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561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电磁与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医疗仪器,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工作与生活的快节奏与紧张程度逐渐提高,使得人们容易患上各种神经性疼痛。同时,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中老年人最常碰到的疾患是有关退行性病变导致的各种颈肩部、腰背部及腿膝部等损伤、炎症与疼痛。因此,对有关康复理疗产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目前国内外市场的康复理疗装置主要有几种:(1)各种频谱发射装置,如频谱仪。这些装置通过有关电磁场发射器发射有关频谱的电磁场,对疾患部位起到消炎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等效果。但使用者必须将疾患部位暴露并固定对准发射器,故使用时很不方便,不但在照射使用时患者不能活动,连稍稍移动一下部位都可能影响理疗效果。而且在天气寒冷季节暴露身体对许多人具有相当挑战性。(2)各种激光与LED、红外线灯装置,如“神灯”等。这些装置通过发射各种可见、红外线光对有关疾患部位进行直接照射。其效能与频谱发射装置类似,其问题也与之相似。使用者也是必须将疾患部位暴露并固定对准发射器。(3)有关场效应理疗仪。这些装置通过线圈互感器产生低频涡流交变电场和红外线辐射而对疾患部位起理疗作用。但装置较为笨重,绑在身体上不大方便,特别是需外接主机,而主机直接连接220伏交流电,装置又是绑在身体上,所以有使用者遭受漏电电击的风险。

因而人们希望能有一种可简单贴附在人体各种部位,而又不须外接电源或主机,可让人在各种场合包括运动、睡眠等状态下都可使用的康复理疗设备。尽管近年来市面上也出现了发热贴一类装置,但其发热的原理是通过其原料层放置的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在空气中的氧化作用(燃烧)下发生放热反应。这类发热贴的问题是只能一次性使用,而且仅能发热,不能产生电磁场效应,而且因为是氧化作用(燃烧)下发生放热反应,有发热温度难以控制使人烧伤的风险。

已有大量的生物物理研究表明,低功率的电磁场可产生良好的生物刺激作用,其协同低功率的红外热辐射产生的温热作用,可有效地激活人体细胞,使组织细胞兴奋,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作用。从而起到消炎止痛等生物效应,对多种急慢性疾病可有显著疗效。

因此,研发出可同时产生电磁场生物刺激作用,又能产生红外热辐射的温热作用,而且可简单贴附在人体各种部位,而又不须外接电源或主机,可让人在各种场合包括运动、睡眠等状态下都可使用的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成为康复理疗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其体积小,无需外接电源,直接贴伏在人体的皮肤上即可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包括柔性外套和设置于柔性外套内的柔性基座,所述柔性基座上设有电磁场效应层、柔性电池模块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柔性电池模块相连接;所述电磁场效应层由缠绕在塑料软管上的漆包线铺设而成,所述缠绕有漆包线的塑料软管绕制成螺旋状,所述漆包线的两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柔性电池模块由多个电池组成。

所述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采用一体式设计,将电磁场效应层和电源集成一体,通过采用柔性外套和柔性基座,使得所述电磁场效应热疗仪可根据人体治疗部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弯曲,从而贴伏在该治疗部位上。另外,使用由多个电池组成的柔性电池模块作为电源,既满足了电磁场效应热疗仪的功率需求,又解决了单个电池导致无法实现电磁场效应热疗仪弯曲的问题。

所述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能通过同时发射低功率电磁场和红外热辐射,产生生物刺激作用和温热作用,对治疗部位起到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止痛的良好作用,对治疗与缓解各种骨关节特别是膝关节的炎症与疼痛等有很好的疗效。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外套为防水布袋,所述防水布袋为用防水布制作成的袋形结构,所述柔性基座、电磁场效应层、柔性电池模块和控制电路均封装在所述防水布袋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为可实现弯曲的柔性电池。

为了减少工作时所述柔性电池模块对电磁场效应层的影响,优选地,所述电磁场效应层位于所述柔性基座的一面,所述柔性电池模块和控制电路位于所述柔性基座的另一面。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基座是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柔性材料为硅胶或软性塑料;且所述柔性基座的一面为平面,用于放置所述电磁场效应层;所述柔性基座的另一面为带有柔性盖膜的多个凹槽,以用于放置所述电池和控制电路,并进行密封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基座与电磁场效应层接触的一面上设有热反射膜,以用于反射电磁场效应层所辐射的红外热向使用者的病患部位,并防止热辐射使位于所述柔性基座的柔性电池模块和控制电路温度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还设有一微动开关和给电池充电的接口,所述微动开关用于以控制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的开启与关闭;且所述柔性外套对应于电磁场效应层的表面缝有粘贴带,以便于将治疗贴粘附在身体各个部位。

