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疏通人体经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3588阅读:10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疏通人体经络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同时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经络堵塞的普遍症状为:疼、痛、冷、热、麻、木、肿、胀、酸等九大症状。这些症状是由风寒湿邪侵入人体造成人体经络堵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症状和多发症状,由于其症状缠绵难愈,且无奏效捷速的有效药物,故被古今医家视为多种疑难病症。

脊椎分颈、胸、腰、骶四段,易引起经络堵塞症状多出现在颈椎和腰椎,如颈椎经络堵塞多会伴有头晕、双上肢麻木、颈部疼痛等症状,腰椎经络堵塞可伴有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活动受限等情况。

严重颈椎腰椎经络堵塞在医院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动手术,风险很大。

目前疏通经络常用方法:(1)口服药物型疏通经络治疗;(2)吊针瓶输液方法疏通经络治疗;(3)通过刺激穴位针灸或者艾灸方法疏通经络治疗。

口服药物型或者吊针瓶输液方法疏通经络治疗疼、痛、冷、热、麻、木、肿、胀、酸等九大症状的药物,由于难以直达病灶,所以效果甚微,且长期口服药物会对身体其他部位,如肾、肝、胆、胃等造成一定负担。吊针瓶输液方法对肾、肝造成损害,严重者或可引起病变。针灸、艾灸是通过刺激穴位方法疏通经络治疗,针灸需要破坏皮肤,取穴技术难度大;艾灸成分单一,对引药归经很难全面做到。

因此,研发新型有效的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气味,全面引药归经,用非损伤的方法疏通经络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广阔的养生保健市场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前一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伍科学、使用方便且养生保健效果好、施用过程体感舒适的用于疏通人体经络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后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前一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疏通人体经络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起发热介质作用的第一中药组合物和起疏通经络作用的第二中药组合物混合而成,所述第一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花椒40~60份、胡椒30~50份、肉桂20~40份、樟脑7~9份和冰片4~6份;所述第二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乳香4~6份、没药4~6份、透骨草5~7份、伸筋草5~7份、九里香7~9份、细辛4~6份、乌药5~7份、防风4~6份、羌活4~6份、独活4~6份、杜仲4~6份、牡丹皮4~6份和络石藤4~6份。

上述的用于疏通人体经络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第一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小茴香10~30份和丁香8~10份。

上述的用于疏通人体经络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第二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血竭4~6份、红花5~7份、桃仁4~6份、夏天无8~10份、还魂草4~6份和皂角4~6份。

上述的用于疏通人体经络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第二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延胡索5~7份、威灵仙4~6份、七叶莲7~9份、姜黄4~6份、桂枝5~7份、川芎4~6份和鹅不食草5~7份。

上述的用于疏通人体经络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第二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自然铜4~6份和骨碎补4~6份。

上述的用于疏通人体经络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第二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虎杖5~7份、土鳖虫4~6份和铁包金4~6份。

本发明的后一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备中药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按配方用量称取第一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份,干燥后混合粉碎,过80目筛,得到混合粉碎料A;(2)按配方用量称取第二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份,干燥后混合粉碎,过80目筛,得到混合粉碎料B;(3)按配方量称取混合粉碎料A和混合粉碎料B并混合均匀,得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下面对各主要组分的药性做具体描述:

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同属植物Boswellia bhaurdajiana Birdw.树皮渗出的树脂。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哈地丁树Commiphora molmol Engl.的干燥树脂。

【性味】味辛、苦;性平。

【归经】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

血竭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红花

【性味】辛,温。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桃仁

【性味】苦、甘,平。

【归经】归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

透骨草

【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目痛。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

伸筋草

【性味】苦;辛;温;无毒;平。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止咳;解毒。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黄疸;咳嗽;疮疡;疱疹;烫伤。

夏天无

【性味】味苦、微辛,性温。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用于中风偏瘫,跌扑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还魂草

【性味】味苦涩,性平。

【归经】归肝、心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主治经闭;症瘕;跌打损伤;腹痛;哮喘;吐血;便血;尿血;衄血。注意:孕妇禁服。

皂角

【性味】辛;咸;温。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主痰咳喘满;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痫;喉痹;二便不通;痈肿疥癣。

九里香

【性味】辛、苦,温。

【归经】心、肝、肺三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胃脘疼痛;跌扑肿痛;疮痈;蛇虫咬伤。主治跌打肿痛,风湿骨痛,胃痛,牙痛,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虫、蛇咬伤,局部麻醉。

细辛

【性味】辛,温。

【归经】归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乌药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脾、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

延胡索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威灵仙

【性味】辛、咸,温。

【归经】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七叶莲,为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鹅掌藤和密脉鹅掌柴以茎及叶入药。本发明采用鹅掌藤和密脉鹅掌柴以茎及叶作为中药成分。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能主治】止痛散瘀,消肿。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叶:外用治外伤出血。

