验系统的细菌群系应减少到最低限度,便对检验人员本身进行全方位的彻底的消毒,因此,寻找一种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对检验科工作人员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是由中药和西药相结合配制而成的,对皮肤无任何刺激,且性能稳定,易溶于水,不易挥发,制备工艺简单,杀菌效果好,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制成所述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特比萘芬0.1~0.2份,三氯生0.01~0.05份,红背酸藤10~26份,油柑叶10~26份,粳谷奴10~26份,木香9~25份,樟树叶9~25份,忽布筋骨草8~24份,莲房7~23份,鬼灯笼根7~23份,盐麸子6~22份,槐叶6~22份,四时青5~21份,化香树果5~21份,水苋菜4~20份和粘人草3~19份。

制成所述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特比萘芬0.12~0.18份,三氯生0.02~0.04份,红背酸藤14~22份,油柑叶14~22份,粳谷奴14~22份,木香13~21份,樟树叶13~21份,忽布筋骨草12~20份,莲房11~19份,鬼灯笼根11~19份,盐麸子10~18份,槐叶10~18份,四时青9~17份,化香树果9~17份,水苋菜8~16份和粘人草7~15份。

制成所述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特比萘芬0.15份,三氯生0.03份,红背酸藤18份,油柑叶18份,粳谷奴18份,木香17份,樟树叶17份,忽布筋骨草16份,莲房15份,鬼灯笼根15份,盐麸子14份,槐叶14份,四时青13份,化香树果13份,水苋菜12份和粘人草11份。

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西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特比萘芬放入容器内,加入1~2倍量的乙醇,稀释,过滤,得滤液,备用;

(2)将三氯生放入容器内,加入2~3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3)将上述步骤(1)~(2)获得的滤液放入容器内混合,稀释,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红背酸藤和樟树叶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2)将油柑叶、木香、忽布筋骨草和鬼灯笼根放入容器内,加入5~8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提取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3)将粳谷奴、莲房、盐麸子和槐叶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

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4)将四时青、化香树果和粘人草放入容器内,加入2~4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5)将水苋菜洗净,浸入3倍量的6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备用;

(6)将上述步骤(1)~(5)获得的汁液、细粉和滤液进行混合,加入3~6倍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西药滤液和中药滤液进行混合,混合后加入相对于混合粉料质量2~3倍的去离子水,加热煮沸1小时,提取滤液,即得所述的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

本发明所用中西药的药性如下:

特比萘芬:为白色或几乎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无水乙醇和甲醇,微溶于丙酮。用于浅表真菌引起的皮肤、指甲感染,如毛癣菌、狗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引起的体癣、股癣、足癣、甲癣以及皮肤白色念珠菌感染。

三氯生: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无味。溶于乙醇、异丙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用于皮肤、口腔粘膜及怕腐蚀表面的消毒。

红背酸藤:味酸,性平;归肝经。清热解毒,利湿化滞,活血消肿。主咽喉肿痛,口腔炎,肠炎,慢性肾炎,食滞胀满,痈肿疮毒,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陆川本草》载:“消炎、杀菌,去腐秽。治口腔炎,喉炎,牙龈炎,疮疖溃疡。解大茶药毒、木茹毒、巴豆毒。”

油柑叶: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肝、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口疮,疔疮,湿疹,皮炎,水肿,高血压,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粳谷奴:味微咸,性平;归肺经。清热利咽,清热解毒,利咽。主喉痹,咽喉肿痛。

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肚、肺经。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

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

樟树叶:味辛,性温;归心、脾、肺经。祛风,除湿,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胃痛,水火烫伤,疮疡肿毒,慢性下肢溃疡,疥癣,皮肤瘙痒,毒虫咬伤。

忽布筋骨草:味苦、辛,性寒;归肺、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外感风热,高热神昏,吐衄,面竣口喝,高血压,肺热咳喘,肺痈,泻痢腹痛,肝炎,尿路结石,肠痈,目赤肿痛,咽喉肿痛,梅毒,疮疖肿毒,跌打瘀肿,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莲房:味苦、涩,性平;归肝、脾经。消瘀止血。主崩漏,月经过多,便血,尿血。

鬼灯笼根:味苦,性寒;归心、肺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衄血,赤痢,疮疥,瘰疬,跌打肿痛。

盐麸子:味酸、咸,性凉。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主痰嗽,喉痹,黄疸,盗汗,痢疾,顽癣,痈毒,头风白屑。

槐叶:味苦,性平;归肝、胃经。清肝泻火,凉血解毒,燥湿杀虫。主小儿惊痫,壮热,肠风,尿血,痔疮,湿疹,疥癣,痈疮疔肿。

四时青:味苦、辛,性凉;归肝经。除湿解毒,活血消肿。主皮肤瘙痒,口疮,痢疾,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尽。

化香树果:味辛、性温。活血行气,止痛,杀虫止痒。主内伤胸胀,腹痛,跌打损伤,筋骨疼痛,痈肿,湿疮,疥癣。

水苋菜:味苦、涩,性微寒;归肝、肾经。散瘀止血,除湿解毒。主跌打损伤,内外伤出血,骨折,风湿痹痛,蛇咬伤,痈疮肿毒,疥癣。

粘人草:味甘、微辛,性平。消炎,杀菌,调经止痛。主治子宫脱垂,脱肛,腹痛,闭经,牛皮癣,神经性皮炎。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是由中药和西药相结合配制而成的,对皮肤无任何刺激,且性能稳定,易溶于水,不易挥发,制备工艺简单,杀菌效果好,成