控制电路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并产生电磁场辐射。为了适应便携式产品的特点,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直流-交流变换电路以及电磁场输出幅度电路,以用于使所述柔性电池模块提供的直流电压变换成交变电压,输出频率和脉宽为一定范围内的交变矩形脉冲,并通过调节其输出电压使电磁场效应层产生的红外热辐射。进一步地,所述交变矩形脉冲的输出频率为50 Hz,脉宽为0.01秒,使电磁场效应层产生的红外热辐射在紧贴治疗贴部位的温度达42~50 ℃。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软管绕制成平面螺旋状。更进一步地,所述塑料软管绕制成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的平面螺旋状。优选地,所述平面螺旋状的面积大小为5×10 cm2。工作时不但产生强度为0.8 ~2 mT的交变电磁场,还能产生红外热辐射,使电磁场效应层处的温度为42~50 ℃。

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的治疗效果与所述电磁场效应层的电磁场的频率与强度有关,为了保证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输出的电磁场强度达到其治疗效果,优选地,所述柔性电池模块的工作电压为10~13 V,所述漆包线的电阻为18~25 Ω。过大的电阻将使场效应垫产生热量过小,不能产生适当的热效应,过小电阻会使得场效应垫温度过高,同时降低电池使用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漆包线的电阻为18~25 Ω、直径为0.17毫米、长度为18~22 米。所述漆包线可选用耐高温的全铜漆包线。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池模块由9个4.2V的可充电锂电池通过采用3×3矩阵的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构成一个整体输出电压为10~13 V、输出电流为800~1000 mA的电池组。优选地,所述柔性电池模块的整体输出电压为12 V、输出电流为900 mA。

另外,每个电池尺寸为20×30×6 mm3,分别放置在柔性基座的各个凹槽内,使整个电池模块实现可弯曲甚至折叠。

更优选地,所述塑料软管自一点向外等间距螺旋而成。进一步来说,所述间距为3~8 mm。

优选地,所述塑料软管的直径为1~2 mm。

优选地,所述塑料软管的长度为800~1000 mm,优选为900 mm。

优选地,所述漆包线缠绕的螺距为0.1~1 mm,更优选为0.1 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为一可同时产生交变电磁场和红外热辐射的轻巧贴片型理疗产品,可利用魔术贴等方式轻易地隔着衣服贴放在颈肩部、腰背部及腿膝部等身体各个部位进行理疗使用;

2.采用内置柔性可充电电池供电,整个产品由内置的高集成度芯片操控,没有任何外接线也不需要外部主机,故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进行各种活动,移动,包括办公、驾车、运动等;并可在睡眠期间使用;

3.采用的电池为4.2伏电池,总体输出电压为12伏,没有任何漏电安全问题,且因总体输出电压及漆包线负载电阻一定,其产生的红外热辐射功率也稳定可控,导致的温升稳定在50 ℃以内,不会有温度不受控制上升的风险。

4.产生的电磁场强度为0.8~2 mT,是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可起较为安全有效理疗作用的强度,其频率为50 Hz,其温热作用产生的温度为42~50℃间,是人体感觉最为舒适且理疗效果最好的温度。亦没有烧伤患者皮肤的风险。

5.本治疗贴只要充上电就可长期反复使用,且成本价格低廉,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本发明既开拓了理疗技术与产品的全新概念,也代表着国内外理疗技术与产品的最新发展趋势,正是众多患者所期望的产品。目前世界上未见有类似形式及功能与技术的产品。特别是其贴片式结构,不但可方便贴放在身体各个部位,而且还可将其贴放到枕头、背心、椅背等处。能够适应绝大部分人的康复理疗需要。上班族,白领们可以当作是消除疲劳的好工具,而且还能带来健康的身体,调理自己的身体各个器官,恢复身体机能。老年朋友使用可减轻身体的老毛病,提高他们的生活的质量,使得身心愉悦,是相当不错的一款家居保健用品。预期会有相当广泛的应用,产生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所述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所述柔性基座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所述柔性基座一侧面的柔性电池模块好控制电路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所述电磁场效应层中塑料软管绕制的形状图。