姜黄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脾、肝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癓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防风

【性味】味辛、甘,性温。

【归经】归膀胱、肝、脾经。

【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羌活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独活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用于风寒湿痹,要洗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桂枝

【性味】味辛、甘,性温。

【归经】归心、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川芎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鹅不食草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窃、解毒消肿。主感冒;头痛;鼻渊;鼻息肉;咳嗽;喉痹;耳聋;目赤翳膜;疟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肿毒;疥癣。

杜仲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自然铜

【性味】味辛,性平。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散瘀,接骨,止痛。用于跌扑肿痛,筋骨折伤。

骨碎补

【性味】味苦,性温。

【归经】归肾、肝经。

【功能主治】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牡丹皮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络石藤

【性味】味苦,性微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虎杖

【性味】味微苦,性微寒。

【归经】归肝、胆、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土鳖虫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铁包金

【性味】味苦、微涩;性平。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止血镇痛;祛风除湿。主痈疽疔毒;咳嗽咯血;消化道出血;跌打损伤;烫伤;风湿骨痛;风火牙痛。

花椒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胡椒

【性味】味辛,性热。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

肉桂

【性味】味辛、甘,性大热

【归经】归肾、脾、心、肝经。

【功能主治】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樟脑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心、脾经。

【功能主治】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用于寒湿吐泻,胃腹疼痛;外用治疥、癣、龋齿作痛。

冰片

【性味】味辛、苦,性微寒。

【归经】归心、脾、肺经。

【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小茴香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丁香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肺、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的优点:

(1)本发明原料配方均采用中草药,绿色环保,不会对皮肤造成刺激性伤害;

(2)本发明将第一中药组合物和第二中药组合物经粉碎后保留活性成分有效,而且上述各种药材均是无毒之物,按照中草药配伍禁忌之间也不会存在互相的药效制约、药效抵消等副作用,且可以相辅相承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3)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将多种植物来源的活性成分复合在一起,会面临很多技术难度,比如发热剂的各植物活性成分混合时可能会出现热稳定等稳定性问题;也可能会出现各成分在性能、功效方面的互相影响;因此,本发明根据配方中各中药材的性味、归经、药效、热稳定、有效成分性质等因素,量身搭配合理的比例及混合工艺,既保证了快速升温到42度温度,把皮肤毛孔、汗腺打开,各药材有效活性成分的充分释放,又能克服不同植物中药材之间药效间的不利影响。

(4)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够快速疏通人体经络系统,恢复人体的生理功能,解除疲劳及疼痛。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疏通人体经络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起发热介质作用的第一中药组合物和起疏通经络作用的第二中药组合物混合而成,所述第一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花椒40~60份、胡椒30~50份、肉桂20~40份、樟脑7~9份和冰片4~6份;所述第二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乳香4~6份、没药4~6份、透骨草5~7份、伸筋草5~7份、九里香7~9份、细辛4~6份、乌药5~7份、防风4~6份、羌活4~6份、独活4~6份、杜仲4~6份、牡丹皮4~6份和络石藤4~6份。乳香和没药相辅相承,发挥了在心、肝经上两种中草药的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透骨草和伸筋草相辅相承,发挥了在肺;肝;脾;肾经上两种中草药的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的作用。九里香、细辛和乌药发挥了在心、肝、肺、肾、脾、膀胱经上三种药材的散瘀止痛的作用。防风、羌活和独活,发挥了在膀胱、肝、脾肾经上三种中药材的祛风除湿的主要作用。杜仲发挥了在肝、肾经上能补肝肾,强筋骨的主要作用。

配方中,牡丹皮和络石藤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具体地: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具有缓和减轻主药药物的温热性的作用;主要在归经上发挥了归心、肝、肾经上调和主药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要作用。

络石藤味苦、性微寒,具有缓和减轻主药药物的温热性的作用,主要在归经上发挥了在心、肝、肾经上调和主药功能祛风通络,凉血消肿主要作用。

优选地,调和诸药的中草药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虎杖5~7份、土鳖虫4~6份和铁包金4~6份。

其中,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具有缓和减轻主药药物的温热性的作用,主要在归经上发挥了在肝、胆、肺经上调和主药功能祛风利湿,散瘀定痛主要作用。土鳖虫味咸,性寒,具有缓和减轻主药药物的温热性的作用,主要在归经上发挥了在肝经上调和主药功能破瘀血,续筋骨主要作用。铁包金味苦、微涩;性平,具有缓和减轻主药药物的温热性的作用,主要在归经上发挥了在心;肺经上调和主药功能消肿解毒;止血镇痛;祛风除湿主要作用。