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特比萘芬0.18g,三氯生0.04g,红背酸藤22g,油柑叶22g,粳谷奴22g,木香21g,樟树叶21g,忽布筋骨草20g,莲房19g,鬼灯笼根19g,盐麸子18g,槐叶18g,四时青17g,化香树果17g,水苋菜16g和粘人草15g。

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西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特比萘芬放入容器内,加入1~2倍量的乙醇,稀释,过滤,得滤液,备用;

(2)将三氯生放入容器内,加入2~3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3)将上述步骤(1)~(2)获得的滤液放入容器内混合,稀释,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红背酸藤和樟树叶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2)将油柑叶、木香、忽布筋骨草和鬼灯笼根放入容器内,加入5~8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提取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3)将粳谷奴、莲房、盐麸子和槐叶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4)将四时青、化香树果和粘人草放入容器内,加入2~4倍量的蒸馏水,

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5)将水苋菜洗净,浸入3倍量的6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备用;

(6)将上述步骤(1)~(5)获得的汁液、细粉和滤液进行混合,加入3~6倍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西药滤液和中药滤液进行混合,混合后加入相对于混合粉料质量2~3倍的去离子水,加热煮沸1小时,提取滤液,即得所述的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

用法用量:外用即可,取适量本品涂擦于手上,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特比萘芬0.15g,三氯生0.03g,红背酸藤18g,油柑叶18g,粳谷奴18g,木香17g,樟树叶17g,忽布筋骨草16g,莲房15g,鬼灯笼根15g,盐麸子14g,槐叶14g,四时青13g,化香树果13g,水苋菜12g和粘人草11g。

本实施例的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特比萘芬0.12g,三氯生0.02g,红背酸藤14g,油柑叶14g,粳谷奴14g,木香13g,樟树叶13g,忽布筋骨草12g,莲房11g,鬼灯笼根11g,盐麸子10g,槐叶10g,四时青9g,化香树果9g,水苋菜8g和粘人草7g。

本实施例的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特比萘芬0.1g,三氯生0.01g,红背酸藤10g,油柑叶10g,粳谷奴10g,木香9g,樟树叶9g,忽布筋骨草8g,莲房7g,鬼灯笼根7g,盐麸子6g,槐叶6g,四时青5g,化香树果5g,水苋菜4g和粘人草3g。

本实施例的中西医结合杀菌消毒液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验部分

下面将选用本发明进行相应的试验,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功效。

一、水溶性试验

1、取本发明杀菌消炎液10ml放入容器中,然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过滤。

2、过滤完成后,观察滤纸,滤纸上无明显残留物残留。

3、结论:本发明杀菌消炎液极易溶于水,使用后无残留杂质出现。

二、皮肤刺激性试验

1、选用健康白色家兔4只,体重2.6~3.1kg,将家兔背部脊柱两侧脱毛分别为3.0cm×3.0cm,不损伤表皮,24小时后,将0.2ml本发明消毒液的原液均匀涂抹在裸露皮肤的左侧,右侧作为对照不涂抹,4小时后,将皮肤擦拭干净,观察皮肤反应,进行刺激评分。

2、结果:家兔裸露皮肤未见有红斑和水肿反应,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值为0,对照侧皮肤未见异常,按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反应积分均值为0,本发明消毒液对皮肤无刺激性。

三、稳定性试验

取本发明杀菌消炎液50ml,在37℃条件下放置90天后,用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杀菌,其杀灭效果和储存前比较无明显差异。

四、抑菌试验

下面对本发明杀菌消炎液进行抑菌实验:

1、实验菌种:

挑选实验室具有代表性的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和绿脓杆菌。

2、菌种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营养肉汤培养基。

3、实验分类:

抑菌实验分实验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实验组选用本发明杀菌消炎液,对照a组选用次氯酸消毒液,对照b组选用碘伏。

4、具体实验步骤:

(1)菌液的制备:将上述五种菌种分别接种于五个琼脂培养基上,在37℃下培养24小时,分别从上述琼脂培养基中挑取典型菌落分别接种于五个新鲜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同温度下,培养24小时,备用;

(2)取本发明杀菌消炎液、次氯酸消毒液和碘伏各50ml,分别置于稀释容器中,对其分别稀释30倍,将上述三种稀释液溶液分别盛放在容器内,置于无菌条件下,备用;

(3)将上述步骤(1)经营养肉汤培养24小时的实验菌种用无菌的营养肉汤分别稀释50倍,每种菌种分装于三个培养皿中,分别标记实验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

(4)将上述步骤(2)所得的本发明杀菌消炎液的稀释溶液分别滴入实验组培养皿,次氯酸消毒液的稀释溶液分别滴入对照a组培养皿,碘伏的稀释溶液分别滴入对照b组培养皿。

5、试验观察测量:

对上述实验进行观察,观察五组菌种并测量菌种残留面积具体结果。

6、观测测量完毕后,将上述培养皿均置于无菌条件下静置两天,待药剂完全挥发后,跟踪观察发现,对照a组和对照b组菌落继续繁殖,而实验组菌落无变化。

7、实验结果:

实验组本发明杀菌消炎液的杀菌能力远大于对照组消毒液的杀菌能力,并且能够抑制各类菌种继续繁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