图5为实施例1中所述柔性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合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所述柔性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物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包括柔性外套1和设于柔性外套内的柔性基座2,柔性基座2上设有电磁场效应层3、柔性电池模块4和控制电路5,电磁场效应层3位于柔性基座2的一面,柔性电池模块4和控制电路5位于柔性基座的另一面,控制电路5与柔性电池模块4相连接。控制电路5与电磁场效应层的漆包线连接向其提供交变电压。

柔性基座的一面为平面,用于放置电磁场效应层,柔性基座的另一面为带有柔性盖膜的多个凹槽,以用于放置所述电池和控制电路,并进行密封保护。其柔性基座与电磁场效应层接触的一面上设有热反射膜9,以用于反射电磁场效应层所辐射的红外热向使用者的病患部位,并防止热辐射使位于柔性基座的柔性电池模块和控制电路温度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外套优选为防水布袋。防水布袋为用防水布制作成的袋形结构。所述柔性基座、电磁场效应层、柔性电池模块和控制电路全部都封装在所述防水布袋内。

电磁场效应层3包括塑料软管31,其上螺旋缠绕有漆包线,如图4所示,缠绕着漆包线的塑料软管绕制成矩形平面螺旋状,在本实施例中,该矩形平面螺旋状的面积大小为5×10 cm2。具体来说,塑料软管自一点向外等间距螺旋而成,间距为3~8 mm,优选为5 mm。塑料软管的长度为900 mm,塑料软管的直径为1~2 mm。漆包线与控制电路5相连接,漆包线缠绕的螺距为0.1~1 mm,优选为0.1 mm。漆包线采用高温全铜漆包线,其直径为0.15~0.19mm、长度为18~22 米,电阻为18~25欧姆,优选为21欧姆。

控制电路5包括直流-交流变换电路以及电磁场输出幅度电路,以用于使柔性电池模块提供的直流电压变换成交变电压,输出频率和脉宽为一定范围内的交变矩形脉冲,并通过调节其输出电压使电磁场效应层产生红外热辐射。交变矩形脉冲的输出频率为50 Hz,脉宽为0.01秒,使电磁场效应层产生的红外热辐射在紧贴治疗贴部位的温度达42~50 ℃。柔性电池模块为由9个4.2V的可充电锂电池构成的电池组,电池组的输出电压为12 V 输出电流900mA。电池组采用3×3矩阵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如图5,具体来说,每个锂电池具有300 mA容量,其尺寸大小为20×30×6 mm。每3个锂电池串联而成作为一组锂电池,共3组锂电池组,每组锂电池组之间并联连接,构成了12 V/900 mA柔性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放置在柔性基座的一个凹槽内。

如图6所示,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上的柔性外套1表面的两端设有粘贴带8,粘贴带8位于电磁场效应层3所在的一面上,以使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能粘附在要治疗的各个身体部位的衣物上。粘贴带8优选为魔术贴。

柔性外套1还设有控制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的开启与关闭的微型电源开关6和用于给柔性电池模块充电的微USB接口7。

本实施例中所制作出的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其长、宽、高分别为 12 cm、8 cm和1.2 cm,所产生的电磁场为1.2 mT,其产生的热辐射所导致的温升在通电5分钟内达到45 ℃,然后长期稳定在45~48 ℃间。

使用时,将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固定在治疗部位,启动微型电源开关,即可开始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制作出的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经多个使用案例证明,能同时发射低功率电磁场和红外热辐射,产生生物刺激作用和温热作用,对治疗部位起到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止痛的良好作用。对治疗与缓解各种骨关节特别是膝关节的炎症与疼痛等有很好的疗效。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其体积小,无需外接电源或主机,没有任何漏电安全问题。而且操作简单,直接贴伏在人体的皮肤上即可在各种静态或动态情况下使用。所以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和优点。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2中的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其所使用的漆包线的长度为18米,电阻为19欧姆。缠绕着漆包线的塑料软管绕制成椭圆形平面螺旋状,所制作出的便携式电磁场效应治疗贴所产生的电磁场为0.8 mT,产生的热辐射导致的温升在通电5分钟内达到46℃,然后长期稳定在46~50℃间。

其他部件及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