优选地,在第一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小茴香10~30份和丁香8~10份。

同时,优选地,在第二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血竭4~6份、红花5~7份、桃仁4~6份、夏天无8~10份、还魂草4~6份和皂角4~6份。血竭、红花和桃仁在归经上增加了心、肝经上乳香和没药的活血通经止痛作用。夏天无在归经上增加了肝经上主药药力舒筋活血通络功能。还魂草在主药药力上增加了活血通经功能。皂角在归经上增加了肺经上主药功能开窍通闭、散结作用。

优选地,在第二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延胡索5~7份、威灵仙4~6份、七叶莲7~9份、姜黄4~6份、桂枝5~7份、川芎4~6份和鹅不食草5~7份。延胡索在归经上增加了肝、脾经主药功能活血,利气,止痛的作用。

威灵仙在归经上增加了膀胱经主药功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作用。七叶莲在主药功能增加了止痛散瘀,消肿作用。姜黄在归经上增加了脾、肝经主药功能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作用。桂枝在归经上增加了膀胱经主药功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作用。川芎在归经上增加了肝经主药功能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作用。鹅不食草在归经上增加了肝经主药功能祛风通窃、解毒消肿的作用。

进一步地优选地,在第二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自然铜4~6份和骨碎补4~6份。自然铜在归经上增加了肝经主药功能散瘀,接骨,止痛的作用。骨碎补在归经上增加了肝、肾经主药功能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上述任一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按配方用量称取第一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份,干燥后混合粉碎,过80目筛,得到混合粉碎料A;(2)按配方用量称取第二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份,干燥后混合粉碎,过80目筛,得到混合粉碎料B;(3)按配方量称取混合粉碎料A和混合粉碎料B并混合均匀,得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1

配方:第一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花椒40份、胡椒30份、肉桂20份、樟脑7份和冰片4份;第二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乳香4份、没药4份、透骨草5份、伸筋草5份、九里香7份、细辛4份、乌药5份、防风4份、羌活4份、独活4份、杜仲4份、牡丹皮4份、络石藤4份、血竭4份、红花5份、桃仁4份、夏天无8份、还魂草4份、皂角4份、虎杖5份、土鳖虫4份和铁包金4份。

制备方法:(1)按配方用量称取第一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份,干燥后混合粉碎,过80目筛,得到混合粉碎料A;(2)按配方用量称取第二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份,干燥后混合粉碎,过80目筛,得到混合粉碎料B;(3)按配方量称取混合粉碎料A和混合粉碎料B并混合均匀,得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使用方法:根据身体不适部位及其大小,取粉状的中药组合物若干,用100度开水,调成糊状,摊在医用护理垫上,敷在身体不适部位,用保鲜膜包裹好。外敷时间:30分钟至60分钟,不能超过60分钟。外敷过程中,在中药发热介质的作用下,糊状的中药组合物能够在10分钟内使人体皮肤表层的温度上升至42度,皮肤表面的中药有效成分被气化,通过皮肤毛孔、汗腺进入人体经络,将各部位的组织、器官的风寒湿滞,瘀积的湿毒统统赶出体外,把气血运行受阻的路径打通,人体的疼、痛、冷、热、麻、木、肿、胀、酸等九大症状解除。

敷体膜后注意保暖,4小时后才能洗澡。

用量:隔天敷一次,10次为一疗程,效果明显者,再敷第二疗程,直至症状解除。正常保健一个星期1-2次。

实施例2

配方:第一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花椒60份、胡椒50份、肉桂40份、樟脑9份和冰片6份;第二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乳香6份、没药6份、透骨草7份、伸筋草7份、九里香9份、细辛6份、乌药7份、防风6份、羌活6份、独活6份、杜仲6份、牡丹皮6份、络石藤6份、血竭6份、红花7份、桃仁6份、夏天无10份、还魂草6份、皂角6份、虎杖7份、土鳖虫6份和铁包金6份。

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及用量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配方:第一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花椒45份、胡椒35份、肉桂25份、樟脑7份、冰片5份、小茴香15份和丁香9份;第二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乳香5份、没药5份、透骨草6份、伸筋草6份、九里香8份、细辛5份、乌药6份、防风5份、羌活5份、独活5份、杜仲5份、牡丹皮5份、络石藤5份、血竭5份、红花6份、桃仁5份、夏天无9份、还魂草5份、皂角5份、虎杖6份、土鳖虫5份、铁包金5份、延胡索5份、威灵仙4份、七叶莲7份、姜黄4份、桂枝5份、川芎4份和鹅不食草5份。

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及用量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配方:第一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花椒50份、胡椒40份、肉桂30份、樟脑9份、冰片5份、小茴香20份和丁香9份;第二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乳香5份、没药6份、透骨草5份、伸筋草5份、九里香8份、细辛5份、乌药5份、防风5份、羌活5份、独活5份、杜仲5份、牡丹皮5份、络石藤5份、血竭5份、红花6份、桃仁5份、夏天无10份、还魂草4份、皂角4份、虎杖5份、土鳖虫6份、铁包金6份、延胡索7份、威灵仙6份、七叶莲9份、姜黄6份、桂枝7份、川芎6份和鹅不食草7份。

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及用量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配方:第一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花椒55份、胡椒45份、肉桂35份、樟脑9份、冰片6份、小茴香25份和丁香10份;第二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乳香4~6份、没药6份、透骨草7份、伸筋草7份、九里香9份、细辛4份、乌药7份、防风6份、羌活6份、独活6份、杜仲6份、牡丹皮4份、络石藤5份、血竭5份、红花7份、桃仁6份、夏天无10份、还魂草5份、皂角5份、虎杖5~7份、土鳖虫4~6份、铁包金6份、延胡索6份、威灵仙5份、七叶莲8份、姜黄5份、桂枝6份、川芎5份、鹅不食草6份、自然铜4份和骨碎补4份。

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及用量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配方:第一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花椒50份、胡椒40份、肉桂30份、樟脑8份、冰片5份、小茴香20份和丁香9份;第二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乳香5份、没药5份、透骨草6份、伸筋草6份、九里香8份、细辛5份、乌药6份、防风5份、羌活5份、独活5份、杜仲5份、牡丹皮5份、络石藤5份、血竭5份、红花6份、桃仁5份、夏天无9份、还魂草5份、皂角5份、虎杖6份、土鳖虫5份、铁包金5份、延胡索6份、威灵仙5份、七叶莲8份、姜黄5份、桂枝6份、川芎5份、鹅不食草6份、自然铜6份和骨碎补6份。

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及用量均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案例1

黄先生,男,66岁,是广东某机关退休干部,2016年07月29日大埔县中医医院CT检查报告诊断为:

硬膜囊前方右侧方受压,变形和移位,神经根受压,移位,至水肿增粗。

1)、L4/5腰椎锥间盘膨出并中央型突出。

2)、L3、4、5椎体骨质增生。

外敷前状况:身体走路歪斜,弯腰困难,经医院多次口服药物治疗,没有好转,每天晚上需口服止痛药才能安睡。

后经外敷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经过5次外敷脱离口服止痛药;8次外敷可以下地劳动。

临床案例2

曹女士,40岁,2014年02月13日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CT检查报告诊断为:

1)、腰4/5、腰5骶1椎间盘膨出。

2)、腰4--骶1椎体骨质增生。

外敷前状况:经过1年多医院多次口服药物治疗,没有好转,目前下肢麻木,无力走路;腰酸腿麻症状明显。

后经外敷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经过8次外敷下肢麻木症状消失;10次外敷腰酸腿麻症状消失,恢复正常走路。

临床案例3

陈先生,男性,50岁,3年前因伤后肩胛及背部导致双手臂软弱无力麻痹,双腿也因腰椎滑脱导致双腿无力,经医院治疗没有明显好转,反而双肩关节疼痛和麻痹无力起来起并抬不起来,双腿行走不那么利索。

后经外敷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感觉双肩关节疼痛缓解明显,并且双手臂可以抬得很高,继续跟踪治疗3个疗程后,双肩关节疼痛和麻痹消失,颈椎不适症状也得到了改善。

临床案例4

赵生,26岁,因打球导致左手腕扭伤,疼痛不适,后经外敷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2次后,手腕疼痛好转。

临床案例5

邓女士,56岁,腿内侧关节筋骨疼痛几年,上下楼时都要身体打横侧身上落。后经外敷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右腿内侧关节疼痛明显得到了改善,马上进行上落楼梯时,不用侧身上落了,可以正常上落。患者非常高兴。经过2个疗程后,现腿关节恢复正常了。已有了明显的改善。

临床案例6

谢生,79岁,患手臂麻痹已1年多了,常常因手臂麻不能安睡。在医院看了很多次都不见效果,反而越来越重。于2013年外敷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第一次外敷1小时后,手臂麻痹感有所缓解。患者坚信敷药是有可能痊愈的。经10次的外敷,手臂麻痹的现象减少了,睡眠也好了。

临床案例7

陈女士,58岁,因腰痛,膝关节肿大疼痛,行走艰难,上下楼梯疼痛。在美国治疗多次也总不见好转。于2013年外敷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当外敷散除去后,马上感到了外敷的效果,当即腰和腿关节疼痛没有那么痛了,当即试下上落楼梯,感到没有外敷前那么疼痛,有了明显的改善,再继续跟踪治疗6个疗程后,腰痛和膝关节疼痛已消失,恢复了正常。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